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智謀非凡

字數:6765   加入書籤

A+A-


    劉璋認為,若非張魯母親的影響,張魯絕無可能獲得漢中太守這樣的重要職位。
    漢中富饒之地,承載著豐厚利益,卻被父親賜予外人,這令他憤懣不已。
    當聽說父親又要前往張家留宿時,劉璋忍不住質問,直言不解父親為何如此頻繁造訪張家。
    劉焉聽後頗為不滿,斥責其無禮。
    劉璋雖內心忐忑,但想到此事關乎自身利益,最終還是鼓起勇氣表達了內心的不滿。
    劉璋深吸一口氣,輕聲說道“父親,我並沒有這樣的想法,隻是有些疑問,希望父親能為我解答。”
    看著兒子因自己的一句話而緊張不安的模樣,劉焉心中湧起一陣失落。
    當初他聽聞益州有帝王之氣,便勸說靈帝推行“廢史立牧”
    的政策,隻身來到益州,成為益州牧。
    後來他掌控漢中,封鎖棧道,除掉朝廷使者,割據一方,儼然成了地方霸主,甚至開始籌備天子儀仗和服飾,顯露出稱帝之心。
    然而,他本以為自己是一代豪傑,卻沒想到子女中竟無一人堪當大任。
    唯一的繼承人劉璋性格懦弱,缺乏領袖氣質。
    如今自己年邁體衰,恐怕時日無多。
    一旦自己離世,這廣袤的益州,能否靠這樣一個軟弱無能的兒子守護下去?每次想到此處,劉焉都滿心悲涼,既為自己沒有優秀的接班人而遺憾,也為辛苦建立的基業將來可能毀於一旦而歎息。
    思緒至此,劉焉愈發煩躁,瞪著劉璋冷聲說道“輪得到你來過問我的決定嗎?難道我還需向你解釋一切?與其在這裏糾纏,不如去好好修煉,改正你的怯懦個性!”
    劉焉毫不留情地數落著劉璋,後者垂首聆聽,羞愧得麵紅耳赤,大氣都不敢出。
    見兒子這般模樣,劉焉愈加惱火,重重哼了一聲轉身離開。
    剛忙完公務就被兒子惹得心情不佳,此刻正想找人發泄一番。
    片刻之後,劉焉的身影消失在遠方,劉璋才慢慢抬起頭,心中的恐懼逐漸散去。
    劉璋剛受了父親的嚴厲訓斥,心中滿是委屈與憤怒,但他不敢遷怒於父親,轉而將怨氣發泄到張魯身上。
    他認為若非張魯及其母親的影響,父親絕不會如此對待自己。
    作為父親唯一的繼承人,他的地位遠高於張魯,這一切都是因張魯母親的迷惑所致。
    自我說服一番後,劉璋握緊拳頭,決心要采取行動。
    與此同時,在州牧府內,荀彧急匆匆地找到曹操,神色緊張地報告說出了大事。
    曹操聽後心中一驚,猜測可能遇到了重大危機。
    荀彧稍作喘息,調整狀態後說道“之前我不是提到過,已向家族寫信邀請公達前來輔佐主公?”
    曹操聞言一怔,隨即點頭回應“對,是有這麽回事。”
    想到荀彧此刻的表情,他又揣測道“莫非公達沒答應?”
    未待荀彧開口,曹操便爽朗一笑“哈哈,我還以為多大事呢,原來如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公達若不願追隨於我,想必已有明確目標,隨他去便是。”
    “即便惋惜,也不過是有緣無分,何必糾結?”
    這就是那位寫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的曹操。
    可見他對人才的珍視。
    即使得知荀攸拒絕,他僅感遺憾,毫無怨恨之意。
    荀彧察覺到曹操誤解了自己的意圖,急忙解釋“主公,公達雖已拒絕,但我的來意並非此事。”
    “哦?那又是為何?”
    曹操心中驚疑,不知還有何事比荀攸拒絕更緊迫。
    荀彧並未直接回答,而是輕歎一聲,反問“主公可記得,我曾提過一位同窗好友,也是潁川書院出身,郭嘉,如今在袁紹手下?”
    曹操略作沉思後應道“嗯,是有這麽個人,怎麽了?他也回絕了嗎?”
    語氣依舊淡然,接著說“回絕便回絕吧,有你、誌才和仲德等人,已足夠。”
    荀彧聽出曹操對此事並不重視,急切地說“主公,萬萬不可這般輕視,郭嘉絕非常人!”
    “哦?此話怎講?”
    曹操微微皺眉,露出一絲疑惑。
    他對荀彧的直率習性早已習慣,也正因為欣賞這種坦誠,才格外倚重荀彧。
    荀彧的能力毋庸置疑,若換作他人這般直言不諱,恐怕早就惹得曹操不滿。
    然而在曹操眼中,才華橫溢之人值得更多的寬容。
    回頭想想,曹操確實沒太把荀彧提到的郭嘉放在心上。
    在他看來,郭嘉默默無聞,能力或許平平。
    即便荀攸,也是因荀家的聲望和“荀氏八龍”
    的美譽才受到關注。
    荀家作為潁川郡的頂尖家族,世代人才濟濟,荀攸即使無甚政績,也曾被何進苦苦邀為幕僚。
    董卓掌權時,荀攸依舊獲封黃門侍郎,皆因其出自荀家,是難得的棟梁之才。
    相較之下,郭嘉缺乏這樣的背景,曹操的輕視也屬正常。
    荀彧聽出曹操的懷疑,心中歎息,卻仍鄭重推薦“主公,郭嘉絕非等閑之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在潁川書院,他以‘鬼才’聞名,智謀非凡。”
    郭嘉以卓越的軍事謀略和敏銳的洞察力聞名,其才華在當時堪稱首屈一指。
    荀彧對其高度評價,令曹操頗為震驚。
    深知荀彧從不虛誇的曹操,開始對郭嘉的能力深信不疑。
    荀彧直言郭嘉的才能遠超自己,甚至高出十倍以上,讓曹操難以置信,但仍努力消化這一信息。
    經過一番討論,曹操意識到郭嘉的潛力非凡,不禁陷入沉思。
    曹操猛然驚覺,隨後倒吸一口涼氣。
    荀彧的話讓他心中一震,原來郭嘉的能耐遠超想象。
    曹操雖未經曆赤壁之敗,但也意識到郭嘉的重要性。
    然而,這個郭嘉竟已決定追隨林楓,這令曹操震驚不已。
    荀彧直言“主公,郭嘉並非拒絕您,而是有意投奔林楓。”
    曹操聽後大驚失色,追問詳情。
    荀彧沉聲回答“林楓才是郭嘉的目標,此事已成定局。”
    曹操聽罷,頓時如墜冰窟。
    他深知郭嘉的才智,一旦離去,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荀彧卻勸慰道“主公不必過於擔憂,郭嘉尚未正式投效林楓,或許還有轉機。”
    曹操稍感安慰,但內心依舊沉重。
    曹操震驚地重複著“林楓?郭嘉要投奔的人真的是林楓?”
    荀彧肯定地說“沒錯,正是林楓。”
    曹操愣住,許久未回神。
    荀彧看著主公這副模樣,隻能搖頭歎息。
    事實擺在眼前,無法改變。
    荀彧勸解道“盡管不願接受,但林楓確實堪稱一代明主。
    他行事縝密,每一步都深思熟慮,絕不輕舉妄動,可見其沉穩謹慎。”
    “他授予嶽飛‘嶽家軍’這樣的私人部隊,並全權交由嶽飛指揮,表明他對部下高度信任,胸懷寬廣。”
    “敢於對抗羌胡,展現了他的果斷狠辣,絕非優柔寡斷之人。”
    “奪取洛陽世家的藏書,證明他深知書籍的價值,絕非莽撞之輩。”
    “將洛陽百姓遷移,顯示出他對人口資源的重視,也避免了戰亂,體現了他的仁慈。”
    “最令人擔憂的是,他無視漢室,自立為王,對朝廷的安危毫不關心,顯然是胸懷天下,誌向遠大。”
    “郭嘉性格灑脫,不拘小節,對漢室毫無忠誠,隻願輔佐有能力的主公施展抱負。
    放眼天下,唯有林楓最適合他。”
    “郭嘉一定是看清了這一點,才會決定前往西涼投靠林楓。”
    “而像林楓這樣的人,必定不會輕易放郭嘉離開。”
    聽完荀彧的話,曹操陷入沉思,他知道荀彧所言句句屬實。
    郭嘉若處於他人位置,或許會傾向於投奔西涼王。
    不同於袁紹,西涼王不會過分關注家世背景,這一點從林楓對世家的態度上可見一斑,他已鏟除不少世家勢力,麾下文臣武將多出身寒門或平民。
    郭嘉作為寒門出身之人,在林楓陣營能感受到更多認同感。
    因為寒門與世家之間存在階級隔閡,即便關係再好,也難免有所疏離。
    但在林楓部屬中,人人皆出身相似,這種隔閡自然消弭。
    察覺到希望渺茫,曹操仍不甘心地追問荀彧消息來源。
    荀彧坦白稱此為荀諶所傳,而荀諶現居袁紹幕府。
    曹操聽後更加確信,既然荀諶與郭嘉同處一地,其言可信度極高。
    得知這一情況,曹操深感憂慮。
    西涼王不僅實力超群,還擁有如李存孝、李元霸這樣的頂級戰將,如今即將迎來郭嘉這樣的人才,曹操怎能不焦慮?想到下次天道金榜可能再次被西涼王占據首位,曹操頓覺頭痛難當。
    曹操揉著眉心,對郭嘉歸附西涼王的事情深感苦惱。
    忽然,曹操想起荀彧剛才提到荀攸也拒絕為己效力,立刻追問“文若,你剛說公達拒絕了,那他現在在做什麽?”
    曹操說完這句話,心中一陣不安,隱隱約約有種不祥的預感。
    “難道真是這樣?”
    想到這裏,曹操急忙搖頭,自我安慰道,“絕不可能。
    荀攸身為荀家這樣的名門之後,絕不會投奔一個被罵作‘世家屠夫’的人。”
    曹操迅速平複了自己的情緒,認為自己的擔憂毫無根據。
    畢竟沒有任何理由讓名門子弟甘願犧牲家族利益去投靠那個名聲狼藉的人。
    於是,曹操放下心來,猜測荀攸要麽是對現狀不滿,要麽是另有選擇。
    如果是前者,他相信憑借自身實力和荀彧這塊金字招牌,說服荀攸並非難事;若是後者,他也隻能遺憾地接受現實,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誌向,勉強不得。
    然而,就在曹操自我寬慰時,荀彧的表情卻讓他再次忐忑起來。
    荀彧的遲疑讓曹操的心猛地一沉,脫口而出“難道真像我擔心的那樣?這……這太不可思議了!”
    曹操內心激烈掙紮,覺得事情遠比想象得複雜。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