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農械發展陷困局
字數:3034 加入書籤
北宋在林宇和蘇瑤的不懈努力下,農業器具改良成果顯著,新農具的推廣讓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新的問題卻接踵而至,猶如陰霾籠罩著這一新興產業。
在國內,隨著越來越多的工坊投身新農具生產,生產標準的混亂成了首要難題。不同工坊生產的同類型農具,尺寸、材質、性能各不相同。以改良後的犁具為例,有的工坊製作的犁鏵過薄,在深耕時極易損壞;有的則尺寸設計不合理,與耕牛的適配度不佳,影響耕地效率。“這新買的犁,看著跟別家的差不多,咋用起來就這麽不順手呢!” 一位農民滿臉無奈,新買的農具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讓他對新農具的信心大打折扣。這種生產標準的不統一,不僅讓農民在選購時無所適從,也不利於新農具的規模化推廣和後期的維修保養。
與此同時,原材料供應的不穩定也嚴重製約著產業發展。製造新農具所需的優質木材、金屬等原材料,產地相對集中。一旦產地遭遇自然災害,如洪水衝毀山林,導致木材無法及時運輸;或者礦場出現開采事故,金屬礦石供應中斷,眾多工坊便隻能陷入停工待料的困境。一家頗具規模的農具工坊老板唉聲歎氣:“這原材料供應時有時無,我們的生產計劃全被打亂了,訂單都不敢接太多,怕交不了貨。”
在國際上,北宋新農具的成功引起了不少國家的關注。一些國家開始暗中模仿北宋的農具技術,製造出類似產品,憑借更低的價格搶占市場份額。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北宋新農具的樣品,拆解研究,快速複製技術。這些模仿產品雖然在質量上參差不齊,但低價策略卻吸引了不少對價格敏感的國外農戶。更糟糕的是,部分國家為了保護本國傳統農具產業,對北宋新農具設置了重重貿易壁壘。他們大幅提高進口關稅,使得北宋新農具在當地價格飆升,失去價格優勢;還製定了嚴苛的技術標準和認證程序,要求北宋新農具必須符合其複雜且不合理的規定,否則禁止入境。
林宇和蘇瑤敏銳地察覺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深知若不及時解決,北宋新農具產業前期的努力將付諸東流。林宇眉頭緊鎖,對蘇瑤說道:“蘇姑娘,如今國內生產標準混亂,原材料供應不穩,國際上又麵臨技術模仿和貿易壁壘,這局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棘手,我們得盡快想出應對之策。”
蘇瑤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林公子,對於國內生產標準問題,我們要聯合各地工坊,製定統一的生產標準,明確農具的各項參數和質量要求。同時,設立監管機構,對工坊生產進行嚴格監督,確保標準執行。在原材料供應方麵,我們要拓寬采購渠道,與更多產地建立長期合作,還要建立原材料儲備機製,應對突發狀況。在國際上,針對技術模仿,我們要加強技術保密,申請專利保護;麵對貿易壁壘,通過外交途徑協商,爭取公平貿易環境,同時開拓新的國際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林宇深以為然,二人迅速行動起來。蘇瑤召集各地有影響力的工坊主,召開新農具生產標準製定大會。會上,她詳細闡述了統一標準的重要性:“各位,如今我們的新農具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生產標準不統一,嚴重影響了產品質量和市場口碑。隻有大家齊心協力,製定並遵守統一標準,我們的產業才能長遠發展。” 經過多輪討論和協商,一套涵蓋各類新農具的詳細生產標準終於出台。隨後,林宇牽頭成立了專門的監管機構,定期對工坊進行巡查,對不符合標準的生產行為予以糾正和處罰。
為了穩定原材料供應,林宇親自帶隊,前往各地尋找新的原材料供應商。他們深入山區,與木材商洽談合作;奔赴礦場,與礦主協商長期供應協議。同時,蘇瑤負責建立原材料儲備庫,協調朝廷撥款,在交通便利之地建設倉庫,儲備一定量的常用原材料。在一次與新木材供應商的合作簽約儀式上,林宇滿懷期待地說:“與貴方合作,將為我們的新農具產業注入新的活力,確保原材料穩定供應。”
在國際應對方麵,蘇瑤組織專業團隊,為北宋新農具的關鍵技術申請專利保護,加強技術保密措施,防止技術進一步外流。林宇則帶領外交使團,與設置貿易壁壘的國家展開艱苦談判。在談判桌上,林宇據理力爭:“我大宋新農具技術先進,質量優良,為各國農業發展帶來諸多益處。貴國設置的貿易壁壘,不僅違背公平貿易原則,也損害了兩國的共同利益。” 與此同時,他們積極開拓新的國際市場,帶領國內企業參加國際農業展會,展示北宋新農具的優勢,吸引了一些新興國家的關注,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然而,推進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統一生產標準的過程中,部分工坊主因習慣了原有生產方式,對新規定抵觸情緒嚴重,執行不力。監管機構在巡查時,還遭遇了一些工坊的故意隱瞞和刁難。在拓寬原材料采購渠道時,新供應商的產品質量不穩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磨合。國際專利申請程序複雜,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貿易談判也因對方的強硬態度,進展緩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麵對這些困難,林宇和蘇瑤毫不退縮。林宇多次前往抵觸情緒較大的工坊,與工坊主耐心溝通,用實際案例說明統一標準對產業和他們自身的好處,逐漸消除了工坊主的疑慮。蘇瑤加強對監管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和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確保監管工作順利進行。在原材料質量把控上,林宇安排技術人員駐場指導新供應商,幫助他們提升產品質量。蘇瑤則在貿易談判中,聯合其他受貿易壁壘影響的國家,形成統一戰線,增加談判籌碼,推動談判朝著有利方向發展。
在這一係列艱難應對過程中,林宇和蘇瑤的感情愈發深厚。一次,蘇瑤在組織國際專利申請工作時,因連續多日高強度工作,身體不堪重負病倒了。林宇得知後,心急如焚,立刻趕到她身邊悉心照料。待蘇瑤康複,她緊緊握住林宇的手,深情地說:“林公子,有你在我身邊,我才能堅持下來。我們一起為了大宋的未來努力,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林宇微笑著回應:“蘇姑娘,我們是一體的,為了共同理想,我定會一直陪伴你,不離不棄。”
隨著各項措施逐步落實,國內新農具生產標準逐漸統一,原材料供應趨於穩定。國際上,專利保護取得一定成果,貿易談判也有了積極進展,新的國際市場逐步打開。林宇和蘇瑤明白,未來的道路依舊漫長且充滿挑戰,但憑借對國家的責任和對彼此堅定不移的感情,他們有信心為北宋的發展持續貢獻力量,直至新農具產業穩固發展,為後續的產業升級和國際拓展奠定堅實基礎。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將繼續在這條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改革之路上砥礪前行,迎接新的曙光和更多未知的挑戰。
喜歡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