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九伐姑臧城

字數:4161   加入書籤

A+A-


    幽王四年,立春。
    姑臧城的城牆在晨霧中宛如一條灰色巨蟒。
    犬戎首領站在城頭,望著塬下綿延的赤色堡壘,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那些用夯土與木材築成的堡壘,每個都刻著 “火德” 圖騰,如同一把把插入河西的利刃。
    “首領,” 副將呈上斥候密報,“周人用鐵犁車運糧,三日可抵城下。”
    犬戎首領踢翻案頭的狼頭酒樽:“晁錯那廝,竟把農田搬到了戰場上!”
    他望著遠處的屯田區,麥苗在春風中輕輕搖曳,宛如催魂的赤色波浪。
    “傳我命令,燒了那些麥田!”
    申時初刻,犬戎騎兵突襲屯田區,卻見鄉兵們不慌不忙,鐵犁車迅速組成防禦陣型,前排犁鏵朝外,後排弩手搭箭。
    火箭破空而至,田壟前提前埋設的火油罐被引燃,熊熊烈火瞬間吞噬衝鋒的騎兵。
    “撤退,是陷阱!” 犬戎首領勒馬後退。
    卻見晁錯的將旗在塬頂升起,旗下赤巾鄉兵列成八卦陣型,正是讓犬戎聞風喪膽的 “火德八陣”。
    “變陣!” 晁錯揮動令旗,陣型如潮水般流動。
    “坎卦方位,引水!” 早已開鑿的水渠被瞬間連通,涇水支流漫過屯田區,泥濘的地麵讓犬戎戰馬寸步難行。
    “放箭!” 隨著命令,改良後的床弩發出轟鳴,箭矢穿透三層牛皮盾,犬戎前排騎兵應聲紛紛落馬。
    犬戎首領見勢不妙,率軍急速後撤,卻被早已埋伏的鐵犁車截斷退路。
    “晁錯!” 犬戎首領怒吼,“你不過是個農耕小吏,竟敢與我草原雄鷹為敵?”
    晁錯摘下青銅麵甲,露出染霜的鬢角:“我是宗周司徒,今日便教你,何為‘明犯我疆土者,雖遠必誅’。”
    他揮手示意,鄉兵們齊聲高呼:“火德永昌!西周必勝!”
    是夜,姑臧城外的中軍帳內,趕來勞軍的祭仲呈上幽王的密信:“陛下說,王畿貴族聯名上奏,稱‘均田法使宗廟血食不繼’。”
    晁錯捏緊密信,火盆的光映得他眼底通紅:“這些貴族,果然不肯善罷甘休。”
    他展開回信《王畿宗廟供田疏》,“告訴陛下,每座宗廟可留二十頃‘血食田’,由司徒府直管,確保祭祀無缺。”
    祭仲欲言又止,目光落在晁錯腰間的玉玨上 —— 那是姬友的遺物,如今已被磨得溫潤如血:“大人,您的咳疾。。。”
    “無妨,” 晁錯揮手打斷,“待姑臧城破,某自會回鎬京調理。”
    他指著地圖上的姑臧城防圖,“明日主攻南門,用‘火牛陣’。”
    立春次日,寅時三刻。
    三十頭牛被蒙上雙目,牛角綁著利刃,尾巴浸滿火油。
    晁錯站在了望塔上,望著牛群在晨霧中如赤色洪流奔騰向前,想到了田單火牛陣破敵,心中默念著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點火!”火油遇火即燃,牛群受痛狂奔,撞開姑臧城南門。
    犬戎守軍驚慌失措,被火牛衝得陣型大亂。
    晁錯趁機下令:“離卦方位,突進!”
    鐵犁車與步兵緊隨其後,如入無人之境。
    犬戎首領在亂軍中被流箭射中肩膀,望著塬上的 “火德” 大旗,咬牙切齒:“撤往漠北!”
    申時初刻,姑臧城破。
    晁錯踏入犬戎的王宮,見案頭擺著未吃完的麥餅 —— 竟用西周的粟米製成。
    他捏碎餅團,望著窗外跪地投降的犬戎士卒,心中五味雜陳。
    “大人,” 鄉兵統領呈上繳獲的密卷,“犬戎與申侯的最後密信,約定‘若姑臧城破,共退漠北,卷土重來’。”
    晁錯展開密信,目光落在 “借道西羌” 字樣上:“西羌?看來申侯想效仿犬戎,以遊牧之法拖垮我軍。”
    他轉身對祭仲,“傳令,在姑臧城設‘火德都護府’,屯田駐兵,扼住西羌要道。”
    是夜,鎬京傳來急報:南宮適聯合七卿,在太廟逼宮,要求廢除均田法。
    晁錯望著東方天際的烽火,握緊鎮周劍:“祭仲,你回鎬京,替我麵見幽王。”
    “大人親自回去更穩妥!” 祭仲急道。
    “姑臧不穩,” 晁錯搖頭,“西羌未平,犬戎未滅,某不能離開。”
    他取出火德玉佩,“持此佩見幽王,他會明白。”
    祭仲離去後,晁錯獨自登上姑臧城頭。
    春風帶來遠處的駝鈴聲,那是西域商隊前來歸附。
    他摸出姬友的玉玨遺物,對著月光低語:“大人,您看,宗周的火德,已燒到了河西。”
    幽王四年,春分。
    晁錯在姑臧城外主持春耕,赤巾鄉兵們用鐵犁翻土,身後跟著播種的農夫。
    遠處的烽火台騰起三長煙,那是鎬京平安的信號。
    “大人,” 一名鄉兵呈上書信,“祭仲大夫說,幽王已處置南宮適,均田法繼續平穩推行。”
    晁錯點頭,放眼望去,姑臧城外成片成片的麥田隨風起伏,忽然想起穿越前在景帝收藏的物什中看見的西周青銅器,上麵的農耕銘文與眼前的場景重疊。
    他蹲下身,捧起一把新土,指尖觸到濕潤的蚯蚓 —— 這是代田法成功的標誌。
    “大人,” 鄉兵統領指著東方,“有商隊求見,說是從鎬京來的。”
    商隊首領掀開氈帳,呈上一個檀木盒:“晁大人,此乃幽王陛下所賜‘火德金印’,以及司徒大人的祭文。”
    晁錯打開金印,“火德永昌” 四字閃著冷光。
    祭文上,幽王的字跡力透紙背:“司徒雖逝,其誌猶存。晁卿如朕親臨,西陲之事,全權托付。”
    春風卷起沙塵,卻掩不住姑臧城內外的生機。
    晁錯將金印係在腰間,與火德玉佩、鎮周劍、姬友的玉玨相互碰撞,發出清越的聲響。
    他知道,這一仗,不僅是軍事的勝利,更是新政的勝利。
    “傳令,” 他高聲道,“今年收得新麥後,先送十車到鎬京,祭告太廟,告慰司徒在天之靈。”
    鄉兵們齊聲應諾,鐵犁翻動土地的聲音,如同宗周的心跳,沉穩而有力。
    晁錯望著東方,仿佛看見鎬京的太廟中,姬友的畫像正對著他微笑。。。
    喜歡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請大家收藏:()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