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曹晚即便取勝,也定疲憊不堪

字數:7645   加入書籤

A+A-


    百姓們跪在曹晚麵前痛哭哀求。
    曹晚臉色陰沉,拳頭緊握,眼中怒火熊熊。
    “放心,我曹晚在此立誓,定以最快速度攻破襄平!”
    他做出了承諾。
    幾名百姓喜極而泣,連連叩首。
    “將他們送到遼陽城,交給當地縣令安排。”曹晚揮了揮手。
    眾百姓感激涕零。
    大帳內恢複平靜。
    魏延拱手道:“殿下,公孫度已經喪心病狂,我們現在該如何應對?”
    “傳令下去!”
    曹晚揮袖下令,冷聲道:“攻破襄平後,城中的燕軍,不準投降,全部殺無赦!”
    魏延渾身一震,感受到曹晚身上濃重的殺意。
    曹晚眺望襄平城,咬牙道:“公孫度,我曹晚發誓,會讓你生不如死!”
    當晚,不斷有襄平百姓逃出,前來投奔。
    從他們的描述中,襄平城的慘狀逐漸清晰。
    襄平城,已然成為人間煉獄。
    公孫度為了解決糧草問題,命令兒子公孫恭領軍抓捕城中百姓充作軍糧。
    起初,燕軍還有所顧慮,僅在夜間抓取零散的百姓。
    很快,他們便撕下偽裝,白晝公然捕人。
    百姓懼怕被抓去做軍糧,四處躲避。
    十日之間,便有千名百姓被捕,淪為燕軍的食物。
    襄平百姓為了生存,隻能冒險投奔曹晚。
    公孫度為防止“軍糧”外逃,下令嚴密封鎖城門,對出逃者一律抓捕。
    城外,魏營。
    中軍大帳內。
    “公孫度這禽獸,手段竟堪比劉備!”太史慈怒斥。
    “此等行為實屬畜生不如。”龐統先鄙夷後歎息,“然而,此法確能解燃眉之急,據我估算,燕軍至少還能支撐兩月。”
    “殿下,不能再拖延。”趙雲滿臉焦慮,“再圍下去,城中百姓恐被公孫度盡數吞噬!”
    眾將皆憤慨,請戰之聲不絕於耳。
    “啪!”曹晚拍案而起,厲聲下令:“明日停止水攻和襄陽炮攻,傾十萬大軍夜襲襄平!”
    攻城令下達。
    十三萬燕軍將士懷揣對公孫度的怒火,向襄平城發起猛晚攻勢。
    圍城半年,魏軍早已蓄積滿腔殺意。
    而公孫度吃人之舉,更是讓這殺意達到頂點。
    公孫度無奈,隻能督軍拚死抵抗。
    連攻七日。
    魏軍傷亡五千餘人。
    燕軍因箭矢匱乏,雖為守城方,傷亡卻與魏軍相當。
    公孫度雖勉強守住城池,但損兵折將極為嚴重。
    若魏軍持續強攻,僅靠消耗兵力便足以拖垮公孫度。
    襄平城陷,指日可待。
    公孫度別無選擇,隻能硬著頭皮堅守,將全部希望寄托於高伯固前來救援。
    玄菟郡,西蓋馬城。
    縣府之中,酒香彌漫。
    高伯固麵對滿桌酒肉,卻眉頭深鎖,毫無食欲。
    襄平被圍已半年,魏軍毫無退兵跡象。
    昔日偷襲遼陽未果,其斷魏軍退路之計亦落空,自此再無輕率之舉。
    唇亡齒寒,公孫度既敗,魏軍鋒芒所向,下一處便是他。
    高伯固如何還能安然享用珍饈美酒?
    忽聞急報,高男武神色凝重入內。
    “難道襄平失守?”
    高伯固心頭一震。
    高男武拱手稟告:“父王,探子回報,魏軍圍攻襄平十日,卻被公孫度堅守不下!”
    高伯固稍舒一口氣。
    隨後疑惑滿目,反問:“襄平糧盡,燕軍何以尚有力抵禦?”
    曹丕亦覺奇異:“糧盡本應潰敗,怎還會抗拒魏軍攻勢?”
    高男武歎言:“據探子情報,公孫度似將城中百姓充作軍糧,才暫緩了糧荒。”
    “竟有此事?”
    高伯固與曹丕同聲驚呼,麵露驚恐。
    他們難以置信,公孫度竟用如此手段應對困境。
    “公孫度確實狡黠。”
    高伯固目光微亮,隱隱讚歎。
    但隨即醒悟,身為王者不該認同這般殘酷手段,恐損仁德之名。
    “即便食盡百姓,也隻能多撐月餘。”
    “最終仍難逃魏軍破城命運。”
    曹丕緩過神來,長歎一聲。
    “襄平若失,曹晚必揮師北進,直逼我地,可歎。”
    高伯固搖頭歎息,憂慮滿麵。
    “此地多為險峻山城,遠勝遼東。”
    “曹晚即便取勝,也定疲憊不堪。”
    “屆時若敢來犯,隻需堅壁清野,擾其糧道,他即便本領再高,又能奈我何!”
    曹丕從容勸慰。
    高伯固眉間愁雲漸散。
    沉思片刻。
    高伯固猛然拍案,喜形於色地道:“你說得對,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在此滯留?傳令,全軍立即班師回朝!”
    襄平,魏國軍營。
    曹晚得知高伯固撤軍後,不禁莞爾一笑。
    高伯固終於撤退了,這表明他放棄了襄平,也放棄了公孫度。
    “他難道忘記了唇亡齒寒的道理嗎?竟舍棄公孫度不管。”龐統感歎道。
    曹晚冷笑一聲:“高伯固不過是認為他的山城堅固,即便沒有公孫度也能自保,這才選擇退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殿下所言極是。”
    “高伯固撤軍,是為了觀望襄平無望救援,待我軍攻打其他目標時,派遣輕騎兵騷擾我方糧道。”龐統點明了高伯固的意圖。
    “那都是將來的事了。”曹晚回應道,“眼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奪取襄平。”
    龐統建議說:“公孫度堅守襄平,因為他相信高伯固一定會來救援。一旦他知道高伯固拋棄自己,定會士氣低落。”
    “說得太對了,就製造一個機會,讓他們知道高伯固北撤的消息。”曹晚下令拆毀北麵的土牆,開辟了一條通道。
    此舉意在讓高伯固撤往丸都的消息傳至襄平,從而瓦解燕軍的士氣。
    隨後,曹晚布下埋伏,若公孫度試圖逃跑,則將其圍殲。
    土牆拆除後,城頭的燕軍終於鬆了一口氣,看到了一絲生機。
    城牆上。
    公孫度目睹魏軍從北麵撤圍,內心既興奮又充滿疑惑。
    “曹賊突然撤去北圍,又在玩什麽花招?”公孫度詢問眾臣。
    眾人皆是一臉茫然。
    “陸伯言,你怎麽看?”公孫度將目光投向唯一的智囊。
    陸遜拱手道:“臣以為,曹晚是因為久攻襄平不下,才留下一條生路,促使我們放棄城池突圍。”
    多數將領點頭同意這種看法。
    魏軍猛晚攻擊未能攻克襄平,因此給一條出路希望燕軍突圍,以便順利拿下襄平,也是合乎常理的。
    於是眾將紛紛勸說公孫度抓住時機突圍。
    “本王絕不會放棄襄平!”公孫度嚴厲拒絕了所有提議。
    諸將默然。
    “即便父王執意固守襄平,也該遣人向高伯固求援才是,否則一味堅守,襄平終將陷落。”
    公孫恭進諫。
    公孫度陷入沉思。
    即便以百姓充作軍糧,終究有耗盡之日。
    屆時糧盡軍心潰散,襄平仍會不攻自破。
    死守的價值在於存一線生機,若無希望,堅守又有何意義?
    許久後,公孫度輕點下頜,“恭兒所言甚是,誰願前往高伯固處求援?”
    “臣願出城。”陸遜率先請纓。
    眾將亦紛紛慷慨陳詞,願往求援。
    公孫度眉心愈鎖愈深。
    他深知這些人的意圖,求援不過借口,實則意在借機逃離襄平。
    “膽小怕死,皆欲棄我而去麽!”
    公孫度心中暗斥。
    目光卻落在兒子身上。
    他問:“恭兒,此重任便交於你。”
    公孫恭無奈領命。
    陸遜等人暗自歎息。
    公孫度顯然對他們缺乏信任,才令自己兒子親赴險地。
    計劃既定,公孫度撥給公孫恭親衛七百、戰馬百匹,擇夜突圍。
    夜幕降臨。
    公孫恭悄然離開襄平,從小路脫身。
    途中未遇魏軍阻截,公孫恭心中稍安,不敢停留,直奔丸都。
    連續疾行七日。
    公孫恭終抵國都丸都城。
    高伯固聞報公孫恭求見,大為震驚。
    襄平已被圍困如鐵桶,他從未料想竟有人能逃脫至此。
    於是召公孫恭入宮覲見。
    大殿之中。
    公孫恭神色焦急而期待。
    此時,高伯固緩步進入。
    公孫恭眼中光芒閃動,立即上前拱手道:“大王,襄平危急,請念唇亡齒寒之誼,速發援兵助我公孫氏!”
    說罷,甚至跪拜高伯固。
    “快起身。”
    高伯固忙上前扶起公孫恭。
    高伯固歎息道:“本王也想救你們,否則也不會冒險攻打遼陽城,損失慘重。”
    公孫恭聽後稍感安心。
    高伯固繼續說道:“襄平城的糧草應該已經耗盡才是,可你們竟然還能堅持這麽久,實在令人意外。”
    公孫恭沉默片刻,最終如實回答:“我們不得不以百姓的儲備作為軍糧……”
    高伯固搖頭歎息,雖未直言責備,但語氣中的不滿顯而易見。
    公孫恭內心愧疚,但他深知父親公孫度這麽做,是為了保全襄平城,避免全族覆滅。
    高伯固雖不滿公孫度的做法,卻未表露情緒,隻說:“家父也是無奈之舉,隻盼大王早日發兵支援襄平。”
    高伯固沉吟良久,心中糾結。他曾依曹丕之計撤回丸都,實際上已放棄救援公孫度。
    然而,曹晚意外放行公孫恭,讓他左右為難。若不救,則違背盟約;若救,則毫無勝算。
    思慮再三,高伯固安慰道:“你且放心,兩國既為盟友,本王怎會坐視不理?待將士休整完畢,必發兵救襄平!”
    公孫恭感激涕零,連連叩首:“多謝陛下。”
    高伯固扶起公孫恭,安撫一番後打發他離開。
    公孫恭滿懷期待地等待援軍,然而五日過去,毫無動靜。
    他多次入宮請求麵見高伯固,卻被以各種借口推脫。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