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母親,我想小殊了

字數:3888   加入書籤

A+A-


    親耳聽到謝玉的講述,對於夏冬而言,震驚痛苦的同時,更是她重塑世界觀的過程。
    這13年來,她對殺死自己夫君的元凶敬作父、畏作師。而對深信赤焰軍清白的靖王和霓凰卻漠視疏離。
    她恨自己為什麽明明深愛亡夫,卻連他真正的筆跡都不能認出來。她自始至終的相信聶鋒的所有,卻將他信仰的赤焰君視作奸佞。一時間她竟覺得無法麵對眼前的靖王。
    “對不起。”
    “小殊不會怪你的。”
    靖王的這一句回答讓夏冬更加破防。她一個人來到了東郊城外的孤山,這大概也是近些年來第一次在初五之外來到這裏。也許這一刻隻有在這裏,她的迷茫和無助才能得到指引,哪怕隻是一座石碑,哪怕什麽都不說。
    ………
    【嗚嗚,小殊不會怪你的】
    【小殊確實沒有怪她,還幫助她知道真相。】
    【景琰果然是了解小殊的。】
    【但是小殊變了,為了雪冤。】
    ………
    此時離開天牢後的蕭景琰,也失神般的來到了芷蘿宮。
    “今日並非可以進宮的日子,你怎麽來了?”
    “想見母親我就來了,被父皇知道,不過斥責罷了”
    “怎麽了?心情不好嗎?”
    至痛無言,大悲無聲,陽光真摯的大男孩隻能背過身去。
    這時的他不知道該怎麽說,更不知道該怎麽做。在母親擔心的追問下,他隻能將內心的千頭萬緒聚匯聚成想念。
    “母親,我想小殊了。”
    在他的心中,無論是做信仰的長兄,還是鮮衣怒馬的小殊,仇可以報怨可以平。
    可那份屬於情感上的失去與懷念卻是恒久難取,靜娘娘能做的,也隻是默默的陪伴。
    此時的蘇宅梅長蘇,形影相吊,靜默無言,隱忍的寂寥與悲涼。
    枯坐至夜深,梅長蘇沒有睡,他知道蕭景琰一定會過來,而一切也如他所料。
    泛黃的色調,古樸的質感,相對盤坐的兩個人,有著如同修竹一般挺拔的背景,如出一轍的風骨與氣節。
    梅長蘇當然知道他為何而來,然而在這之前,他更要確定蕭景琰的決心,雖然他心裏已經早有答案。
    “現在可以確認,夏江並沒有涉及黨爭之意,他和夏冬之間也有了嫌隙,我們總算可以不再為他分心多慮了。”
    “聽到謝玉今天所吐露出來的真相,你所想到的就隻是這些。”
    “時隔多年,局勢已經大變,這樁舊案毫無意義。智者不為。”
    “好一個智者不為。”
    從兩人對話開始,梅長蘇的視線一直躲閃著。麵對蕭景琰,他總是不能自然的闡述陰詭謀士的論調,他毫不吝嗇在奪嫡大業麵前將自己偽裝成讓自己都厭惡的。
    可是說著這些話時,他終究還是不敢從景琰那雙熾誠的雙眼裏看到對這個梅長蘇的厭棄與抉擇,而景琰的反駁幾乎是不假思索,言語裏透出的決然,不留任何勸阻的餘地,聽著他說到這裏,梅長蘇終於抬起眼。
    “難道殿下是今天才知道祁王和林家是蒙冤的嗎?在蘇某的印象中,你應該一直都堅信他們並無叛逆吧?”
    “我,我以前隻是自己堅信祁王和林帥的為人罷了,可是今天。”
    “可是今天,殿下發現了一條詳實的線索,更知道了一些當年百思不得其解的真相,是嗎?那接下來呢?殿下想怎麽做?”
    “當然是追查,我要把他們當年是如何陷害祁王與林帥的一切全部查個水落石出!”
    “然後呢?”
    “然後,然後。”
    “難道殿下真的以為光憑一個夏江和謝玉,就可以冤死一個德才兼備的皇長子,就可以端掉一座赫赫威名的帥府嗎?”
    蕭景琰直直的看著梅長蘇站起身來。對於赤焰案而言,梁帝的猜忌與涼薄才是一切根源,這一點蕭景琰不可能不知道,可他潛意識裏是存有那麽一絲絲的僥幸的。
    因為他不明白血親忠良,何至於猜忌至此,但當真相被一層一從四開始,一切的一切又將他逼到退無可退的絕路。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為什麽?就算祁王在朝扶政深受擁戴,與父皇在革新朝務上也多有政見不合,可他畢竟生性賢仁,並無絲毫反意,父皇何至於猜忌他至此?大家可都是親父子啊。”
    “曆代皇帝哪一個不是親父子?咱們這個皇上的刻薄心胸又不是現在才有的。”
    話說當年祁王雖不是太子,但卻是皇長子,按理治他未來肯定是要繼位的。但13年前,梁帝還春秋正盛,他的賢王之名就已遠播。
    不但在朝中威望極高新舅舅林燮更是赤焰軍主將,一手調教的靖王也手握重兵,而表弟林殊不但閃耀京城,更是與手握十萬鐵騎的雲南穆府聯姻。
    可以說,整個大梁最精銳的戰力都變相地掌握在祁王一人的手上,在他的聖名之下,餘下的皇子根本沒有任何出頭的機會。這如何能讓梁帝不想不忌呢?
    然而這一切,梅長蘇又怎麽會看不穿?奈何世間總有正反麵,如若在梁帝的治理之下,國家他能夠強大,天下能有清明,梅長蘇也許就不會選擇這條路。然而世道渾濁,為大梁續命,為赤焰昭雪已是勢在必行。
    ………
    【所以梁帝是知道他們都是冤枉的,但是他還是默許了夏江謝玉們的做法】
    【而且他還給謝玉他們加官進爵了】
    【祁王是宸妃的孩子,他不僅害了他們,還害得言候一輩子愧疚】
    【既然不愛,有猜忌,為何當初還要讓人家進宮。】
    【他肯定不愛宸妃呀,他還有言皇後,還有別的妃嬪】
    【最離譜的是靜妃娘娘,明明是進宮幫宸妃調理身體的,後麵也被他納入了後宮】
    【真是無恥】
    【還好他現在不納妃了,不然霓凰怎麽辦?】
    【要是霓凰就過分了。】
    劉禾坪看見這些評論都是對梁帝的批判,對於祁王的枉死他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祁王之死在大是大非上一定是梁帝的錯。但若是在帝王權術的視角下,那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宸妃進宮可能也是他平衡朝臣的一種手段罷了,隻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了, ”
    喜歡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請大家收藏:()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