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事實卻出乎他的預料
字數:6441 加入書籤
林楓從未奢望過這些本土人才會為他犧牲,隻要不背叛就好。
他本就有係統加持的人物,個個可為他赴湯蹈火。
然而現在,不僅典韋、黃忠,連郭嘉也達到了100忠誠度。
林楓除了最初的驚愕,更多的是感動,尤其是郭嘉這樣的頂級謀臣,忠誠度竟能如此之高,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林楓對郭嘉頗為欣賞,決定給予他重要的職位。
他宣布將軍事祭酒的位置交給郭嘉,這一職位相當於首席軍師,地位十分重要。
郭嘉聽後十分驚訝,認為自己資曆尚淺,難以擔此重任,便婉拒了。
但林楓堅持認為郭嘉的能力非常適合這個職位,因為他擅長軍事謀略和洞察人心,而治理政務並非其所長。
林楓甚至引用係統數據證實了自己的判斷。
郭嘉對此毫無異議,接受了任命。
郭嘉因其“鬼才”
之稱聞名,但實際上當時他並無顯著戰功,這一稱號出自潁川書院的學生。
盡管如此,郭嘉本人對此十分認可,欣然接受了這個稱呼。
林楓得知郭嘉擅長軍事的信息,源於他對曆史的了解。
郭嘉起初因初來乍到,對擔任軍師祭酒有所顧慮,但見主公治下文武和睦,且自身能力足以勝任,最終決定接受這一職位。
他表示若日後有更合適的人選,願意主動讓賢。
在一番得體回應後,郭嘉正式成為軍師祭酒。
林楓對郭嘉的高情商早已見怪不怪,這樣的下屬用起來十分順手。
他將郭嘉介紹給自己的團隊,並宣布郭嘉擔任軍師祭酒的消息。
起初,郭嘉擔心此舉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畢竟新人一到就占據高位,難免讓人不服氣。
然而,事實卻出乎他的預料。
眾人不僅沒有異議,反而紛紛向他道賀。
即便郭嘉擅長察言觀色,也未察覺有人表麵祝賀、內心嫉妒。
這讓郭嘉感慨萬千:“主公麾下能有如此團結的大才,何愁不成大事!”
與他之前效力過的其他勢力相比,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例如袁紹陣營,內部爭鬥頻繁,尤其是以郭圖為首的派係,每天都充滿矛盾。
相比之下,西涼王的手下更加包容,不會因為個人性格問題而苛責,而是看重實際能力。
有才華者可自由發揮,隻要不觸碰底線;無能之人則會被勸退。
在歡迎宴會上,郭嘉深刻體會到主公手下人才濟濟。
文臣武將無不才智超群,其中幾位文士更是令他刮目相看。
憑借他的識人眼光,這些人的非凡之處顯而易見。
經過向主公詢問,他得知了一直在幕後支持主公的頂級謀士劉伯溫。
與劉伯溫交談後,郭嘉驚訝於對方的才華遠勝自己,尤其對奇門遁甲的造詣更是讓他自歎不如,從中受益匪淺。
另有一位名為王猛的人才,堪稱全才,無論治國、戰略還是謀劃都無所不能。
至於管理後勤的張居正,雖然郭嘉不熟悉他的具體成就,但能擔任如此重任,內政能力必然是出類拔萃。
而對於武將,郭嘉雖不了解細節,但他聽說過李存孝和李元霸等威名赫赫的戰神。
盡管李元霸身形瘦削,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在戰場上的英勇無敵。
參觀主公的大糧倉時,郭嘉震驚不已,一時語塞,隻能發出驚歎。
郭嘉難以置信地問道:“主公,這一整片綠洲,全都是可以耕種的土地嗎?”
林楓早知郭嘉會驚訝,坦然回答:“沒錯,方圓百裏,皆為良田。”
他補充道:“這些耕地承載著西涼幾乎全部的糧草儲備,戰略意義重大。
平時有重兵守護,外人不得擅入。”
郭嘉聽後愈發震驚,喃喃自語:“方圓百裏……這怎麽可能?”
他心中震撼至極,從未見過如此廣闊的耕地。
即便冀州作為天下第一大州,其耕地總和也不及此。
這一刻,郭嘉意識到自己曾質疑主公糧草不足是多麽荒唐。
這裏的一處糧倉,就足以匹敵天下所有諸侯的總和。
他甚至想教訓那些妄加指責的人。
然而,郭嘉很快又疑惑起來:西涼素以環境惡劣著稱,為何能擁有這般規模的耕地?一路上,他也感受到這裏的幹旱與風沙,實在無法想象如此肥沃的土地是如何形成的。
更讓他不解的是,自從踏入尉犁郡,氣候驟然變得溫和濕潤。
這種變化過於突兀,其中定有玄機。
郭嘉注意到主公沉默不語,便識趣地未再追問。
有些事情不必刨根問底,隻需知曉其存在即可。
西涼地區尉犁郡獨特的氣候條件對農業和生活確有不少益處,這並未讓郭嘉感到困擾。
他忽然領悟到,主公為何遲遲未發起東征。
因為這裏的生活環境遠非外界所想那般貧瘠惡劣,沒有生存壓力,自然無需急切擴張。
然而,郭嘉仍提醒道:“主公,我們不能隻滿足眼前。
停滯不前隻會被淘汰,唯有進取才能保持強大。”
林楓一臉疑惑:“我在享受什麽?又何時封閉自守了?”
他不解地反問。
郭嘉搖頭歎息:“自諸侯討伐董卓後,您便再無動作。
眼看其他諸侯日益強盛,您卻毫無作為。”
林楓恍然大悟。
原來是因為他這兩年低調發展,而非直接席卷天下,就被誤會為懈怠。
他內心憤懣,天道限製他無法直言,這確實令人憋屈。
林楓默默承受了不該有的責任,臉色陰沉,語氣中透著無奈:“奉孝說得對,本王懂了。”
郭嘉表麵上附和,內心卻另有想法:“看來主公並不情願接受,往後還需多加引導。”
他觀察到林楓的臉色如同墨染,顯然心不甘情不願。
郭嘉在心底搖頭,覺得主公的表現實在生硬。
林楓的反應讓郭嘉誤以為他在嘲諷自己的演技,殊不知林楓隻是單純因肩負天道重任而鬱結。
林楓忽然若有所思地看著郭嘉,嘴角浮現笑意。
這一變化讓郭嘉忐忑不安,試探性地詢問情況。
林楓微笑回應,輕描淡寫地說完便轉身離開。
郭嘉見狀更加緊張,總覺得即將麵臨某種麻煩。
但他很快振作精神,快步跟隨。
他自我安慰,或許隻是自己過於擔憂。
然而,林楓此行正是為了實施早已策劃好的計劃。
想到即將安排的事情,林楓心情大悅,之前的煩惱煙消雲散。
畢竟,看到他人陷入困境也是一種解脫。
林楓剛招攬到郭嘉,另一輛更為豪華的馬車便已到達西涼。
車內坐著一位與郭嘉年紀相仿的男子,雖與郭嘉同齡,卻顯得更加沉穩,而非郭嘉那般不羈。
此人正是荀攸,荀彧的侄子,曆史上曹操的重要謀士。
在曹營眾多人才中,能被稱為“謀主”
,足以證明荀攸的卓越才能。
他的謀略天賦與郭嘉有諸多相似之處。
荀攸此行的目的明確——投奔西涼王。
相較郭嘉,他的態度更為堅定。
即便西涼王的實際表現與傳聞有所差距,他也決心投靠。
這是荀家的戰略布局,他們同時押注於西涼王、袁紹和曹操三人。
荀諶效力袁紹,荀彧輔佐曹操,而荀攸則是荀家派往西涼王身邊的代表。
這種選擇不僅是荀家的考量,也是荀攸個人的興趣使然。
早年在洛陽擔任黃門侍郎時,他對西涼王的崛起便充滿好奇,難以理解這位邊關將領如何在無人關注的地方成長為朝廷都不敢輕視的霸主。
尤其是這片曾被視為蠻荒之地的西涼,更是激發了他的探究欲。
荀攸難以置信眼前的事實,但不得不接受。
出於對神秘力量的好奇,他決定投靠西涼王。
與此同時,郭嘉在林楓的嚴格管理下生活變得極為不便,不僅被禁止飲酒和服用五石散,還受到關於女色及作息的諸多限製。
盡管嚐試用小聰明逃避監管,但忠厚的典韋始終遵循命令,令郭嘉無計可施。
最終,他意識到這一切都是主公為他好,雖心有不甘,但也逐漸接受了現狀。
郭嘉深知自身身體狀況堪憂,但以往他秉持及時行樂的態度,對健康問題並不上心。
然而,隨著主公林楓對其健康的重視程度加深,不僅安排了神醫華佗和親衛典韋隨侍左右,還製定了專門的調養計劃。
麵對這樣的關懷,郭嘉意識到繼續抗拒已不再合適,因此選擇配合治療,隻是偶爾會抱怨幾句以緩解內心的不滿。
林楓對此感到欣慰,認為這位曆史上早逝的奇才或許能在這一時空活得更久。
正當他思索之際,傳來一則重要情報:又一位被列為目標人物的人進入了西涼區域。
林楓對此頗為驚訝,因為不久前剛迎來了被視為“鬼才”
的郭嘉,如今再添新目標,實在出乎意料。
這些目標人物皆出自林楓最初在玉門關交給錦衣衛的一份名冊。
該名冊詳盡記錄了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眾多知名人士,甚至包括尚未降生者。
林楓依據名冊中的能力與影響力,將部分人物列為特別關注對象,如郭嘉、荀彧、曹操、劉備、袁紹、呂布、黃忠、趙雲、關羽等人。
特別是武將中,馬超位列第六,其前五名則依次為呂布、黃忠、趙雲、典韋和關羽。
林楓根據後世的“三國二十四將”
排名進行了調整,將黃忠提升至第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