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字數:6210 加入書籤
呂布心中暗忖,若自己對戰兩位超一流武者,能否十招取勝,結果讓他感到難以做到,即便對方隻是初入此境界的選手。
而金榜上提到的閻刑和龐德更是資深高手,這讓事情更為艱難。
呂布一時竟生出“不及高寵”
的念頭,但他迅速否定這種想法,轉而聚焦於金榜對馬超的評價——【金呂布,銀馬超】,認為這是對自己地位的認可,畢竟金高於銀,意味著馬超即便巔峰期也無法超越他。
之後,呂布看到張飛的名字,回想起舊事。
呂布對張飛極為反感,隻因當年張飛一句“三姓家奴”
,讓這個稱號廣為流傳,如今許多人都以此稱呼呂布。
在他心裏,這全是張飛的錯,而非自己先後認了兩位義父的緣故。
然而,當呂布得知張飛在金榜上的排名僅為第十七時,也忍不住震驚:“沒想到這環眼賊竟落至此等位置?我還以為至少能排進前十。”
盡管厭惡張飛,呂布不得不承認其武力超群,能與其交戰五十回合才敗下陣來者實屬罕見。
可即便如此,張飛如今的排名還是令呂布深感意外。
呂布開始意識到,這個世界遠比想象中複雜,隱藏的頂尖高手可能遠超他的認知。
這讓一向自負的他對自己位列金榜第三產生了動搖,甚至對自己的實力失去了以往的篤定。
這種變化,是他從前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嶽飛上榜》
天下震動,皆因天道金榜的發布。
在眾多強者中,嶽飛的名字赫然出現於第十六位,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
嶽飛不僅武力值高達99點,是超一流武將,更是被讚譽為精忠報國、愛兵如子的一代武聖。
他的戰績彪炳,令世人歎服。
追隨西涼王林楓起兵後,他成功平定了西域三十六國,隨後訓練出威名遠揚的嶽家軍。
在他的帶領下,嶽家軍與李存孝的先鋒軍聯手,徹底消滅了羌胡勢力,占領了敦煌、酒泉、張掖三郡。
在洛陽之戰中,他巧妙布局,為林楓的安全撤離提供了重要保障。
討伐董卓之時,他又以卓越的戰略眼光,多次破解馬騰、韓遂的計謀,將敵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麵對馬超的挑戰,僅四十回合便將其擊敗,最終迫使馬騰、韓遂投降。
之後,他率軍北伐南匈奴,一招製敵,終結了南匈奴的威脅。
此次上榜,不僅是對他個人能力的高度認可,也為西涼林楓陣營贏得了寶貴的生鐵資源。
嶽飛的上榜,讓天下人再次見識到了這位傳奇將領的非凡實力。
嶽飛的軍事成就令人震撼,他一人主導了兩次重大的民族戰爭,徹底擊敗了羌胡和南匈奴兩大異族勢力。
縱觀曆史長河,能與之媲美的將領寥寥無幾。
這些北方異族長期與華夏民族對抗,其侵略性和野蠻行徑給中原帶來了無數創傷。
每當中原陷入動蕩,他們便會乘虛而入,燒殺搶掠,成為曆代王朝的心腹大患。
嶽飛以鐵腕手段鏟除異族,這一壯舉不僅令百姓歡欣鼓舞,更讓他的名字成為民族英雄的象征。
盡管此舉與儒家仁愛理念相悖,卻深得民心。
他的聲望遠超榜單排名,令眾多諸侯亦心生畏懼。
金榜公開眾人皆知的事跡後,令人心生畏懼。
西涼王麾下的強大統帥讓對手深感壓力。
兗州的昌邑,曹操見到嶽飛位列榜單,並未驚訝。
嶽飛的實力本就在馬超之上,但當他了解嶽飛的輝煌戰績時,心情複雜。
嶽飛的曆史功績令人驚歎,滅族之事提及兩次,平定西域、消滅羌胡、擊敗韓遂、降服馬騰、安定涼州、滅亡南匈奴,每一件都是非凡成就。
再加上金榜給予的高度評價——“一代武聖”
,更顯其地位非凡。
自古以來,獲封“武聖”
的僅有三人:薑尚、嶽飛和為壓製嶽飛而設的關羽。
東漢末期公認“武聖”
僅為薑尚,而今金榜卻授予嶽飛此稱號,足見其實力超群。
曹操閱後震驚不已,感歎嶽飛竟有如此威名,被賦予“一代武聖”
的稱號,其影響力遠超一般武將,堪稱千年難得一遇的奇才。
曹操感慨道:“嶽飛的出現,其影響力遠超絕世武將!”
旁邊有人附和:“他的戰績太驚人了,動輒滅掉一個族群。”
“難怪西涼王讓嶽飛單獨統率一軍,並給予近乎私家軍的番號。”
“他是金榜公認的‘一代武聖’,由這樣的人物領軍再合適不過。”
“除非誰腦子不清醒,才會忽視他的價值。”
“而且金榜也明確指出,嶽飛對國家忠誠無二,絕對是值得信賴的人。”
“西涼王把大軍交給他,自然可以高枕無憂。”
曹操忍不住歎息:“為何西涼王總能招攬這麽多頂尖人才?這次連武聖都出現了,實在讓人嫉妒。”
他搖頭感歎:“天命不公啊!”
旁邊的荀彧、戲誌才等人沉默不語,他們也被眼前的局勢震撼到了。
思考良久,荀彧嚐試安慰曹操:“主公,嶽飛現在正在北伐草原,短時間內不會介入中原紛爭,所以我們暫時無需擔憂。”
“北方草原地域廣闊,即便他是武聖,短時間內恐怕也無法徹底擊潰敵軍。”
“異族在草原行動靈活,即使難以正麵抗衡嶽家軍,也容易逃脫。”
“所以我推測,嶽飛若想完全征服這片廣袤之地,至少需要三五年,甚至更久。”
“因此短期內,我們大可不必憂慮他的威脅。”
曹操聽完點了點頭,認可了荀彧的分析。
冀州鄴城內,袁紹得知嶽飛被評定為“一代武聖”
後,心中滿是震撼。
這一稱號加上嶽飛的曆史戰績,讓他不寒而栗。
他意識到自己曾輕視嶽飛是個極大的錯誤,此刻深感恐懼。
冀州的文武官員也對嶽飛的實力產生了深深的敬畏。
沮授提醒袁紹應加快攻打公孫瓚的計劃,以免嶽飛結束北伐後轉向攻擊他們。
袁紹迅速響應,命令顏良準備軍隊,隨時待命。
與此同時,在揚州丹陽,孫堅一方同樣震驚於嶽飛的實力,對未來的局勢充滿憂慮。
各方都在緊張地調整策略,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
周瑜凝視著金榜上的【一代武聖】評語,內心震撼得幾乎窒息。
他難以置信,世間竟有人能獲此殊榮,就連兵家始祖薑尚也未曾享受過這樣的評價。
而現在,這個名為嶽飛的將領竟然被賦予了“武聖”
的稱號,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盡管周瑜滿心懷疑,但他深知金榜所代表的是天道之意,不容置疑。
然而,這一事實讓周瑜倍感壓抑。
在他心中,自己的統帥之才堪稱天下無雙,但如今得知還有位武聖存在,他難免覺得自己始終無法超越。
這種認知令年少得誌、心高氣傲的周瑜深感挫敗。
他雖不願承認自己達到武聖境界,但也明白自己的位置已被固定。
在一旁的孫策察覺到周瑜的情緒波動,輕拍其肩,鼓勵道:“公瑾莫急,你的才華絕非遜色於武聖。
難道還未交鋒,你就打算放棄嗎?這可不像你平日裏的自信模樣。”
經孫策提醒,周瑜猛然驚醒。
他暗自思忖,身為周公瑾,怎能未戰先怯?即便麵對被金榜譽為“武聖”
的嶽飛,他也決心放手一搏。
唯有如此,方能無愧於心,不留遺憾。
周瑜心中暗自思忖,自己未必就會落敗。
或許他能一舉擊敗當代武聖嶽飛,從而名揚天下。
想到這裏,他重拾信心。
眼下最重要的並非擔憂未來,而是集中精力攻占揚州六郡。
嶽飛此刻遠在北方草原,短時間內難以返回,與揚州相隔甚遠,無須過度憂慮。
這些顧慮,應該是北方諸侯才需麵對的問題,而非周瑜所要考慮的。
理清思緒後,周瑜頓感輕鬆。
孫堅在一旁觀察,心中頗為讚賞。
年輕人偶爾迷茫是正常的,隻要能迅速調整狀態,找到方向即可。
周瑜正是如此,在孫策的引導下,他很快找回了自信,不再遲疑或壓抑,而是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這正是孫堅期望看到的,他深知江東未來的根基要靠孫策和周瑜這樣的年輕人來支撐,因此對他們格外關注。
與此同時,當天下人因嶽飛的輝煌戰績和“一代武聖”
的稱號而震驚時,嶽飛本人卻在並州北部的大草原上,與部將們一同注視著金榜。
當張憲、狄雷、嚴成方等人榮登榜單時,嶽飛麾下眾將紛紛祝賀。
如今輪到嶽飛上榜,眾人更是連聲稱讚。
然而,嶽飛隻是淡然一笑,對這些讚譽並未多加理會,也沒有因此驕傲自滿,始終保持著平和的心態。
在他看來,自身的成就離不開主公西涼王的支持。
若非主公的信任,他不可能組建嶽家軍,更無法施展統率軍隊的才能。
因此,他對榜單上所列的“曆史戰績”
全都歸功於主公,以此表達感恩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