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商業發展瓶頸突破
字數:3237 加入書籤
盛夏的安平縣,蟬鳴聒噪。林宇站在縣衙的了望塔上,俯瞰著這座他傾注無數心血的縣城。街道上車水馬龍,商鋪林立,商業綜合體的飛簷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可他的眉頭卻緊緊皺起。近年來,隨著安平縣商業的迅猛發展,一係列問題逐漸浮出水麵:縣城周邊可開發的土地越來越少,新建廠房和商鋪選址困難;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商戶們的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不少小商戶甚至麵臨經營危機。這些瓶頸如同一座座大山,橫亙在安平縣商業發展的道路上。
林宇深知,若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安平縣商業多年來積累的發展優勢將消耗殆盡。他立即下令,召集商業聯盟成員、土地規劃專家、機械製造匠人、縣學學者等各方人士,在縣衙議事廳召開緊急會議。議事廳內,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眾人看著林宇嚴峻的神色,都意識到此次會議的重要性。
“諸位,安平縣商業如今麵臨兩大困境。” 林宇將手中的調查報告重重放在案上,“其一,土地資源緊張,新建商業設施無處可尋;其二,勞動力成本飆升,商戶經營壓力劇增。這兩個問題不解決,我們的商業發展將陷入停滯。今日請大家來,就是要集思廣益,研討解決方案。”
土地規劃專家王大人率先發言:“依我看,土地問題的關鍵在於合理規劃與高效利用。縣城周邊的土地已開發殆盡,但我們可以向荒山、灘塗要空間。不過,開發這些區域成本高、難度大,且需考慮生態保護問題。”
機械製造匠人李師傅則滿臉愁容:“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力依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咱們安平縣的工坊大多規模小,哪有資金購置先進設備?就算買了設備,工匠們也不一定會用。”
商戶代表們也紛紛抱怨起來。布莊老板陳掌櫃唉聲歎氣:“現在招個夥計,工錢比往年漲了三成,布料價格卻沒漲多少,再這樣下去,我這小本生意可撐不住了。”
林宇認真傾聽著眾人的發言,不時在紙上記錄要點。就在會議陷入僵局時,一旁安靜玩耍的林寶兒抬起頭,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看著父親和眾人。她剛才一直在聽大人們的討論,此時突然開口:“爹爹,我聽你們說沒地方建廠房,那為什麽不把茶園搬到山上呀?山上那麽多地,空著多可惜。”
寶兒稚嫩的話語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凝重的氣氛。林宇先是一愣,隨即眼前一亮,他蹲下身,拉著女兒的小手問道:“寶兒,你怎麽想到這個主意的?”
寶兒歪著腦袋,認真地說:“我和小夥伴去山上玩,看到山上有好多空地,就想著要是能種茶樹多好。這樣山下就有地方建房子了呀。”
林宇站起身,興奮地對眾人說:“寶兒這想法看似簡單,卻給了我們新思路!我們可以探索土地集約化利用模式,不僅茶園可以向山上發展,廠房也能向空中拓展,建設多層廠房!這樣既能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又能充分利用空間。”
經過一番熱烈討論,眾人圍繞土地集約化利用展開深入探討。最終決定,由土地規劃專家牽頭,對縣城周邊的荒山、山地進行勘察評估,製定合理的開發規劃;鼓勵商戶建設多層廠房,並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和政策支持。同時,成立技術創新小組,研究如何將先進技術引入傳統產業,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
在建設多層廠房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多困難。一些商戶對這種新型建築模式心存疑慮,擔心結構不安全、生產不方便。林宇親自帶領商戶代表參觀其他州縣的成功案例,邀請建築專家進行講解和指導。絲綢行的王掌櫃率先響應,他在縣城邊緣的空地上建起了三層的絲綢加工廠。一樓用於存放原料,二樓是織造車間,三樓則作為成品倉庫和設計工作室。這種集約化的布局,不僅節省了土地,還提高了生產效率。
解決了土地問題,勞動力成本高的難題依然緊迫。技術創新小組日夜鑽研,四處走訪求教。他們發現,在茶葉加工環節,很多工序仍依賴人工,效率低下。於是,小組邀請了外地的機械工程師,結合安平縣茶葉加工的特點,研發出了半自動茶葉炒製機和自動分揀設備。
起初,茶農們對這些新設備十分抵觸。一位老茶農連連擺手:“機器哪有我們的手藝好?炒出來的茶葉肯定沒那股香味!” 林宇得知後,親自來到茶園,組織了一場機器與人工的 “炒製比賽”。比賽現場,機器快速翻炒著茶葉,香氣四溢;另一邊,經驗豐富的老茶農手法嫻熟,精心炒製。最終,經過專業品鑒師的評定,機器炒製的茶葉在品質上並不遜色於人工炒製,且效率是人工的數倍。
看到這樣的結果,茶農們紛紛改變了態度。越來越多的茶園引入了自動化設備,不僅降低了勞動力成本,還能保證茶葉品質的穩定性。同時,為了讓工匠們掌握新技術,縣學開設了專門的培訓課程,邀請技術人員手把手教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這個過程中,林寶兒也沒閑著。她經常跟著林宇去茶園、工坊,用小孩子獨特的視角提出一些有趣的建議。在參觀絲綢加工廠時,寶兒發現工人搬運絲線很不方便,便提議在車間安裝滑輪和軌道。這個建議被技術人員采納,經過改良後,大大提高了搬運效率。
隨著土地集約化利用模式的推廣和生產自動化水平的提升,安平縣商業發展的瓶頸逐漸被突破。新建的多層廠房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荒山之上,一片片茶園綠意盎然;工坊內,自動化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轉著,曾經忙碌的工人如今隻需監控設備運行。
半年後,在一次商業聯盟會議上,林宇看著各項數據報表,欣慰地說:“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成功突破了發展瓶頸。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三成,商戶的勞動力成本平均降低了兩成。但這隻是開始,未來我們要繼續探索創新,讓安平縣商業保持蓬勃的發展活力。”
商戶們紛紛鼓掌,臉上洋溢著喜悅。布莊老板陳掌櫃感慨道:“多虧了大人和寶兒的好主意,現在我的布莊不僅節省了開支,還能擴大生產規模了!”
夜晚,林宇帶著寶兒漫步在商業街上。看著燈火輝煌的縣城,寶兒驕傲地說:“爹爹,以後我還要想出更多好主意,讓安平縣變得更厲害!” 林宇抱起女兒,笑著說:“好,爹爹相信你!安平縣的未來,就靠你們這些充滿創意的孩子了。”
回到書房,林宇在日誌中寫道:“今日,安平縣商業發展瓶頸得以突破,土地集約化與技術創新成效顯著。寶兒的天真想法,為解決難題打開了新視角。商業發展之路永無止境,唯有不斷探索、勇於創新,方能行穩致遠……” 在這個寧靜的夜晚,安平縣的商業在突破瓶頸後,正向著更高的目標大步邁進,而林寶兒的奇思妙想,也將繼續為這座城市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喜歡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