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虎仆營訓練
字數:3341 加入書籤
第 149 章:虎仆營訓練回曆 631 年冬?玉龍傑赤訓練場)
回曆 631 年冬,玉龍傑赤的訓練場被齊膝深的積雪覆蓋,寒風裹挾著冰碴如刀刃般刮過用生牛皮搭建的簡易靶場,發出刺耳的尖嘯。虎仆營的降軍們瑟縮著身子列隊,他們身上的破衣爛衫在風中簌簌發抖,衣角處還沾著攻城時留下的血漬與泥汙,與一旁身著厚實羊皮甲、腰間彎刀寒光閃閃的蒙古監工形成鮮明對比。
“一群廢物!架個雲梯也要歪七扭八!” 百夫長忽都暴喝一聲,他滿臉橫肉因憤怒而扭曲,揮舞著鑲鐵邊的皮鞭,鞭梢卷起的雪粒如利箭般打在一名波斯工匠臉上,頓時劃出數道血痕。這名百夫長曾跟隨鐵木真征戰蔑兒乞部,馬蹄踏過無數敵人的頭顱,此刻眼神中滿是輕蔑,“當年我隨大汗征討蔑兒乞部,十歲孩童都能把馬奶酒皮囊捆得比你們結實!”
隊列中響起一陣壓抑的嘀咕聲。花剌子模降軍阿裏木握緊拳頭,指甲深深掐進掌心,幾乎要刺破皮膚。他曾是玉龍傑赤城內頗有名氣的石匠,雙手本是用來雕琢精美的石柱與雕像,此刻卻要在蒙古人的皮鞭下,笨拙地學習搭建中原樣式的雲梯。“都聽著!” 忽都的鞭子重重抽在鬆木支架上,木屑紛飛,“明日卯時前,若搭不好十架雲梯,你們就去護城河底撈冰塊當飯吃!”
夜幕降臨時,訓練場角落的篝火堆劈啪作響,幾個波斯工匠圍坐在一起,分食著硬如石塊的黑麵包,蘸著發酸的馬奶酒充饑。阿裏木望著手中的食物,思緒不禁飄向家中。他想起溫柔的妻子每日清晨為他準備的烤餅,想起年幼的孩子在他膝頭嬉笑的模樣,眼眶不禁濕潤。“聽說蕭虎大人從前也是匠人?” 年輕的學徒怯生生開口,聲音裏帶著一絲希冀,“或許他能聽聽我們的難處……”
“閉嘴!” 年長的銅匠穆罕默德警惕地環顧四周,壓低聲音嗬斥道。他臉上布滿歲月的滄桑,眼角的皺紋裏還嵌著未洗淨的銅屑,“蒙古人隻會用皮鞭說話。三年前,我給蘇丹打造鑲嵌寶石的王冠時,何曾受過這等羞辱?那時我出入宮廷,連侍衛都要對我行禮……” 他的聲音漸漸哽咽,話語裏滿是憤懣與無奈,以及對往昔榮光的懷念。
次日清晨,蕭虎踩著積雪來到訓練場,靴子踩在冰層上發出 “咯吱咯吱” 的聲響。他遠遠就看見忽都的皮鞭再次揮向一名摔倒的降軍,那名降軍因饑餓和寒冷,早已沒了力氣起身躲避。“停手!” 蕭虎大喝一聲,火銃柄重重磕在了望塔立柱上,驚飛一群覓食的烏鴉。忽都的鞭子懸在半空,臉上滿是不滿,嘟囔道:“大人,這些降軍不打不成器!不給點顏色瞧瞧,他們怎會聽話?”
蕭虎掃視隊列中傷痕累累的眾人,目光最終落在阿裏木滲血的額頭。他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不忍,解下自己的羊毛圍巾,輕輕遞給顫抖的年輕人。那圍巾帶著他身體的溫度,阿裏木愣了愣,眼中湧起感動的淚花。蕭虎轉身看向忽都,眼神變得嚴肅:“從今日起,收起你的皮鞭。他們不是牲口,是能打造利器的工匠,是我大蒙古西征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忽都瞪大眼睛,滿臉不可思議:“大人!這是違背《大紮撒》的軍規,對待降軍就該嚴厲……”
“《大紮撒》還說要珍惜能工巧匠!” 蕭虎打斷道,從懷中掏出一本泛黃的羊皮手冊,封皮上 “營造法式” 四個篆字雖已有些模糊,但仍透著一股古樸的氣息,“這是漢地的《營造法式》,裏麵寫著‘匠者,國之利器也’。你若再隨意鞭打工匠,我就把你調到輜重隊去喂駱駝,讓你嚐嚐被人驅使的滋味!”
訓練場一片死寂。蕭虎轉身麵對降軍,提高聲音,目光堅定地掃過每一個人:“我知道你們心中有恨,有怨。你們被迫放下手中的工具,拿起陌生的武器,在皮鞭下苟延殘喘。但看看你們手中的工具 ——” 他拿起阿裏木腰間的鑿子,在鬆木上刻下一道深痕,木屑紛飛,“這些鐵器能打造殺人的兵器,也能建造讓子孫後代安居的城池。你們是想做任人宰割的羔羊,還是成為掌控自己命運的工匠?是要在皮鞭下麻木地活著,還是用雙手打出一片新天地?”
阿裏木突然站出,單膝跪地,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大人,我們願學!但蒙古的繩結法與波斯不同,雲梯支架總是不穩,我們實在……”
蕭虎露出讚許的目光,示意隨從抬來一具雲梯模型:“那就讓漢地工匠教你們‘魯班結’,你們回贈波斯的‘駱駝鞍韉固定術’。知識不該有邊界,技藝更應相互交融。” 他指向遠處白雪皚皚的雪山,語氣激昂,“三個月後,我們要帶著這些雲梯翻越興都庫什山,攻下加茲尼城。到時,每架合格的雲梯,都能換十斤鐵錢!表現優異者,還能與家人團聚!”
訓練場上響起一陣騷動。穆罕默德猶豫片刻,從懷中掏出一張皺巴巴的圖紙,上麵滿是反複修改的痕跡:“大人,我改良了投石機的配重裝置,可將射程增加五丈。這是我反複試驗的結果,隻是還缺一次實地驗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蕭虎接過圖紙,眼中閃過驚喜,仔細端詳起來:“好!若此法可行,你就是匠作監的提舉,管二十個人!從今往後,你的智慧和技藝,會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回報。” 他轉頭對忽都,語氣不容置疑,“從今天起,虎仆營實行‘工分製’,每完成一項工程,按難易程度記工分,累計三十工分可換免死牌一張。我們要用獎勵激發鬥誌,而不是用皮鞭摧毀人心。”
忽都雖滿臉不忿,卻也隻能遵令。接下來的日子裏,訓練場變成了不同文明技藝碰撞的舞台:漢地工匠挽起袖子,耐心地演示如何用 “懸索橋” 原理搭建浮橋,手中的墨鬥彈出筆直的墨線;波斯工匠則蹲在地上,用樹枝在沙土上畫出 “坎兒井” 的挖掘示意圖,口中念念有詞地講解著其中的訣竅。蕭虎親自參與其中,他的火銃時常被用來測量角度,而他腰間的漢地羅盤,也成了工匠們好奇研究的對象,大家圍在一起,用生硬的蒙古語、波斯語和漢語交流,雖然磕磕絆絆,但熱情高漲。
冬至那日,虎仆營迎來首次實戰演練。當阿裏木團隊搭建的雲梯穩穩靠上模擬城牆,士兵們順著雲梯如猿猴般迅速攀爬;當穆罕默德改良的投石機將石彈投出三百步遠,精準地砸中目標,揚起漫天塵土。鐵木真親自前來觀看,他騎在高大的戰馬上,目光如炬,看到精彩處,不禁撫掌大笑:“蕭虎,你這不是在訓練降軍,是在鍛造一把能劈開西域的利劍!有了他們,我蒙古大軍何愁不能踏平諸國!”
忽都站在一旁,看著手中記錄工分的羊皮紙,上麵密密麻麻記著降軍們的成果。他的眼神從最初的不屑,漸漸變成了驚訝與認可。那些曾被他視為廢物的降軍,如今正用他們的智慧和雙手,在蒙古軍的旗幟下,書寫著新的傳奇。而訓練場的篝火堆旁,波斯工匠與漢地匠人正用生硬的蒙古語交流著,偶爾爆發出的笑聲,回蕩在夜空,融化了冬日的堅冰,也悄然化解著彼此心中的隔閡。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巴圖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