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糧道烽煙

字數:2547   加入書籤

A+A-


    第 195 章:糧道烽煙回曆 634 年夏?帕米爾高原  訛答剌城驛道)
    回曆 634 年夏,帕米爾高原的篝火燒紅了蕭虎的臉,他握著半塊燒焦的粟特麵餅,餅皮上的狼虎紋焦痕與火銃柄的刻痕相映成趣。忽都的狼首皮鞭滴著 eted 牛油,靴底粘著的紅土來自三百裏外的 “赤焰穀”—— 那裏本應是糧草運輸的關鍵節點。
    “大人,第三批糧草在赤焰穀遇襲。” 忽都的聲音帶著沙礫般的嘶啞,“護送的欽察騎兵全軍覆沒,糧車被澆了希臘火,連車軸都熔成鐵水。” 他呈上半片燒剩的畏兀兒文密信,焦黑邊緣隱約可見 “熊首” 二字。
    蕭虎的火銃重重砸在地圖上的 “赤焰穀”,那裏恰好位於泰赤烏部舊領地邊緣。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孛兒帖的提醒:“察合台王爺的親衛隊長最近頻繁接觸粟特商隊,他們的駝鈴聲中混著泰赤烏部的狼嚎調。”
    “傳令穆罕默德,” 蕭虎指向地圖上的 “暗河古道”,“用波斯的‘水鏡術’勘探赤焰穀地下,漢地的‘木牛流馬’改良版適合高原馱運,讓巴特爾在車軸刻上狼首咬刃紋 —— 既能震懾舊貴族,又合欽察人的狼神信仰。”
    子時初刻,孛兒帖的狐皮鬥篷帶著雪粒闖入帳中,手中捧著染血的符節皮套:“從殉國的糧草官屍身找到這個,” 她的銀簪輕點皮套內側的熊首刺青,“泰赤烏部的‘血熊祭’標記,三個月前就該被禁的舊紋章。”
    帕麗薩的星象儀在角落發出異響,孔雀石轉盤上的血珠沿著 “危宿” 軌跡流動:“大人,土星刑克心宿,主內賊耗糧。” 她的指尖劃過地圖上的哈剌和林,“克烈部餘孽的信使,三日前經過訛答剌城,帶著老薩滿的‘蒼狼詛咒’。”
    蕭虎忽然冷笑,火銃在掌心劃出銀弧:“他們以為燒了糧草,就能逼我向舊貴族低頭?” 他展開新繪製的 “糧道星圖”,用三種文字標注十二處隱秘補給點,“通知弘吉剌的商隊,用月光紋錦緞包裹‘震天雷’,偽裝成獻給月氏人的貢品 —— 那些熊首紋的火焰,正好點燃我們的誘餌。”
    三日後的黃昏,赤焰穀的焦土上,二十輛蒙著泰赤烏部熊首紋氈布的糧車緩緩駛入。駕車的 “車夫” 袖口露出半截狼虎紋刺青,車轅內側刻著帕麗薩測算的 “破邪星位”。當埋伏的熊首紋刺客揮刀砍向糧車,卻見氈布下滾落的不是粟米,而是裹著希臘火的 “震天雷”。
    “轟隆!” 第一聲爆炸掀起的氣浪,將刺客的熊首刀震成兩截。蕭虎的火銃從山岩後探出,彈著點精準擊碎刺客首領的熊首圖騰項鏈:“告訴察合台王爺的親衛,” 他的聲音混著硝煙,“下次要燒糧草,先學會分辨漢地的‘響雷木’與波斯的‘啞火砂’。”
    糧道修複工作連夜展開。漢地工匠用 “凍土層夯築法” 加固路基,波斯工程師在驛道旁埋設 “駝鈴預警網”,蒙古勇士則在製高點架設 “狼首望樓”—— 樓頂的蘇魯錠長矛能反射陽光,將糧車位置實時傳遞給前線。
    孛兒帖帶著弘吉剌侍女巡視糧隊,每個糧袋都繡著不同部落的微縮圖騰:克烈部的鷹、泰赤烏的熊、弘吉剌的月光紋,環繞著中央的狼虎交纏紋。“老貴族們總說血統純粹,” 她的銀簪劃過熊首紋的眼睛,“卻忘了,草原的奶水能養肥所有羊羔,不論它的毛色。”
    帕麗薩的星象儀在糧隊中央轉動,孔雀石轉盤終於穩定在 “天倉星位”:“大人,糧道上的地脈震動顯示,月氏人派了‘禿鷲斥候’跟蹤商隊。” 她忽然指向蕭虎腰間的虎符,“不過他們的星象術,破不了我們用十二部落圖騰編織的‘護糧陣’。”
    是夜,蕭虎在糧道隘口遇見歸隊的烏孫老者。老人的羊皮袋裏裝著月氏人新製的 “星隕弩箭”,箭頭刻著古希臘文的 “亞曆山大”:“蕭將軍,月氏王子要用我們的血,祭祀他的禿鷲神。” 他露出胸口的雙獅刺青,“但我們更記得,雙獅盾牌曾護佑過所有旅人的糧草。”
    蕭虎的火銃柄輕輕磕在老人的雙獅紋上,金屬與皮膚的碰撞聲裏,仿佛聽見兩個古老文明的低語。他知道,這場糧道危機遠未結束,保守派的熊首紋與月氏人的禿鷲徽,正從前後兩方形成絞索。但當漢地的木牛流馬、波斯的預警駝鈴、蒙古的狼首望樓在帕米爾的星空下連成一線,他忽然明白:真正的隱患從來不在糧道本身,而在那些試圖用舊圖騰撕裂新世界的野心。
    黎明時分,第一隊滿載青稞的糧車抵達前線。蕭虎摸著火銃上的新刻痕 —— 那是昨夜修複糧道時,某位欽察勇士用套馬索勒出的狼首印記。他望向東方,那裏的訛答剌城正升起狼虎紋的軍旗,與西方月氏堡的禿鷲雕像遙遙對峙。而在中間的糧道上,不同文明的工匠與戰士們正用各自的智慧修補裂痕,讓西征的鋼鐵洪流,永遠不會因後方的烽煙而斷流。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巴圖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