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鹽引跨海

字數:3270   加入書籤

A+A-


    第 371 章:鹽引跨海回曆 648 年春?泉州刺桐港)
    泉州港的晨霧還未散盡,三十六座磁石防波堤如臥波長龍,將港灣內的千艘寶船護在懷中。這些防波堤以泉州本地的花崗岩為基,表麵嵌著從磁州運來的磁石片,每道海浪拍打堤岸,都激起細微的藍光,那是磁石與海水鹽分產生的自然共鳴。蕭虎身著繡金緞麵的蒙古式戎裝,腰間虎頭符節的磁石墜飾與碼頭上的七層磁石燈塔遙相呼應,塔身每一層都刻著蒙漢雙語的航海祝詞,在晨霧中若隱若現。
    他站在福船甲板上,看著二十名漕工正用磁石滑輪吊起海鹽麻袋。這些滑輪的軸承嵌著波斯磁石,能減輕三成拉力,是陳弘範耗費百車海鹽從阿拉伯商人處換來的奇巧。麻繩與滑輪的摩擦聲中,夾雜著波斯商隊的駝鈴聲 —— 他們正用駱駝運送香料,準備換取兩淮的海鹽。
    "達魯花赤大人," 揚州鹽商陳弘範踩著潮濕的甲板走近,錦袍袖口繡著的蘇魯錠紋用金線勾勒,與他腰間懸掛的虎紋金錠交相輝映。他手中捧著鑲著東珠的羊皮航海圖,圖角還沾著占城的紅土:"占城使者今早登岸," 他恭敬地呈上航海圖,圖上用朱砂詳細標注著占城沉香林、馬六甲暗礁群與波斯商路,"其王願以三船伽南香、五車象牙,換取五百枚虎紋金錠及二十車磁州窯磁石粉。"
    蕭虎接過航海圖,磁石墜飾與圖上用磁石粉繪製的北鬥標記產生共振,在晨霧中映出淡淡光斑 —— 這是漢地工匠設計的防偽機關,唯有官府符節能激活。他的指尖劃過圖上的馬六甲海峽,那裏用墨筆寫著 "爪哇鐵錨陣":"告訴占城王," 他的目光投向無垠的海麵,"帝國的鹽引可直通波斯," 指向艙底用磁州磁石加固的龍骨,"但需借道爪哇海域 —— 讓他們的羅盤為我軍導航,亦可共享磁石引航之術。"
    陳弘範謙恭地低頭,目光落在蕭虎甲胄內露出的磁石護腕 —— 那是用磁州窯磁石粉混合牛皮製成,表麵刻著波斯星圖與漢地八卦,曾在采石磯之戰中抵禦宋軍火攻。"小人聽聞," 他壓低聲音,望向遠處天際的黑雲,"爪哇國在海峽暗礁處埋設百具鐵錨,以磁石符文相連,無風亦可讓船毀於暗礁。"
    蕭虎輕笑,火銃柄敲擊著船舷的虎頭浮雕,那裏嵌著從波斯霍爾木茲島帶回的天然磁石:"三年前在多瑙河," 他回憶起西征時的鐵浮屠陣,"咱們用磁石錨鏈破了歐洲騎士的鐵甲," 火銃劃過海麵,驚起一群銀魚,"今日便讓爪哇人知道,漢地的磁石粉,能讓鐵錨成為咱們的向導。"
    是日午後,船隊駛入馬六甲海峽。蕭虎站在首艦的望樓,看著水羅盤的磁針突然劇烈偏移 —— 這是爪哇人設伏的信號。"傳令前軍," 他對副將季先道,"拋下三十具磁石探路浮標,每標間隔二十丈," 指向浪花翻湧的暗礁區,"浮標塗滿蒼山磁粉,鐵錨遇之必起。"
    虎衛營的水兵們將三尺長的浮標投入海中,鬆木浮標表麵裹著浸過磁石粉的麻布。片刻後,海底傳來連續的撞擊聲,數十具鏽跡斑斑的鐵錨破水而出,錨鏈上的磁石粉與浮標產生共鳴,竟自動拖曳著爪哇人的暗樁浮出水麵,在海麵形成一條詭異的鐵鏈陣。陳弘範看著這一幕,想起在兩淮鹽場用磁石片防偽的場景,此刻的磁石,從保護鹽包的小技,竟成了破陣的神器。
    爪哇國的戰船從礁石後殺出,船頭雕刻的海妖圖騰張牙舞爪,船身塗著避磁的棕櫚油。但蕭虎注意到,這些戰船的鐵製船錨正被磁石浮標吸引,不由自主地向蒙古船隊靠攏。"弩手準備!" 他的火銃朝天射擊,綠色信號彈升空,"第一輪射錨鏈,第二輪射舵輪!"
    千支塗著磁石粉的弩箭破空而出,在磁流的引導下,精準命中爪哇戰船的鐵錨與舵輪。錨鏈相互吸引的力量讓敵船陣型大亂,數艘戰船失控撞向自家暗礁,甲板上的爪哇戰士跌入海中,被暗礁劃破的船底正湧入海水。蕭虎趁機揮動令旗,福船的磁石衝角破水而出,船頭的虎頭浮雕由整塊磁石雕刻而成,竟將敵方木船的龍骨生生吸裂,海水灌進船艙的轟鳴聲響徹海峽。
    海戰持續到黃昏,爪哇國主親自乘坐裝飾著珍珠的小艇來降,手中捧著鑲滿寶石的青銅羅盤,指針正瘋狂旋轉:"北虜的磁石之術," 他跪在甲板上,額頭觸地,"竟能讓大海的鐵錨聽從調遣,連海神的怒火都被平息。"
    蕭虎接過羅盤,見指針正慢慢指向蒙古艦隊:"不是聽從調遣," 他指向海麵的磁石浮標,"是順應天道 —— 鐵錨生於大地,磁石乃大地之血," 他將一枚虎紋金錠遞給國主,金錠上的虎頭與國主船頭的海妖圖騰形成鮮明對比,"明日隨我軍前往占城,讓沉香與海鹽在長生天的威德下互通有無。"
    三日後,船隊抵達占城。占城王在海灘上鋪設沉香木棧道,身後是五百名捧著金箔的侍女。蕭虎看著陳弘範與當地商人用磁石驗金:將虎紋金錠靠近磁石燈,唯有真金會引發燈焰的藍色跳動。"這是帝國的信譽," 他對占城王笑道,"比海妖的傳說更可靠,比宋室的交子更通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夜,蕭虎在船艙內檢視航海圖,陳弘範呈上爪哇國的降表,上麵用梵文寫著 "願為磁石之屬,永供香料"。他忽然想起在大都時,孛兒帖太後說過的話:"磁石能吸鐵,亦能聚人心。" 如今看來,這跨海的鹽引,何止是貿易憑證,更是帝國的疆土拓張令 —— 每一艘載滿海鹽的福船,都是插向海外的軍旗。
    泉州的市舶司內,賈似道看著戰報中磁石破陣的描寫,玉扳指敲打著案頭的《諸蕃誌》,書頁間夾著爪哇國的降表抄本:"北虜竟將磁石用在海上," 他望向窗外的刺桐花,花瓣落在市舶司門前的磁石地磚上,"當年蒲壽庚若懂得磁石引航,何愁市舶司印信易主?" 他不知道,此刻的泉州港,已有波斯、阿拉伯、占城的商船升起虎紋金錠旗,心甘情願接受大元的市舶司管轄。
    而在波斯灣的巴士拉港,阿拉伯商人穆罕默德看著東方駛來的蒙古船隊,取出從泉州帶回的磁石羅盤。當指針穩穩指向泉州方向時,他對學徒說:"記住,那麵繡著虎紋與蘇魯錠的旗幟所到之處,便是財富匯聚之地。"
    當蕭虎的船隊再次啟航時,泉州港的磁石燈塔已全部點亮,七層塔身的光芒映在海麵上,形成一條璀璨的航路。他站在甲板上,看著虎紋金錠的旗幟在桅杆上獵獵作響,聽著船艙內海鹽與沉香的混合香氣,知道這場跨海的鹽引貿易,終將成為帝國海上霸權的開端。而那些曾被視為天險的海洋,在磁石與智慧麵前,正逐漸成為大元帝國的通途,讓長生天的威德,順著海風,傳遍四海。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巴圖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