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這必定是我曹操一生中最明智的抉擇

字數:7289   加入書籤

A+A-


    曹操飲下一杯酒,又感慶幸。
    此時,許褚入內通報:“大王,大公子回來了。”
    曹操精神一振,急切道:“還在猶豫什麽,快請他進來。”
    許褚退出。
    片刻後,曹晚步入廳堂。
    “父王,兒臣已按您的吩咐處死了卞氏,特來複命。”
    曹晚恭敬行禮。
    曹操親自下階,扶起曹晚,輕拍其肩感慨:“晚兒,你為亡弟報仇,他在天之靈也能安息了。”
    “但願如此。”
    曹晚略點下頭,卻道:“兒臣本想拘捕曹丕,等父王回鄴城後再審問。誰知曹真提前回去通風報信,二人早已逃離鄴城,不知去向。”
    “這畜生,若不是心虛,怎會倉皇逃竄!”
    “這毒婦竟然教出如此奸猾的兒子!”
    曹操既惱且恨,雷霆震怒。
    “大王息怒。幸好有晚兒,才揭露了他們母子的惡行。”
    “否則若任由他們陰謀得逞,曹丕繼承您的基業,您多年苦心經營的功業恐怕早晚會毀於一旦。”
    郭嘉安撫道。
    曹操深以為然,目光落在曹晚身上,眼中閃過堅定之意。
    “奉孝,立刻起草詔書,我要立即昭告天下,立晚兒為世子!”
    曹操欲立曹晚為世子!
    廳堂之中,郭嘉與眾臣皆神情振奮。眾人原以為曹操會在平定關隴、回師鄴城後,因曹晚再建功勳而順理成章地立他為世子。未曾想,曹操竟提前在陳倉前線宣布此事。
    “大王英明,臣立即草擬詔書!”郭嘉拱手讚道。
    “晚兒,無需推辭。”曹操打斷曹晚的話,輕拍其肩,滿是期待與欣慰,“曹家基業多由你奠定,你替父報仇,又曾救我性命,這天下除你之外,再無他人能繼承我的事業。唯有你能帶領曹家走向鼎盛。”
    曹操毫無保留地表達了對曹晚的信任與期待。
    曹晚心中觸動,未作虛飾,恭敬一揖:“多謝父王厚愛,孩兒定不負所托。”
    曹操聞言開懷大笑。
    翌日清晨,軍府大廳內,夏侯淵、黃忠、顏良、趙雲、張遼、郭嘉、龐統、樂進齊聚。文武官員悉數到齊,曹晚身著世子服飾站在曹操身旁。
    曹操示意郭嘉,後者出列宣讀詔書:“大公子曹晚屢建軍功,眾望所歸,本王今日冊封其為大魏國世子,昭告天下!”
    詔書宣讀後,眾臣皆展露笑意,無人提出異議。曹晚繼任世子,早成眾人心中的共識。
    “參見世子殿下!”夏侯淵率先跪拜。
    “參見世子殿下!”眾臣相繼行禮。
    曹晚從容接受,揮手下令:“諸位免禮。”
    眾人依言起身,靜候號令。
    曹操凝視著自己的兒子,見其深受眾臣擁戴,不禁露出滿意笑容。
    “父王!”
    曹晚轉身拱手說道:“張魯大軍正在陽平關與劉璋、劉備對峙,這是我軍南下奪取漢中的絕佳時機。兒臣願率大軍攻取漢中!”
    “好,聽你的!”曹操點頭應允,“朕撥三萬兵馬給你,即刻由斜穀南下,直取南鄭。”
    “兒臣領命!”
    曹晚毅然接令。
    此時,郭嘉上前說道:“陛下,世子雖智勇雙全,但漢中地形複雜,不同於徐州、荊州等地。攻打漢中需穿越八百裏秦嶺,雖有斜穀等路徑可行,但山勢陡峭,運糧艱難。若張魯固守南鄭,世子久攻不下,恐糧草難以為繼,此戰恐無功而返。”
    郭嘉直言憂慮。
    曹操聞言一震,頓時恍然大悟。
    “晚兒,奉孝言之有理,朕一時竟忽略了秦嶺天險。若糧草無法保障,後果難以預料。”
    “父王勿憂。”
    曹晚淡然一笑:“兒臣既然提議攻取漢中,自然已考慮周全。兒臣早有應對之法。”
    “哦?你已有對策?”
    曹操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仍有疑慮。
    這時,燕雲衛來報。曹晚隨即說道:“父王,兒臣的對策已至,請隨兒臣出城一看。”
    曹操愈發好奇,立刻率眾臣隨曹晚出城前往糧營。
    到達糧營,隻見一支從長安趕來的運糧隊剛抵達,正源源不斷入庫。
    “秦嶺天險橫亙眼前,非人力可移。晚兒究竟有何妙策,能解決運糧難題?”
    曹操心中暗自思索,滿是期待。
    “那些是什麽?”
    “像是牛馬?”
    “不對,那馬為何是木製的?”
    眾臣的議論聲驟然響起,曹操心頭一震,迅速抬頭看向關處,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拉糧車的牛馬並非活物,而是由木材和金屬製成的機械仿製品。
    “晚兒,這是什麽?”曹操滿眼好奇,指向那些仿製的牛馬。
    曹晚平靜地說:“此物名曰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
    曹操滿臉疑惑,其他大臣亦神情困惑,從未聽聞。
    “大王,據說這是先秦墨家機關術所造的神物,可替代牛馬翻山越嶺。”
    “有了它,秦嶺運糧再無阻礙!”
    郭嘉見多識廣,激動解釋。
    眾臣驚喜不已,曹操恍然大悟:“晚兒,原來這是你的妙計,世間竟有這般神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郭嘉追問:“木牛流馬源於失傳的墨家機關術,殿下是如何複刻的?”
    曹晚輕咳一聲:“我偶然翻閱古籍,稍作研究,便造了幾千匹,正適合此次征漢中。”
    他當然不會透露這是暴君任務所得,但他的回答已讓眾人欽佩。
    “隨便翻閱古籍就能造出這種神器,殿下難道是隱藏的機關術天才?”
    郭嘉暗自驚歎。
    “父王,機不可失,兒臣願領軍南下漢中。”
    “父王可用木牛流馬輸送糧草,不出一月,必取張魯首級!”
    曹晚慷慨請纓。
    曹操回過神來,欣慰道:“好,晚兒去吧,靜候佳音!”
    曹晚接令後,策馬疾馳而去。
    “立晚兒為世子,承繼我的基業,這必定是我曹操一生中最明智的抉擇。”
    曹操注視著兒子離去的身影,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
    漢中,南鄭城,郡府內。
    “劉璋這個愚人,目光短淺,竟趁機攻打我漢中!”
    “他難道看不出,曹公誌在天下,滅了馬超之後,下一個目標便是他和我!”
    張魯拍案怒斥。
    “劉璋軟弱無能,益州內部多有不滿,他此舉旨在攻取漢中,以此樹立威信。”
    謀士閻圃分析道。
    謀士楊鬆卻反駁:“我們有張衛守陽平關,劉璋即便有百萬大軍也無濟於事,主公無需憂慮。”
    張魯稍感安心。
    “主公,如今曹操父子仍在陳倉駐紮,遲遲未對街亭的馬超發起攻勢,此事頗為可疑。”
    “我認為,他可能覬覦我漢中,建議調撥兵力加強各處穀口防禦。”
    閻圃再次提議。
    張魯眉間閃過一絲隱憂。
    “有秦嶺天險,曹操除非傾全國之力,否則無法攻下漢中。”
    “如今他還有馬超在隴西虎視眈眈,不可能傾盡全力來犯,主公不必擔心。”
    楊鬆當即否決了閻圃的擔憂。
    閻圃眉頭微蹙,他與楊鬆同為張魯幕僚,平日裏明爭暗鬥,隻為爭奪主導權。
    這楊鬆,已多次與他唱反調。
    “秦嶺天險並非虛設,曹操熟諳兵法,不會犯這種錯誤。”
    張魯點頭附和,顯然偏向楊鬆。
    楊鬆得意地瞥了閻圃一眼。
    此時,親衛急報:“啟稟主公,魏王世子曹晚率四萬大軍進入斜穀,正朝漢中進發!”
    大廳頓時嘩然。
    張魯震驚:“曹操竟真要侵犯漢中,還派了他那個被稱為戰神的兒子前來?”
    楊鬆預估失誤,表情既震驚又窘迫。
    “主公,曹晚用兵如神,無人可敵,絕不能讓他穿越斜穀,侵入漢中平原!”
    “請主公立刻調派陽平關駐軍,迅速加強斜穀口防禦,務必困住曹晚於穀中。”
    閻圃急切勸諫。
    張魯聞言打了個寒顫,滿麵忌憚,似有采納之意。
    “主公,切不可如此!”
    楊鬆斷然否決,“即便調動陽平關兵力,也僅能增援萬餘人,這點力量恐怕難以抵擋曹晚的猛攻。”
    “當前之計,不如集中兵力撤至南鄭城,固守待援,才是上策。”
    張魯再度遲疑。
    “楊鬆,你是在開玩笑吧?任由曹晚進入漢中平原,豈不是拱手放棄險要之地?到時候敵軍圍城,你真以為能守住?連長安那樣的堅城都擋不住曹晚,難道你忘了嗎?”
    閻圃嚴肅反對。
    楊鬆冷哼一聲,目光帶諷,“曹晚雖強,但別忘了斜穀道艱險難行。他從關中運送糧草到漢中,損耗巨大,十成僅剩不足一成。”
    “隻要堅壁清野,將所有糧草收儲於南鄭城,讓他無法就地補給,不出一個月,他必然退兵。南鄭城堅若磐石,難道連一個月都守不住?”
    楊鬆侃侃而談,提出對策。
    閻圃一時無言以對。
    楊鬆繼續說道:“待曹晚因糧盡撤退之時,主公便可乘勢追擊,定能大敗曹晚,此戰必能讓天下震驚!”
    這話讓張魯眼中閃過精芒。
    “曹晚堪稱再世霸王,所向無敵,若能擊敗他,我的威名必將響徹天下!”
    張魯心中權衡,嘴角浮現出一絲冷笑。
    隨即。
    他拍案而起,欣然道:“就按楊鬆的計策,堅壁清野,固守南鄭城,放曹晚入漢中!”
    楊鬆的計策終被采納,他得意地瞥了閻圃一眼。
    閻圃搖頭輕歎。
    斜穀道上,四萬曹軍正艱難前行,朝南挺進。
    前方地勢漸趨開闊,兩側秦嶺山脈緩緩降低高度。
    曹晚明白,斜穀口近在眼前。
    “世子殿下,斜穀道地形險峻,難以快速推進。大軍行動難免暴露行蹤,想來張魯已然得知消息。”
    “倘若他調集陽平關兵力,加強斜穀口防禦,困住我軍於穀中,此戰恐怕棘手。”趙雲憂慮說道。
    曹晚淡然一笑,意味深長。
    趙雲愣了一下,又道:“張魯雖無能,但我聽說其手下有一謀士閻圃,頗有智略,他怎會不建議張魯封堵斜穀口?”
    曹晚未答,隻看向龐統。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