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果然是位大唐戰神!

字數:6945   加入書籤

A+A-


    “這充分證明了幕後有一位運籌帷幄的高才在支持西涼王,隻是此人尚未被外界知曉。”
    聽罷郭嘉的言論,荀諶頓覺茅塞頓開。
    確實如此,若非有這樣一位絕世智者,西涼王怎能在出征時始終遊刃有餘?
    戰場勝負並非僅取決於兵力多少,後勤保障才是關鍵。
    能將幾十萬大軍的糧草供應管理得井井有條,這無疑是一位曠古爍今的天才。
    從西涼王過去的軍事行動來看,至少可以看出他背後有一個擅長治理內政的非凡人才。
    眼下,潁川書院兩位軍略領域的頂尖人才——郭嘉與荀攸,都將歸附西涼王麾下。
    屆時,西涼王不僅擁有卓越的軍事顧問,還有傑出的內政專家坐鎮後方。
    加上天下聞名的西涼鐵騎以及李存孝這樣的頂級戰將,試問誰能與之抗衡?
    想到這裏,荀諶不禁感到徹骨的寒意。
    同時,他也為仍然處於昏迷狀態的主公感到深深的憂慮。
    西涼王的實力日益增強,與其他諸侯的差距也在不斷擴大。
    若真發生衝突,袁紹陣營是否真有一絲獲勝的可能?
    經過反複權衡,荀諶得出了明確的答案毫無勝算。
    盡管他已竭盡全力為主公謀劃,結果卻依舊無法改變。
    荀諶心中一陣失落。
    “難道真的毫無辦法了嗎”
    …………
    三更,懇請各位讀者訂閱、首訂、自訂及全訂。
    郭嘉察覺到荀諶聽完他的分析後情緒低沉。
    短暫思考後,他推測出原因——西涼王對荀諶施加了巨大壓力。
    換位思考,若自己處於荀諶的地位,能否找到解決之道?結論是,除非袁紹完全信任荀諶,否則無望。
    然而,這前提根本不存在,袁紹生性多疑,尤其不會全然信任外人,更別說是荀諶這樣的寒門之士。
    郭嘉選擇離開袁紹,還因袁紹用人唯看聲望與過往功績,忽視實際才能。
    他會先問一個人的出身背景,而非能力。
    這導致郭嘉雖已追隨袁紹一年多,卻始終未獲重用。
    袁紹認為郭嘉出身寒微,加之他不拘小節、嗜酒成性、不修邊幅,這些習性令袁紹反感。
    因此,他對郭嘉始終抱持輕視態度,甚至淡忘其存在。
    這一切促使郭嘉決心離去。
    若袁紹能放下身份,不計個人偏好而重用郭嘉,後者或許會留下。
    即便知曉袁紹的諸多缺陷,郭嘉也會盡心輔佐規勸。
    可惜這隻是假設,現實裏並無可能。
    如今,郭嘉心中已有理想的明主。
    片刻後,郭嘉起身與荀諶告別,提著酒葫蘆離開。
    荀諶目送郭嘉遠去,心中感慨萬千。
    他明白,此番分別後,下一次相見也許便是敵對之時。
    荀諶理解郭嘉的選擇,正如郭嘉尊重他的立場一樣。
    各自追求心中所想,這是最好的方式。
    潁川郡荀家書房中,荀爽與荀攸交談。
    荀爽詢問荀攸是否做好了決定,荀攸堅定回應。
    荀爽叮囑他代表荀家行事,不可辱沒家族名聲。
    荀攸承諾牢記教誨,隨後告退。
    荀爽目送他離去,感慨家族未來的希望全係於他一身。
    荀攸是荀氏八龍之一,日後成為曹操的重要謀士。
    荀爽認為,盡管西涼王對待世家並不友善,但其實力無人能敵。
    在他眼中,西涼王具備終結亂世的能力。
    因此,他將家族命運寄托於荀攸,期望他能在亂世中引領家族走向光明。
    荀家為了長遠發展,讓族中子弟分散效力於不同勢力。
    荀攸在西涼王手下日益壯大,這讓荀家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世家通常不會孤注一擲,荀家也不例外,他們同時扶持著曹操的荀彧、袁紹的荀諶以及投向西涼王的荀攸,認為這三家最有可能統一天下。
    荀家的戰略眼光獨到,若非林楓橫空出世,曆史上曹操和袁紹將是無可爭議的霸主。
    即便三國時期,曹魏的實力也遠超蜀漢與東吳的總和。
    荀家的布局堪稱典範,尤其敢於支持被視為“世家屠夫”
    的林楓,顯示出非凡的膽識。
    即便是荀家這樣的頂級世家,選擇西涼王也是冒險之舉。
    若此事外泄,必然招致其他世家的排斥與打壓。
    然而荀爽依然果斷決定,彰顯了荀氏八龍之首的地位實至名歸。
    這種遠見和決斷,非常人所能及。
    在西涼尉犁郡的西涼王府邸內,林楓匆匆整理衣衫,帶著滿足的神情從何太後居所出來。
    何太後成熟韻味十足,與年輕如花的貂蟬和蔡琰相比別有一番風味。
    林楓深刻感受到扮演亂世奸雄的樂趣,難怪曆史上有許多人推崇魏武帝遺風。
    回過神後,林楓猛然想起正事未辦,急忙啟動係統進行召喚。
    隨著係統的回應,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大唐戰神薛仁貴。
    林楓雖感驚訝,但也意識到這是難得的機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薛仁貴以“三箭定天山,脫帽退萬敵”
    的傳奇聞名於世,正是林楓急需的卓越統帥。
    唐太宗李世民的“應夢賢臣”
    ,在晚年及高宗時期堪稱無堅不摧。
    林楓對這次召喚感到無比興奮,有了薛仁貴的加入,他可以組建兩支強大的軍團。
    薛仁貴與嶽飛皆為曆史上的三軍主帥級人物,搭配堪稱完美。
    片刻後,一名錦衣衛前來報告“主公,府外有一位白袍銀甲的將軍求見,欲投效主公。”
    林楓聽聞,立刻明白自己的“應夢賢臣”
    已到。
    無需多言,他便徑直走向大門。
    林楓向來對頂尖人才以禮相待,即便這些人由係統召喚而來,忠心耿耿。
    即便他擺出些架子,也不會動搖他們的忠誠。
    但這並非關乎忠誠,而是身為領袖應有的基本素養。
    若平時忽視這些召喚而來的頂級人才,將來招攬本土人才時,因習慣怠慢他們,可能導致人才流失,豈不可惜?林楓自然不會如此,對待人才理應以禮相待,尤其對頂級人才更是如此。
    不久,林楓抵達大門,眼前是一位身高八尺有餘、身著白袍銀甲、麵容俊朗卻透著剛毅之氣的男子,手持方天畫戟,氣勢如虹,充滿必勝信念。
    “果然是位大唐戰神!”
    林楓心中讚歎不已,隨即查看了薛仁貴的數據。
    【姓名薛禮(字仁貴)】
    【身份白身】
    【年齡25歲】
    【武力101(絕世)】
    【統帥102(絕世)】
    【智謀95(超一流)】
    【政治92(一流)】
    【忠誠100(死忠)】
    天賦戰神(極大提升指揮軍隊的戰鬥力與士氣,大幅增加射箭距離,前三箭威力呈幾何增長,有一定幾率使敵軍不戰而退)
    裝備方天畫戟、震天弓、賽風駒
    ……
    林楓看完薛仁貴的超凡能力後,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薛仁貴的能力不僅在於他的武力與統帥才能,更在於他卓越的智謀及出色的政治手段。
    這樣的配置簡直堪稱完美,每一個方麵都達到了頂尖水準。
    林楓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因為在曆史上,薛仁貴就是一位全能型的傑出將領,從“神勇收遼東”
    到“三箭定天山”
    ,再到“脫帽退萬敵”
    ,無不展現出他的智勇雙全。
    此外,他還推行了諸多有益於百姓的政治政策,如“仁政高麗國”
    和“愛民象州城”
    。
    薛仁貴見到林楓後,立即單膝跪地行禮“末將薛禮參見主公!”
    林楓回過神來,趕緊扶起薛仁貴,感慨地說“仁貴,我一直在等你,今日終於等到你了!”
    薛仁貴深受感動,再次拜謝“多謝主公信任,我願永遠追隨主公左右!”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林楓十分滿意,隨後設宴款待薛仁貴,並向他介紹了其他文武官員。
    眾人對薛仁貴的加入表示熱烈歡迎,特別是當他被定為僅次於嶽飛的軍中第二號人物時,大家對他刮目相看。
    能被林楓如此器重的人,必定是頂級人才,而薛仁貴能位居嶽飛之下卻高於李存孝,足以證明他的統帥才華非同一般。
    林楓決心拉攏薛仁貴,眾人皆表現出友好姿態,而薛仁貴也欣然接受。
    林楓手下多為係統召喚角色,對其忠誠度極高,因此他才能迅速讓薛仁貴位居軍中次席。
    若非如此,貿然提升一位外人地位恐引發不滿。
    得益於係統的支持,這些潛在問題得以避免。
    林楓對此深感慶幸,不禁感歎係統的便利。
    隨後,在新的一章中,林楓向薛仁貴請教東征策略。
    自從得到薛仁貴這樣的頂級統帥後,林楓已迫不及待地計劃行動。
    他原本打算等到嶽飛北伐結束再啟動東征,但現在有了薛仁貴,他不願再拖延。
    林楓問薛仁貴“你可有良策應對東征?”
    此話一出,在場將領皆屏息凝神,期待已久的機會終於到來。
    此前數次征戰因缺乏真正激烈的對抗顯得乏味,唯有涼州之戰算得上是真刀真槍的較量,可惜當時參與的是嶽飛的嶽家軍。
    目前在場的將領均未參與過那次戰鬥,此刻都渴望能有所建樹。
    即將東征的消息傳來,這將是林楓手下多數將領的首次實戰經曆,怎能不讓他們熱血沸騰?然而,在眾人興奮之餘,目光卻不約而同地聚焦在了薛仁貴身上。
    畢竟,主公此時特意詢問他對東征的看法,顯然已有意讓薛仁貴擔任東征元帥。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