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樹大招風的道理誰都明白
字數:7974 加入書籤
“我此行,隻為告知你,我有意納你為妃,你需有所準備。”
曹晚說完,轉身離開。
郭女王震驚不已,默默注視著他的背影,許久無言。
曹晚回到廳堂。
“太子,各郡糧賦文書在此。”
夏侯尚呈上。
曹晚瀏覽了幾眼,問:“所征糧食,是否足夠軍隊所需?”
夏侯尚答:“原本足夠,但殿下從海外帶回數萬精兵,又大規模擴軍,如今有些緊張。”
曹晚略作點頭。
徐州人口仍未恢複至漢時的一半,驟然供養近十萬兵馬,實屬不易。
“強行征收糧賦如何?”
曹晚思索。
夏侯尚歎息:“之前為抵禦叛賊進攻,已增稅一次,再次征收恐生民怨。”
曹晚陷入沉思。
片刻後,他問:“徐州的屯田製度還在執行嗎?”
“屯田?”
夏侯尚眼中一亮,卻說:“昔日大魏風調雨順,糧荒已除,遂廢止屯田。”
曹晚微微點頭:“時移世易,如今形勢特殊,重新推行屯田吧。”
夏侯尚應聲道:“如此,我即刻辦理。”
許昌,陳泰府。
“曹晚,我陳泰必殺你!”
陳泰拍案而起。
腳步聲響。
抬頭一看,卻是全紀來訪。
陳泰收斂怒色,恢複鎮定。
“主公,我們本已接近拿下徐州,不料曹晚自海外歸來,將我們驅逐,實在令人痛心。”
全紀臉色陰沉。
陳泰失守徐州後投靠鍾會,企圖借助鍾會之力消滅曹晚,進而奪取徐州。
卻不料,大魏太子依舊強勢如昔,連鍾會也慘敗,退回許昌。
計劃落空,全紀忍耐多日,終於前來傾訴。
陳泰同樣憤懣。
他渴望憑空獲得一支大軍,重返徐州,與曹晚決一死戰。
半晌後。
陳泰冷哼一聲:"陸抗不足掛齒,鍾會攻下宛城後,必定揮師北上奪取徐州,這次曹晚絕非其對手。"
全紀嚴肅說道:"鍾會阻止主公出擊曹晚,將您留在許昌,恐怕是有所防備。"
"我豈會不知,不過留在此處也未必全然不利。"
陳泰嘴角泛起一抹神秘笑意。
全紀神情疑惑。
陳泰道:"許昌內有不少人對鍾會心存不滿,我們留在此地,正可結交這些人,日後借助他們之力對鍾會予以反擊。"
全紀頓時醒悟,恭敬拱手:"主公果然高明。"
陳泰嘴角浮現出一絲陰冷笑意。
下邳城中,曹晚正與龐統等人商討接下來應如何行動。
經過深思熟慮,他們確定了進攻目標——諸葛緒。
"諸葛緒在揚州搜刮民脂民膏,揚州士民無不渴望改變現狀,我軍若南下,定能將其一舉擊潰。"
夏侯尚力挺攻打諸葛緒:"揚州若是歸入版圖,我軍便可壯大實力,進而與鍾會展開決戰。"
龐統亦表示讚同。
曹晚低頭沉思。
相較鍾會、劉淵,諸葛緒的力量確實薄弱,先鏟除他無疑是上策。
"諸葛緒雖無德無才,但揚州的世家殘黨仍對他有所支持。"
"我軍若南下,一旦與他陷入僵持,鍾會勢必趁機來犯!"
毛玠謹慎提醒道。
眾人陷入沉默。
曹晚輕蔑一笑:"諸位無需擔憂,諸葛緒很快便會失去民心,為我們創造良機。"
眾人驚愕,齊齊望向太子曹晚。
"殿下,此話怎講?"
毛玠滿腹疑慮。
曹晚淡然回應:"我料定諸葛緒野心勃勃,遲早妄圖登基,屆時必成眾矢之的,人人離棄。"
諸葛緒欲稱帝!
眾人皆震驚不已。
大魏境內雖有叛亂,但從無人敢僭越稱帝。
畢竟,樹大招風的道理誰都明白。
漢末袁術率先稱帝,成了天下諸侯圍剿的開端,至今記憶猶新。
即便強如劉淵,如今也不敢冒此風險,更何況諸葛緒。
“諸葛緒沒有這個膽量吧。”毛玠對曹晚的信任稍顯不足,夏侯尚與龐統亦持懷疑態度。
“諸葛緒是否敢這麽做,很快就能見分曉。”曹晚淡然一笑。
廳堂內議論聲四起,眾謀士無不質疑。
武將們同樣對曹晚的決定存疑。
此時,親兵急匆匆跑進來報告:“揚州緊急軍情,諸葛緒已宣布登基稱帝。”
廳堂瞬間陷入寂靜,毛玠、龐統、夏侯尚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曹晚身上。
諸葛緒真的稱帝了!
“太子殿下,您真是料事如神!”毛玠望著曹晚,滿是欽佩。
片刻後,毛玠回過神來,深深一揖以示敬意。
“諸葛緒的野心竟然如此之大。”龐統搖頭感歎。
文臣武將們都對此感到震驚。
曹晚高聲說道:“諸葛緒既然稱帝,這是天賜的良機,我們應當立即南下,與他開戰。”
眾人熱血沸騰,紛紛表示願意出戰。
“這逆賊竟敢稱帝,我願為先鋒,親手取他首級!”顏良率先請戰。
眾將群情激奮,紛紛請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看著眾將的熱情,曹晚露出欣慰的笑容。
夏侯尚卻提醒道:“諸葛緒不足為懼,但文鴦不可輕視。”
夏侯尚的話讓曹晚將注意力轉向地圖上的“符離”城。
要想攻打壽城,必須先奪取符離,而符離是通往淮河的重要據點。
鎮守符離的正是文鴦。
自從文鴦投奔諸葛緒後,因忌憚其勇猛,諸葛緒並不完全信任他。
因此,隻讓他駐守符離,作為揚州的北方屏障。
文鴦雖有六千兵馬,但符離的糧草全依賴壽城供應。
為了不生二心,文鴦隻能忠於職守。
若是曹晚進攻,憑借文鴦的能力,想拿下揚州並非易事。
“絕不能讓文鴦掌握兵權!”曹晚語氣嚴肅。
毛玠笑著建議:“殿下可以派遣錦衣衛前往揚州散布謠言,聲稱文鴦已暗中歸順殿下。以諸葛緒的見識,定會上當,不再重用文鴦。”
“好計策。”曹晚點頭讚同。
爾後,他補充道:“你需前往吳地,說服孫休歸順,聯手除掉諸葛緒!”
毛玠應聲而出。
當日,化裝成商人的毛玠悄然奔赴壽城。
……
壽城巍峨,宋字皇旗迎風招展,那是諸葛緒稱帝的標誌。
壽城中央,宏偉的宮殿已然建成。
金殿之上,諸葛緒頭戴皇冠,端坐龍椅,接受群臣朝拜。
“登基為帝,果然暢快!”他得意洋洋,忍不住放聲大笑。
忽聞急報傳來:“符離告急!”
喧嘩聲打斷了諸葛緒的喜悅。
禦林士疾步上前,呈遞密函。
“啟奏陛下,文鴦緊急奏報,曹晚已領軍南下,請求增援符離。”
諸葛緒麵色微沉,身旁的太子諸葛現及丞相桓嘉亦神情緊張。
曹晚,昔日魏國太子,威名赫赫,何人不懼。
如今,曹晚借平定鍾會之功揮師南下,攻打揚州,怎能不讓人膽寒。
“曹晚,朕未曾對他用兵,他竟主動挑釁!”諸葛緒憤憤不平。
司蕃進言:“曹晚不可輕敵,請陛下派遣援軍支援文鴦。”
此言剛落,一人厲聲嗬斥:“司蕃必與曹晚有勾結,懇請陛下將其治罪!”
說話者正是桓嘉。
“桓嘉,你為何構陷於我?”司蕃義正辭嚴。
桓嘉嚴肅反駁:“壽城近日謠言四起,傳言文鴦已暗中投靠曹晚,此刻你提議增援,豈非通敵?”
諸葛緒聽罷,眼神驟冷,怒視司蕃。
……
司蕃伏地辯解:“陛下明鑒,臣絕無通敵之舉,隻是想助文鴦守衛符離,抵禦曹賊。”
“陛下英明,臣亦思慮不周,不如改派其他將領前往符離支援。”司蕃未等話說完,便遭桓嘉打斷。
桓嘉冷笑一聲:“司蕃,你此刻推諉,分明心虛。”
諸葛現挺身而出,對皇帝說道:“父皇,兒臣願領兵前往符離。”
聽聞兒子主動請纓,諸葛緒十分欣慰。兒子始終是最信賴的人。
隨即,諸葛緒點頭道:“好,朕命你率軍奔赴符離,會合文鴦,挫敗曹晚。”
此決定一出,群臣不便多言。然而,司蕃卻拱手進諫:“陛下,曹晚狡猾,不可輕敵。臣擔憂太子難以應對。”
諸葛現怒視司蕃:“司蕃,你竟這般看不起我?曹晚算得了什麽,我會怕他?”
諸葛現態度傲慢,絲毫不在意曹晚。
“太子若輕視曹晚,定會為此付出代價。”司蕃苦苦規勸。
諸葛現轉頭向桓嘉遞了個眼色。桓嘉忙道:“太子英明神武,曹晚絕非對手。臣願隨軍出征,為太子獻策,定能大敗曹晚。”
諸葛緒心中的憂慮稍減。
司蕃無奈道:“臣以為,陛下應親自北上禦駕親征,方能有效對抗曹晚……”
桓嘉接口道:“陛下乃萬乘之尊,怎可遠離壽城?太子足以擊潰曹晚!”
諸葛緒順勢附和:“對付曹賊,何須朕親征?太子足矣。”
“陛下聖明。”桓嘉再次拱手稱讚。
眾人陸續退出。
諸葛緒瞥了司蕃一眼,隨後離去。
……
三日後。
毛玠的錦衣衛將揚州軍情迅速通報給下邳。
“毛玠離間之計毒辣,諸葛緒派兒子諸葛現領軍,不出意外的話,他必敗無疑。”曹晚冷笑著說道。
龐統笑道:“諸葛緒中計,我軍應立即行動,在鍾會之前奪取揚州。”
曹晚隨即下令,各路兵馬齊發,目標直指諸葛緒。
後方的防務自然也不可忽視。
曹晚命太史慈留守徐州,以備不測。
曹晚親率步騎兵主力南下,直指揚州。
五日後。
曹晚指揮大軍全速推進,攜帶的所有精銳部隊直接奔向揚州。
為了趕在諸葛現之前到達,曹晚親自率領輕騎兵晝夜兼程,快速渡過淮水。
……
東城。
曹晚剛剛紮營,便召集眾將商議策略。
此時,錦衣衛送來最新情報。
諸葛現已抵達符離,與文鴦成功會師。
“諸葛家的動作果然迅速……”曹晚眉心微蹙。
符離在南岸,要攻此地,必須先渡河。
如今諸葛現率主力趕到,渡河已非易事。
“殿下,看來我們提前渡河的計劃難以實現了。”祝融同樣皺眉。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