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長公主不願首告
字數:3725 加入書籤
梅長蘇收到東宮傳信,言侯爺願意全力相助推翻舊案,可在梅長蘇心中,蒞陽長公主才是最佳人選,為了能夠順利翻案,梅長蘇來到了東宮。
“你一大早過來說這些話到底什麽意思?重審舊案的準備已經十之八九,赤焰的清名很快就會重現天下,你為什麽要說不能和以前一樣?”
“就算這件案子翻得再徹底,我也隻能是梅長蘇,不能變回林殊了。”
“為什麽不可能!隻要汙名洗血,你當然可以得回原來的身份!如果誰敢對此有所異議。”
“你先聽我說完。”
這是蕭景琰最衝動、最不冷靜的時刻。從確定了林殊的真實身份,他無時無刻不想著讓梅長蘇做回林殊,不用理由,更無需權衡,甚至談及這件事時,他所用的言辭也全都是當然、
為什麽不行?誰敢有所異議?這些強硬且執拗的詞匯。
可對於小殊而言卻不一樣。他以蘇哲之名入京,身為陰詭之事,行陰詭之術,三年來,金陵城中基本所有的風雲際會都與他有關,雖是奪權利器,但終非正途。
“對於我而言,翻案就是結局,可是對你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
“那又怎樣?”
“你是未來的天子,要扭轉大梁這數十年來的頹勢,要還天下一個去偽存真、清明坦蕩的朝局,想要達到這個目的,你必須要有一個完美的開端。”
“我能做到。”
“我相信你能做到。所以在你的身邊,絕對不能有蘇哲這樣的謀士,否則天下人會誤解你。以為你也喜歡製衡權術,這就有違我們的初衷了。”
“天下人如果誤解,那是天下人的愚鈍,你又何必介意?”
“說實話,我真的介意,我希望你也介意,隻有把天下人的看法放在心裏,才能夠懂得自省和約束,才能夠成為一代明君。”
“小殊,這和你說的是兩回事.”
“其實不做回林殊也不算委屈,我已經做了13年的梅長蘇了,早就習慣了,就讓當年的林殊永遠保持大家記憶中的樣子。不也挺好嗎?”
用世間的道理釀成一壺烈酒,來遏住心中的不甘與委屈。慢慢地,該不該接受的現實,梅長蘇都接受了,他沒說這世道不公,更沒怪這命運多舛,而隻是說了一句,早就習慣了,蕭景琰讀懂了藏在這背後的悲愴,隻能哀然的側身來回避淚水的奪眶。
………
【靖王:為什麽不能留在我身邊,是不是又想和霓凰出去玩不帶我?】
【感覺他們倆更像情侶,哈哈哈】
【靖王和小殊相處的時間太少了,想多看他倆在一起。】
【磊落而勇敢的我能做到和驕傲又篤定的我相信你能做到,講出了他倆對家國的理想、責任與擔當,更看到他們兩人之間毫無間隙的信任與依托。】
【如果林殊回歸,這就是一個玄幻世界了。】
【世人眼中林殊早就戰死了。】
【為了蘇蘇,景琰可以不管天下人的看法,這不是霸總是什麽?】
【他倆幹嘛要站在屋子中間說話,不能坐下來說嗎?】
………
“啟稟殿下,蒞陽長公主請見.”
埋下一年的伏筆終於露世,二人趕緊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而當蒞陽長公主發現梅長蘇也在場時,眸中的意外一閃而過.
腦中便閃出蕭景睿生日宴上的種種,隨之滿臉厭惡的神情也是掩蓋不住,直接陰陽起來。
“沒想到能在這兒見到蘇先生。當日雪廬初見,便知先生並非池中之物,今日看來,果然麒麟手段”
“長公主謬讚了,承蒙太子殿下抬愛,對蘇某有賞識之意,既為大梁臣民,又豈敢不盡綿薄之力呢?”
“景琰,我這次來是有要事跟你商量,外人不方便在場,還請蘇先生回避一下。”
“不必,蘇先生便如同我本人,姑母有什麽話可以跟我講。也可以對蘇先生講。”
蒞陽吃驚蕭景琰對蘇先生的態度,隨之心中開始打鼓,要不要將手書的內容說出來,畢竟事情太大了。就在他還在猶豫的時候,梅長蘇竟直接將他的來意講了出來。
“蘇兄怎麽知道?”
“當日留下手書保命的主意是我出的,想必二位已經看過謝侯爺所寫的內容,不知有何感想?”
“這封手書的內容你居然早就知道?”
“我知道又有何用?天下人還不知道。長公主,你們姐妹情同手足,不知這些年來,故人可曾入夢?”
這可能就是梅長蘇在世人眼中的縮影,他的雙眸仿佛總能洞穿一切。你根本不知道他什麽時候會切你脈門,打你七寸,但你知道,隻要他想他隨時都可以。這種被支配的感覺讓人恐懼。
蒞陽隻想將手書交給蕭景琰,然後趕緊遠離這個人,蕭景琰卻說他想要的並不是這封手書,而是在幾日後梁帝的生日宴上攜此書在百官麵前代謝玉供罪自首,將當年赤焰的真相視於天下。
“你說什麽?你們這個想法實在是太膽大妄為了!”
“姑母請放心,無論到時局麵如何演化,我定會維護姑母的安全,不會讓你受到傷害。”
“如果陛下一意孤行,你又將如何維護我?”
“我既然決定要走這一步,自然早已做好萬全的安排,父皇如今已不是當年的父皇,侄兒也不是當年的祁王,我要做的是洗雪冤情,不是飛蛾撲火。若無後手,豈不是有勇無謀?”
………
【一屋子的親戚,親戚殺親戚。】
【長公主是梅長蘇的小姨吧?】
【好一個情同手足,他們不就是手足嗎?】
【蒞陽其實是怕牽連到無辜的家人吧,謝家還沒有被株連,謝家也不是全都是謝玉那樣的人。】
【憑什麽要赦免謝家呀?林家和祁王當初可是滿門被滅,還有那麽多的赤焰軍,謝家難道沒有享受謝玉帶來的好處?】
【景琰霸氣,他確實不是當年的祁王,祁王一心相信他的父皇,可是靖王知道梁帝的鬼德行,要不是為了讓他自己承認錯誤,早就把他收拾了。】
………
喜歡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請大家收藏:()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