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這種堅持體現了關羽的高傲本性

字數:6896   加入書籤

A+A-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投來了異樣的目光。
    許攸更是冷眼相對,不屑之情溢於言表。
    袁紹聽後並未多加理會,他對郭圖的能力早已心知肚明,此人不僅毫無價值,還屢屢給出錯誤建議,堪稱完美避開了所有正確答案。
    袁紹甚至開始欣賞郭圖的獨特能力——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如此堅定。
    如今,他對郭圖的建議已經形成一種反向思維隻要與郭圖的意見相反,基本就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郭圖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尷尬,尤其是許攸那明顯帶著輕蔑的眼神,讓他更加無地自容。
    唯有西涼王的地位尚存疑問,但其他四人無疑是無可爭議的絕世武將。
    郭圖心中充滿屈辱,無法接受現狀。
    他認為自己的失勢讓昔日的支持者轉而輕視他,對此深感憤恨。
    他對袁紹的不重視充滿怨氣,暗自發誓將來定要報複這些看輕他的人。
    他計劃投靠西涼王,憑借自身能力獲得重用,並洗刷恥辱。
    然而,郭圖的夢想不過是虛幻。
    林楓認為他是毫無才華和品德的小人,根本無法擔當重任。
    林楓甚至希望他永遠不要有機會施展。
    郭圖若真的投向西涼王,等待他的結局隻會更糟。
    他卻渾然不知,仍沉浸於自己的幻想中。
    與此同時,在徐州的小沛,劉備對林楓連續四次招募到猛將感到十分不滿。
    他咬牙切齒,但為了不刺激身邊的關羽和張飛,他並未直接表達嫉妒。
    他內心或許想問為何自己得不到這樣的猛將,但擔心這會引發兩位兄弟的不安,最終選擇隱忍。
    關羽和張飛看到大哥憤怒的模樣,也上前安慰。
    劉備看著榜單上的諸多猛將,不禁有些不甘心“西涼王雖有不少猛將,但我們兄弟三人也不遜色。”
    張飛附和道“大哥有我和二哥,自然不用羨慕別人。”
    劉備卻皺眉感慨“隻是看到林楓麾下的猛將層出不窮,心中難免不服。”
    “為何天下英雄都投奔他了呢?”
    這時簡雍注意到榜單上的一個名字,問劉備“主公,高寵是何方人物?居然如此勇猛,在兩名金榜武將的夾擊下還能占據上風。”
    劉備聞言抬頭,目光落在榜單上的“高寵”
    二字,忽然恍然大悟。
    他隱約記得這個名字,卻又想不起出處,直到張飛提示“大哥,這高寵可是當年虎牢關之戰裏,曹操提到的五位可正麵抗衡李存孝全力一擊的猛將之一。”
    劉備拍額驚呼“對,就是他!當年曹操在諸侯間提起過這個名字。”
    關羽也想起往事,但他更在意的是榜單的信息這個高寵竟能在十招內擊敗兩名超一流的武將?即便是自負的他,也不得不承認,高寵的實力確實令人震撼。
    關羽自認一對一的情況下,憑借前三刀就能輕鬆擊敗對手,但麵對雙人挑戰卻完全不同。
    若想通過爆發力迅速擊倒一位頂級武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另一位武將會立即支援。
    即便關羽成功擊殺一人,麵對剩下的對手也隻能進行持久戰,而他的打法本就依賴爆發力,缺乏持續作戰能力。
    因此,他最多能在十招內解決一個,再與另一個展開拉鋸。
    這個推斷令關羽震驚不已。
    在他心中,自從達到絕世境界以來,除李存孝和李元霸外,他從不畏懼其他對手。
    即便當年呂布獨戰三人,關羽亦無所畏懼。
    然而得知高寵可能與其不相上下,這讓他難以置信。
    在一旁的張飛更是直言不諱,他看過高寵的戰績後,便坦言自己不是對手。
    在張飛眼中,高寵無疑是頂尖的絕世武者,且已具備相當深厚的功底。
    相較之下,張飛認為自己的二哥除了前三刀難以應對,後續招式尚可抗衡,但即便如此,他也隻敢稱自己為絕世之下最強者。
    高寵的實力讓張飛意識到自身局限,坦言自己僅能位列第七。
    劉備得知高寵的表現後亦感驚訝,繼而詢問關羽和張飛與之相較誰更強。
    張飛坦率承認不如高寵,而關羽則以“伯仲之間”
    回應,雖語義相近,卻隱含不同態度——“伯仲之間”
    暗示雙方實力相當,而非明確的上下級關係。
    這種表達方式既維護了關羽的尊嚴,又客觀評價了高寵的能力。
    劉備聽聞兄弟二人的回答後略感安心,慶幸高寵並未達到不可企及的高度。
    起初,他擔心高寵會成為像李存孝或李元霸那樣的頂尖人物,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關羽始終堅守自己的驕傲,即便麵對強勁對手也難以承認絕對劣勢,除非對方遠超常人。
    例如,他對李存孝和李元霸心服口服,而對於呂布,即便呂布曾有過輝煌戰績,關羽依然認為自己與之旗鼓相當。
    這種堅持體現了關羽的高傲本性。
    劉備對於非頂級對手毫不畏懼。
    除曹操、袁紹外,其他諸侯對西涼王多次上榜議論不斷,皆因恐懼與震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他們對以強勢擊敗兩位金榜武將的高寵充滿興趣,欲知曉其最終排名。
    隨後金榜持續更新,二十五名及更高排名陸續揭曉。
    其中,孫策以97點個人戰力和99點巔峰武力位列二十五名,被譽為當世超一流武將。
    他繼承父輩英勇,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如昔日項羽再現,因此自號“小霸王”
    。
    他曾斬殺自稱“東王”
    的嚴白虎,並俘獲丹陽太守周昕。
    天道為表彰其功績,賜予《霸王槍法》與揚州孫氏家族六百噸生鐵。
    此消息傳開後,眾人無不震驚於孫策年少成名的事實,對其父親孫堅倍感欽佩。
    相比之下,許多諸侯對自己的子女缺乏信心,倍感失落。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常讓人無奈。
    就連曹操這樣傑出的後代也忍不住感慨“生子當如孫伯符。”
    孫十萬聽後滿心疑惑,難道是在嘲笑他年紀小?更令人傷感的是,這個時空裏流傳的名言變成了“生子當如孫伯符”
    ,而非“生子當如孫仲謀”
    。
    但對孫權來說,這反而避免了被後人調侃“生子當如孫仲謀,合肥十萬送人頭”
    的尷尬。
    正當天下人為孫堅有如此優秀兒子感到羨慕時,揚州丹陽傳來一聲巨響,是孫策的小霸王槍掉落的聲音。
    孫策此刻滿臉通紅,額頭青筋暴起,怒不可遏。
    他難以置信地低吼“怎麽可能?我怎麽會隻排第二十五?”
    在眾人眼中,孫策年紀輕輕就能上榜已屬難得,但他卻對此深感羞辱。
    身為“江東小霸王”
    ,他本應位居前列。
    站在一旁的周瑜也震驚不已,原本以為孫策至少能進入前十,可事實卻讓他大吃一驚。
    周瑜萬萬沒想到,他平生最欽佩的勇者,竟僅位列天下第二十五。
    這意味著,至少還有二十四人勝過孫策。
    想到此處,周瑜內心頓感失落。
    然而,孫堅對此卻顯得十分平靜,他認為孫策未能進入前十是正常的。
    盡管排名稍低,但差距並不算大。
    周瑜見孫策毫無反應,仿佛早有準備,便疑惑地問“主公,您不覺得驚訝嗎?”
    孫策聞言也看向父親,發現他對自己排名毫不意外,反而有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
    這是怎麽回事?難道父親早已知曉?
    麵對兩人的疑問,孫堅歎息一聲解釋道“其實我也有些意外。
    我本以為你會在十五到二十之間,但結果卻是第二十五,略低於我的預期。”
    周瑜和孫策愈發困惑,特別是孫策忍不住追問“父親,為何如此?難道在我心中,我就不夠優秀嗎?為何隻能排在十五至二十之間?”
    孫堅見兒子情緒低落,忙安慰道“並非如此。
    我知道你英勇無雙。
    隻是你年紀尚輕,天下能人輩出,你暫時還無法與他們相比。
    單是我所知的頂尖高手就有不少。”
    接著,孫堅向兩人講述了討伐董卓時的見聞,特別是曹操提到的“五位絕世高手”
    。
    聽完父親的話,周瑜和孫策恍然大悟,同時也深感震撼,因為他們竟不知世間竟有這麽多高人。
    孫堅曾提到,當前天下至少有七位絕世武將,其中包括西涼王麾下的李存孝、李元霸等人,以及董卓身邊的飛將呂布。
    此外,還有關羽、張飛這樣的頂級武將,加上河北的顏良、文醜,已知的實力遠超孫策。
    而實際上,還可能有更多的未知高手也勝過孫策。
    因此,孫堅認為孫策排在第十五至二十名之間是有道理的。
    但實際情況比預想更複雜,孫策的實際排名甚至更低。
    接著,天界金榜公布了太史慈位列第二十四名,其武力值高達97點,被視為超一流的頂尖武將。
    金榜對其高度評價,並授予特殊技能《戟箭雙全法》及資源獎勵。
    消息一出,震驚天下,各路諸侯紛紛爭奪這位在野武將,冀州的鄴城也卷入了這場爭搶之中。
    袁紹目睹太史慈的英勇表現後,立刻命令沮授“立即組織人手搜尋此人。
    若他肯加入,任何低於上將的位置均可自選。”
    此言一出,冀州的文武官員震驚不已。
    上將之下任選?這意味著太史慈一旦到來,便將成為僅次於顏良和文醜的第三號人物。
    眾多老將對此表示強烈不滿,紛紛勸諫袁紹改變決定。
    顏良和文醜對此並不在意,畢竟新來的太史慈注定在他們之下。
    然而,張合、高覽等人卻極為憤怒,認為袁紹此舉對他們極不尊重。
    田豐等人也勸說袁紹,但袁紹堅持己見,甚至反駁道“如果你們能像太史慈一樣優秀,自然也能得到同樣的待遇。”
    眾人聽後啞口無言,畢竟太史慈確實非凡。
    從袁紹一貫重視出身的風格來看,這種承諾實屬罕見,因為太史慈並非名門之後。
    然而,迫於林楓勢力的壓力,袁紹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