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欲破遼東,必先攻昌黎

字數:7229   加入書籤

A+A-


    蹋頓驚愕失色,遙見蒙納的旗幟傾倒,軍心渙散,心中大亂。“怎會如此?魏軍遠征竟有此等戰力,豈非天方夜譚!”他倉皇間,左右翼及中軍皆潰不成軍。蹋頓怒吼:“止步!死守陣地,不準退!”
    然而,烏桓人素來隻擅順風作戰,一旦局勢不利,便兵敗如山倒。即便蹋頓親自斬殺逃兵,亦無法挽回敗局。
    《不共戴天》
    曹晚之名,足以讓塞外胡虜聞風喪膽。烏桓首領蹋頓遙見曹晚衝殺而來,瞬間魂飛魄散,慌忙掉轉馬頭欲逃。
    "休想逃脫!"曹晚怒吼一聲,縱馬疾追。
    他手握霸王戟,如雷霆出擊,烏桓親衛在他麵前如同草芥般被一一擊碎。蹋頓驚恐回首,隻見曹晚已突破防線,逼近身後數丈之地。
    "停下!"蹋頓聲嘶力竭地喊叫。
    危急之際,他勉強揮刀格擋,卻哪裏敵得過曹晚隔空一擊的力量?隻聽"砰"的一聲,戰刀脫手飛出,蹋頓也被震得鮮血狂噴。
    "好霸道的勁力,他究竟是何方神聖?"蹋頓心膽俱裂。
    曹晚如一陣狂風掠過,一把抓住他的衣領,將其從馬上拽下。一招製敵。
    隨後他奮力一甩,蹋頓重重摔在地上,筋骨寸斷,口吐鮮血。
    蹋頓被擒,烏桓群龍無首,頓時全線潰敗。曹晚持戟指向北方:"全軍聽令,將白狼城夷為平地!"
    號令傳出,魏軍將士熱血沸騰,驅趕鐵騎瘋狂衝鋒。清晨時分,大軍抵達白狼城下。
    城外烏桓百姓驚慌失措,四散奔逃,盡數落入魏軍包圍圈。與此同時,趙雲率領重甲騎兵長驅直入,輕鬆攻克城池。
    "太子有命,白狼城烏桓貴族,格殺勿論!"
    趙雲高聲呐喊,長槍翻飛,將倉皇逃竄的烏桓貴族一一擊殺。
    魏軍鐵騎衝入城中,展開血腥清洗。
    非吾族類,其誌難測!
    曹晚向來主張對胡人斬草除根,全族屠戮。
    烏桓貴族聞訊大駭,萬沒想到曹晚竟要滅族,似受驚的羔羊四散奔逃。
    蹄聲所至,血流遍野。
    白狼城的烏桓貴族頃刻間被魏軍剿殺殆盡。
    城外,
    魏軍圍堵烏桓人,逃亡途中近八萬人被斬殺。
    另有近七萬人被俘虜。
    夕陽西沉時分,
    曹晚踩著血跡踏入白狼城。
    白狼城已是一片血海,到處遍布烏桓貴族的屍骸。
    曹晚直抵王庭大帳,坐上了蹋頓的單於之位。
    他下令準許將士們對烏桓人劫掠三日,既犒賞三軍,也為報複烏桓多年來的侵擾掠奪。
    血戰後的魏軍士氣高昂。
    烏桓人曾在漢地燒殺搶掠,手上沾滿漢人的鮮血。
    今日,曹晚決意讓他們血債血償!
    劫掠三日,烏桓人備受折磨。
    三日後,
    曹晚設宴於單於帳中,與眾將共賀勝利。
    一聲令下,蹋頓被押入帳內。
    "砰!"
    他被扔在地上,卑躬屈膝跪於曹晚麵前。
    "魏國太子在上,蹋頓認罪,願率烏桓全體歸附大魏,永為藩屬。"
    "懇請太子開恩,饒我性命,我定效犬馬之勞,竭誠盡智!"
    蹋頓俯首叩拜,竭力乞降。
    然而,曹晚冷眼旁觀。
    塞外胡人素來如此。
    漢強則臣服,漢弱則反叛,恨不得滅漢以絕後患。
    昔日烏桓族曾數次歸順漢廷,又屢次背棄。
    蹋頓誤以為曹晚會如漢朝般寬恕接納,殊不知,他的期望終究落空。
    曹晚神色冰冷,揮手道:“傳令,烏桓女子送回中原為奴,男子盡數處死。”
    滅族之令一出,蹋頓震驚失神,僵立當場。
    “太子殿下,我已歸降,何須如此?”蹋頓顫聲問道,滿心驚懼。
    曹晚目光凜冽,厲喝:“不僅烏桓,天下胡人皆當覆滅!與大魏為敵者,無一可留!”
    蹋頓渾身一震,癱倒在地,神情呆滯。
    “這是何等狂妄之人……”蹋頓眼中布滿恐懼,盯著曹晚。
    曹晚不耐煩,揮手道:“來人,將蹋頓拉下去,五馬分屍後棄於草原喂狼。”
    五馬分屍、喂狼,這些字眼如利刃刺入蹋頓心間。他伏地哀求:“太子殿下饒命!”
    左右侍衛冷漠無情,將蹋頓拖走。
    轉瞬之間,蹋頓已被押至俘虜營。萬千烏桓人目睹大單於被綁於戰馬之上,個個瑟瑟發抖,大氣也不敢喘。
    一聲令下,戰馬疾馳,蹋頓慘呼聲響徹草原。烏桓人嚇得閉目不敢觀瞧。
    “曹晚,你這暴虐之徒!”蹋頓怒吼,聲音驟然中斷。
    “哢!”一聲裂響,烏桓人屏息凝神,跪地叩首。魏軍將士則齊聲歡呼,慶祝勝利。
    隨後,屠戮展開。烏桓男丁悉數被殺,女子則淪為奴婢,分配給有功將士。
    草原上,哀嚎與哭聲交織,仿佛一場殘酷的盛宴。
    “恭喜殿下平定烏桓,為大魏除患!”趙雲與眾將舉杯相賀。
    曹晚平靜說道:“烏桓雖滅,邊境隱患尚存,此刻並非慶功之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雲目光微閃,隨即說道:“殿下所言極是,烏桓雖亡,鮮卑軻比能、遼東公孫度依舊威脅未除。不知殿下下一步欲對何人用兵?”
    “曹丕那奸賊藏身遼東,我先討伐公孫度,鏟除內患!”
    曹晚渾身霸氣驟起。
    “欲破遼東,必先攻昌黎。”
    “殿下,是否遣使奏請聖命,調集大軍北上,步騎協同,直擊昌黎?”
    趙雲獻策道。
    “昌黎距幽州腹地遙遠,背後又有遼東諸郡拱衛,待父皇步軍至,公孫度早有防備。”
    “傳令,今夜鐵騎即啟程,北襲昌黎!”
    曹晚果斷下令。
    趙雲初驚後悟。
    若從幽州入遼東,需經渤海道,穿越五百裏泥濘濱海路,方至昌黎。
    而白狼城則不然。
    由此出擊昌黎,沿途皆草原,騎兵疾馳三日可達。
    “此計甚佳,公孫度不知烏桓已滅,若自白狼城突襲,定可一戰功成!”
    趙雲激動道。
    曹晚笑曰:“何須猶豫,今晚犒賞三軍,明日啟程,助我取昌黎,開門見山送公孫度意外之喜!”
    當夜,三萬魏軍騎士飽飲厚食,盡興狂歡。
    次日黎明,曹晚率三萬鐵騎沿大淩河東進,直奔昌黎。
    遼東昌黎城,日暮時分,四門洞開。
    商販往來穿梭,急於在城門關閉前完成交易。
    “世子殿下,已過關門時限,望殿下下令閉門!”
    謀士田疇諫言。
    公孫度退守遼東後,自立為燕王,公孫康為其長子,遂封王世子。
    田疇本為幽州世家名士,袁紹敗亡後,因懼怕曹晚對世家的屠戮,舉族遷至遼東,投靠公孫氏,深得公孫度信賴。
    公孫度為防魏國,命世子公孫康鎮守昌黎重鎮,同時委任田疇為謀臣輔佐。
    “日頭還沒落呢,急什麽。”公孫康滿不在乎,未將田疇的提醒放在心上。
    田疇眉間微皺,拱手道:“殿下,曹操大軍尚在幽州未撤,昌黎乃我國門戶,不可有失,還請慎重。”
    “你是說我魯莽嗎?”公孫康臉色不悅,轉頭看向田疇。
    “臣不敢。”田疇急忙搖頭,正色說道,“臣隻是提醒殿下,曹家父子狡猾多端,尤其曹晚更為機智,還需小心。”
    “我知道曹晚狡詐。”
    “但他即便再狡猾,難道還能繞過我們設在渤海道上的眾多探子,突然出現在昌黎城外?”
    公孫康嗤之以鼻。
    田疇一時語塞。公孫康態度雖傲慢,言辭卻有理。曹晚若要突襲昌黎,必須通過五百裏渤海道,此路泥濘狹窄,難以隱蔽行蹤。
    公孫康已在渤海道布下眼線,一旦有變,能及時預警。若有警報,即可派兵向襄平求援,由公孫度率主力來增援。
    如此看來,昌黎城萬無一失。
    田疇沉默不語,雖不再勸諫,心中卻仍憂慮。
    “行了,別愁眉苦臉了。我們燕國地廣山險,氣候嚴寒,曹晚就算本事再大,也不會遠征至此。”
    “走吧,回府一起喝酒。”
    公孫康一笑,欲下城樓。
    田疇輕歎一聲,壓下憂慮,準備隨行。
    轉身之際,忽然聽見一陣異響。
    田疇忽然警覺,不自覺轉身望向城外。西邊塵土揚起,似有動靜逼近。夏日無風,本不該有塵暴,他心中一凜,凝神注視。滾滾煙塵中,隱約可見人馬奔騰而來。
    “是騎兵!魏國的鐵騎!”田疇失聲喊道,“世子,是魏軍來襲!”
    公孫康渾身一震,迅速轉身查看。下一刻,他的臉色驟變。視野裏,數以萬計的鐵蹄聲震耳欲聾,一支浩蕩的軍隊席卷而來。那迎麵而來的黑色戰旗上,清晰寫著大魏太子之名。
    是曹晚親自領軍,意圖奇襲昌黎!
    “怎麽可能?曹晚若是奇襲,應走南麵,怎會從西麵殺來?那裏可是烏桓的地界!”公孫康驚疑交加,幾乎站立不穩。
    田疇寒毛直豎,猛地意識到:“世子,恐怕烏桓已被曹晚擊潰,他正是從白狼城直取我昌黎!”
    公孫康腳步踉蹌,難以置信地喃喃:“烏桓六萬精銳尚且敗退,曹晚如何能如此輕易得手?我們竟毫無察覺。”
    田疇歎息:“臣也難以解釋,曹晚用兵實在神鬼莫測。”
    公孫康神情恍惚,田疇忙催促:“殿下,快下令關閉城門,全軍登城防守,速派人向襄平求援!”
    公孫康終於回神,高聲喝令:“關閉城門!所有人登城備戰!立刻派信使赴襄平告急!”
    城頭頓時混亂一片,數千守軍匆忙布防。吊橋升起,信使從東門出發,直奔襄平。
    西麵,塵煙漫天,鐵騎漸近。
    大魏鐵騎席卷而來。
    曹晚目光如炬,清晰可見城頭燕軍的慌亂。無需多言,他的突襲奏效,公孫度父子顯然毫無準備。
    “公孫度,既然你自立為王,我又怎能不送上一份厚禮!”曹晚冷笑著,手中霸王戟指向昌黎城,“大魏將士聽令,將昌黎夷為平地!”
    喊殺聲震天動地,戰馬奔騰不息。三萬大軍如洪流湧向昌黎城。
    昌黎城頭,公孫康聲嘶力竭地呼喊:“放箭,擋住魏軍!”
    士兵匆忙搭箭射出,數百支利箭劃破長空,但數量有限,難以阻擋魏軍的攻勢。魏軍騎兵無懼箭雨,依舊奮勇衝鋒,僅傷亡數十人便抵達城門附近。
    “田疇,這該如何是好?”公孫康焦慮萬分。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