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資金籌措
字數:4032 加入書籤
陽光輕柔地灑在安平縣那略顯古樸的街道上,街邊的店鋪依次開張,小販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交織出一幅熱鬧的市井圖。然而,在這看似平常的日子裏,一場關乎安平縣未來商業走向的行動悄然拉開帷幕 —— 修路資金的籌措。
林宇身著一襲簡樸的長袍,一大早就來到了商業聯盟的聚集地。他深知,修路工程所需資金龐大,僅憑一己之力遠遠不夠,必須依靠眾人的力量。此時,商業聯盟的商戶們已陸續到來,大家臉上帶著或期待或憂慮的神情,對即將開始的資金籌措一事充滿關切。
林宇站在眾人麵前,神色莊重而堅定,目光緩緩掃過每一個人,開口說道:“諸位,修路一事,關乎安平縣商業的興衰,我們已達成共識。如今,擺在我們麵前的首要難題,便是籌集足夠的資金。我身為安平縣商業發展的推動者,願帶頭拿出我半年的俸祿,為修路盡一份綿薄之力。” 說罷,他從懷中掏出早已準備好的銀票,放在桌上。這一舉動,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在眾人心中激起層層漣漪。
台下的商戶們開始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起來。其中,一位身形魁梧、滿臉絡腮胡的大商戶李掌櫃率先站了出來。李掌櫃在安平縣經營著一家頗具規模的絲綢店鋪,生意興隆,家底頗為豐厚。他走上前,雙手抱拳,對著林宇說道:“大人,您一心為安平縣百姓謀福祉,這修路之事意義重大,我李某人豈敢落後。我願出資兩千兩白銀,助力修路大業。” 說著,他也拿出一張大額銀票,與林宇的銀票放在一起。
李掌櫃的慷慨解囊,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緊接著,一位又一位大商戶紛紛表態,各自報出出資數額。有的出資一千兩,有的拿出八百兩,一時間,桌上的銀票逐漸堆積起來。這些大商戶們深知,修路對於他們的生意而言,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道路暢通後,貨物運輸成本降低,生意必將更加紅火,此刻的投資,未來定能獲得豐厚回報。
然而,小商小販們卻麵露難色。他們本就生意規模小,利潤微薄,一下子拿出大筆資金著實困難。一位賣茶葉的老張,皺著眉頭,小心翼翼地說道:“大人,我們這些小本買賣人,平日裏賺的都是辛苦錢,實在拿不出太多銀子。但修路是好事,我們也想盡份力,可這……” 老張的話,道出了眾多小商小販的心聲,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林宇微笑著看著眾人,說道:“諸位小商戶不必為難,我自然考慮到了大家的難處。修路資金的籌集,並非隻有出資這一條路。我們可以采用以工代賑的方式,讓大家通過勞動來為修路貢獻力量。”
“以工代賑?” 眾人疑惑地問道。
林宇耐心解釋道:“沒錯,以工代賑。大家都知道,修路需要大量的人力,我們可以招募各位商戶以及百姓參與修路工作,按日支付工錢。這樣一來,既解決了修路的資金難題,又為大家提供了生計。而且,等路修好後,咱們安平縣的商業繁榮起來,大家的生意也會跟著好起來。”
眾人聽了林宇的解釋,眼中漸漸露出希望的光芒。小商小販們紛紛表示願意參與以工代賑,通過自己的勞動為修路出一份力。一位賣雜貨的王大嫂興奮地說道:“大人,這法子好啊!我們雖然拿不出太多錢,但有力氣,能幹活。這修路也是為了我們自己的日子能過得更好,我們一定好好幹。”
林宇心中欣慰,可他也清楚,以工代賑雖好,具體施行起來卻有諸多複雜之處。他想起父親範仲淹曾在杭州成功施行以工代賑,當下決定修書一封,向父親請教。回到家中,林宇坐在書房,鋪開宣紙,提筆蘸墨,字裏行間滿是對以工代賑具體操作的疑問。“父親大人,如今兒在安平縣欲推行以工代賑修路,然諸多細節尚無頭緒。聽聞父親當年於杭州施此善政,還望父親不吝賜教,告知兒招募流程、工錢設定、工程監管等方麵之經驗……” 寫罷,林宇仔細將信裝入信封,喚來可靠家丁,囑咐務必快馬加鞭送往父親處。
接下來的日子,林宇一邊組織大商戶繼續宣傳修路意義,一邊等待父親的回信。縣衙門口,招募以工代賑人員的告示前,圍滿了百姓,大家議論紛紛,眼中滿是對這份生計的期待。林宇時常來到此處,傾聽百姓心聲,解答他們的疑惑。
數日後,家丁快馬而歸,帶回了父親的回信。林宇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隻見信中詳細闡述了以工代賑的施行要點。範仲淹在信中寫道:“宇兒,以工代賑,首在精準招募。可於各鄉設招募點,依百姓住所就近登記,方便管理。工錢設定,需參考當地物價與勞力強度,既不能讓百姓吃虧,亦不可致資金浪費。工程監管,當選拔公正、懂工程之人,每日記錄進度與質量……”
林宇反複研讀父親的回信,心中豁然開朗。他立刻召集商業聯盟核心成員、縣衙負責工程的官員以及幾位經驗豐富的工匠,一同商議以工代賑的具體施行方案。眾人圍坐在議事廳內,林宇將父親信中的要點一一讀出,隨後展開討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位縣衙官員率先發言:“大人,依範公所言,各鄉設招募點確是良策。隻是這招募人員,需得仔細挑選,確保公正無私,不然恐生亂象。” 林宇點頭讚同:“此言極是,我會安排可靠之人負責招募。各位若有合適人選,也可舉薦。”
接著,一位工匠說道:“關於工錢,如今咱安平縣物價,每日米麵糧油價格不一。這工錢若是按日結算,得隨物價適時調整才好。” 眾人聽了,紛紛討論起來,最終決定成立物價監察小組,定期核算物價,以此為依據靈活調整工錢。
在工程監管方麵,大家也各抒己見。一位年長的工匠建議:“監管之人,不僅要懂工程,還得熟悉當地民情。不然,施工時與百姓起了衝突,可就麻煩了。” 林宇思索片刻,說道:“這樣,從縣衙抽調熟悉工程的吏員,再從各鄉挑選幾位德高望重、公正嚴明的老者,共同組成監管隊伍。每日工程進度與質量,需詳細記錄,若有問題,及時上報解決。”
商議妥當後,林宇立刻安排人員著手落實。招募點很快在各鄉設立起來,負責招募的人員認真登記每一位報名百姓的信息,耐心解答疑問。物價監察小組也開始走街串巷,了解市場物價。監管隊伍的人員選拔工作有序進行,大家各司其職,安平縣內一片忙碌。
然而,在推行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有個別鄉的招募點,出現了報名人數過多,秩序混亂的情況。林宇得知後,親自前往查看,增派人手維持秩序,同時調整招募流程,分批次進行登記,很快解決了這一問題。還有部分百姓對工錢發放時間心存疑慮,擔心不能按時拿到錢。林宇知曉後,公開承諾工錢會在每月月底準時發放,並設立監督舉報渠道,讓百姓放心。
在大商戶們的積極宣傳下,越來越多的百姓了解到修路的意義,踴躍報名參與以工代賑。大商戶們不僅出資,還利用自己的人脈,幫忙招募工匠、協調物資。一時間,安平縣內上下一心,為修路齊心協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修路資金的籌集取得了顯著成效。大商戶們的出資加上以工代賑的人力投入,基本滿足了修路工程的前期需求。林宇看著籌集到的資金和報名參與修路的人員名單,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這隻是修路工程的第一步,未來還有更多的困難和挑戰等待著他,但此刻,他堅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安平縣的商業必將迎來新的輝煌。
夜晚,林宇回到家中,蘇瑤早已準備好了晚飯。看到林宇一臉疲憊卻又難掩興奮,蘇瑤心疼地說道:“宇郎,今日辛苦了。這修路資金的籌措,可算有了眉目。”
林宇握住蘇瑤的手,說道:“瑤兒,多虧了大家的支持,資金問題暫時得到了解決。但這隻是開始,後麵的工程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
蘇瑤溫柔地看著林宇,說道:“宇郎,你一心為安平縣百姓,我相信大家都會支持你的。你也要注意身體,莫要太過操勞。”
林宇微笑著點頭,說道:“瑤兒放心,我會的。看到大家如此積極參與,我更有動力了。”
吃過晚飯,林宇來到書房,再次查看修路的規劃圖紙。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書桌上,映照著林宇堅定的麵龐。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滿挑戰,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身後,是無數支持他的安平縣百姓。他拿起筆,在紙上寫下下一步的工作計劃,為安平縣的未來,繼續勾勒著美好的藍圖。
喜歡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