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大明的軍威,堪稱舉世無雙!

字數:7538   加入書籤

A+A-


    朝廷士兵在漢中軍麵前,簡直不值一提。
    難怪模擬燕漢之爭時,一萬漢中軍能對抗朝廷幾十萬大軍,堅守濮陽城良久。
    “看來,咱們的皇子皇孫都過得太安逸了。”
    “等皇衛學院成立後,定要把他們送去好好鍛煉,讓他們明白何為真正的軍人。”
    朱元璋緩緩說道。
    朱元璋對朱鬆道:“老九,其實我也有個國運係統。”
    朱鬆聞言,臉色古怪。
    這老爺子又想什麽新花樣了?
    這些皇子皇孫真是無辜躺槍。
    蔣瓛也在一旁擠眉弄眼,似乎已經想象到了那奇異的場景。
    想想朱鬆教育子女的方式,比如朱匣秋,自幼體弱,卻被送往農村鍛煉,甚至親自下田。
    待年齡合適,皆需送入王衛學院。
    又如朱鬆次子,皇衛學院特等畢業,更是八奇技炁體源流的傳人。
    反觀應天府的孩子們,成長環境如溫室花朵。
    父子二人歸府時,朱標正從大明皇家銀行歸來。
    如今的生活簡單而充實,朱標樂在其中。
    朱元璋向朱標講述了漢中軍大營的見聞,朱標聽後一臉驚訝。
    “可惜兒臣最近忙碌,無暇親往漢中軍大營。”朱標遺憾地說。
    “三日後漢中有演習,你自可見到,無需特意去軍營。”朱元璋大笑回應。
    “那兒臣便翹首以盼了!”朱標充滿期待地說。
    另一邊,朱鬆正與秦始皇嬴政交談。
    “朕觀你漢中軍及裝備,不似此世之物。”嬴政道。
    “你這些想法和裝備從何而來?
    還有,你父皇所閱教材,亦非你所編吧?”
    嬴政近期隨朱鬆見識頗廣,同時察覺到不少微妙與不尋常之處,不禁對朱鬆的能力來源心生疑惑。
    朱鬆聞此,心中微震。
    他未料到嬴政觀察如此敏銳且智慧超群,竟已猜得不離十。
    “此乃我之事,始皇帝無需深究。”
    “待到我想說時,自會相告。”
    朱鬆淡然回應,絕口不提自己擁有八奇技係統之事。
    “你不說也罷,但朕能看出,你父皇未必看不出。”
    “如此長久以來,他從未起疑,正常嗎?”
    嬴政的這番話,再次讓朱鬆心驚。
    的確,父皇對自己的信任近乎無條件,對自己所言無不深信,連那些後世教材的來曆也未曾詢問,實屬反常。
    “那始皇帝以為何故?”
    朱鬆反問。
    “想必是因你身上的秘密,他或許已知曉,至少知曉了這些物品的來路。”
    “否則,朕亦無解。”
    嬴政直言不諱地道出自己的猜想。
    “知曉了?”
    “老爺子能知道我擁有係統?”
    朱鬆聞言,震驚不已。
    他從未考慮過這種可能,總以為隻要自己不說,係統之事便無人知曉。
    “不可能!”
    “始皇帝還是少些猜忌,安心休息吧。”
    嬴政無言以對。
    朱鬆迅速摒棄這一念頭,隨即屏蔽了嬴政的感知。
    三日後,漢中府的大典如期舉行。
    清晨,街道已實施分區管理,衛巡署負責維護大典方陣途經主街的秩序。
    行車道被封鎖,隻允許特定隊伍通行,旁觀者隻能站立於兩側人行道。
    王府內,朱鬆與老爺子及家人共進早餐後,率領全家前往大街上特設的觀禮台。
    當日,朱元璋身披龍袍,矗立於觀禮台,朱鬆則鎧甲加身,立於其側。
    另一邊,太子朱標同樣蟒袍裹身,眼神充滿期待。
    父子三人的亮相,瞬間激起現場民眾的驚歎。
    “陛下,儀式已籌備完畢,隨時可以啟動!”此時,鎧甲裝束的耿青上台向朱元璋報告。
    “那就即刻開始。”朱元璋含笑點頭。
    朱鬆隨即通過現場的音響係統宣布儀式第一項:“請大明皇帝陛下致辭!”同時,一個話筒支架被置於朱元璋麵前。
    朱元璋略顯意外,未料到有此安排。
    “父皇,兒臣已為您備好演講稿,照著念即可。”朱鬆笑言,遞上早已備好的講稿。
    朱元璋雖感突然,但見內容簡短且鼓舞人心,便接受了安排。
    街道上,所有民眾的目光都聚焦在觀禮台上,渴望聆聽大明皇帝的言辭。
    觀禮者不僅有漢中城民,還有眾多外來商隊及外國使節。
    他們對皇帝的講話尤為感興趣。
    漢中城民對音響設備已習以為常,而外邦人則對此驚歎不已。
    朱元璋的演講將現場氣氛推向。
    朱鬆趁機宣布儀式第二項:方陣檢閱。
    隨著耿青一聲命令,七千漢中軍將士,以五百人為一陣,自城門始,井然有序地步入漢中城街巷。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漢中軍的重騎兵陣,五百鐵騎,人馬皆披甲胄,步伐一致,氣勢恢宏,令圍觀民眾驚歎連連。
    隨後,輕騎兵陣靈活跟進,雖裝備不似重騎華麗,但手持鋒利武器,尤以勁弩為顯,同樣引人注目。
    繼而,裝備新式滑膛武器之陣出現……
    每一陣經過,皆引發民眾陣陣驚呼,歡呼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皇上!”
    “太子千歲!”
    “漢王千歲!”
    “大明威武!”
    “……”
    歡呼聲浪高過一浪,經久不息。
    當首陣即將通過觀禮台前,朱元璋在朱鬆示意下,對著話筒高呼:“將士們辛苦了!”
    回應他的是五百將士整齊響亮的“大明威武!”之聲,氣勢磅礴,震撼全場,連朱元璋亦被感染,心中激蕩。
    這感覺,奇妙無比,令他熱血沸騰。
    無需朱鬆提醒,此後每有陣經過,朱元璋皆依樣喊話,民眾熱情持續高漲。
    近一個時辰後,所有陣皆通過觀禮台,民眾歡呼達到頂峰。
    正如朱鬆與朱元璋所料,此次儀式極大地激發了民眾的熱情。
    目睹此景,朱元璋與朱標滿心歡喜,父子倆已久未如此開懷。
    大明的軍威,堪稱舉世無雙!
    外族旁觀,無不瞠目結舌。
    那雄壯之姿,淩厲之氣,足以蕩平四海。
    漢中軍甲胄鮮明,遁甲方陣嚴整,鈍器盾牌配備齊全,令人望而生畏。
    試問,何軍能與之爭鋒?
    觀禮台上,藍玉等淮西勳貴同樣被深深震撼。
    “此乃真正的漢中軍!”
    “與之相比,我朝軍隊相差甚遠!”
    藍玉心中驚駭,不禁感慨萬千。
    不久,大典在朱鬆的總結中圓滿結束。
    漢中軍雖已撤離,皇帝、太子、漢王亦已離去,但目睹大典盛況的百姓們仍熱烈討論不止。
    “父皇,您看到漢中府百姓臉上的自信了嗎?”
    回到王府,朱鬆笑問。
    “確如你言。
    有此強軍,漢中百姓怎能不自信?何敵敢犯?”
    朱元璋點頭讚同。
    “不僅如此,兒臣還見到許多外族人臉露懼色。”
    “想必不久,大典盛況將傳遍他們國家,我大明朝國威必將大振!”
    朱標亦笑道。
    藍玉等淮西勳貴紛紛議論漢中軍方陣,言辭間滿是讚譽。
    這並非諂媚,而是由衷佩服。
    他們自知,無法訓練出如此軍隊。
    對漢王朱鬆如何做到這一點,心中更是驚疑不已。
    午時,朱鬆於王府設宴,眾人歡聚一堂,氣氛熱烈異常。
    宴會直至夜幕降臨,熱情才漸漸消散。
    朱元璋與朱標今日心情大好,多喝了幾杯青梅酒。
    待諸事平息,藍玉及漢中軍眾將離去後,朱元璋與朱標返歸院中休憩。
    恰在此時,朱鬆自行步入二人所在之院。
    “父皇、大哥,孩兒有事相告!”朱鬆神色凝重地對朱元璋與朱標言道。
    “可是今日典禮之事?抑或是西征相關?”朱元璋好奇地問道。
    “非也!孩兒欲贈大哥一物!”朱鬆搖頭,隨即取出一個小盒。
    “此乃何物?”朱元璋心中一動,似有所悟,麵上現出激動之色。
    “給咱的?”朱標亦滿含期待。
    “此乃孩兒煉製的半成品延壽丹!”朱鬆答道。
    “亦是孩兒目前所能給出的最後一顆半成品延壽丹了!”言罷,朱鬆啟盒。
    一股惡臭撲鼻而來,令朱元璋與朱標不禁皺眉。
    但聞延壽丹之名,那惡臭似也變得可忍。
    “延壽丹?確是延壽丹?”朱元璋動容地問道。
    “正是,有此丹,加之孩兒其他丹藥輔助治療,讓大哥再延壽三年絕非難事!”朱鬆緩緩點頭解釋。
    “這……九弟,大哥知秋兒身體亦弱,你為何將此丹予咱?”朱標激動之餘,又念及同樣需要延壽丹的朱匣秋。
    “大哥放心,秋兒目前無恙,孩兒已尋得新丹方可治其病,已非難題!”朱鬆未料朱標此刻仍念及朱匣秋,心中感念,此半成品延壽丹果然未白贈。
    贈此丹,乃他深思熟慮之舉。
    能讓朱標多活數年,或許是他對這位大哥唯一能盡的心意了。
    “老九,真心感謝你!”
    “你果然沒辜負我的期望,我就知道你定有法子救你大哥!”
    朱元璋望著那顆半成品延壽丹,珍愛無比。
    “那我便不打擾父皇和大哥了,大哥隨時可以服下這顆延壽丹,之後每月再配以我提供的丹藥,應無大礙。”
    朱鬆見朱元璋與朱標均顯激動,留下延壽丹後便徑直離去。
    “小子,這延壽丹,真能助人增壽?”
    此時,嬴政的聲音在朱鬆心中響起。
    “始皇也對延壽丹感興趣?如今你已用不上它了吧?”
    朱鬆聞言不禁失笑。
    嬴政對長生不老的執著,竟至如此!
    “朕生前苦尋長生之道,未料今日得見如此神奇丹藥!”
    “若你生於朕的大秦,那該多好!”
    嬴政語氣中滿是感慨。
    朱鬆所言非虛,如今的他僅是帝魂,長生不老已無意義。
    朱鬆回到書房,打算夜間繼續修煉。
    未料,他剛回書房不久,朱元璋竟親自來訪。
    “父皇,您怎會來此?”
    朱鬆驚訝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