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會巨匠而識暗流
字數:5938 加入書籤
時維文藝鼎盛,地處翡冷翠。此城邦者,商賈輻輳,百工薈萃,然盛名之下,暗潮湧動,權柄之爭,未嚐一日止歇。陳興,異世之客,懷絕技而來,潛於此邦,意在尋訪曠世奇才達芬奇,以解心中時空之惑。
是日,陳興於達芬奇畫室之外,與眾學徒論藝,言辭切切,見解非凡,引得眾人傾心。正相談甚歡之際,忽聞蹄聲驟起,街衢為之肅然。一行人馬,披堅執銳,簇擁一華服公子,翩然而至。此公子年未弱冠,麵如冠玉,然眉宇間自帶一股淩人之氣,目光如隼,掃視眾人,最後定格於陳興身上。其人乃城中貴胄,圭多公子也,素以警敏聞名,於城邦安危,尤為上心。
圭多勒馬,翻身而下,步履沉穩,徑直行至陳興麵前,冷然相問:“汝何人也?近畫聖之室,作款款之談,意欲何為?”其聲不高,然字字如冰,周遭空氣為之一凝。眾學徒見狀,皆噤若寒蟬。
陳興心中一凜,知此番遇上盤詰,然其曆經風浪,心性早已沉穩如山。他不慌不忙,整衣冠,深揖一禮,從容對曰:“公子容稟。鄙人陳興,乃東方遊學之士,素慕達芬奇大師之名,其於丹青之術,窮究造化;於格物之學,洞徹本源。鄙人此來,別無他圖,唯願能窺大師門徑一二,以增鄙薄之技藝,此心純然,有如高山流水,天地可鑒。”
圭多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東方遊士?言辭倒是懇切。然近來翡冷翠魚龍混雜,多有心懷叵測之徒,或為他邦細作,或為亂黨羽翼,假托藝文之名,行不軌之實。汝言語雖巧,我心實難信之。”言罷,其身後護衛,皆手按劍柄,目光不善,氣氛愈發劍拔弩張。
陳興見狀,知空言無益,須以實物動之。他心思電轉,計上心來,緩緩轉身,於隨身畫夾中取出一卷畫軸。此畫乃他連日所作,刻意摹仿達芬奇之筆意,雖未得其精髓,卻也頗具神韻。他將畫軸雙手奉上,言道:“公子明察。言語或可飾偽,然心血之作,難掩其真。此乃鄙人徹夜揣摩大師畫風之作,技雖拙劣,然其中拳拳之忱,或可為憑。公子若不棄,請一觀之,便知鄙人是為求藝,而非為他事。”
圭多身旁一老成持重之學徒,名喚安東尼奧者,亦前趨一步,為陳興解言:“圭多公子,我等與這位陳興先生清談良久,觀其言論,皆圍繞藝理,未涉其他。其於光影、形神之論,頗有獨到之處,可見是真心沉湎於此道者,應無惡意。還望公子詳察。”
圭多狐疑地接過畫卷,緩緩展開。刹那間,一幅《岩間聖母》之摹作呈現眼前。畫中光影明暗之變幻,幽深微妙,人物線條之柔和,宛若天成。雖於細微處尚顯青澀,然其整體氣韻,尤其是那朦朧氤氳之感,與大師真跡竟有七分神似。圭多本亦是鑒賞名家,見此畫作,眼中厲色稍退,轉為一絲訝異。他細細端詳,從筆觸之走向,到顏料之濃淡,皆一一審視,良久,方才卷起畫卷,麵色稍霽。
“嗯,”圭多沉吟道,“觀此畫,汝確有幾分功底,非是一日之功。然畫技易學,人心難測。汝既有此藝,何故對大師之格物雜學,亦窮追不舍?須知藝海無涯,術業有專攻,貪多務得,恐非智者所為。”
此問愈發刁鑽,意在試探陳興之真實動機。陳興心中暗讚其敏銳,麵上則更顯恭敬,答曰:“公子所言極是。然鄙人以為,萬物同源,百慮而一致。大師之畫,之所以能臻至化境,非獨賴筆墨之功,實乃其洞悉天地萬物之理也。譬如,為畫飛鳥,則先究其骨骼肌理、風阻氣流;為繪水波,則先觀其渦旋起落、光影折射。此乃格物以致知,窮理以盡性。鄙人所求,非為駁雜,實為探本溯源,欲於藝術之路上,行之更遠,攀之更高。若能得大師片語指點,於鄙人而言,勝過十年閉門之功。”
一番話說得是情真意切,理據兼備,將對科學的探求,升華為藝術的根基,聽得一眾學徒亦是點頭不已。圭多緊皺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他將畫卷遞還陳興,沉思片刻,終是揮了揮手,對其護衛道:“罷了,便信他一回。此畫暫由我保管,以作信物。”複又對陳興道:“汝記取今日之言,若安分求藝,我自不擾。倘若被我發現汝有任何異動,休怪我言之不預。”言畢,不再多留,率眾揚長而去,唯餘馬蹄聲響,回蕩在石板路上。
一場風波,消弭於無形。陳興暗舒一口長氣,後背已是微微汗濕。他心中愈發警醒,這翡冷翠之水,深不可測,行事須得步步為營,如履薄冰。
經此一事,陳興與眾學徒之誼,更進一層。安東尼奧等人見陳興不僅藝理通達,更能於貴胄之前,應對自如,不卑不亢,心中愈發欽佩與信賴。
安東尼奧上前,親熱地拍了拍陳興的肩膀,笑道:“陳興兄弟,真有汝之。方才那場麵,我等皆為你捏了一把汗。未曾想你以一畫一席話,便化幹戈為玉帛,此等才情膽識,實屬難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另一位學徒亦附和道:“是啊,圭多公子素來多疑,能得他暫釋疑慮,已是萬幸。我看你對大師藝術之癡迷,發自肺腑,我等皆為之動容。”
陳興連連遜謝,隻說是僥幸。
安東尼奧與眾人交換了一下眼色,似是做了某個決定。他鄭重地對陳興說道:“兄弟,我等觀你心誠,且與大師有緣。你對藝術與格物那份執著,與大師年輕之時,何其相似。若隻讓你在此門外徘徊,豈非我等之過?也罷,我等願為你引薦,帶你親見大師一麵,或能解你心中之惑,亦不負你這番求索之心。”
此言一出,陳興心中狂喜,幾乎難以自持。這正是他夢寐以求之事!然他麵上仍強抑激動,故作不敢置信之態,聲音微顫:“此……此話當真?能得見大師天顏,乃我畢生之願。諸位大恩,陳興……陳興實不知何以為報!”
“哈哈,莫作此態。惜才之心,人皆有之。隨我來吧。”安東尼奧朗聲笑道。
於是,在眾學徒的簇擁引領下,陳興懷著朝聖般的心情,穿過幽深的回廊,終於步入了那間傳說中的工作室。甫一入內,一股奇特的混合氣息便撲麵而來——鬆節油的清香、亞麻籽油的醇厚、各色礦物顏料的泥土芬芳,夾雜著橡木、金屬與皮革的味道,共同構成了一種獨屬於創造者的神聖氛圍。
環顧四周,陳興目不暇接,心神為之震撼。此地何止是畫室,簡直是一座融匯了藝術、科學與幻想的殿堂。天花板上懸掛著巨大的木製翅膀,那是飛行器的雛形,骨架精巧,仿佛隨時會振翅而去。牆壁上掛滿了人體解剖的素描,每一塊肌肉、每一根骨骼都描繪得精準無比,充滿了對生命構造的敬畏。角落裏,散落著各種奇特的機械裝置,齒輪、杠杆、螺旋槳,結構繁複,閃爍著金屬的冷光。未完成的雕塑靜立一旁,仿佛被封印了靈魂,隻待最後一鑿便能蘇醒。整個空間,雜亂中透著秩序,充滿了無盡的智慧與瘋狂的想象力。
正當陳興沉浸在這奇妙世界中時,一陣輕緩的腳步聲傳來。一位長者自內室走出。他身材修長,雖著一襲樸素的亞麻長袍,卻難掩其淵渟嶽峙之氣度。麵容清臒,長髯飄飄,一雙眼睛深邃如星空,仿佛能洞悉世間一切奧秘,和藹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睿智。此人,正是文藝複興的巨擘——萊昂納多·達芬奇。
“老師,”安東尼奧上前,恭敬地躬身行禮,“這位是陳興,我們新結識的東方朋友。他對您的藝術與格物之學,極為癡迷,我等感其誠意,特帶他前來拜見。”
陳興回過神來,連忙趨前,行了一個東方古國最為隆重的揖禮,聲音因激動而略帶顫抖:“晚生陳興,拜見大師。久仰大師天威,今日得見真容,如撥雲見日,三生有幸!”
達芬奇的目光落在陳興身上,那目光溫和而銳利,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視靈魂。他微微一笑,頷首道:“年輕人,不必多禮。觀你眉宇之間,有尋根究底之氣,對藝文之道如此熱忱,實為難得。坐。”
就在這目光交匯的短暫瞬間,陳興體內的“荷魯斯之眼”悄然運轉。此乃他穿越時空所得之異能,能感知常人無法察覺之能量維度。刹那間,他敏銳地察覺到,在達芬奇的身上,縈繞著一股極其微弱、卻又無比精純的時空能量波動!這股波動如遊絲,如微瀾,若非他此刻心神高度集中,且有神瞳之助,斷然無法察覺。
然而,觀達芬奇本人,其神態自若,舉止從容,對自己身上這股奇異的能量,似乎渾然不覺。陳興心中掀起驚濤駭浪:這股能量從何而來?是大師自身研究所致,還是與某個神秘勢力有關?他立時明白,自己必須在不驚動對方的前提下,深入探查。
“大師,”陳興巧妙地引開話題,將心中震撼暫壓,轉而以求教者的姿態問道,“晚生在畫藝之上,常感力不從心,尤其是在光影運用與神韻捕捉上,總覺隔了一層。聽聞大師以為,藝術與格物之學,本為一體兩麵,不知能否請大師為晚生指點迷津?”
此問正中達芬奇下懷。談及他最引以為傲的理念,這位智者眼中閃爍出興奮的光芒,興致盎然地開始了滔滔不絕的講述。他從“萬物皆數”講到“黃金分割”,從“空氣透視法”談到“解剖學對繪畫的貢獻”,其言語深入淺出,旁征博引,將深奧的科學原理與具體的藝術實踐完美融合。
陳興一邊洗耳恭聽,將大師的真知灼見牢記於心,一邊不動聲色地運轉神瞳,細細觀察著工作室內的每一件物品,試圖尋找那股時空能量的源頭。他的目光掃過那些機械手稿、天文圖譜、水利設計圖,最後,被達芬奇工作台上的一本筆記所吸引。
那是一本厚重的皮麵筆記,封麵上沒有標題,隻用烙鐵燙印著一些奇特的符號。那些符號扭曲盤繞,既非拉丁文,亦非希臘文,更像是某種失落已久的古代銘文。陳興的直覺告訴他,這些符號,與他感知到的那股時空能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佯作不經意地移動腳步,靠近書桌,指著那本筆記,好奇地問道:“大師,恕晚生冒昧。這本筆記上的符號,形態甚是奇古,不知是何種文字,又有何深意?”
話音剛落,陳興敏銳地捕捉到達芬奇的眼神中,閃過了一絲極難察覺的異樣。那是一種混雜著警惕與追憶的複雜神色,雖然僅一閃而逝,快得如同燭火的跳動,但足以證明這本筆記的非同尋常。
達芬奇很快恢複了平靜,語氣淡然地答道:“哦,這不過是我研究自然時,隨手記錄的一些靈感與符號,並無體係,亦無甚特別含義,讓你見笑了。”
這番輕描淡寫的回答,在陳興聽來,無異於欲蓋彌彰。他心中更加篤定,這本筆記,定然隱藏著驚天的秘密。但他深知,此刻絕不可操之過急,否則隻會打草驚蛇,前功盡棄。
正當陳興絞盡腦汁,思索著如何能不露痕跡地再次接近那本筆記,探尋真相之時,工作室厚重的橡木門,突然被“叩叩”敲響。
門外傳來守衛恭敬卻又帶著一絲緊張的聲音:“大師,有幾位尊貴的客人前來拜訪,已在門外等候。”
達芬奇聞言,眉頭微不可察地一蹙,似乎對這突如其來的造訪有些不悅。他轉向陳興,帶著一絲歉意說道:“年輕人,看來我們今日的談話,隻能到此為止了。你很有天賦,也很有思想,日後若有機會,我們再深入探討。”
陳興心中雖感萬分失落,知曉今日再難有進展,但也隻能順勢起身,再次恭敬行禮:“多謝大師今日之指點,晚生受益匪淺,沒齒難忘。不敢再叨擾大師,晚生告退。”
那麽,這深夜到訪的“尊貴客人”,究竟是何方神聖?他們的出現,與那股神秘的時空能量,與城中暗流湧動的勢力,又是否存在關聯?陳興能否在不引起達芬奇懷疑的情況下,揭開筆記中符號的秘密?前路迷霧重重,挑戰接踵而至,而陳興,已然身處這巨大謎團的中心,正一步步走向未知的深淵。
會賢沐聖言,心潮逐浪翻。
晤對乾坤理,藝道啟新篇。
巨匠藏神韻,星眸察異端。
匠心獨運處,時空起微瀾。
暗室聞叩門,驚破清夜談。
流光浮筆記,玄機隱其間。
初探翡冷翠,迷霧已重關。
顯露冰山角,風波在後山。
喜歡曆史我亂穿請大家收藏:()曆史我亂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