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江州革新戛然而止
字數:4133 加入書籤
元嘉十八年六月的江州城被濕熱的暑氣籠罩,郗自信站在刺史府衙的箭樓上,望著城外稻田裏堅挺的禾苗在風中起伏。
兩個月前抵達江州時,他從行囊中取出的曲轅犁圖紙小樣此刻正躺在案頭,梨木的紋理間還留著相府工匠的刻痕,與他親手繪製的改良圖紙嚴絲合縫。
“相王,督郵報來各鄉農具損耗數。”
隨從抱著賬冊踏入堂中,汗水浸透了皂隸服的後背。
賬冊上 “直轅犁損毀三百七十五具” 的記載讓郗自信皺眉。
他想起最近兩個月在彭澤縣周圍所見,開荒中的老農們仍用著曹魏時期的舊犁,犁壁鏽跡斑斑,翻出的土塊也比做好的曲轅犁模具少了三寸。
“傳我令,” 他指向衙門外的空場,“把相府帶來的十具曲轅犁組裝起來,還有本月督造的曲轅犁一並拿來,教農人使用。”
黃昏時分,江州城外的陂塘邊聚滿了圍觀的農人。
郗自信親自扶著曲轅犁示範,梨木犁轅在他手中靈活轉動,比起笨重的直轅犁省了至少三成牛力。
“看好了,” 他揮鞭驅牛,犁鏵入土時發出 “沙沙” 聲響,翻出的土壟如波浪般整齊。
“此犁關鍵在犁評可調深淺,犁箭可定寬窄,比舊犁更省牛力,且翻土更勻。”
圍觀的老農翁摸著胡須搖頭:“相王莫不是哄我們?這木頭家夥能比鐵物什還要耐用?”
郗自信回道,“老人家別再稱我為相王了,吾已罷相為江州刺史。大夥如若不信,看下去便是了。。。”
當晚,郗自信在刺史府後圃又開了塊試驗田。
月光下,他用曲轅犁翻耕的地塊與直轅犁劃出的田壟形成鮮明對比 —— 新犁翻出的土壤疏鬆如粉,而舊犁留下的土塊堅硬如石。
隨從提著燈籠跟在身後,看見主人褲腳沾滿泥漿,不禁想起當日跟隨主人在中書省時,看到文帝捏碎甘蔗時濺在龍袍上的汁液。
“相王,聽說督郵把您的舉動密報建康了。”
隨從的聲音壓得很低,遠處陂塘的蛙鳴突然停了片刻,又密密麻麻地響起來。
“說了別再稱我為相王了,他願報就報吧,此為我大宋國力計,陛下理當明曉。”
三日後,首批改良的曲轅犁分發到各鄉。
郗自信帶著工匠巡視,在彭澤縣見到老農翁正用新犁耕田。
“相王真神了!” 老農抹著汗笑道,“這犁翻地又快又勻,牛都能多歇兩口氣。”
老農腳下的稻田裏,新試種的兩季稻禾苗比鄰田高出寸許,葉尖的露珠在陽光下閃著銀光。
郗自信蹲下身,捏起一把泥土,發現裏麵竟混著細小的陶片 —— 那是他在相府試驗時加入的碎陶,用來改良黏性土壤。
與此同時,江州城南的長湖陂開始動工。
郗自信根據《水經注》繪製的堤壩圖紙現在攤在工地上,工匠們按圖開鑿的泄洪口呈弧形,與他在相府推演的水力縮微模型一致。
數日後,暴雨突至。
新修成的陂塘順利將洪水引入灌溉渠,避免了往年稻田被淹的慘狀。
當農人們歡呼著查看未被淹沒的禾苗時,郗自信站在堤岸上,看見水麵倒映的天空裏,有大雁正排成 “人” 字南飛,恰如他設計的運河走向。
七月流火之時,江州的早稻迎來豐收。
郗自信站在打穀場上,看著農人用他改良的連枷打穀,效率比傳統工具提高了一倍。
新稻的穀粒飽滿如珠,倒入糧倉時發出嘩啦啦的聲響,讓他想起相府庫房裏堆積的貢米。
“相王,” 隨從捧著新穀樣本跑來,“咱們雖然來的晚了點,錯過了早稻播種,但是百姓們依照相王您的辦法,每畝真的多收了兩鬥!”
陽光照在豐收的糧袋上,“元嘉十八年試種” 的朱印與他袖中未發的《農田改革策》上的批紅遙相呼應。
江州城外到處是收獲與種植晚稻“雙搶”的身影。。。
然而喜悅並未持續太久。
八月仲秋佳節,建康派來的督郵在秋收後突然查封了刺史府的農具工坊。
郗自信看著工匠們精心製作的曲轅犁零件被貼上封條,梨木的清香混著官府的朱砂印泥味,讓他想起文帝含章殿裏的龍涎香。
督郵宣讀聖諭時,屋簷的雨水滴在 “擅改舊製,驚擾民生” 的字句上,將墨跡暈成深褐色,恰似他此刻的心情。
秋末冬初,江州百姓自發在長湖陂旁立了塊石碑。
郗自信路過時,看見碑身尚未刻完的 “惠民陂” 三字,旁邊還刻著個模糊的犁形圖案。
老農翁拄著拐杖站在碑前,看見他時顫巍巍作揖:“相王做的好事,百姓都銘記在心。”
北風卷起碑邊的落葉,郗自信望著遠處山巒間的炊煙,忽然明白:即便權力被收走,那些深耕土地的改革,早已在江州百姓的田壟裏,埋下了比皇權更長久的生機。
城外晚稻的收獲,映襯著田舍郎們臉上的笑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冬日,郗自信複遊陶公故裏。
隻見後院冰麵下隱約可見去年的殘荷,莖稈彎曲的弧度與他設計的曲轅犁轅如出一轍。
他想起江州農具工坊裏那些未完成的梨木模型,犁尖的弧度本可減少耕牛三成勞力,此刻卻受他的連累,淹沒在風雪中。
他突然想起月前沈慶之遞來的文書,“禁絕私鑄農具” 的朱批下,還壓著一張工部繪製的曲轅犁草圖 —— 那草圖上的犁評設計,正是他在《汜勝之書》批注中反複推演的改良細節。
院子一旁不知何時還立了一碑,細看似乎刻了首《農事詩》,其上"力田已告成,計日宜收藏" 的句子已被風雪侵蝕,恰似他未及施行的冬耕儲備計劃。
雪夜宿營時,郗自信在篝火旁展開《水利十策》。
火星濺在 "溝洫灌溉" 的圖示上,燒出細密的孔洞,宛如他設想中江淮水網的節點。
隨從遞來的薑湯裏漂著草屑,與他計劃推廣的冬小麥種子何其相似,隻是此刻卻也隻能拿來喂馬。
黎明踏雪啟程,郗自信看見前方山坳裏倒伏的農具。
鏽跡斑斑的犁鏵上刻著 “元嘉七年造”,正是北伐時檀道濟部使用的製式,又再一次被啟用。
他蹲身撫摸刃口,發現裂痕處卡著半粒粟種 —— 那是他改良的耐旱品種,本可在淮北推廣。
遠處天空之上,雁陣驚寒,此刻水利、農耕等改革的宏願,都隻能化作掌心這粒被凍僵的種子,聲斷衡陽之浦。。。
喜歡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請大家收藏:()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