第551章 劉亮的調節
字數:2699 加入書籤
暮色四合時,劉亮站在茶館二樓的窗前,看著巷口趙家的店麵的夥計與張家米行的賬房互相瞪視。他摩挲著手腕上那串油潤的鬆香木佛珠,喉間發出一聲幾不可聞的鬆氣聲。
\"趙老板的船明日抵埠,\"他轉身看向紅木圓桌兩側僵坐之人,\"二十四箱寶物若壓在碼頭,受潮的損失...\"話音未落,穿藏青馬褂的趙家人已攥緊了茶盞,指節泛白。
對麵穿玄色長衫的張掌櫃冷笑一聲:\"趙掌櫃老板倒是會為趙家打算。可知昨日我的運礦車在南門被人紮了胎?\"
劉亮將紫砂茶壺往兩人中間推近寸許\"運河碼頭的商棧空了半條街,張掌櫃的礦車存得住三個月,趙老板的寶物卻等不起三日。\"他拈起茶荷裏的龍井,看扁平的茶葉在白瓷蓋碗裏舒展,\"城西那塊荒地不如兩家合股,趙家蓋廠房,張家管運輸,利潤六四分成如何?\"
檀香嫋嫋中,趙管家指節的青筋慢慢平複下去。張掌櫃摸著山羊胡的手頓了頓,忽然笑出聲來\"劉老板這算盤打得精。可我為何要讓趙家占這一成?\"劉亮掀開茶蓋,碧綠的茶湯漾起細浪\"因為這廠房,趙家的場地能讓您省下不止一成。\"
窗外的雨絲不知何時斜斜飄起來,打在青石板上濺起細碎的水花。趙管家突然將茶一飲而盡\"庫房的梁木得用好料。\"張掌櫃跟著端起茶盞\"運輸的車馬可不能含糊。\"劉亮望著兩人終於不再相對如鬥雞的側臉,緩緩轉動佛珠 好,既然如此,兩位代表趙張兩個,共同進步便是.\"雨幕裏,巷口的夥計和賬房不知何時已各自散去。
張家老宅的檀木椅上,張老爺子枯瘦的手指一遍遍摩挲著茶盞邊緣。窗外的玉蘭花落了滿地,正如他心頭積鬱的愁雲——主營的絲綢莊資金鏈岌岌可危,庫房裏積壓的雲錦仿佛都在黴變。
\"吱呀\"一聲門響,劉亮提著兩盒龍井走進來。他沒急著落座,先俯身查看老爺子案頭攤開的賬本,指尖在赤字處輕輕一點:\"張老爺子,城南趙家的布莊上個月換了掌櫃,答應與張家共謀發展。\"
老爺子渾濁的眼睛亮了亮,又黯淡下去:\"可趙家與咱們有舊怨......\"
\"上午我已去過趙家。\"劉亮打斷他,將帶來的龍井拆開,沸水注入紫砂壺時騰起白霧,\"趙掌櫃說了,過去的賬讓它爛在土裏。他看中您手裏那批宋錦紋樣,願意先付三成定金做秋冬新款。\"
茶煙嫋嫋中,劉亮從公文包取出兩份文件。一份是以趙家布莊名義簽發的采購意向書,另一份是他托人疏通的海關批文——張家積壓的外銷訂單終於能在月底清關。老爺子的手指抖起來,茶盞在案上磕出輕響。
三日後,張家絲綢莊重新掛起\"承接訂單\"的木牌。庫房裏的雲錦被小心啟封,陽光透過高窗斜切進來,在一匹匹織金錦緞上流淌。劉亮站在巷口看著夥計們搬貨的身影,口袋裏的手機震動,是趙家發來的消息:\"劉兄放心,首批貨款已匯。\"他抬頭望向張家二樓,老爺子正憑欄朝他拱手,玉蘭花瓣落在青石板路上,疊成新一季的希望。
張家老宅的燈籠徹夜通明,紅綢從門楣垂到階前,將青石板都映得發燙。張老爺子穿著簇新的藏青錦袍,端坐在太師椅上,手裏盤著兩顆油亮的核桃,嘴角的皺紋裏都浸著笑意。堂下賓客絡繹不絕,捧著賀禮的手微微顫抖,從前對他避之不及的商號掌櫃們,如今擠破頭要遞上拜帖,連帶著管家都忙得腳不沾地,額角的汗珠映著燭火閃閃發亮。
西廂房裏,賬房先生正撥著算盤,清脆的劈啪聲混著他壓抑不住的驚歎:\"東家,城南那塊地契已經到手,還有碼頭那批貨,劉先生派來的人直接清了路障,現在整條運輸線都歸咱們調度了。\"張老爺子眯起眼,望著院裏那棵新栽的銀杏,樹幹上還係著劉亮送來的紅綢帶。
一個月前,張家還在為銀行的逼債焦頭爛額,是劉亮遞來的那張銀票,像一場及時雨,不僅澆滅了燃眉之急,更讓他在競標會上壓過了死對頭何家。
此刻,何家的管事正縮在門廊的陰影裏,手裏攥著早已備好的賠罪禮,聽見正廳傳來張老爺子爽朗的笑聲,那張老臉皺得像團揉過的紙。他想起自家少爺何西裏前日被撤去商會副會長一職時的頹喪,再看看張家如今的光景——新宅的圖紙已經擺在案頭,連那些采辦供應商都親自登門,說要討張家鋪子新出的貨品。
夜風卷起地上的鞭炮碎屑,張老爺子端起酒杯,遙遙對著城東的方向敬了一口。杯沿的酒液晃出細碎的光,映著他眼底的得意。誰都知道,張家能有今天,全靠劉亮在背後推了一把。那把原本懸在張家頭頂的刀,如今成了照亮前路的火把,將整條街都照得亮堂堂的,連石板縫裏都長出了金貴的苔蘚。
張家的布莊鋪子又飄起了漿洗得挺括的藍印花布,在春日的風裏輕輕晃悠,像極了老掌櫃張姥爺子此刻舒展的眉頭。一個月前鋪子還蒙著灰,貨架空了大半,夥計們都快散了心,如今卻不一樣了。
這會兒日頭偏西,鋪子裏頭正熱鬧。穿靛藍短打的夥計正給抱著孩子的婦人扯花布,櫃台上算盤珠子劈啪響,張姥爺子拄著棗木拐杖,站在門口眯著眼看。陽光落在他花白的頭發上,也落在劉亮汗濕的後頸上——那後生正蹲在地上,幫著把新到的綢緞卷整齊,手指上還沾著點染布的靛青,抬頭時撞見老掌櫃的目光,咧嘴一笑,露出兩顆白牙。
張姥爺子慢慢走過去,枯瘦的手在劉亮胳膊上拍了拍,力道卻足:“亮小子,你可是我們張家的救星啊。”他聲音有些發顫,眼角的皺紋裏盛著笑,“我這把老骨頭原以為鋪子要敗在我手裏了,哪想到你這娃子心細,連李嬸家姑娘出嫁時訂的那匹雲錦,你都記著給人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