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韓王仁義信
字數:4193 加入書籤
韓嬰的兵力一分再分。
韓嬰自將晉成、武興、彭越、騎爽等人進攻齊國西南大城南城。
而令大將衛滿率領本部精兵萬餘,民夫萬餘,帶領大量的糧草輜重進攻卞縣,下令攻入卞縣之後,便就地收集守城物資防守。
卞縣。位於南城東北方向,距離不遠。二城可以互相救援,形成掎角之勢。
而且田橫雖然在一些關鍵地方布置了將軍,聚兵防守。但齊國太大,又人口衰弱。他無法做到麵麵俱到。
卞縣、南城雖然也是大城,但沒有兵力防守,隻有縣令率領官吏、百姓守城。
上午。
陽光燦爛,寒風陣陣。
衛滿率領二萬餘人進入了卞縣地界。
“衛”“韓”字旌旗迎風飛舞。無論士卒還是民夫都是昂首挺胸,殺氣衝天。
隨從車馬輜重甚眾,氣勢煊赫。
前部。
“衛”字旌旗下。衛滿身披重甲,策馬而行,環顧一眼四周的隊伍,心中充滿了銳意。
“統兵萬人,為大將征討一方。大丈夫當如是。”他對目前的職權、地位非常滿意,對接下來的韓、楚交戰充滿了興奮。
“齊國不算什麽。隻有楚國才配與韓國為敵。攻占卞縣輕而易舉。與楚將交戰才是關鍵。我分兵把守一方,這是大王的信任。我的對手會是誰呢?是龍且還是鍾離昧?”
衛滿想到這裏,內心的興奮散去不少,漸漸冷靜下來。
“雖然這一年有餘,我訓練精兵,研讀兵法。自認為本事大進,但恐怕也不是龍且、鍾離昧,甚至一些項姓的對手。就像大王下達的軍令一樣,我隻能守備城池。”
衛滿深呼吸了一口氣,揚起馬鞭大聲下令道:“加快速度,我們要盡快入城準備迎戰。”
“是。”傳令兵大聲應是,策馬下去傳達了軍令。
“將軍有令,加快行軍速度。”
“將軍有令,加快行軍速度。”
軍令下達,無論士卒、民夫都是憋著一股氣,加快了行軍的速度。
“大王待我等厚,我等不可辜負大王啊。”凡國家征徭役,民夫或多或少都會逃亡。而韓嬰麾下民夫,沒有一人逃亡,反而互相鼓勵,再苦再難也咬牙不逃。
士卒更不用說,衛滿為將稱職,撫恤士卒很是勤勉。
..............
卞縣。
聽聞韓軍將至,縣令李雲下令關閉城門,征召官吏、民壯守城。
但響應者寥寥無幾。
一來城中人口不多,二來有一部分壯丁被征調去了臨淄。
城上站立守衛的人寥寥無幾,且散發著烏合之眾的氣息,仿佛驚弓之鳥,大有隨時逃走的架勢。
縣令衙門,書房內。
李雲臉色鐵青,渾身冒汗,背著手來回踱步。心中暗道:“以我縣中實力,哪怕韓軍沒有攻城器械。我也守不住。我隻有三條路。”
“一是歸降韓嬰。”
“二是馬上逃走。”
“三是馬上自殺。”
“歸降韓嬰,我家眷在臨淄。怕要受到牽連,滿門被殺。”
“我又不想自殺殉田。”
“那就隻能逃走了。畢竟韓軍勢大,而我手中沒有兵馬,沒能守住城池也是情有可原。家眷可能被牽連,但不至於滿門被殺。”
打定了主意之後,李雲不敢遲疑。再遲疑韓軍就兵臨城下了。他叫上了心腹,帶上了家眷,離開縣衙,匆匆從西城門離開,直撲西邊的魯縣。
魯乃當年魯國都城,現在的齊國重城。有將軍帶兵駐紮,相對安全。
城中官吏、百姓得知縣令已經逃走,或也跟著逃走,或留在城中觀望局勢。
等衛滿之兵到達卞縣的時候,城門敞開,有願意投降的官吏出城迎接。
衛滿十分謹慎的沒有入城,而是先派遣軍隊控製了城池,這才策馬上前與官吏見禮。
“將軍。”官吏見到衛滿騎著高頭大馬而來,立即行禮道。
“諸位免禮。”衛滿翻身下馬,和顏悅色的雙手虛扶道。等官吏站直了,他直言道:“諸位。諸田雖然雄壯,但並不團結,爭做齊王自相殘殺。田橫雖然是壯士,但與項羽爭鬥,使得齊國一蹶不振。諸田不能保護齊國百姓。而我韓氏大王,才兼文武。寬厚治國,強猛征伐。能安定齊國之王,必是韓王。”
“我希望你們能真心助我一臂之力,輔佐韓王。使得齊魯恢複強盛。”
“是。”官吏們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留下來的他們或是投機分子,或也確實有這個想法。
諸田不能保齊國,而楚國屠殺齊國人。
現在韓嬰來了,不如幹脆歸順這位仁義勇敢的韓王。
衛滿點了點頭,又吩咐道:“如此,諸位回去縣衙,立刻草擬安民榜。告訴卞縣百姓,我韓氏之兵軍紀嚴明,我韓氏大王法度嚴苛。我絕對不敢縱兵傷害百姓哪怕一人。請卞縣百姓放心。”
頓了頓後,他又說道:“我聽聞很多百姓、官吏逃亡。你們招募他們回來。”
“是。”官吏徹底放下心來。應聲的同時,暗道:“果然是暴君與仁王。項羽攻打齊國,縱兵殺戮。韓王攻打齊國,撫恤百姓。二王南轅北轍。韓王,真仁義智勇也。”
有對比才有傷害。項羽用屠,韓嬰用仁。
韓嬰初到齊國,沒有恩信。而田氏強盛,在齊國很有根基信義。
衛滿按照韓嬰的命令,這一套下來,頓時初立恩信,收獲了部分民心。
衛滿不僅說的好聽,也下令士卒不可侵犯百姓,違抗軍令者,殺無赦。
他還說:“我等行軍作戰辛苦,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大王如果奪下齊國,必定會以齊國財富賞賜我們。何必殺百姓取財帛?”
士卒對此堅信不疑。韓王乃天下強王,巨鹿之戰,滅魏、燕、代、趙,與楚國、匈奴交戰,沒有一次敗績。區區齊國,當然不會是韓王對手。
而韓王仁義寬厚,等攻下齊國,當然不會忘記壯士辛苦。
當然,就算韓王沒有賞賜。他們也會盡力而為。因為韓王是他們的王,為他們的家族、家鄉帶來了穩定。
衛滿把這件事情處理好之後,就安心在城中盤著。士卒休息以準備與楚軍作戰。
民夫出城砍柴,留作柴火,也製作箭矢、滾木以作為守城之用。
收集石頭。
加強加固城池。
因為他的舉動,逃走的官吏、百姓有部分回來了。並願意支持韓軍。
支持韓王。
韓王之仁義信。
韓軍雖然來到了敵國作戰,孤軍深入。但並非人盡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