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烽燧炮警

字數:4000   加入書籤

A+A-


    661 章烽燧炮警(至元二十七年冬?斡耳朵東境烽燧)
    斡耳朵東境的狼山烽燧在冬至的寒風中矗立,燧長趙武(漢人老兵)緊攥傳警令旗,手指凍得發紫。烽燧按 “五裏一燧、十裏一堡” 布設,夯土台高九丈,頂部設狼煙灶與青銅警鍾,台下儲著三天的幹糧與引火硫磺 —— 這是《元史?兵誌》“邊境烽燧備急製” 的標配。“寅時三刻發現黑影,” 了望兵李二狗的聲音發顫,千裏鏡(銅鏡折射裝置)中,察合台騎兵的鐵蹄揚起雪塵,“約五千騎,正向炮陣方向移動。”
    趙武立即啟動預警先點燃狼煙灶,幹燥的狼糞與艾草混合燃燒,黑煙柱直衝雲霄,這是 “敵襲” 信號;再敲響青銅警鍾,鍾聲傳向十裏外的下一座烽燧;最後放飛信鴿,鴿腿綁著桑皮紙密信,“五千騎,鐵浮屠在前,” 送往斡耳朵中樞。他的動作熟練如行雲流水,這是戍邊十年的本能 —— 烽燧卒的職責就是 “一煙二鍾三鴿”,讓警訊以最快速度傳遞。
    第一座烽燧的狼煙升起時,西校場的炮陣已進入戒備。炮陣百戶那拉珠爾望著東方的黑煙,按《烽燧炮警則例》下令“鳴炮傳警!” 甲士們迅速裝填火藥,三十斤石彈填入炮膛,引線點燃的 “滋滋” 聲在寒風中清晰可聞。“轟” 的一聲巨響,炮口噴出火光,石彈在半空炸裂,這是 “第一響”—— 示警敵襲逼近。
    炮聲以 “十裏一炮” 的節奏接力第一響後,十裏外的二號炮位接令鳴炮,再十裏外的三號炮位續響,形成聲威鏈條。那拉珠爾的傳令兵騎著快馬穿梭於炮陣,“每響間隔一炷香,” 確保後方能準確計數,“三響即全軍備戰,” 這比單純的狼煙更具穿透力,尤其在風雪天氣中。炮身的鐵礦粉紋路在火光下泛青,仿佛在印證這是來自中樞的權威信號。
    斡耳朵的望樓上傳來急促的鍾聲,蕭虎披甲登樓,手中的《漠北防務圖》已標注敵襲路線。“第一響來自狼山烽燧,” 耶律鑄展開信鴿帶回的密信,桑皮紙上的字跡因鴿飛顛簸略顯潦草,但 “鐵浮屠” 三字觸目驚心 —— 那是察合台最精銳的重甲騎兵。蕭虎立即下令“虎衛營全員集結,” 劄剌兒台的術赤係騎兵從右翼包抄,“炮陣按梅花形布防,” 交叉火力覆蓋必經之路。
    調度令用三語書寫,快馬分送各營虎衛營的銅符、術赤係的狼符、炮陣的炮符同時啟用,“符到即動,” 不得延誤。蕭虎望著望樓下的甲士們披甲備馬,鐵甲摩擦聲與馬蹄聲交織,心中清楚這是新炮陣建成後的首次實戰,“必須讓察合台知道,” 分散炮械的時代已結束,集中布防的威力將震撼漠北。
    劄剌兒台在術赤係營地吹響牛角號,千戶們聞聲策馬趕來,狼皮帳前的旗杆升起 “備戰” 旗 —— 黑底白狼紋的旗幟在風雪中獵獵作響。“蕭監國令我部右翼包抄,” 他揮舞著令符,狼首符牌在陽光下泛光,“烏爾圖帶五十騎助守炮陣,” 阿勒壇率主力騎兵繞後,“斷敵退路,” 這是盟誓後的首次協同作戰。
    術赤係騎兵的備戰效率驚人甲士們在馬背上勒緊甲胄,馬鞍旁掛著弓箭與彎刀,戰馬刨著雪地,噴著白氣。烏爾圖檢查著助守的五十騎,他們的鐵甲上還帶著祭天盟誓時的血酒痕跡,“記住薩滿的祝詞,” 他拔出彎刀指向東方,“炮陣是後盾,我們是利刃,” 配合方能取勝。馬蹄聲如雷,騎兵隊如黑色洪流湧向炮陣側翼。
    察合台的先鋒將阿合馬勒(與通西司郎中同名不同人)勒住戰馬,鐵浮屠騎兵列成整齊的方陣,鐵甲在雪地反射著冷光。他望著遠處的炮陣輪廓,嘴角勾起冷笑“去年乃馬真後時期的炮陣不堪一擊,” 傳令兵帶來的情報顯示,新炮陣雖多,但分散部署 —— 這是他故意放出的假消息,旨在麻痹對手。
    “鐵浮屠在前,輕騎兩翼,” 阿合馬勒的令旗揮下,重甲騎兵如鋼鐵洪流推進,馬蹄踏碎積雪,聲震曠野。他們攜帶的破陣錘重達百斤,專為摧毀炮架設計,“衝破炮陣,” 斡耳朵的財富與草場就在眼前。前鋒的哨探回報“炮陣靜悄悄的,似未察覺,” 阿合馬勒更加得意,加速向百步射程內逼近。
    炮陣中央的望台上,周顯用千裏鏡觀察敵陣,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阿合馬勒不知道,炮陣早已按梅花形布防,五組炮群隱蔽在土坡與草垛後,隻露出三寸炮口。“敵騎進入百步射程時,” 他對那拉珠爾道,左翼炮群先擊,右翼炮群跟進,“讓他們嚐嚐交叉火力的滋味。” 甲士們的手指扣著引信,掌心的汗水在寒風中結成薄冰,卻無人敢懈怠。
    隱蔽的暗炮位裏,甲士們透過草垛縫隙瞄準,鐵殼火藥彈已填入炮膛 —— 這是稅銀新鑄的改良彈,落地即炸。周顯的令旗在風中揮動紅旗準備,黃旗瞄準,“待我揮黑旗,” 齊射!炮陣周圍的鐵蒺藜已鋪設完畢,戰馬踏入必受重傷,這是為鐵浮屠準備的第一道陷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當察合台的鐵浮屠距炮陣百步時,蕭虎在望樓揮下黑旗。“放!” 那拉珠爾的吼聲與炮響同時爆發,左翼六門炮率先開火,石彈如冰雹砸入敵陣,重甲騎兵被瞬間掀翻,人仰馬翻。阿合馬勒大驚失色,剛想下令轉向,右翼炮群的第二輪齊射接踵而至,鐵殼火藥彈在騎兵方陣中炸開,碎石與鐵片飛濺,慘叫聲此起彼伏。
    炮陣的齊射形成了死亡地帶正麵百步內,石彈與鐵蒺藜交織,鐵浮屠的重甲在三十斤石彈麵前不堪一擊,鐵甲碎片與戰馬屍骸堆積如山。“第三輪齊射!” 周顯的令旗再次揮動,炮口火光連成一片,仿佛長生天降下的雷霆。阿合馬勒的親兵護著他後撤,卻被一枚火藥彈炸斷馬腿,他狼狽地摔在雪地裏,望著潰散的騎兵,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就在炮陣壓製敵陣時,劄剌兒台的騎兵從右翼殺出。烏爾圖的五十騎按約定衝擊敵陣側後方,彎刀劈砍重甲縫隙,“炮陣在前,我們在後,” 他的吼聲激勵著部下。阿勒壇的主力騎兵則切斷敵退路,弓箭如雨般射向潰散的察合台輕騎,“不讓一人逃脫,” 這是對盟誓的踐行。
    術赤係騎兵的突襲如虎添翼,與炮陣形成夾擊之勢。烏爾圖在混戰中瞥見炮陣的火光,心中再無此前的疑慮 —— 蕭虎的集中布防果然威力無窮。他揮刀斬落一名敵騎,鮮血濺在祭天所得的鐵甲碎片上,那碎片仿佛在發燙,印證著薩滿的祝詞“炮聲護諸部。”
    阿合馬勒試圖重整殘兵,卻發現騎兵已徹底潰散。鐵浮屠重甲在炮轟下失去優勢,輕騎又被術赤係騎兵追殺,“撤!向察合台本部撤退!” 他帶著殘部向西南逃竄,沿途丟下無數甲胄與兵器。炮陣的追擊炮聲持續轟鳴,石彈在逃兵後方炸開,形成威懾屏障,“讓他們記住炮聲的滋味,” 那拉珠爾望著逃敵的背影道。
    戰場留下的痕跡觸目驚心百步內的積雪被鮮血染紅,鐵甲碎片與戰馬屍骸堆積如山,破陣錘倒在炮架旁,成了失敗的象征。周顯命人清點戰果“擊毀鐵浮屠三十餘騎,” 殺敵三百餘人,繳獲戰馬五十匹,“炮陣無損,” 這是首次實戰大捷。甲士們歡呼著舉起炮管,炮身上的鐵礦粉紋路在夕陽下閃爍,仿佛在慶祝勝利。
    蕭虎在戰場上舉行簡易慶功儀式,術赤係與虎衛營的甲士並肩而立,篝火映著他們帶血的甲胄。劄剌兒台舉起牛角杯“此勝歸功於炮陣與盟約,” 稅銀鑄炮護了草原,也護了諸部。烏爾圖將繳獲的鐵浮屠鐵甲碎片獻給蕭虎,“見此碎片如見炮威,” 他徹底信服集中布防的威力。
    捷報用三語書寫,快馬送往中樞“至元二十七年冬,炮陣敗察合台五千騎,鐵浮屠潰散,” 附戰果清單與戰場繪圖。《元史?兵誌》記載此戰“炮陣初戰大捷,漠北諸部震服,叛黨不敢輕易南犯。” 戰後,炮陣的威名傳遍草原,稅銀鑄炮的意義被牧民傳頌 —— 這場勝利不僅是軍事的,更是稅政與同盟製度的雙重證明,讓斡耳朵的權力根基愈發穩固。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