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絕非兒戲

字數:6604   加入書籤

A+A-


    繼而,兩廣成為朱鬆的下一個發展目標。
    他將發展水果產業的構想融入廣州經濟圈試點項目的規劃書中,並呈遞應天府。
    至於江南,朱鬆提議發展輕工業,並提議修建連接西北、兩廣、江南應天三地的水泥路。
    除西北至應天的路段幾近竣工,漢中至廣州,以及應天至泉州再至廣州的道路亦亟待修建。
    目的在於將這些經濟圈彼此相連,便利交通,同時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例如,兩廣可借廣州府的水泥路向桂地延伸;漢中南路則可輻射蜀地,經湖北湖南,通達兩廣。
    道路暢通,大明經濟市場方能煥發活力,此乃朱鬆所望。
    正待朝廷回音,料想建議書近兩日將抵應天府。
    恰此時,耿青神色匆匆而來,報告蜀地事變。
    “殿下,蜀地出事了!”
    朱鬆正思索老爺子是否應允增設經濟特區,聞此,眉頭緊鎖。
    “何事?”
    耿青憤慨道:“茂縣縣令張柏程前陣子拘捕了兩名趕屍道士,一人逃脫,另一人至今仍被扣押,杳無音訊。”
    “豈有此理!朝廷詔令,他們竟視而不見?”
    “張柏程膽大包天!”
    “那個逃回來的道士在何處?”朱鬆聞言怒色顯現,不悅地向耿青質詢。
    “他正候在外麵,殿下可親自詢問。”耿青連忙回應。
    不久,朱鬆在王府前廳見到了一位狼狽的小道士。
    “漢王殿下,求您救救我的師傅!”小道士一見朱鬆,便激動地跪下懇求。
    “你先起身,告訴本王事情的原委。”朱鬆說道,語氣中帶著安撫,“本王定會替你們師徒討回公道。”
    朱鬆扶起小道士,深知趕屍通常由師徒兩人一組進行。
    而今徒弟歸來,師傅卻遭擒。
    隨著小道士的敘述,朱鬆逐漸了解了事情經過。
    原來,師徒二人在茂縣為三位客死異鄉的陝西人趕屍,欲送其歸鄉,未料在茂縣境內被縣令張柏程率官差攔截。
    師徒二人白日於趕屍客棧歇息,不料張柏程竟率眾闖入。
    張柏程要求師徒展示趕屍之術,即讓死人自行站起行走。
    師徒無奈,隻能演示。
    張柏程初見此景,驚恐萬分,幾近暈厥。
    待其回過神來,見死人竟能聽從師徒指令行動,更是覺得不可思議,竟提出要學習趕屍術。
    師徒自然拒絕,這是漢王傳授的秘術,豈能外傳?
    然而,張柏程不依不饒,威脅師徒若不傳授,便不許離開。
    師傅見狀不妙,保護小道士趁亂逃脫,讓他速回漢王府求救。
    “漢王殿下,十多日已過,不知師傅近況如何,是否已遭那縣令毒手?懇請殿下速救吾師!”
    小道士再次向朱鬆叩首懇求。
    “你放心,此事本王定會徹查,必還你師徒公道!”
    “莫要焦急!”
    “耿青,即刻派人前往茂縣,本王倒要看看,那張柏程區區一縣令,究竟有何等膽量?”
    朱鬆麵色陰沉,對身旁的耿青下令。
    “末將即刻去辦!”
    耿青精神抖擻,匆匆離去。
    他心知,張柏程此番得罪了漢王,定無好果子吃!
    不死也得脫層皮,至少那官位是保不住了!
    這世上總不乏自尋死路之人,朱鬆此行意在敲山震虎!
    蜀地發生此事,自是讓朱鬆心情不悅。
    但前往茂縣往返需數日,朱鬆先打發小道士回道觀,隨即繼續忙碌。
    鋼鐵廠,此乃朱鬆在漢中最為隱秘的工廠之一。
    因鐵乃朝廷管控之物,即便朱元璋心知朱鬆私下打造兵器鎧甲,表麵上亦需隱蔽行事。
    因漢中軍擴編,朱鬆特地前來視察鋼鐵廠。
    盔甲、武器之製造,皆離不開鋼鐵這一基礎材料。
    唯有鋼鐵產量穩定,方能大批量生產所需裝備。
    如擴招後新兵所需的盔甲、武器,目前尤為緊缺。
    漢中軍裝備主要分為三類:防禦類如盔甲、盾牌;近身攻擊類如鈍器、長刀、長戈等。
    還有一項至關重要,即遠程武器!
    漢中軍當前最鋒利的武器,實則仍是未提及之名器,尋常火銃雖同屬火器,但朱鬆對此並不屑一顧。
    至於燧發槍、迫擊炮等先進火器,即便研發成功並能批量生產,朱鬆亦不會輕易配備給軍隊,至少目前時機未到。
    需保持低調之時,自當隱忍。
    漢中軍當前可用的火器,唯有大明自製的大炮。
    因此,在遠程武器方麵,漢中軍仍大量依賴未提及之武器。
    這無疑考驗著漢中軍的騎射基本功。
    西北地區鐵礦雖有,但多為朝廷掌控,產量亦有限。
    然而,這對朱鬆而言並非難題。
    周邊未開發鐵礦亦有,朱鬆早已暗中部署開采。
    尤為關鍵的是,河西走廊藏有一座大型鐵礦——鏡鐵山,後世亦聞名遐邇。
    如今,整個河西走廊盡在漢中軍掌控之中,鏡鐵山的開發亦在進行,朱鬆暫無需憂慮漢中府鐵礦匱乏。
    視察完至關重要的鋼鐵廠後,朱鬆隨即趕往其他工廠視察。
    數日後,耿青派往茂縣之人返回。
    朱鬆急詢情況,卻得知茂縣縣令張柏程竟是沐英的遠親。
    至此,朱鬆方悟此小縣令何以膽大包天。
    沐王府與漢中府的生意由來已久,亦可算作最早與朱鬆交易的一批人,關係自然牢固。
    但即便關係再好,那也是朱鬆與沐王府之間的事,張柏程不過沐英遠親,竟敢如此行事,令朱鬆大為不滿。
    或說,更多是感到厭惡。
    更令朱鬆憤怒的是,那道士因拒絕傳授張柏程趕屍術,竟被張柏程以妖法害人等莫須有罪名投入監獄,還遭受毒打。
    耿青等人抵達時,老道士已命懸一線。
    朱鬆早有準備,命人送去丹藥,這才救回老道士一命。
    但因傷勢過重,老道士仍在茂縣療養,未能帶回。
    “張柏程何在?”朱鬆麵色陰沉問道。
    “殿下,張柏程有恃無恐,雖已放人,卻無悔意!”陳啟自茂縣歸來,麵色同樣陰沉稟報,“他仗著與沐王府的關係,揚言殿下知曉其身份後也不敢動他,還讓我們識趣些。”
    一想起張柏程的囂張模樣,陳啟便怒火中燒。
    “哦?”朱鬆冷笑,“本王倒要瞧瞧,沐王府的麵子有多大!”隨即命耿青,“去,把沐王府在漢中負責對接生意的陳通叫來!”
    “不用了,殿下,他已在門外等候。”耿青冷笑回應。
    原來,沐家在漢中的負責人陳通,乃沐英侄女婿,與張柏程相比,他與沐家的關係近得多,是正兒八經的沐家外戚。
    聞聽張柏程之事,陳通哪需耿青召喚,早已主動趕往漢王府。
    不久,陳通出現在朱鬆麵前。
    “殿下,張柏程不過是老王爺的一個遠親,老王爺念及親情,略施援手,讓他在蜀地謀得一縣官之職。”陳通急切表明立場,“誰料他竟仗著沐王府的庇護幹出這等荒唐事,此事與沐王府絕無幹係!”
    在他看來,張柏程簡直自尋死路,搞不好還要連累沐家。
    萬一激怒漢王,影響兩家生意,十個張柏程也不夠賠罪的!
    老王爺一生英名,怎會有如此不靠譜的親戚?
    此刻,陳通心中已將張柏程痛罵無數遍。
    “你有權代表沐家做決定嗎?”朱鬆麵無表情地問陳通。
    “殿下請放心,這等小事,陳某能做主。
    張柏程任由殿下處置,沐家絕無異議!”陳通急忙表態。
    “任由本王處置?你可知道,那張柏程因覬覦趕屍術,差點害死了那位老道士!”
    “若非本王的人及時趕到,一條人命就沒了!”朱鬆冷聲質問。
    陳通瞬間滿頭大汗,大顆汗珠不斷滑落。
    他雖非初見漢王,卻是頭一回見其如此震怒。
    漢王的氣場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
    “殿下息怒,為張柏程氣壞身子不值得!”陳通慌忙勸道。
    “好,陳啟,你帶人親自去,把張柏程綁回來!”
    “再備一輛豪華馬車,將老道士接回,路上務必照顧好,不可有任何差池!”朱鬆對陳啟下令。
    “遵命!”陳啟眼中閃過一絲冷意,深知張柏程的好日子到頭了。
    漢王朱鬆一怒,絕非兒戲。
    那些趕屍人,也算是漢王的人,膽敢動他們,無疑是自尋死路。
    “沐王府若想從此事中脫身也容易,待老道回來,你們自己去請求原諒。”
    “無論用什麽方法,若老道要追究,後果自負!”
    “漢中府生意夥伴眾多,不缺沐家一個!”朱鬆轉向陳通,語氣冰冷地警告。
    “確實,沐家定會給殿下一個滿意的交代。”
    陳通聞言,終於鬆了一口氣。
    隻要沐家表明態度,此事便可告一段落。
    但他深知,此次必須大出血一番,至少得為那老道修繕道觀,這是無法逃避的!
    然而,能用錢財解決的問題,都不足為慮。
    隻要能與漢王保持合作關係,這些錢遲早能賺回。
    看來往後,得好好管教沐王府在外的子弟,即便是遠親,也需敲打一番!
    陳通離去後,袁管家對朱鬆提醒道:“殿下,此事其實與沐家關係不大。”
    言下之意,是否有些反應過度,此事並不能歸咎於沐王府。
    朱鬆卻冷聲道:“本王要讓所有人明白,敢觸碰本王底線者,都得掂量自己的斤兩!”
    “你能保證此類事情日後不再發生嗎?”
    袁管家聞言,頓時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