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林燮和祁王的死因

字數:3564   加入書籤

A+A-


    他完全可以等到太子登基之後再重審當年赤焰一案,等到那時還不是想怎麽翻就怎麽翻,也沒有人會對此提出異議。
    “因為那不一樣。”
    “有什麽不一樣?”
    “對於祁王來說,不一樣。”
    而兩人此時的對話完全沒有在一個頻道上,要知道在梅長蘇的心中,無論是他的父帥林線還是祁王,從來都沒有想過謀反之心。
    而他之所以一直想要推翻冤案,就是要告訴梁帝,告訴天下人他們的清白之身,不願讓他們在後世的評說中始終背負著叛逆的罵名。
    而在梁帝的心中,想的卻是完全不同,要知道他當初就是靠著謀逆才登上如今的地位,所以他無時無刻都活在了懷疑和猜忌之中。
    “你告訴朕,九安山上你們為什麽沒有下手?”
    “陛下問的竟然是這個,宸妃、祁王、晉陽長公主。那些死去的人,哪一個不是與陛下骨肉相連,哪一個不是陛下的親人?可當有人替他們鳴冤時,陛下卻又在想些什麽呢?”
    “朕不相信!你們隻是想鳴冤嗎?尤其是你,朕不相信。”
    梅長蘇此時都快懵了,要知道從長公主首告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天的時間,可梁帝關心的卻是別人是否謀逆。
    “難道當年的真相對於陛下來說就真的是無關緊要嗎?您的皇長子,您的親骨肉是如何一步步地被置身於死地!對於您來說,就真的可以不放在心上嗎。”
    “放肆!”
    雖然梁帝此時已經心虛得不行了,但梅長蘇並未打算就這麽放過他。
    “這份手書我看過,林帥如何被殺,祁王如何被冤死在獄中。每一樁每一件都寫得很清楚很詳細。我手抄了一份,陛下想看看嗎?”
    “不。”
    “或者我也可以念給陛下聽。”
    “不要念!朕、朕不要聽,不要念!”
    “陛下是不想聽還是不敢聽。祁王在臨死前,曾令宣詔官將陛下賜死的詔書連念了三遍,他聽完之後隻說了一句——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眼睛沒眨一下,便飲下了毒酒。陛下可知這句話是何意?”
    如果梁帝能想到這些,也不會發生這麽多的事情。畢竟他若是能明白祁王的心思,也不會懷疑他有忤逆之心,更不會賜下毒酒把他冤死在牢中,祁王若是能讀懂梁帝的心思,也不至於到死都不敢相信父皇會殺了自己。
    然而梁帝卻從來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即便事實都擺到了眼前,他依然不曾流露出半分愧疚之心,甚至還把這一切的過錯都推到了他們的身上。
    “林燮擁兵自重,這是事實!朕派去的人,他一概旁置,隻重用祁王的人!出征在外,他總是說什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豈能姑息!還有祁王,他在朝籠絡人心,在府清談狂論大臣們的奏本,奏本上都言必稱祁王之意!朕、朕如何容得!他既是臣又是子,卻在朝堂之上屢屢頂撞朕,動不動就是天下天下,你說,這個天下是朕的天下還是在蕭景禹的天下呀?!”
    “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若無百姓,何來天子?若無社稷,何來主君!戰士在前方浴血沙場,你遠在京城,隻為了一念猜疑就揮下屠刀,在陛下的心中,恐怕隻有巍巍皇權,又何曾有過天下?”
    ………
    【梁帝終於說出潛藏已久的秘密。】
    【若他不信任林燮,他又怎麽會把7萬赤焰軍交於他手,若他不信任祁王,他又怎麽會讓祁王奉旨監國。】
    【林燮武人心思太重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都敢掛在嘴邊。】
    【他為啥不用梁帝安排的人手,隻用祁王安排的人啊?】
    【祁王受群臣的愛戴,雖然沒有謀反之心,但這對於梁帝來說,已經威脅到了自己的皇位。】
    【其實很簡單一個道理,我有一個玩的特好的兄弟,但每次打王者都因為意見不合而每次結束都吵架】
    【殺祁王,殺林氏都沒錯 但看不懂連帶著軍隊一起砍了是為啥】
    ………
    “並非朕生來無情。隻要坐在這把龍椅上,人自然是會變的。你記著,無論景琰現在什麽樣,等他坐上了這個位子,他也會變的。林燮曾經想要的朝局,他想要的那個天下,朕給不了他,祁王也不可能給他,永遠都沒有人能夠給他的。”
    而梁帝的這些話並沒有讓梅長蘇感到認同,要知道他做不到的事情,也並不代表祁王就做不到,而祁王能有仁德之名,也是靠著自己的政績而來。
    雖然他有時和梁帝的意見不同,但都是當麵直言,從無在背後有半點苟且,可他的光明忠直卻並沒有得到梁帝的認同。
    “作為父皇,你不懂祁王,他在獄中喝下那杯毒酒,心中該是何等的悲涼,隻怕陛下難以體會吧?可就算是為了當年的父子情誼,為了祁王寧死不反的這份心,查證一下當年的清白就有這麽難嗎? 就做不到嗎?”
    雖然兩人的立場各不相同,但在這一刻,或許是梁帝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又或許是他想到了被自己冤死到牢中的祁王,最終他還是答應了重審赤焰舊案,並將這一結果昭告天下。
    “隻是有個條件。不管怎麽說,景琰畢竟是朕的兒子,但是你,你不一樣,赤焰的血終究留得太多了,朕絕不能讓林殊,讓你活著站在朝堂之上,站在朕的麵前,站在天下人的麵前!明白嗎?”
    而梁帝此時還不知道,梅長蘇對這一刻早有預料。要知道,若他以林殊的身份重返朝堂,就等於把梁帝綁到了恥辱柱上,他每一次露麵,就會讓眾人想起這樁舊案,也會讓人想起梁帝以往的過錯。
    但梅長蘇的目標從來都不是重返朝堂,就算梁帝不提及此事,他也會推翻冤案後遠走江湖,所以麵對梁帝的要求,他連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那、那景琰呢?他肯定不會願意,你如何勸服他?”
    “至於如何勸服景琰。那是我的事。從此以後,你我不必再見。”
    ………
    【我要是梁帝,先穩住局麵,承諾重申舊案,然後逐個擊破,先殺了蘇哲,再廢了太子,朝堂上背叛的一個個解決!】
    【老了,殺不動了。】
    ………
    喜歡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請大家收藏:()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