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必以禮相待
字數:6612 加入書籤
公孫瓚因錯失天道獎勵而懊惱不已,他將怒氣轉移到了上司劉虞身上,命令部下在十天內攻下薊縣,誓言要吞並幽州。
這一決定讓周圍的人也感到無奈。
而在冀州的鄴城,袁紹得知此事後哈哈大笑,對公孫瓚的行為嗤之以鼻,認為他不懂珍惜人才。
郭圖趁機迎合袁紹,表示公孫瓚無法留住真正的英雄,正如趙雲已離去所示。
袁紹聽後更加得意,甚至對趙雲的離開表示慶幸。
這時,他注意到了趙雲在金榜上的曆史戰績記錄。
金榜上明確記載,文醜與趙雲曾在界橋之戰中有過交鋒,雙方大戰五十回合未分勝負。
得知此事後,袁紹向文醜詢問金榜信息的真實性。
文醜承認無誤,並坦言當時雖與趙雲勢均力敵,但對方並未透露姓名。
直到今日才知曉,那位強大的對手名叫趙雲。
文醜感慨萬分,說那一戰不僅讓他見識到趙雲的強大實力,更了解到趙雲因此達到了絕世境界,而他自己卻依舊停滯不前。
想到此處,文醜深感慚愧,低頭露出無奈之色。
袁紹聽罷,讚賞趙雲英勇且智勇雙全,認為他是值得招攬的人才。
他推測趙雲脫離公孫瓚後會南下,很可能已進入冀州境內。
於是命令審配立即組織人手搜尋趙雲的蹤跡。
審配領命而去。
趙雲在與文醜交戰時未表明身份,錯失讓對方知曉自己出身的機會。
若當時道出“吾乃常山趙子龍”
,事情或許會簡單許多。
遺憾的是,曆史並無假設,而此刻的局麵也因此產生。
兗州昌邑,曹操對張邈和公孫瓚頗有微詞,尤其對前者嗤之以鼻。
他質問張邈為何讓傑出將領屈居小卒,認為此舉荒唐至極。
盡管二人過往交情深厚,曹操對張邈的態度依舊冷淡。
當年曹操追擊董卓時,張邈是少數追隨者之一,這足以證明二人的信任與合作。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兩人的關係逐漸疏離。
如今,曹操視張邈為己有,將其部下視為囊中之物。
若典韋仍在張邈陣營,曹操定會毫不猶豫招攬。
但因張邈的某些行為及錦衣衛介入,典韋最終投向西涼王,令曹操痛心不已。
這一損失不僅削弱了曹操的實力,更助長了西涼王的勢力,使天下格局更為複雜。
曹操對張邈的態度極為不滿,荀彧察覺到他的心思,建議應更關注趙雲和錦衣衛。
他指出,盡管典韋曾與他們近在咫尺,但現已歸屬林楓,再多懊悔也無濟於事。
而趙雲作為一位真正的在野武將,離開公孫瓚後極可能投奔冀州袁紹。
若如此,冀州的實力將更加強大,對他們的壓力也會倍增。
因此,必須想方設法阻止此事發生,甚至希望將趙雲納入自己陣營,以平衡冀州的武將配置。
此外,荀彧提到錦衣衛的情報能力令人震驚,他們秘密潛入諸侯盟軍並掌握重要信息,這使得曹操的行動麵臨極大風險。
一旦林楓通過錦衣衛知曉他們的計劃,將毫無反擊之力。
曹操聽後陷入沉思,內心深感荀彧言之有理。
荀彧獨具慧眼,察覺到錦衣衛帶來的潛在威脅。
曹操聽從荀彧的建議,立即加強親兵身份核查,並派使者前往冀州尋找趙雲,決心無論如何不能讓其落入袁紹之手。
與此同時,劉備因典韋被錦衣衛帶走而痛心不已,自責未能及時發現這位猛將的價值,感歎錯失良機。
劉備心中憤懣,暗自埋怨自己當初沒留住趙雲。
隻要能得利,他根本不介意換主公。
想到這裏,他越想越懊惱,直呼“錯失良機”
。
然而,當他看見趙雲位列天榜時,瞬間喜笑顏開。
“子龍果然名不虛傳,這‘忠肝義膽’四字真是恰如其分。”
他迫不及待地對關羽和張飛炫耀,“子龍現在可是無主之將,他離開伯圭,這是上天賜予我們的機會啊!有了子龍相助,再加上你們兩位,何愁大事不成?”
劉備滿心期待,仿佛已經握住了強大的助力和巨額的財富,整個人都陶醉其中。
而關羽則心有不甘,麵對比自己排名更高的趙雲,他雖嘴上不說,但內心鬱結難解。
相比之下,張飛倒是毫無芥蒂,不僅為趙雲叫好,還豪爽地表示願意與其切磋。
在張飛眼裏,隻要是值得欽佩的人,無論對方成就如何,他都會真心祝賀。
張飛對不認可的人總是態度強硬,尤其是厭惡之人,更是如此。
他手中丈八蛇矛一旦舉起,恐怕早已讓對方落荒而逃。
此刻劉備沉浸在喜悅中,未察覺關羽的情緒波動,反而滿懷期待地對張飛說,趙雲離開伯圭後必定會來找他們,囑咐張飛安心等待。
張飛笑得豪邁,回應稱自己會在小沛迎接趙雲,屆時要與他切磋三百回合。
劉備附和點頭時,簡雍發現關羽情緒不佳,臉色陰沉。
簡雍詢問原因,希望能提供幫助,卻意外引來了劉備和張飛的關注。
當大家將視線轉向關羽時,才發現他的表情確實充滿不滿。
張飛也關切詢問,希望關羽說出心事。
麵對兄弟們的關心,關羽瞪了簡雍一眼,示意其不該多嘴,隨即矢口否認自己有任何煩惱,解釋稱隻是為趙雲的武藝感到由衷欽佩。
然而,張飛顯然不信,小聲嘀咕,認為關羽的神情分明泄露了他的不悅。
金榜發布後,張飛無意間的一句嘀咕被所有人聽見,尤其是離得最近的關羽,聽得分明,一臉不悅地轉過頭,不願與他多言。
劉備明白關羽為何生氣,是因為趙雲的排名超過了自己,這讓一向自負的關羽難以接受。
在劉備眼中,關羽始終對自己的實力充滿信心,甚至有些過於自信。
他對趙雲雖有欣賞,但更多是一種強者對弱者的憐惜。
然而,金榜結果打破了這種平衡,讓關羽意識到自己不再是那個可以俯視趙雲的強者,這讓他十分惱火。
盡管如此,作為兄長的劉備知道,無論如何趙雲都是自己不可或缺的人才。
他思索著該如何勸慰關羽,讓他放下芥蒂,接納趙雲,畢竟天道的評價無法抗拒,關羽也隻能默默接受這一現實。
劉備深知趙雲的實力非凡,位列金榜第十三名,是難得的絕世武將,這對劉備來說極具吸引力。
即便這可能讓二弟關羽不悅,劉備也決心將趙雲納入麾下,盡管這樣做會傷及兄弟情誼。
經過短暫思考,劉備想出一個穩妥的辦法。
他先是對張飛表示不滿,然後語重心長地對關羽說:“我們作為子龍的朋友,理應為他的成就感到喜悅。
子龍金榜題名,這是好事,我們應該支持他。
要是你真的介意,待子龍到小沛後,我會安排他回到伯圭兄那裏。”
說完這話,劉備裝出一副傷心的模樣,歎息不已,轉身表現出失落。
關羽見狀立刻站起,向大哥詢問原因,表明自己從未因趙雲排名高於自己而不滿,反而擔憂自身實力不足,無法助大哥獲得更多好處。
他承諾若趙雲前來,必以禮相待。
聽到關羽的話,劉備心中暗喜,表麵上卻裝得十分感動,淚眼朦朧地看著關羽。
關羽也被感染得情緒激動,而張飛在一旁也不好意思地調整了表情。
三兄弟互稱親昵,簡雍等人看得直起雞皮疙瘩。
劉備滿心歡喜,認為關羽之後的最後一關也已通過,期待趙雲的到來。
然而,趙雲並未朝徐州方向移動,而是徑直向西涼王林楓的地盤而去。
趙雲起初對錦衣衛的邀請持懷疑態度,但在查看了林楓的親筆信後,開始動搖。
信中對趙雲讚譽有加,承諾給予厚待。
盡管如此,趙雲仍心存疑慮,畢竟他對林楓所知甚少。
林楓以平定羌胡和南匈奴聞名,是一位令人生畏的英雄。
趙雲不得不認真考慮這份突如其來的邀約。
那是個說一不二的霸道人物!
誰能想到他會主動向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卒遞出橄欖枝?簡直匪夷所思。
那時金榜還未發布,天下人都不知道趙雲的存在。
直到後來金榜問世,他才逐漸被世人熟知。
可當時他不過是萬裏之外的一個無名小卒,僅憑一封書信就想招攬他,這根本不可能。
錦衣衛早料到趙雲不會相信,便設計了一個局。
他們跟趙雲打賭,說能猜出他的大致排名。
趙雲心裏沒底,畢竟自己的位置不僅取決於自身實力,還受製於其他高手。
即便如此,他仍自信能進入天下前五,至少也能穩居前十。
相比起關羽的自負,趙雲顯得低調得多。
關羽在虎牢關麵對四位絕世武將時,仍設定目標為前三或前五。
而趙雲從未遇到過真正的絕世強者,他一直認為自己會是第一人。
即便如此,他對自己排名的預期也隻是前五,保底前十。
可見兩人性格截然不同,趙雲始終謙遜低調。
然而錦衣衛卻告知他,他的排名在十二至十五之間。
這話無疑激怒了趙雲。
我性格溫和,但從不意味著能容忍羞辱。
即便趙雲一向低調謙遜,但他深信自己的實力足以躋身天下前十,這毋庸置疑。
麵對錦衣衛的猜測,趙雲表現出明顯的輕蔑,冷眼相對。
察覺到趙雲已被吸引,錦衣衛立刻提議設下賭局。
賭約內容為:若趙雲的實力真如錦衣衛所料,則需前往西涼考察,至於是否歸順對方主公,由他自己決定;反之,若排名不符,趙雲可無條件要求錦衣衛協助完成一件不損害他們主公利益的任務。
趙雲聽後認為這是天大的便宜,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結果不出所料,趙雲落入了圈套。
趙雲不幸中計,被錦衣衛設計陷害,主要因為他對自己的能力過於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