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河穀追殲

字數:3578   加入書籤

A+A-


    662 章河穀追殲(至元二十七年冬?克魯倫河穀)
    克魯倫河穀的積雪被馬蹄踏碎,那拉珠爾的虎衛營百戶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他按蕭虎的指令分兵三路左路五十騎沿河穀西岸迂回,右路五十騎占東岸高地,中路親率主力追擊,“需將殘敵趕入預設伏擊圈,” 他的狼皮披風沾滿雪粒,腰間的銅哨隨時準備發出信號。
    炮隊的移動炮架在雪地上留下轍痕,這是軍器監新改良的輪式炮架,用克魯倫河硬木打造,輪軸裹羊脂潤滑,“每架需四馬牽引,” 炮匠周顯在旁調試,炮身覆防潮氈,鐵殼炮彈用棉布包裹防凍。那拉珠爾回頭叮囑“進入河穀後炮架需隱蔽,” 待敵半渡再開火,這是借鑒《武經總要》“半渡而擊” 的古法戰術。
    移動炮架的輪軸在低溫下仍靈活轉動,周顯帶著工匠班沿途檢修每架炮配兩名炮手、三名牽馬甲士,“遇陡坡需墊木板,” 防止炮架打滑。炮架兩側掛著備用鐵輪,“若輪軸斷裂可即時更換,” 這是從乃馬真後時期炮隊雪地行軍的教訓中改進的設計。那拉珠爾策馬而過時,拍了拍炮架“今日能否立功,” 就看你們的準頭了。
    進入河穀中段,炮隊按指令隱蔽在矮樹叢後,炮口對準河麵的木橋 —— 這是殘敵西逃的必經之路。炮手們用桑皮紙擦拭炮膛,防止積雪堵塞,“炮彈預裝半膛,” 周顯壓低聲音,隻需填入引信即可發射,“聽我號令再點火,” 過早暴露會讓伏擊落空。
    察合台殘部的蹤跡在雪地上清晰可辨,三百餘騎散亂西行,甲胄上的銅釘在陽光下閃爍,卻無隊列可言。首領阿合馬(非通西司郎中)不斷回頭張望,他的披風已丟失,坐騎氣喘籲籲 —— 昨日炮陣大捷讓叛軍膽寒,此刻隻想渡河西逃,退回本部牧場。
    河穀中段的木橋是他們的希望,橋身由鬆木搭建,僅容兩騎並行,橋麵覆雪結冰。探馬回報“橋對岸無伏兵,” 阿合馬揮刀催促“快過橋!” 他不知那拉珠爾早已算準此路,東岸高地的虎衛營甲士正搭弓待發,箭鏃在雪光下泛著冷光。
    “放!” 那拉珠爾的銅哨尖銳刺耳,隱蔽的炮架同時開火,三枚鐵殼炮彈呼嘯而出,正中木橋中段。鬆木橋身應聲斷裂,積雪與碎木飛濺,正在過橋的十餘名叛軍連人帶馬墜入冰河,河水瞬間染紅。阿合馬驚得勒馬,坐騎人立而起,“中計了!” 他嘶吼著轉向,卻見河穀兩岸已豎起虎衛營的黑旗。
    周顯立即調整炮口,對準南岸的叛軍集群“第二輪瞄準馬群!” 石彈落地炸開,受驚的戰馬四處狂奔,叛軍陣型大亂。東岸的弓箭手趁勢齊射,箭矢如飛蝗般覆蓋敵陣,“按預定戰術,” 那拉珠爾拔劍,“不讓一騎逃脫!” 這是炮陣大捷後的追擊戰,必須徹底肅清殘敵。
    左路騎兵已繞至河穀上遊,右路甲士從高地俯衝而下,中路主力正麵推進,三路形成鐵壁合圍。那拉珠爾的指揮旗左右揮動“留北口,” 故意讓出河穀北口,實則設下絆馬索,“逼他們往預設陷阱衝!” 虎衛營的甲士們默契配合,馬蹄聲在河穀中回蕩,如雷霆滾過雪原。
    叛軍試圖突破北口,卻被暗藏的鐵蒺藜紮傷馬蹄,戰馬哀嚎不止。阿合馬揮刀砍斷韁繩,徒步搏殺,他的親兵組成小陣抵抗,但在三麵夾擊下節節敗退。那拉珠爾勒馬觀戰,親衛遞上千裏鏡“烏爾圖千戶的術赤係騎兵已到南岸,” 他們按盟約趕來助戰,河穀兩岸的旌旗交織成網。
    烏爾圖的狼紋戰旗出現在南岸,他一眼就認出阿合馬 —— 那是去年斬殺他三名百戶的仇人。“今日血債血償!” 烏爾圖的佩刀在陽光下泛光,這刀曾隨他征戰十年,刀鞘刻著術赤係的狼首。他策馬直衝敵陣,馬蹄踏碎冰層,凍土上留下深深的蹄印。
    阿合馬見烏爾圖殺來,咬牙迎戰,兩馬相交的瞬間,刀光如閃電劃破空氣。烏爾圖的刀法帶著草原騎兵的狠勁,三回合便挑落阿合馬的頭盔,“你殺我百戶時,” 他的刀抵住對方咽喉,“怎沒想過今日!” 手起刀落,阿合馬的首級滾落雪地,烏爾圖拾起敵將佩刀,刀鞘鑲著寶石 —— 這是他複仇的信物。
    戰鬥結束後,河穀的雪地上遍布叛軍屍身與散落的甲胄。那拉珠爾與烏爾圖共同清點戰果斬殺叛軍一百八十餘,俘虜五十,繳獲戰馬三百匹、牛羊兩千頭。軍吏們用桑皮紙記錄,每匹戰馬都需驗明毛色、牙口,“凡能作戰的戰馬,” 烙 “炮陣首功” 火印,印在左臀,與鎮北司的馬籍記錄對應。
    烏爾圖將阿合馬的佩刀呈給那拉珠爾“此刀歸你,” 他更在意戰馬,“術赤係需補充坐騎,” 按盟約可分得半數戰馬。那拉珠爾卻道“千戶斬將有功,” 戰馬全歸術赤係,“我隻需記錄軍功,” 這種謙讓讓烏爾圖眼中的戒備消散 —— 同盟的情誼在戰場上愈發牢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戰利品分配按《同盟戰利品則例》執行戰馬歸術赤係補充騎兵,牛羊分三成給虎衛營作軍糧,甲胄武器上繳軍器監回爐。烏爾圖主動提出“阿合馬的寶石刀獻予蕭監國,” 這是表忠誠的方式;那拉珠爾則將俘虜交由鎮北司,“按規矩發往鹽場勞作,” 符合元代處置叛軍俘虜的製度。
    分配記錄由雙方共同簽字,蒙古文與漢文並列,騎縫蓋 “追擊戰驗” 印。烏爾圖的親衛將戰馬趕入臨時馬欄,每匹馬都係上紅繩標記,“烙印需鎮北司獸醫在場,” 確保火印規範,這是軍器管理的鐵律。河穀的寒風中,戰利品的分配既是利益協調,更是同盟信任的試金石。
    那拉珠爾與烏爾圖帶著敵將佩刀返回斡耳朵,刀身的血跡已凝結成暗紅,寶石在陽光下仍閃爍。蕭虎在議事帳驗刀,耶律鑄展開《戰功冊》“烏爾圖千戶斬殺叛首阿合馬,” 那拉珠爾追擊殘敵三百餘,“此戰斬獲戰馬三百匹,” 均合格入軍廄。
    烏爾圖講述斬殺經過時,手指仍在微微顫抖 —— 這不僅是戰功,更是為部下複仇的快意“此刀曾斬我部三名百戶,” 如今懸於帳中,“可告慰亡魂。” 蕭虎命人將刀收入軍器庫,與鐵甲碎片同藏,“刀為證,功為憑,” 他對烏爾圖道,“術赤係的忠勇,我記在心裏。” 這番話讓帳內的術赤係千戶們麵露喜色。
    克魯倫河穀之戰的捷報傳遍漠北,《元史?武宗紀》載“至元二十七年冬,斡耳朵追殲察合台殘敵於克魯倫河,獲馬三百,叛首授首。” 鎮北司將 “炮陣首功” 馬編入官馬場,這些戰馬日後成為術赤係騎兵的補充,強化了同盟的軍事實力。
    烏爾圖因功獲賞鹽引五十張,他將半數分予部下“這是大家的功勞。” 那拉珠爾的虎衛營則獲 “追擊先鋒” 旗,成為炮陣之外的又一威懾力量。河穀的積雪雖會消融,但此戰的影響深遠 —— 它證明同盟的追擊能力,讓察合台部再不敢輕易南犯,正如蕭虎在戰報中所寫“追殲殘敵非為泄憤,” 實為固防之本。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