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冰海浮槎的契約
字數:2674 加入書籤
刺骨的北風卷著碎冰砸在船舷上,將聯盟船隊困在一片銀白的世界。寶兒裹緊狐皮鬥篷,青銅短劍的劍柄在掌心凍得發木,望著前方綿延數裏的海冰,如同一麵巨大的鏡子,在陽光下刺得人睜不開眼。海水呈現出詭異的青灰色,零星的浮冰相互碰撞,發出如同瓷器碎裂的脆響,這是他們進入高緯度海域的第七日,卻比《諸蕃誌》記載的結冰期提前了整整兩月。
“夫人,舵輪凍住了!” 年輕的水手哈著白氣,指尖的凍瘡在羊皮手套上蹭出血痕。寶兒踩著吱呀作響的甲板上前,隻見舵輪的銅軸被冰碴卡死,海水在木縫間結成晶亮的冰棱,如同一張巨大的蛛網困住了船隻。哈桑抱著一壇魚油趕來,油脂在低溫下已凝結成塊:“用滾水澆軸,再塗魚油潤滑!” 船員們立刻架起銅鍋,劈啪作響的炭火映著他們被凍得通紅的臉頰,滾水潑在冰棱上,騰起的白霧中,舵輪終於發出刺耳的摩擦聲,緩緩轉動。
危機遠不止於此。了望手突然在桅杆上發出含混的呼喊,他的胡子已結滿冰碴:“東南方有冰牆!” 寶兒舉起改良後的觀星鏡,鏡筒裹著海豹皮保溫,卻仍能感受到鏡片的寒意。隻見海平麵上矗立著青黑色的冰牆,足有兩丈高,在陽光折射下泛著幽藍的光,牆後隱約可見浮動的冰山,如同神話中的巨鯨潛伏在海麵下。
“是多年不化的老冰。” 陳阿公搓著凍僵的手,他曾隨泉州商船到過渤海口,“若撞上,船底的木榫必斷。” 寶兒盯著冰牆底部,發現浮冰與海水交界處有細窄的縫隙,海水正順著冰牆流淌,在底部形成暗湧。她突然想起大食商人說過的 “浮冰聽聲法”—— 用長竹筒貼在船底,可辨冰下水流聲。“取十丈竹篙,探冰牆根基!” 她的命令讓船員們想起,船上正存放著從占城運來的毛竹。
當竹篙插入冰牆底部時,傳來空洞的回聲。寶兒伏在甲板上,耳朵貼著竹筒,冰涼的觸感順著竹筒傳入腦海:“冰牆底部已被暗流侵蝕,中間必有裂縫!” 她立刻指揮:“解下備用的牛皮纜繩,綁上鋒利的鐵錨,砸開冰縫!” 八名壯漢齊力揮動鐵錨,砸在冰牆上迸出無數冰屑,如同下了一場鑽石雨。然而冰牆巋然不動,鐵錨卻卷了刃口。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時,遠處的冰原上出現幾個黑點。漸漸地,黑點化作乘坐在獸皮筏上的身影,他們手持長柄魚叉,筏子周圍跟著數頭體型龐大的海豹。哈桑握緊彎刀,卻被寶兒按住:“他們的筏子用海豹皮縫製,是極地的原住民。” 她解下鬥篷上的珊瑚墜子,拋向對方 —— 這是波斯商人常用的和平信物。
原住民首領是個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鼻梁上架著骨製護目鏡,腰間掛著用鯨魚骨雕刻的護身符。他指著冰牆,用生硬的大食語說:“冰龍沉睡,不可驚擾。” 寶兒雖聽不懂,卻從他的手勢中明白,冰牆後是原住民的漁場。她命人取出絲綢和瓷器,在冰麵上擺出禮物:“我們需要 passage通道)。” 對方的目光落在青瓷碗上,碗底的錨紋讓他想起半年前遇難的大宋商船。
通過手勢和簡單的單詞,雙方達成臨時契約:原住民帶領船隊從冰牆東側的 “鯨息灣” 繞行,作為交換,聯盟船隊需向他們傳授熬製魚油的方法。寶兒發現,原住民的獸皮筏底部塗有一層黑色膏狀物,湊近一聞,正是海豹油與火山灰的混合物,能有效抵禦冰塊摩擦。“我們的船底若塗此物,定能減少損傷。” 她悄悄吩咐哈桑記錄下配方。
繞行途中,原住民展示了獨特的 “冰海導航術”:他們觀察海鷗的落點 —— 海鷗不會停留在薄冰上;用魚叉敲擊冰麵,通過回聲判斷冰層厚薄;甚至能根據星象中 “北鬥尾星” 的傾斜角度,確定浮冰流動的方向。寶兒取出牽星板,發現此處北極星的高度比記載中高出三度,她立刻在航海圖上用朱砂標注新的星位坐標。
真正的考驗在午夜降臨。一場突如其來的 “冰震” 讓整個冰原顫抖,巨大的冰塊相互擠壓,發出悶雷般的轟鳴。船隊的貨艙突然滲水,原來是船底的木榫在低溫下收縮,縫隙中滲進海水。原住民首領見狀,立刻帶領族人送來海豹皮,他們用骨刀將皮割成細條,蘸著魚油塞進縫隙,竟比傳統的麻絮桐油更加密實。
作為回報,寶兒讓陳阿公向原住民傳授 “分層熬油法”:將魚油倒入銅鍋,先用文火熬去水分,再加入艾草去腥,最後冷凝成塊。當第一塊成型的魚油磚被遞到原住民手中時,他們眼中閃過驚喜 —— 這種便於儲存的燃料,能讓他們度過漫長的極夜。
七日後,船隊終於繞過冰牆,眼前出現一片開闊的海域。原住民首領指著遠處的火山島,用炭筆在獸皮上畫下簡易地圖,島上火山口的煙霧,正是天然的導航標誌。寶兒將青瓷碗贈送給對方,碗底新刻的 “鯨息灣” 三個字,成為兩份文明在冰海中的契約見證。
歸程中,船隊船底塗滿改良的海豹油膏,在浮冰區暢行無阻。寶兒望著逐漸消失的冰牆,想起《夢溪筆談》中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的記載 —— 人類與大海的契約,從來不是征服,而是懂得如何在敬畏中尋求共生。當第一隻信鴿帶著新繪製的冰海圖飛向泉州時,船舷上凝結的冰花正悄然融化,如同大海對勇敢者的饋贈,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
這場冰海曆險,讓聯盟船隊獲得了比黃金更珍貴的寶藏:原住民的冰海導航術、海豹油防水法,以及在極端環境中與不同文明協作的智慧。而那些在冰原上留下的青瓷碎片,終將成為後世考古學家眼中的文明印記,訴說著千年前那場跨越冰海的契約,如何讓人類在嚴酷的自然中,踏出了新的航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