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改革推進遇新礙
字數:2850 加入書籤
林宇和蘇瑤通過一係列舉措,使貧困地區的教育狀況初見改善的曙光。然而,他們還來不及鬆一口氣,新的難題便接踵而至,猶如陰霾一般籠罩著他們為之奮鬥的教育改革事業。
隨著優秀教師陸續前往貧困地區支教,貧困地區的課堂逐漸活躍起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但支教教師的任期有限,當第一批支教教師任期即將結束時,貧困地區的教育成果可持續性問題凸顯出來。當地教師雖然在支教教師的帶動下有所成長,但在教學方法的係統性和知識的深度把握上,仍與支教教師存在較大差距。一旦支教教師大規模撤離,貧困地區的教育質量很可能出現滑坡。
與此同時,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之間又滋生出新的矛盾。發達地區部分民眾認為,為了支持貧困地區教育,朝廷投入了大量資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地的發展。他們覺得本地的教育資源被 “過度” 抽取用於支援貧困地區,導致本地一些教育項目進展緩慢。而貧困地區則擔心,一旦發達地區停止支援,之前所取得的微小成果將付之東流,對未來的教育發展憂心忡忡。
林宇和蘇瑤得知這些情況後,深感問題棘手。林宇滿臉憂慮地對蘇瑤說:“蘇姑娘,如今這教育成果的可持續性與地區間的新矛盾,猶如兩座大山橫亙在我們麵前。若不能妥善解決,之前的努力恐將功虧一簣。”
蘇瑤神色凝重,沉思許久後緩緩說道:“林公子,對於教育成果可持續性問題,我們要建立長效的本地教師培養機製。一方麵,延長支教教師的幫扶周期,讓他們在支教期間不僅授課,更要著重培養本地的骨幹教師,形成‘師徒幫帶’的模式。另一方麵,利用發達地區的教育資源,為貧困地區教師開展線上遠程培訓,打破地域限製,讓他們能持續提升教學水平。至於地區間的矛盾,我們要做好溝通協調工作,讓雙方明白教育公平對大宋整體發展的重要性,且合理規劃資源,確保各地教育事業都能穩步推進。”
林宇深以為然,二人迅速行動起來。他們製定了詳細的本地教師培養計劃,延長了支教教師的任期,並為支教教師製定了專門的 “傳幫帶” 任務。同時,林宇和蘇瑤組織技術人員,搭建了一套遠程教學培訓係統。他們邀請發達地區的教育專家錄製教學視頻,涵蓋各學科的教學方法、課程設計以及知識拓展等內容,通過這個係統傳輸到貧困地區的學校,供當地教師學習。
然而,在推行這些計劃的過程中,他們遭遇了重重阻礙。搭建遠程教學培訓係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且技術要求頗高。朝廷的財政在支援貧困地區教育後,已捉襟見肘,難以再撥出大筆款項。林宇和蘇瑤四處奔走,向各地的富商、鄉紳尋求資助。他們詳細闡述了遠程教學培訓係統對貧困地區教育的重要性,最終,一些心懷大義的商賈被他們的誠意和教育改革的理念所打動,紛紛解囊相助。
在協調地區間矛盾方麵,林宇和蘇瑤組織了一場跨地區的教育發展研討會,邀請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的官員、教育工作者以及民眾代表參加。會上,林宇誠懇地說道:“各位,大宋的繁榮離不開每一個地區的發展,而教育則是推動地區發展的關鍵。發達地區的教育成果固然斐然,但貧困地區的教育同樣不容忽視。我們推行教育改革,目的是讓大宋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如今,我們麵臨的困難並非不可克服,隻要我們攜手共進,合理分配資源,一定能實現各地教育的共同進步。”
蘇瑤也補充道:“我們所建立的教師交流機製和遠程教學培訓係統,就是為了促進地區間的教育均衡發展。發達地區在支持貧困地區的同時,也能從貧困地區的教育實踐中獲得新的啟發,實現共同成長。希望大家能以大局為重,摒棄偏見,共同為大宋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經過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探討,與會人員的態度逐漸發生轉變。發達地區的代表認識到支援貧困地區教育對大宋整體發展的重要意義,貧困地區的代表也理解了資源分配需要兼顧各方。雙方達成了初步的共識,願意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攜手前行。
然而,在這一係列忙碌的工作中,林宇和蘇瑤的感情再次麵臨考驗。由於兩人全身心投入到解決教育改革的難題中,彼此之間的交流愈發減少。一天,蘇瑤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她試圖與林宇商討,卻發現林宇因忙於另一項事務,已經連續幾天未曾回府。蘇瑤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她開始反思這段時間兩人的關係。
而林宇這邊,雖然一心撲在工作上,但在忙碌的間隙,也會想起蘇瑤。他意識到自己這段時間對蘇瑤的關心太少,心中滿是愧疚。於是,在完成手頭的緊急事務後,林宇立刻趕回了家。
當林宇回到家中,看到蘇瑤略顯疲憊的麵容,心中一陣刺痛。他走上前,輕輕握住蘇瑤的手,說道:“蘇姑娘,是我不好,這段時間隻顧著工作,忽略了你。你為教育改革付出了這麽多,還一直默默承受著壓力,我卻沒能在你身邊給予足夠的支持。”
蘇瑤看著林宇真誠的眼睛,眼中泛起淚花,說道:“林公子,我知道我們都為了教育改革殫精竭慮。隻是有時候,我真的希望能多和你說說話,一起分擔這些壓力。”
林宇緊緊地抱住蘇瑤,說道:“蘇姑娘,以後我一定合理安排時間,我們一起麵對所有的困難,再也不會讓你獨自承受。教育改革固然重要,但你對我來說,同樣不可或缺。”
兩人相擁而泣,在這一刻,他們更加堅定了彼此攜手共進的決心。隨著本地教師培養計劃和遠程教學培訓係統的逐步推進,以及地區間矛盾的初步緩解,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逐漸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林宇和蘇瑤深知,未來的教育改革之路依舊漫長且布滿荊棘,但他們憑借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熱愛,以及對彼此堅如磐石的感情,有信心為北宋的教育事業開創更加燦爛的明天,讓教育改革的光芒照亮大宋的每一寸土地,為國家的繁榮富強鑄就堅實的教育基石。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將繼續在這條充滿希望與挑戰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迎接一個又一個新的挑戰,創造一個又一個教育奇跡。
喜歡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