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幽穀探玄機
字數:6525 加入書籤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秘境之內,別有洞天。然福禍相依,道法自然。陳興一行,於此境中曆經劫波,修為道行幸得精進,然山外之世,風雲變幻,未知之數,仍縈繞於心。彼時,山穀之外,究竟何人窺伺?為黑袍者之詭謀畢現,抑或新至之勢力暗流洶湧?陳興諸人,縱道行增益,可得從容以對將臨之危局乎?此穀之下,又深藏何等玄機?凡此種種,皆為迷霧,待其撥雲而見日。
是日,風息林靜,萬籟俱寂。陳興獨立於崗上,雙目微闔,神識如水銀瀉地,遍布周遭。忽而,其眉峰一凜,雙目驟開,精光迸射。彼環顧眾人,神色凝重,其聲沉如鍾,言曰:“諸君,吾適才以神識探之,察此山穀深處,地脈之下,有元力激蕩,其勢磅礴,非同尋常。此穀,恐非表麵所見之安然福地。吾意已決,當赴穀底,一探究竟。”
其言未畢,影刃已麵露駭然之色,連連搖首,聲帶顫音:“複下穀底乎?陳兄,此舉恐非萬全。前番種種,險死還生,至今思之,尚心有餘悸。此穀深不見底,瘴氣彌漫,倘再遇不測,如之奈何?”其狀頗有畏色,非是膽怯,實乃曆險過多,心生警惕。
淩雪聞言,秀眉一挑,鳳目含煞,掃了影刃一眼,其聲清越如冰玉相擊:“影刃,汝言差矣。‘富貴險中求,道行磨礪出’。吾輩修士,本是逆天而行,若心存畏葸,遇險則退,何談大道?今我等修為皆已今非昔比,正當以此時之我,勝昨日之我。區區穀底,有何懼哉?若真有妖邪作祟,斬之即可;若有奇珍異寶,取之便是。前怕狼後怕虎,非丈夫所為也。”此番言語,擲地有聲,盡顯其剛毅果決之心性。
星辰亦頷首附和:“淩雪所言甚是。機緣與凶險,向來一體兩麵。此地既有異動,或為大凶,亦或為大善。避之,則失機緣;探之,縱有凶險,亦是我等之試煉。我等同行,守望相助,何懼之有?”
明月素來沉靜,此刻亦輕啟朱唇:“穀中元力之動,非同小可。若為禍患,我等若不察,他日必成心腹大患。若為機緣,則是我等更上層樓之階梯。無論何種可能,探之,方為上策。”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議既定,便無複遲疑。陳興見眾人意氣風發,心中亦是豪情頓生,遂領一行人行至穀之側。放眼望去,但見絕壁千仞,兀然而立,其上怪石嶙峋,如鬼斧神工,青苔遍布,濕滑難當。無數古藤自崖頂垂下,粗者如龍蟒盤桓,細者如青蛇亂舞,隨風搖曳,望之令人目眩。
陳興為首,行至崖邊,擇一根最為粗壯之藤,其色深褐,宛若鐵鑄。他運勁於臂,雙手緊握,猛然發力,試其堅韌。古藤紋絲不動,穩如磐石。陳興乃安下心來,對眾人曰:“此藤可用,諸君隨我之後,務必謹慎。”言罷,其身形如猿,飄然下行,於陡峭石壁之上,足尖輕點,借力轉圜,姿態瀟灑,從容不迫。
淩雪、星辰、影刃、明月等人亦非庸手,各施所長,緊隨其後。或引藤為索,或踏石為階,身法輕盈,宛若飛燕投林。山風呼嘯於耳畔,吹動衣袂飄飄,宛若仙人臨凡。然愈是下降,光線愈是黯淡,陰寒之氣愈是濃重,仿佛自九幽地府吹來,侵人肌骨。穀中瘴氣亦愈發濃鬱,化為淡淡的灰霧,其中夾雜著草木腐敗與泥土腥濕之氣,令人聞之欲嘔。
下降約莫數百丈,耗時近半個時辰,眾人方才足踏實地,抵達穀底。此地與穀上之景,判若兩界。上方陽光明媚,鳥語花香;此地則陰森晦暗,死氣沉沉。天光被高聳的絕壁與繁茂的枝葉遮蔽,僅餘絲絲縷縷的微光,艱難地灑落,將穀底映照得光怪陸離。四野寂靜,唯有水珠自岩縫滴落,發出“嘀嗒”之聲,更添幾分幽邃。腳下是厚厚的腐殖層,鬆軟而潮濕,一腳踩下,便是一個深坑,散發出更濃的腐臭。
眾人不敢大意,各自凝神戒備,背靠背結成陣勢,緩緩前行。陳興神識全開,細細探查每一寸土地。行不多時,於一側被藤蔓與亂石遮掩的崖壁之下,陳興腳步一頓。他感應到,那股磅礴而隱晦的力量波動,其源頭,便在此處。
“諸位,且看此地。”陳興沉聲說道。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那處崖壁之下,巨石堆疊,雜草叢生,若非陳興指點,縱是行過百遍,亦難發現其中端倪。陳興上前,撥開垂掛的藤蔓與半人高的雜草,一塊巨大的青石之後,一個黑漆漆的洞口赫然顯現。一股更為古老、蒼涼的氣息自洞中彌漫而出,仿佛一頭沉睡了千年的洪荒巨獸,正在緩緩呼吸。
影刃見狀,不禁咽了口唾沫:“此洞……看上去可不像是善地啊。”
陳興麵色平靜,道:“既已至此,焉有退縮之理?”他率先舉步,身形一矮,便鑽入了洞穴之中。眾人見狀,亦收斂心神,魚貫而入。
洞內漆黑無光,伸手不見五指。陳興屈指一彈,一簇明亮的真火自指尖躍出,懸浮於前,將洞中景象照亮。此洞非是天然形成,洞壁平整,有人工開鑿之痕跡。愈往深處,空間愈是開闊。洞壁之上,竟鑲嵌著一些不知名的晶石,散發著或藍或綠的幽幽微光。雖不甚明亮,卻也足以讓人視物。陳興遂熄了真火,眾人借著這微光前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行約百步,前方豁然開朗,竟是一座宏偉的石室。石室穹頂高聳,四壁皆是平整的石板。而當眾人看清石壁上的景象時,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隻見四麵牆壁之上,竟刻滿了繁複無比的壁畫。畫風古樸蒼勁,線條流暢而充滿力量感,其上人物、異獸、山川、祭壇,栩栩如生,仿佛要破壁而出。壁畫之下,則以一種眾人從未見過的古老文字,鐫刻著密密麻麻的注解。那文字筆畫奇特,形如蝌蚪,又似鳥篆,蘊含著一種神秘的韻味。
“此……此乃上古時期的‘天篆文’!”明月出身書香世家,博覽群書,此刻見到這文字,竟是失聲驚呼,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嬌軀亦微微顫抖。
眾人聞言,皆圍攏上前。陳興問道:“明月,這壁畫與文字,究竟記錄了何事?”
明月指著壁畫,聲音因激動與恐懼而顫抖,為眾人解說起來。
第一幅壁畫,描繪的是一片浩瀚星空之下,一群身著漆黑長袍、麵容被兜帽陰影籠罩的神秘人,他們簇擁著一個高大的王座,座上之人身形模糊,卻散發著君臨天下、邪異無比的氣息。他們似乎在舉行某種儀式,腳下的大地,山川崩裂,江河倒流,無數生靈在哀嚎。
第二幅壁畫,場景一轉,畫中出現了一座宏偉的仙山,雲霧繚繞,仙鶴飛舞,正是清雲觀的景象。然而,仙山之上,清雲觀的先輩們正與那群黑袍人對峙,雙方劍拔弩張,氣氛緊張。畫中,清雲觀的先輩們守護著一物,那物被重重光華包裹,看不清具體形態,但顯然是雙方爭奪的焦點。
第三幅壁畫,最為觸目驚心。畫中,黑袍人勢力似乎占據了上風。他們建造了一座通天徹地的巨大祭壇,祭壇之上,血流成河,無數生靈的魂魄被抽取,匯入祭壇中心的一個巨大漩渦。那漩渦漆黑如墨,仿佛連接著一個充滿禁忌與毀滅的世界。壁畫下方的天篆文赫然寫著——“啟禁忌之門,迎吾主降臨,統禦萬界,永世不朽”。
第四幅壁畫,則是清雲觀的先輩們,以自身血肉為代價,催動那件神秘的關鍵之物,最終將那通天祭壇與禁忌之門一同封印。壁畫的最後,是黑袍人勢力敗退,但畫麵的角落裏,仍有黑袍人潛伏於陰影之中,雙目閃爍著怨毒與不甘的光芒。
明月一邊解說,一邊翻譯著下方的天篆文。原來,這壁畫與文字,竟是記錄了一樁驚天動地的上古秘聞。一個自稱為“玄天教”的神秘勢力,妄圖利用此方秘境地脈深處的龐大力量,作為開啟“禁忌之門”的鑰匙,引來他們信奉的域外邪神,從而達到統治整個修仙界的邪惡目的。而清雲觀,自古以來便是這處封印的守護者,他們世代相傳的使命,便是阻止玄天教的陰謀。那壁畫中被守護的關鍵之物,正是鎮壓封印的核心。
眾人聽罷,皆是遍體生寒,臉上寫滿了震驚與駭然。
“竟有此等逆天之事!難怪清雲觀對於秘境之事諱莫如深,原來竟背負著如此沉重的使命。”星辰喃喃自語,眼中滿是敬佩與凝重。
陳興眉頭緊鎖,目光如炬,在壁畫與文字之間來回掃視。他的腦海中,無數線索如電光火石般交織、碰撞、重組。在清雲觀時,那個行為詭異、暗中窺探的小道士;進入秘境後,三番五次出現的神秘黑袍人;以及這一路行來所遭遇的種種看似巧合的危險與際遇……此刻,在這些壁畫與文字麵前,一切都串聯了起來。
“吾明白了。”陳興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仿佛穿透了千古的迷霧,“清雲觀守護著阻止玄天教陰謀的關鍵。而玄天教,千百年來從未放棄,他們一直企圖奪取這個關鍵。我等在清雲觀的所見所聞,乃至進入秘境後的種種遭遇,皆非偶然,皆是玄天教在暗中布局,借刀殺人!”
淩雪冰雪聰明,立刻領悟其中關竅,點頭道:“不錯!他們定是知曉我等欲探秘境,便順水推舟,甚至暗中引導,欲利用我等之力,為其尋找封印的薄弱之處,或是那關鍵之物的下落。我等,竟成了他們手中的棋子!”
“豈有此理!”影刃勃然大怒,一拳砸在身旁的石壁上,震得碎石簌簌而下,“這群藏頭露尾的鼠輩,竟敢將主意打到我們頭上!待小爺我尋到他們,定要將他們剝皮抽筋,方解心頭之恨!”
眾人心頭,皆是怒火中燒。他們逐漸梳理出整件事情的脈絡,也終於意識到,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被卷入了一場足以顛覆整個修仙界的巨大危機之中。這不再是單純的尋寶探險,而是一場關乎正邪存亡的生死之戰。
就在眾人心潮起伏之際,陳興的目光,凝固在了第三幅壁畫的一個角落。那壁畫描繪玄天教眾舉行邪惡儀式,其中有一個負責傳遞祭品的小角色,雖然麵目模糊,但其身形、姿態,以及一種難以言喻的陰柔氣質,竟與陳興在清雲觀外驚鴻一瞥的那個鬼祟小道士,以及在秘境中曾遠遠見過的一個黑袍人身影,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個發現,如同一道閃電劃過陳興的心頭,讓他瞬間心中一凜,寒毛倒豎。一個可怕的念頭油然而生:玄天教的勢力,或許遠比他們想象的更為滲透,甚至……他們可能就在附近,就在這山穀之中,正密切地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此時,於山穀之巔,一處極為隱蔽的峭壁凹陷處,黑霧繚繞。一名身披黑袍、氣息淵深如海的男子,正憑虛而立。他的兜帽之下,是一雙猩紅如血的眼眸,正冷冷地注視著下方穀底的洞穴入口,仿佛能穿透厚重的岩層,看到洞內的一切。
其身後,數名同樣身著黑袍的心腹手下垂手而立,神態恭敬無比。
“尊主,”一名手下躬身稟報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諂媚與得意,“一切皆如尊主所料。這群所謂的正道天驕,果然尋到了那處上古遺跡,發現了其中的秘密。”
被稱作“尊主”的黑袍人發出一聲低沉而沙啞的冷笑,笑聲中充滿了不屑與嘲弄:“哼,發現又如何?螻蟻窺得天之一角,便自以為能逆天改命,何其天真,何其可笑。此洞中之秘,本就是吾刻意留下,引他們入甕的誘餌。”
他頓了頓,猩紅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殘忍的光芒:“他們以為知曉了吾教之圖謀,便能阻止?殊不知,他們所走的每一步,皆在吾之算計之中。他們能找到此地,恰恰證明了封印核心就在左近。待他們自以為尋得生路,從那洞中出來之時,便是此地化為他們埋骨之所,吾教大業功成之日!”
“尊主英明!”眾手下紛紛附和,臉上露出猙獰而嗜血的笑容,仿佛已經預見到陳興等人血濺當場,魂飛魄散的悲慘結局。山巔的寒風,吹動著他們的黑袍,獵獵作響,宛若招魂之幡。
洞穴之內,陳興強行壓下心頭的驚駭。他沒有立刻將自己關於那個相似身影的發現告知眾人。此刻軍心不穩,若再添此變數,恐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自亂陣腳。他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眾人,沉穩地說道:“諸位,稍安勿躁。既已明了彼輩之詭計,我等便非是案上魚肉,任其宰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務之急,是小心行事,謀定而後動。”
眾人聞言,皆覺有理,紛紛點頭稱是,心中的激憤與驚慌稍稍平複。
“陳兄所言極是,我等先行離開此地,再從長計議。”淩雪提議道。
眾人達成一致,轉身準備離開這間承載著驚天秘密的石室。然而,當他們剛剛行至洞穴口,尚未來得及踏出洞外之時,一陣細微而嘈雜的聲響,忽然自遙遠的山穀上方傳來。
那聲音起初微弱,如同風吹林葉,但轉瞬之間便清晰起來。那是密集的腳步聲,是兵刃的碰撞聲,是衣甲的摩擦聲,混雜在一起,由遠及近,正朝著他們所在的山穀迅速靠近!聽其聲勢,來者人數眾多,絕非三五之輩。
一瞬間,洞穴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之色。
那麽,山穀上方奔襲而來的,是否便是那玄天教的伏兵?陳興等人,能否在強敵壓境之前,做好萬全的應對之策?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幾乎必死的危局,他們又將如何掙紮求存,化險為夷?一切,都充滿了未知的懸念,等待著他們用智慧與勇氣,去親自揭曉。
穀幽道險步履艱,
底藏玄機今始見。
尋得丹青驚天變,
秘事未了敵蹤現。
喜歡曆史我亂穿請大家收藏:()曆史我亂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