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終究無益

字數:6471   加入書籤

A+A-


    這種未知的強大讓人心生畏懼,甚至使曹操這樣的強者也為之驚歎。
    與此同時,在兗州昌邑,曹操正努力克服身體不適。
    盡管軍師荀彧勸阻他不要過度關注榜單,以免引發舊疾複發,但曹操執意堅持親自查看。
    他不願錯過任何一個了解頂尖戰力的機會,即使這意味著要忍受痛苦。
    這種執著反映了他對權力與地位的不懈追求,同時也彰顯了他內心的堅韌。
    曹操精神不佳,加之文武百官苦勸,堅持要有人攙扶他。
    眾人附和,曹操雖無奈卻感欣慰,認為這些下屬夠團結且關心自己。
    他未明確同意或拒絕,荀彧察覺到他的態度,明白他會默許。
    曹操不願主動承認虛弱,這與其一貫“知錯不認”
    的性格相符。
    荀彧示意曹仁上前攙扶,以免曹操反感。
    最終,曹操由曹仁扶持,眾人共同仰望金榜,得知高寵位列第五,對此毫無驚訝,因早有預料。
    曹營的文武官員都想知道高寵的真實實力以及天道金榜對他的評價,同時也對他的曆史戰績充滿期待。
    相比裴元慶、王彥章和宇文成都等人,他們的戰績幾乎為零,僅有基本的武力值和金榜評價。
    曹操眯著眼睛仔細觀察高寵的信息,這個名字對他而言既陌生又熟悉。
    自從諸侯討董結束後,他已經兩年多沒有聽到過高寵的消息,甚至一度懷疑他是否存在。
    然而,高寵的名字一直被記錄在他的錦袍上,因此他對高寵的經曆非常好奇。
    曹操首先查看了高寵的武力值,發現他和排名第六的宇文成都一樣,都是104點,這讓他意識到宇文成都的厲害。
    盡管宇文成都的出現曾讓曹操頭疼不已,但他依然關注著宇文成都的金榜評價,特別是“九天應元普化天尊”
    這一稱號。
    起初,曹操以為宇文成就是天人下凡,但看到他的排名後,明白了他不過是一位技藝超群的凡人。
    這一點也體現了曹操與其他諸侯的區別,他無需他人提醒便能理解這些。
    曹操獨自察覺到問題所在,這也不足為奇,他成為天下最強諸侯、魏國奠基人並非偶然。
    麵對東漢末年的眾多地方勢力,曹操的能力猶如降維打擊。
    之後,曹操意識到宇文成都不過是一名武藝出眾的普通武將,便想進一步了解他。
    然而,金榜卻未給予機會,因為宇文成都與第七名王彥章同樣新加入西涼陣營,尚無戰功。
    曹操得知此消息後幾乎崩潰,若非旁人扶持,恐怕當場暈厥。
    即便如此,他對天和西涼王充滿怨恨,這種情緒與袁紹等人無異,多為嫉妒與無奈。
    鑒於曹操無法通過金榜評判宇文成都的實力,於是參考了高寵的曆史戰績。
    高寵同樣是頂級武將,武力值高達104點,兩人難分高下。
    因此,用高寵的表現推測宇文成都的戰鬥力相當可信。
    曹操查看高寵戰績時,發現他在未盡全力的情況下,十招內擊敗了兩位金榜武將閻刑和龐德。
    眾人無不震驚,感慨高寵實力非凡。
    這不僅遠超閻刑與龐德的預期,也讓人對高寵的真實水平刮目相看。
    高寵的實力遠超眾人的預期,能位列金榜第五絕非偶然。
    他的英勇表現令人信服,甚至有人認為他的排名應該更高。
    在戰場上,高寵的表現堪稱完美,無論是麵對千軍萬馬還是單挑敵將,他都遊刃有餘。
    尤其是在涼州的最後一戰中,他以兩招擊敗閻刑,並親手斬殺韓遂,更是讓人歎為觀止。
    隨後,在北伐草原的戰鬥中,高寵孤身闖入南匈奴的中軍大營,憑借一己之力瓦解了整個敵軍。
    他的槍法淩厲無比,所向披靡,連南匈奴單於呼廚泉也被生擒。
    曹操目睹這一切後,不由讚歎道:“此人力可比肩霸王!”
    曹仁在一旁附和道:“大哥,金榜對他的評價確實貼切。”
    曹操仔細查看金榜上的評語,果然看到“宛若楚霸王重生”
    的高度讚譽。
    他深感認同,感歎道:“金榜所言果然不虛。”
    與此同時,曹操首次真正感受到高寵的強大,內心震撼不已。
    正當曹操沉浸於高寵的傳奇戰績時,戲誌才突然開口說道……
    “主公,您瞧瞧【金榜評價】裏提到的槍挑鐵滑車!”
    “鐵滑車本是韓信對抗項羽時發明的利器。”
    “當年連項羽這樣的霸主都被它困住。”
    “不曾想金榜竟稱高寵能用長槍挑起鐵滑車,此人必定非同凡響。”
    “那鐵滑車何止千斤,墜落時的衝擊力更是數倍於此。”
    “如此沉重之物竟被他用槍挑飛,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高寵的力量怕是不在裴元慶之下,至少也有萬斤之威。”
    曹操聽罷點頭沉思,隨即麵色凝重道:
    “怎又冒出個力大無窮的怪物,這世間究竟發生了什麽?”
    “為何突然多了這麽多以萬斤為衡量標準的奇人?”
    眾人聞言皆沉默,他們同樣困惑於這世間的異變。
    過去千斤已是罕見神力,而如今萬斤之力卻似乎已成常態。
    曹操及麾下文武無不感到陌生與不安。
    總覺得這個世界正經曆著某種未知的變革,
    無形無跡,卻又真實存在。
    曹操忽又想到,高寵已然如此強悍,與他齊名的宇文成都又如何?
    兩人雖一個排第六,一個居第五,實力定然相差無幾。
    畢竟金榜早明示,相同武力值間差距甚微。
    想到此處,曹操心中更添憂慮。
    西涼王新得兩員猛將,實力大增,讓曹操深感頭疼。
    他按著發痛的額頭,皺眉思索對策。
    與此同時,在冀州鄴城,袁紹得知高寵位列金榜第五,心中怒火難抑。
    金榜評價高寵為“楚霸王重生”
    ,更讓他難以接受。
    田豐和沮授等冀州文武麵對此情此景,隻能搖頭歎息。
    金榜的發布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壓力,而目前榜單已至第五,西涼的三位猛將即將占據三席,他們唯一的指望隻剩下金榜前四中那名在野的武將。
    想到此處,眾人皆感沮喪。
    起初有三位在野武將,隨後減少至兩位,如今僅剩一位。
    金榜的發布帶來的希望正逐漸消退。
    田豐無奈歎息道:“主公,即便西涼王手下猛將眾多,我們也不必害怕。”
    他繼續說道:“猛將雖重要,但天下大事並非單靠猛將就能成事。
    高祖劉邦對抗項羽時屢戰屢敗,卻因不懈努力最終逼迫項羽自刎烏江。
    主公目前掌控冀州與青州兩大富饒之地,已占大漢十三州中的兩成。
    這比劉邦當年的處境強得多,望主公振作精神,聯合諸侯,匯聚天下力量,定能戰勝西涼王。”
    袁紹聽後目光一亮。
    確實,劉邦曾被項羽追得四處逃竄,甚至拋棄家人,但最終奪得天下。
    他身為袁氏家族長子,有權調動天下世家的力量,共同對抗西涼王。
    在他看來,世家聯合足以摧毀一切敵對勢力,即使西涼王威名赫赫也難逃此劫。
    世家掌握著大量人才,可以遏製西涼王的人才補給,使其陷入無才可用的困境。
    西涼地處偏遠,雖盛產猛將,但在文臣與學者方麵卻極為缺乏。
    即便西涼王麾下猛將雲集,仍需文臣輔佐治理。
    在袁紹心中,西涼這種蠻荒之地難以孕育真正的文人,其文化根基無法與中原相比。
    即使西涼王從洛陽的世家中掠奪了許多書籍,這並無實際意義。
    僅有書籍而缺乏教師指導,終究無益。
    一群不識字的武夫如何能夠理解書中的內容?這根本就是個笑話。
    在袁紹眼中,西涼地區缺乏真正的謀士,即便存在,也是水平低下的那種。
    因此,完全可以控製人才流向,阻止優秀人才前往西涼。
    如此一來,西涼在無人管理時必然陷入混亂。
    即便西涼王擁有百萬大軍,也會疲於應對這些內部紛爭。
    一旦內亂頻繁發生,其力量勢必被削弱。
    此時正是擊敗西涼王的絕佳時機。
    加上天下世族資源豐富,可輕易招募大量士兵,正麵戰場上的兵力不會遜色於西涼軍,甚至可能占據優勢。
    而且富庶的中原地區物產遠超荒涼的西涼。
    盡管袁紹聽許攸提及西涼並非想象中的貧瘠,但再富裕又能達到何種程度?怎能與中原這樣的核心地帶相提並論?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由此推斷,西涼王在後勤保障上也難以與世族抗衡。
    經過對比,袁紹意識到除卻猛將這一優勢外,西涼王在其他方麵均處於劣勢。
    想到此,他心中豁然開朗。
    “哼!”
    “容那林楓再多囂張幾天。”
    “待諸侯聯手,便是他的末日!”
    聽到袁紹的話,冀州文武紛紛附和:“主公英明!”
    “借諸侯之力,必使西涼王無處可逃!”
    “哈哈哈……”
    袁紹聽後大笑不已。
    片刻後,他止住笑聲,平靜地說:“好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徐州小沛中,劉備因金榜上高寵的排名而陷入極度憤怒。
    自金榜出現以來,劉備不知因何事裂開多少次,此刻更是滿臉猙獰地盯著高居九天的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