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晴熱伴陣雨與幼苗旺長期管護

字數:3331   加入書籤

A+A-


    晨霧被晴熱的陽光驅散時,耐鹽禾的頂芽已衝破支架束縛,向上竄出半寸長,嫩黃的芽尖在烈日下微微發亮,恰似《異域糧譜》“旺長篇” 中描述的 “徒長信號”。寶兒握著竹製摘心刀,刀刃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她在《幼苗生長記錄冊》上標注:“穀雨前七日,耐鹽禾頂芽徒長,需及時摘心”,字跡旁畫著摘心前後的對比圖,箭頭清晰指向該摘除的部位 —— 距離最上端葉片一寸處,既不傷及葉芽,又能抑製瘋長。
    “夫人,早熟麥的麥穗開始露頭了!” 哈桑舉著剛抽出的麥穗跑來,穗尖帶著淡淡的綠,麥粒尚未飽滿,卻已顯露出飽滿的輪廓,“陳老漢說這種早抽叫‘搶頭’,比往年提前了五日,怕是晴熱催的,您看這穗柄,細得像棉線,怕是撐不住飽滿的麥穗!” 他說得沒錯,麥田邊緣的麥穗已有少量下垂,穗柄與主莖的連接處微微彎曲,用手指輕捏,能感到明顯的脆弱感,與耐鹽禾粗壯的莖稈形成鮮明對比。土壤表層因連日晴熱而幹燥,用鋤頭挖開兩寸,才能看到濕潤的泥土,散發著淡淡的麥香。
    陳老漢蹲在麥田裏,用稻草搓成的細繩將麥穗輕輕捆綁在主莖上,繩結打得鬆鬆的,留足生長空間:“這早熟麥是‘急性子’,搶著抽穗卻沒長結實。” 他每捆綁三株就將繩子固定在旁邊的木樁上,形成三角形支撐,“這樣能分散麥穗的重量,比單株捆綁穩當十倍。” 他的話很快得到印證,午後的陣風吹過,捆綁後的麥穗隻是輕輕晃動,沒有再出現下垂的情況,穗柄在支撐下漸漸變粗,用手指捏上去能感到明顯的韌性,不再像之前那樣一折就斷。
    王晏之的幕僚帶著新製的 “授粉板” 來到野慈姑的沼澤地,木板表麵纏著細密的麻布,能吸附花粉並傳遞到雌花上:“按大人的意思,這授粉板要在晴天正午使用,此時花粉活性最高,比自然授粉效率高三成。” 工匠們操作時,哈桑發現木板的寬度恰好與野慈姑的行距匹配:“一板能照顧兩行!” 他跟著幕僚一起推動授粉板,麻布輕輕擦過雄花的花藥,沾起一層金黃色的花粉,再擦過雌花的柱頭時,花粉便均勻附著其上,像給柱頭撒了層金粉。
    正午的陽光格外毒辣,氣溫升至三十度,地麵蒸騰的熱氣讓遠處的田野看起來有些扭曲。農人們躲在田埂的涼棚下,用竹筒接著山泉水解渴,竹筒外壁凝結的水珠順著紋路滑落,在地麵暈開小小的濕痕。耐鹽禾的葉片在烈日下微微卷曲,卻比之前更厚實,葉背的絨毛變得更加密集 —— 這是適應晴熱的自我保護,能減少水分蒸發。陳老漢讓人將涼棚下的井水抽到竹製的噴淋器中,通過細竹管將水均勻地灑在葉片上,“這叫‘降溫水’,能讓葉片溫度降兩度,比單純澆根更解暑。”
    午後的陣雨毫無征兆地落下,豆大的雨點砸在耐鹽禾的葉片上,發出 “劈啪” 的聲響,卷起的塵土在雨中形成渾濁的泥流。農人們趕緊放下手中的活計,跑到涼棚下避雨,同時觀察著幼苗的反應:摘心後的耐鹽禾分枝更加粗壯,沒有因雨水而倒伏;捆綁後的早熟麥麥穗在雨中挺直了腰杆,穗柄與主莖的連接處更加牢固;野慈姑的雌花在雨水的滋潤下,柱頭變得更加濕潤,更有利於花粉萌發。
    “這雨裏有股怪味!” 哈桑嗅著空氣中的氣息說,雨水落在涼棚的茅草上,散發出淡淡的硫磺味。陳老漢用瓷碗接了半碗雨水,用舌尖嚐了嚐,眉頭微微皺起:“這是‘酸雨’,比普通雨水更傷幼苗,得趕緊用清水衝洗葉片。” 他讓人將噴淋器的井水換成幹淨的山泉水,雨一停就對幼苗進行衝洗,“酸水能腐蝕葉片的蠟質層,不及時衝掉,太陽一曬就會起斑。”
    雨後的陽光再次出現,彩虹在天邊架起一座七彩的橋。農人們拿著噴淋器來到田間,仔細衝洗幼苗的葉片。耐鹽禾的葉片經衝洗後,蠟質層重新顯現,像鍍了層薄薄的蠟,能更好地反射陽光;早熟麥的麥穗上的泥水被衝淨,麥粒的輪廓更加清晰,透著淡淡的光澤;野慈姑的雌花柱頭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附著的花粉開始萌發,長出細小的花粉管,像無數根吸管在吸取柱頭的養分。
    王晏之的幕僚正在檢查授粉效果,他摘下幾朵雌花,用放大鏡觀察柱頭:“已有七成授粉成功,比自然授粉率高四成。” 他的聲音裏帶著喜悅,與農人們的歡呼聲交織在一起。王晏之站在沼澤地邊,看著野慈姑的雌花漸漸膨大,滿意地對身邊的陳老漢說:“這授粉板真是個好發明,看來今年野慈姑的產量能提高不少。”
    傍晚的天氣涼爽了許多,微風拂過田野,帶來陣陣稻花香。農人們趁著這涼爽的天氣給幼苗追肥,用的是腐熟的羊糞和草木灰的混合物,均勻地撒在耐鹽禾的根部周圍。“這羊糞是‘熱性肥’,能給幼苗補充能量,抵抗夜間的涼意。” 陳老漢邊撒肥料邊說,他的手上沾滿了肥料,卻毫不在意,“您看這分枝,撒了肥肯定長得更壯,將來結的穗子才會飽滿。”
    哈桑帶著人給早熟麥的鬆土,用的是特製的小鋤頭,鋤頭的刃口很窄,能在麥穗之間靈活穿梭,不會傷到麥穗。“這麥田的土經過連日晴雨交替,有些板結了,鬆鬆土能讓根須更好地呼吸。” 他邊鬆土邊說,鋤頭插入土中兩寸深,輕輕一撬,土塊就散開了,露出下麵濕潤的泥土,根須在其中盤根錯節,像一張大網緊緊抓住土壤。
    夜幕降臨,倉庫裏的油燈亮了起來,寶兒和陳老漢在整理白天的觀察記錄。“這耐鹽禾在晴熱天氣裏長得真快,摘心後分枝更健壯了。” 寶兒指著記錄冊上的數據說,上麵詳細記錄了摘心前後分枝的生長速度。陳老漢點點頭:“是啊,這作物就得順著它的性子管,該摘心時就得摘,該施肥時就得施,一點都不能含糊。” 他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布包,裏麵是曬幹的艾草和薄荷,“明天把這些草藥煮成水,噴灑在幼苗上,能預防病蟲害,這是老輩傳下來的偏方,管用得很。”
    黎明時分,天剛蒙蒙亮,農人們就來到田間,趁著清晨的涼爽給幼苗噴灑草藥水。耐鹽禾的葉片上掛著晨露,草藥水噴灑在上麵,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膜;早熟麥的麥穗上沾著水珠,草藥水順著麥穗流下,滋潤著麥粒;野慈姑的葉片在晨風中輕輕搖曳,草藥水在葉片上滾動,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
    寶兒在田間巡視,看到耐鹽禾的分枝越來越粗壯,葉片厚實有光澤;早熟麥的麥穗漸漸飽滿,穗柄也越來越結實;野慈姑的雌花已經開始結果,小小的球莖在泥土中慢慢長大。“這些幼苗長得真快,用不了多久就要成熟了。” 她笑著對身邊的哈桑說,哈桑也笑著點頭:“等收獲的時候,肯定能裝滿一倉庫又一倉庫。”
    倉庫外的布告欄前,農人們圍著新更新的數據議論著,臉上都帶著笑容。耐鹽禾的分枝數、早熟麥的麥穗飽滿度、野慈姑的結果率都在穩步提高,每個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豐收而喜悅。大家談論著接下來的計劃,有的說要準備收割的鐮刀,有的說要修繕倉庫,還有的說要多準備些草藥水,防止病蟲害,聲音裏充滿了幹勁和希望。
    寶兒回到倉庫,在《幼苗生長記錄冊》上寫下:“晴熱伴陣雨的天氣雖對幼苗生長有影響,但通過摘心、捆綁、授粉、追肥等措施,幼苗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她的筆尖在紙上滑動,留下清晰的字跡,窗外的陽光越來越亮,照在田野上,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