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心中有些忐忑

字數:7512   加入書籤

A+A-


    諸葛亮眸中怒焰稍縱即逝,複歸平靜:"我誌在天下,未平亂世,斷無成家之念。這樁婚事,不過承龐公厚意罷了。"
    "唉,事已至此,也是與黃家無緣,可惜啊。"他輕啜香茶,語氣平淡。
    "賢侄真的一點也不介意?"
    龐德公雖有所疑,但見其從容,便點頭讚許:"若連這點事都讓你亂了陣腳,如何匡扶社稷?"
    隨後起身:"士元,隨我去黃家探看究竟。"
    龐家叔侄即刻動身,直赴已被焚毀的黃家。
    "那黃家姑娘明明與二哥訂有婚約,竟被曹晚這暴徒劫走,這是對二哥的大不敬!"諸葛均憤憤言道。
    諸葛亮不再隱忍,眼中閃過殺機:"此賊比曹操更為凶殘!若不除他,必成大患,多少英雄義士會喪命於他手下。"
    "速備戰馬!"他厲聲吩咐。
    "二哥欲往何處?"
    "本想隱居南陽,等待明主,但曹晚猖狂至極,迫使我不得不提前出山。"
    諸葛亮揮扇指向南方:"立即趕往樊城,借劉琦之力,鏟除曹晚!"
    馬車疾馳而出,揚長而去。
    "曹晚,奪妻之仇,我必與你勢不兩立!"
    諸葛亮凝視著漸行漸遠的草廬,默默立下誓言。
    新野。
    黃昏時分,曹晚平安返回。留守的滿寵等人出城迎接。隻見曹晚懷抱佳人同乘一騎而來,眾人不禁莞爾。
    “有其叔必有其侄,這位平南將軍真像主公。”滿寵感歎。
    “不僅像,簡直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就連已故的大公子,也沒誰能比子昭公子更像主公。”程昱亦笑道。
    “隻可惜子桓公子他們若有一分子昭公子的才能,主公也不至於為立儲之事煩惱。”滿寵無意間脫口而出。
    程昱眉頭微皺,輕咳幾聲提醒。
    滿寵立刻意識到失言,連忙住口,堆笑上前迎接。
    “這位黃老先生願出資相助,你們速帶他回許都妥善安置。”
    曹晚笑著吩咐。
    滿寵與程昱大吃一驚,沒想到公子竟連黃家家主也一同帶來。
    “黃老先生深明大義,我代主公感謝您。”兩人整理衣冠拱手致謝。
    “不敢當,這是我應盡的責任。”黃承彥內心苦澀,仍保持笑意。
    眾人進城,曹晚回府,將黃月英扶下馬。
    黃月英長舒一口氣,一路的羞澀終於緩解。
    “夜已深,夫人,早些歇息吧。”曹晚牽起她的手欲進屋。
    一句“夫人”讓黃月英麵紅耳赤。
    她沒想到曹晚剛把她帶回新野,連喘息的機會都不給,便急不可耐。
    “將軍,月英初到新野,是否太急了些?能否讓我先平靜一下?”黃月英試圖婉拒。
    曹晚不以為意:“好事要趁早,以後有的是時間讓你適應。”
    “可是……”
    黃月英咬了咬唇,說道:“強扭的瓜不甜,將軍即便占了月英之身,也得不到月英之心。”
    曹晚冷笑著回應:“我不在乎甜不甜,能解渴就好。”
    “我還有諸多仇敵待斬,無暇與你兒女情長。”
    話畢,他一把攬住她纖細的肩,將她帶入房中。這霸道的姿態徹底熄滅了黃月英最後的抗拒。
    “世間竟有如此蠻橫之人,或許這就是命中注定的糾葛吧。”
    黃月英心中歎息,無奈隨他而去。窗外月色漸明,夜深露重。
    次日清晨,曹晚醒來,見身旁空無一人,隻餘些許餘溫。
    “將軍醒了,容我為您梳洗。”
    黃月英推門而入,端來銅盆,麵帶淺笑。
    “夫人的態度較昨日大變。”曹晚觀察著她,露出玩味之色。
    “既已嫁與將軍,自當恪守婦道。”
    黃月英低眉順目,輕聲回答。
    曹晚滿意地點點頭,享受她的服侍。
    “盥洗已畢,該更衣了。”
    黃月英遞上盔甲,欲為他穿戴。
    “還喚我將軍?”
    曹晚挑眉示意。
    黃月英頓時明白,雙頰泛紅。
    “為夫,替你更衣。”
    她抿唇淺笑,帶著幾分嬌羞。
    曹晚滿意一笑,轉身吩咐門外親衛:“傳令全軍,即刻集結,南下樊城!”
    “諾!”
    親衛領命離去。
    “夫君要去南邊?不是說要回北邊嗎?”
    黃月英略顯驚訝,秀眉微蹙。
    “回北邊?為何要回去?”
    曹晚持劍出門,反問一句。
    “夫君重創劉表,拿下新野,如今南陽盡入曹家掌控,南方威脅消弭,您不該北上徐州,與父親大人聯手對付劉備嗎?”
    黃月英的話讓曹晚嘴角微揚,目光透著讚賞。
    “收拾劉備,一個月足矣,我有的是時間。不過,此戰之後,我要血洗襄陽。”
    此言出口,黃月英臉色驟變。
    “短短時日,他滅張繡、占新野,已是驚世之舉!如今這般赫赫戰功,他仍不滿意,還要血洗襄陽……這胃口未免太大了些。”
    黃月英心緒起伏,怔怔看著丈夫,一時無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必擔心,不會讓你久等,我很快便回。”
    曹晚輕觸她的臉頰,轉身離去,身影瞬間隱沒於院外。
    黃月英望著他的背影,眸光中竟有幾分不舍。
    當日,曹軍萬人南下,氣勢如虹,直逼樊城。
    樊城倚靠漢水北岸,與襄陽隔河相望,是襄陽的最後一道防線。
    此時,劉琦已率兩萬餘人奔赴襄陽支援。
    各地將領如王威、劉磐等陸續調至樊城,荊南名將黃忠亦率五千長沙軍趕至樊城。
    劉表餘威仍在,荊州軍漸複聲勢。
    然而,曹晚對劉琦毫不在意,萬人大軍逼近,直接安營紮寨。
    數次慘敗,讓荊州將士對曹晚心生畏懼。
    曹晚連日挑戰,劉琦始終高掛免戰牌,避而不戰。
    樊城,縣府內。
    劉琦眉頭緊皺,神情陰鬱。府外喧囂不已,曹晚的叫罵聲傳入耳中,字字句句直指祖輩。
    身為州牧之子、漢室宗親,卻被辱至如此境地,劉琦心中滿是憤懣。
    “這曹晚太過分!”
    劉琦握拳站起,幾乎按捺不住出戰之意。然而,理智讓他重新坐下,輕歎一聲。
    “黃老將軍,請率長沙兵出戰,為我軍雪恥!”
    黃忠聞言憤然請纓。
    劉琦卻勸道:“漢升將軍且慢,曹晚狡詐多端,貿然出擊恐有不測。”
    眾將附議堅守,黃忠無奈落座。
    “區區萬人便讓數萬將士退縮,我荊州人的氣節何在?”
    堂中忽聞冷笑之聲,諸葛亮羽扇輕搖,緩步入內。
    “孔明兄駕臨,實在令人欣慰。”
    劉琦歡喜上前,握住諸葛亮的手。
    “雖非本地人,但久居於此,此地便是我的第二故鄉。如今家鄉遭難,怎能袖手旁觀?”
    諸葛亮言辭堅定,表明決心。
    “有臥龍相助,何懼曹晚!”
    劉琦精神大振。
    “孔明兄既有良策,還請速摘免戰牌。”
    諸葛亮遙指城門。
    “不知孔明兄有何妙計應對曹晚?”
    諸葛亮手持羽扇,從容不迫地將自己的計策娓娓道來。
    “賢弟,此計你可有信心?”
    劉琦聽完,心中有些忐忑。
    “兄長是否不信我?”
    諸葛亮淡然反問,語氣與眼神之間流露出一種掌控天地的自信。
    “臥龍之謀,我怎敢不信?就依你所言行事。”
    劉琦不再遲疑,果斷采納了諸葛亮的建議。
    一騎快馬飛馳出城,攜帶劉琦的戰書直奔曹營。
    ——
    城北,曹營內。
    “劉琦這小子竟敢向我叫陣,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曹晚冷笑一聲,將手中的戰書揮了揮。
    戰書上,劉琦傲慢挑釁,宣稱次日在樊城前布下一座陣法,若曹晚有膽量就前來破解;若無膽量,則退守新野,返回北方。
    “平南將軍,劉琦此舉意在削弱我軍士氣。”
    程昱分析道。古往今來,兩軍相持時,常以鬥將或鬥陣來打壓對方氣勢,鼓舞己方士氣。鬥將是武將一對一決鬥,生死立判;鬥陣則是布陣一方設下迷局,破陣方需派遣勇將出戰。
    劉琦數萬大軍被困樊城,每日受辱,士氣低迷至極。他既不願正麵迎敵,又想借擺陣之舉重振軍心。
    “劉琦才疏學淺,荊州並無擅陣之人,他如何突然變得如此大膽?實在令人費解。”
    文聘低聲嘀咕,滿臉困惑。
    “或許並非如此。”
    曹晚冷哼一聲,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名字——諸葛亮。
    此刻的諸葛亮本應隱居鄉野。然而曹晚昨日得知,自己搶走黃月英之前,曾有人為諸葛亮牽線提親。黃家本欲將女兒許配給他,卻被自己橫刀奪愛。想到這裏,曹晚心中一凜,若此事惹怒諸葛亮,讓他決心出山對抗自己,也未可知。
    “諸葛亮,若真與我曹晚為敵,休怪我讓你顏麵盡失!”
    曹晚眼中寒芒閃動,揮手怒喝:“回去告訴劉琦,他若鬥陣,我自當奉陪!”
    信使狼狽逃出曹營。
    “將軍,陣法玄妙,我等僅知皮毛,明日破陣恐怕無十足把握。”
    程昱麵露愧色,滿寵亦點頭附和。即便賈詡,眼中也缺乏信心。
    “破陣之事無需諸位費心,由我親自應對!”
    曹晚霸氣自信地一揮袖。
    眾謀士心頭震動,彼此悄然對視。
    “難道我們這位平南將軍不僅武藝卓絕,陣法也如此精通?”
    眾人暗暗揣測。
    此時,賈詡提醒道:“將軍,依老夫之見,還需防備劉琦鬥陣不過是個幌子,暗藏伏兵。”
    “嗯,毒士所言極是,若是那諸葛小兒出手,絕非鬥陣這般簡單。”
    曹晚眸光微轉,喝令:“文醜聽令!”
    “末將在!”
    文醜出列。
    曹晚指向北麵,下令:“撥你三千人馬,即刻從小道返回新野,若有敵軍突襲,就地剿滅!”
    “遵命!”
    文醜領命,當晚率部急行軍而去。
    ...
    樊城。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