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瀛洲亂起

字數:4992   加入書籤

A+A-


    因為明軍對瀛洲捕魚業的寬容,嚶軍的武器由阿米艦船運送到外海,交給瀛洲土著的漁船後,偽裝成海鮮運入瀛洲內部。
    按理說這應該是很容易防備的,尤其是對於擁有大量冗餘士兵、軍艦的明軍。
    隻需要抽調兵力和艦隊,加強瀛洲近海的盤查和監視力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破壞甚至徹底摧毀掉這種運輸方式。
    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簡單,也沒有人願意去做。
    因為太麻煩了。
    瀛洲是個列島,到處都是海岸,從南到北綿延何止千、萬裏,要想高效的盤查攔截又得需要多少艦船?
    這筆賬,明軍懶得算。
    陸軍和空軍的老爺也一樣,甚至比海軍要更嚴重。
    畢竟在他們眼裏,海軍起碼還有大把多海岸線要守,他們蹲在這裏是真的舉目四望看不見一個敵人。
    空虛、寂寞、冷~
    陸軍都忙著收割瀛洲土著,而空軍無聊到趁著訓練在天上耍特技,更有甚者還敢去夥同海軍一起賣燃料。
    北司負責監視記錄的人都吐槽:這詭地方居然都能把海、空逼到合作了,簡直不是人能待的地方啊!
    在這種擺爛的氛圍下,瀛洲附近大片的海域都是“不設防”狀態,別說阿米人用來運武器的貨輪了,就算它們派軍艦過來逛一圈也有很大概率不會被明軍發現。
    因為水師的老爺們也不屑於做這種類似看家護院的工作。
    被宣慰司警告了就大罵:啥?我們油料不用錢的嗎?要去你自己去!
    然後轉手的把“多餘”的油料賣了。
    至於說賣了給誰,根本沒人關注。
    到手的票子才值得關注。
    管理儲油設施的隻需要讓海軍司令部裏的老爺們滿意就行,那些在艦上執勤的人要考慮的就多了。
    如此囂張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這海軍裏頭最大的腦袋,可是姓朱啊!
    老晉王這個元帥可還活著呢,雖然早就不管事了,但隻要他不吭聲就沒人敢對海軍指手畫腳。
    徐子寧不敢管,畢竟按理說他還得管這位叫爺爺呢。
    更何況人家還姓朱的,連這整個大明朝在明麵上都是人自己家的。
    這自家人的事情,那能叫偷嗎?!
    所以朱心沂也假裝不知道,或者說她非常清楚自家爺爺是什麽樣的人。
    些許阿堵之物,根本沒有資格讓老爺子抬抬眼,更別提為之違背原則了。
    不管肯定是有別的原因,同時也就說明她不能管。
    那就假裝不知道吧……
    而類似這種睜眼瞎的行為,早已彌漫在整個瀛洲的土地上。
    放縱、釣魚打窩甚至鉤引,無論用什麽樣的詞來形容這種行為。
    它毫無疑問的奏效了。
    上鉤的瀛洲流亡者絡繹不絕。
    一開始它們或許還心存謹慎,派出能夠代表自己的使者帶著武器回去接觸。
    但漸漸的它們都發現,明軍好像對於這種事完全不設防啊。
    各路使者,來來回回,進出無阻,武器裝備更是運進去了不計其數。
    眼瞅著它們的力量越積越強,逐漸開始有藩主按耐不住了。
    它們也悄悄地潛入瀛洲地區,暗地裏打出各自的旗號,開始招兵買馬。
    率先察覺到異常的,是那些沒有逃走並屈服於明軍的藩主。
    因為它們驚訝的發現,當年跑路的那些熟人甚至遠房親戚,居然回來了!
    甚至還有人才主動聯係它們,邀請它們一同“趕走”明軍。
    把它們都逗笑了。
    心想自己是榮華富貴,還是落魄潦倒那可全都在明軍的一念之間。
    趕走明軍?你亻也女馬搞笑呢?
    你會把自己的金主趕走嗎?
    想也知道不可能!
    所以它們立刻給明軍報信,然後也開始就地招兵買馬,家裏有人在輔助軍的,更是直接調來了“明軍”參戰。
    甚至共同打出旗號:尊明攘虜!
    高呼:“大明萬勝!”
    “我們聯合!”
    “義在西軍!”
    隻能說這話多少是有點不吉利了。
    但它們誌得意滿,氣勢如虹。數個遵奉大明的藩主打出旗號,然後就向著那些藏在山溝溝裏悄悄舉旗的遠房親戚們,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進攻。
    “喲西!”
    “敵在瑞啱寺!”
    “進軍!”
    大明建武三年,端午節。
    八百尊明的瀛洲兵,向著隱於一座寺院中的某個流亡藩主發起了進攻。
    在瀛洲被稱為“端午の変”。
    然後……
    就糟了!
    因為在那座寺廟內部和周圍,都埋伏了大批手持嚶製武器的匪賊。
    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想的,八百人說到底也不少,先派幾個去偵查能咋滴?
    愣是一窩蜂的悶頭往前衝。
    八百人,剛衝進去一小部分,就遭到了來自四麵八方的火力打擊。
    前麵驚恐萬狀的後撤,後麵的還在迷迷糊糊的往前擠,真就是被當坤刹。
    好不容易反應過來了,結果剛撤到外麵又遭到了類似的打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進退兩難,無比絕望。
    他們可沒有撕布機或者短劍,依然還在用著拉大栓和衝鋒槍。
    而對手不但有射速超快的嚶七七,甚至還有迫擊炮支援,再加上還是把他們包起來打的交叉火力……
    不到一個時辰,八百人全軍覆沒。
    戰鬥結束後,一幫野生小傀子,高舉起槍狂喊:“板載!”慶祝勝利。
    嚇得那個帶隊的藩主落荒而逃,若非有親衛的拚死掩護,他恐怕得被當場活捉。
    所謂的聯軍也土崩瓦解,因為它們總共也就幾千可戰之兵,其中有不少還是剛拿起槍的普通瀛洲土著。
    敵方能一戰全殲八百!
    這還打個隻因兒啊!
    全都各回各家據城堅守去了,保衛大明這種高級的事情還是交給真·明軍罷。
    他們在大明治下整天歌舞升平,早就忘記了該怎麽打仗,以為人多就能贏,結果就被這玩笑般的埋伏給打了個團滅。
    輸了一場就沒了膽氣,隻想著保存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了。
    似乎大明真的把他們養廢了。
    八百是個很神奇的數字,自古以來靠著八百兵成事的猛人很多。
    而這次……
    瀛洲一個藩主損失八百兵,他把家底都給輸了個精光,藩地都不要了,哭哭啼啼的躲進瀛洲城裏請求庇護。
    隻是他猜不到,自己這一敗,仿佛是推倒了多米諾骨牌。
    戰後短短數日,岩掱山以北接連立起了十數麵旗幟。
    在岩掱山以南的地區,則冒出了以鬆崎家為首的幾股奇怪的“義軍”。
    同樣是拿著嚶製武器的它們,居然都是嚷嚷著要遵奉大明。
    而此時的明軍呢?
    他們默默的收攏防線,隻集中保護重要的城市和礦場,其他一概不管。
    這瀛洲,終究是亂起來了。
    喜歡日月山河永在!但卻在1936?請大家收藏:()日月山河永在!但卻在193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