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不知所措

字數:7643   加入書籤

A+A-


    意識到局勢危急的劉韜果斷下令:“全軍聽令,向北門突圍,隨我殺出重圍!”
    說完,劉韜策馬先行。
    白義長舒一口氣,驅趕殘兵,朝北門逃去。絕望的士兵見曹軍壓境,隻能跟隨白義向北門撤離。他們深知,留在原地隻有死路一條,或許逃出生天尚存可能。
    就在劉韜轉身時,身後南門已是晚焰蔽空。很快,無人防守的城門被百姓衝開,“劉”字旗幟自城樓墜落。
    劉韜不敢停留,疾馳向北門而去。
    終至北門,劉韜催馬疾呼:“開城!放吊橋!全軍突圍!”守卒聞聲急啟城門,放下吊橋,助其率七千殘部疾速通過,遁入北方。
    逃出死城的劉韜不敢回望,隻在月色下疾馳。半刻鍾後,登陽已遠,心略寬舒。然待鬆懈,方覺事有蹊蹺。何以脫身如此順暢?轉念間,劉韜自慰:上蒼相助,曹晚圍南而疏北,留一線生機。
    “曹賊妄圖困我?命不該絕,僥幸逃脫,尚有轉機……”劉韜欣慰又傲然自語,唇角泛起輕蔑冷笑。
    突而,兩側伏兵齊發。無數兵馬湧現,火把高舉,黑夜如晝。萬千曹軍現身,截斷北去之路。
    “曹”字旗下,曹晚肩扛巨刃,似視劉韜為戲謔之物,冷嘲熱諷。
    劉韜變色,白義失色,殘兵亦麵露懼意。剛萌生的僥幸瞬間破滅。未曾料到,曹軍早有部署,算準其必來突圍。
    “劉兄,舍棄登陽?辜負令尊信任?”曹晚冷言質問。
    “你……你……”劉韜氣結無言。
    “既無話可說,那便受死罷。”曹晚麵容肅殺,舞刀直取劉韜。
    在其身後,萬騎曹軍蓄勢待發,見主將出擊,蜂擁而上,如猛獸撲食,直逼敵陣。
    曹軍席卷而來,劉韜才如夢初醒,今日不僅丟失登陽,或許連性命也會賠上。
    極度恐懼讓劉韜渾身顫抖,僵在原地,不知所措。
    “大公子,為了活命,唯有拚命!”白義怒吼著試圖喚醒他。
    為了活命?
    劉韜的理智終於被喚醒,求生欲望在他心底熊熊燃起。
    “我要活下去,擋我者死!”他瘋狂呐喊,內心力量噴薄而出,宛如困獸般奮力突圍。
    身後七千守軍見狀,亦決意赴死,隨劉韜一同衝鋒,欲殺出一條血路。
    轟隆作響,兩軍碰撞,天地震動,血雨紛飛,染紅了大地。
    曹晚緊追劉韜,揮刀狂攻。
    關鍵時刻,白義毫無懼色,策馬挺刀,直麵曹晚,隻為拖延時間讓劉韜逃脫。
    哐當!
    刀鋒交擊,火星四射,白義身形巨震,一股巨力通過兵器湧入體內,震裂他的五髒六腑。
    區區白義,怎敵曹晚?
    待他覺察內髒盡毀時,曹晚第二刀已如疾風劈來。
    白義竭盡全力,單手舉刀格擋。
    鐺!
    巨響震耳,曹晚一刀斬下,洶湧之力將白義劈成兩半。
    劉韜震驚,武藝超群的白義竟不堪曹晚三招。
    “曹賊,納命來!”
    失去白義掩護,劉韜鼓起勇氣,趁曹晚擊殺白義之際偷襲。
    曹晚驟然轉身,一刀劈向劉韜。
    鏘!
    一聲巨響,劉韜武器脫手,氣血翻湧,狼狽不堪。
    曹晚轉身回擊一刀,震飛劉韜。他下令魏軍將其擒拿後,設宴慶祝勝利。席間,郭嘉獻策:以劉韜為餌,挑戰劉淵決鬥。若劉淵畏懼,便殺其子迫使他應戰,從而一舉擊潰敵軍。曹晚采納此計,迅速送戰書至劉淵處。劉淵怒不可遏,欲殺曹晚使者。謀士牽招建議利用此機會逼迫對方決戰。劉淵聽後有所動搖,決定冒險一搏。
    “若主公能一舉擊殺曹晚,天下豈非盡歸主公所有?”牽招含笑說道。
    劉淵豁然開朗,喜道:“善!速傳話給曹晚,吾願與之一戰。”
    ……
    兩日後,兩軍兵士傾巢而出,在廣袤原野上列陣對峙。戰旗獵獵作響。
    魏字旗下,曹晚立馬橫刀,氣宇軒昂。
    對麵劉字旗下,劉淵亦策馬提刀,滿麵傲氣。
    鼓聲驟起。
    曹晚揚鞭出陣,直逼陣前。
    他厲聲喝問:“劉淵何在?還不前來送死!”
    劉軍陣中,劉淵聽聞曹晚輕蔑之言,頓時怒火中燒,臉色大變。
    “曹晚小兒,劉淵在此,何敢小覷於我!”
    “納命來!”
    他狂吼一聲,握刀策馬,直衝而出,朝曹晚奔去。
    戰馬轟鳴,風馳電掣。
    瞬息之間,劉淵已至曹晚麵前。
    他怒喝一聲,手中長刀攜雷霆之勢,狠狠劈向曹晚。
    曹晚冷哼一聲,視若無物。
    刀鋒臨頂之時,他手腕微振,輕鬆格開。
    “鏗!”金屬交擊,震耳欲聾。
    曹晚宛如磐石,紋絲不動。
    劉淵手中的刀竟被反彈回去,震得他虎口劇痛,氣血翻湧。
    “糟糕,此人武藝遠勝於我!”
    “是我太過自負,不該應戰的!”劉淵心中驚懼,頓生悔意。
    可惜為時已晚。
    曹晚揮刀舞動,層層刀光交織成網,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刹那間,劉淵被密密麻麻的刀影籠罩其中。
    劉淵咬牙苦撐,竭盡全力抵抗,卻毫無作用。
    他與曹晚的武藝差距懸殊,即便全力施為,依舊無法抗衡。
    轉眼十招過去,劉淵已是手忙腳亂,漏洞百出。
    忽然間。
    曹晚長嘯一聲,似龍吟震天。
    下一刻,他手中的刀勢猛然暴漲,力量倍增。
    “哢!”
    伴隨清脆聲響,劉淵龐大的身軀被擊飛,重重摔在地上。他的肋骨斷了幾根,口中湧出鮮血,氣息微弱。
    當他掙紮抬頭時,曹晚高大的身影已籠罩在他上方。
    “曹晚,你的武藝果然名不虛傳!”
    “我劉淵太過輕敵,太過輕敵了啊!”
    劉淵握拳捶地,滿心悔恨。
    曹晚冷聲道:“本太子橫掃諸侯之時,你還未出世吧。憑你也配與我一戰?”
    劉淵渾身一顫。
    曹晚舉刀,準備斬下。
    “曹晚,且聽我說……”劉淵想求饒,但曹晚毫不理會,戰刀落下。
    “哢!”
    劉淵的聲音戛然而止。
    他的人頭落地,生命終結。
    魏軍將士歡呼震天,劉軍士兵震驚失色。
    隨後,他們紛紛跪地投降。
    曹晚下令:“除劉淵外,所有投降叛軍一律免死。”
    叛軍如釋重負,對曹晚感激涕零,齊聲歡呼。
    這場北方叛亂得以平息。
    曹晚率勝利之師返回洛陽。
    他在太廟祭拜曹操英靈後,在群臣擁戴下登基為帝。
    曹晚即位的消息迅速傳開。
    各地叛軍聞訊,無不驚懼,紛紛歸順大魏。
    大魏各地州郡終於迎來和平曙光。
    唯獨占據江東的孫皓,自立為帝,拒不投降。
    壽春城內,大將留讚正駐守於此。孫皓稱帝後,定都建業,以壽春為北都,遣留讚率兩萬吳軍駐防。
    曹晚領軍抵達壽春,十萬大軍迅速布下天羅地網。次日,曹晚親率大軍直逼北門,十萬魏軍列陣整齊,氣勢恢宏。
    北門城頭,數萬吳軍緊張不安。留讚凝視魏軍,眼中滿是輕蔑。
    "世人皆言曹晚無堅不摧,我偏不信!"留讚冷笑道:"曹晚,若有膽量,盡管攻城,我定讓你的不敗傳說破滅!"
    城外,曹晚高舉長刀下令:"踏平壽春,不留活口!"
    號令下達,魏軍衝鋒。前軍統領張遼一聲令下,萬千魏軍如潮水般推進。
    箭矢齊發,吳軍弓箭手瞬間發射數千支箭矢,密如驟雨。
    張遼沉聲喝道:"持盾防禦!"
    魏軍將士迅速舉起盾牌,箭矢撞擊其上,紛紛彈落。僅有少數士兵傷亡。
    魏軍冒箭前行,直至城下,張遼大喊:"反擊!"
    萬餘魏軍將士伏於護城河前,強弓硬弩齊發,箭矢如飛蝗般射向城頭。
    “嘣嘣嘣!”
    利箭呼嘯而至,吳軍士卒傷亡慘重,紛紛倒地。無數吳兵從城頭墜落,摔得血肉模糊。
    吳軍攻勢受挫,箭雨漸稀。張遼趁勢下令:“搭橋!”
    壕橋迅速架設完成,魏軍蜂擁而上,盾牌護身,潮水般跨過護城河,逼近城牆。
    “豎梯!”張遼再次吼道。
    百餘雲梯搭上城牆,魏軍士卒如猛虎下山,爭先恐後攀爬而上。
    “登城者,重賞!”張遼厲聲激勵。
    魏軍士氣高漲,片刻之間,城牆百步範圍內盡是攀爬的身影。三名魏卒率先登頂,揮刀斬殺阻攔的吳兵。
    城頭失守,吳軍防線動搖。留讚見狀,親自率兵反擊,卻仍難擋魏軍攻勢,三名魏卒被斬殺,但後續魏軍源源不斷湧上。
    “魏軍何以如此凶悍?我是否低估了曹晚?”留讚額頭滲出冷汗,心中悔意漸濃。他懊惱當初誇下海口,聲稱兩萬兵馬足以守住壽春,如今看來,大勢已去。
    不僅固守壽春,他更能讓曹晚有進無出,全軍覆滅。
    然而眼下,魏軍攻勢之猛晚,遠超他的預料。
    曹晚的用兵如神,也讓他的內心震撼不已。
    他深知,若再如此僵持,壽春城必失。
    “死守隻會走向絕路!”
    “必須轉守為攻,給曹晚致命一擊!”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留讚心中浮現,他咬緊牙關,決心已定。
    “傳令!打開城門!隨我出擊!”
    留讚躍上戰馬,高聲疾呼。
    周圍的吳軍將士皆震驚失措。
    十萬魏軍圍困壽春,他們勉力支撐已是極限,而主將竟欲主動出擊。
    這是瘋狂之舉嗎?
    “將軍,萬不可如此,此去無異於自尋死路!”
    副將急切勸阻。
    “誰敢質疑我的命令?你們是求死不成?”
    留讚怒喝一聲,手中戰刀瞬間劈下,副將頭顱落地。
    眾人皆懼,再無人敢多言。
    留讚隨即下令:“殺出城去!擊殺曹晚,一戰定乾坤!”
    部下這才明白主將的決心,準備孤注一擲。
    吊橋緩緩放下,城門徐徐開啟。
    留讚揮鞭提刀,率三百精銳騎兵,直衝而出。
    這一突襲,讓圍城的魏軍士兵驚愕萬分。
    誰能料到敵軍竟敢主動出擊?
    更令人意外的是,對方已殺至眼前。
    魏軍猝不及防,竟無人能阻止留讚的衝鋒。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