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西驛商通
字數:4136 加入書籤
667 章西驛商通(至元二十七年冬?西驛商棧)
西驛商棧的駝鈴聲在雪後初晴的空氣中回蕩,比上月稠密了數倍 —— 自炮陣安定漠北,西域商隊已增至每月五十隊,商棧外的駱駝隊列從東門排到西門,駝峰上的波斯地毯、印度香料、西域琉璃在陽光下泛著異彩。通西司稅吏李筠的案頭堆滿《商隊入境冊》,桑皮紙記錄著每支商隊的國籍、貨物、領隊姓名“波斯哈桑隊,貨物地毯二十張、香料五十斤;印度阿三隊,貨物琉璃盞百個……”
商棧的布局按《西域商棧則例》劃分東院存幹貨(香料、藥材),西院放貴重品(地毯、琉璃),南院設交易區,北院為稅吏署。工匠們正擴建倉庫,新砌的青磚牆上刻 “至元二十七年冬擴”,防潮層鋪三層駝毛氈,“珍貨最怕受潮,” 庫吏老張用桐油刷木架,波斯地毯需懸於半空,“琉璃盞要墊棉絮,” 這些細節都來自乃馬真後時期商貨黴變的教訓。
李筠帶著驗貨官在西院抽分,波斯商人哈桑的地毯攤開如花海,紅色底色上織著狩獵圖。“上等波斯毯抽十分之一,” 李筠用象牙尺量尺寸,長三丈以上為上等,“這張需抽半張,” 哈桑急得擺手,用生硬的漢文說“可換香料抽分,” 他的豆蔻質量上乘,按規矩抽十分之二,更劃算。驗貨官用銀針刺地毯,純羊毛應立即回彈,“確為上等,” 記錄在冊後蓋抽分印。
不同貨物抽分比例不同香料按 “成色分級”,上等豆蔻抽二成,普通胡椒抽一成五;琉璃按 “完整度”,無損盞抽一成,微瑕盞抽半成。李筠的算籌在桑木案上翻飛,哈桑的商隊共抽分地毯一張、豆蔻十斤、琉璃五盞,“這些需入通西司官庫,” 他簽發《抽分憑證》,哈桑憑此可免稅通行其他驛站 —— 這是炮陣安定後推出的 “一單通” 便利政策。
南院的交易區熱鬧非凡,波斯商人與中原行商用 “通事語”(漢蒙混合語)討價還價,西域胡商的帳篷外掛著各國貨幣波斯銀幣、印度金幣、中原交子。哈桑與印度商人阿三交換情報“察合台部在邊境設卡,” 但不敢攔截有通西司憑證的商隊,“炮陣的威懾比十隊兵還強。” 阿三則透露“印度王想換虎蹲炮,” 願用象牙與寶石交換。
商人間的信息網比驛路更快,西域商人帶來漠西的消息“旭烈兀汗的商隊也想來,” 但需確認沿途安全;中原行商則帶來漢地物價“絲綢在大都漲價,” 勸哈桑多帶波斯地毯。李筠在旁觀察,將重要情報記在《商情錄》“察合台設卡實為缺糧,” 這對邊境防務至關重要 —— 商棧不僅是貿易點,更是情報站。
夜幕降臨時,哈桑秘密求見李筠,獻上一卷羊皮圖紙,“這是回回炮的構造圖,” 他壓低聲音,圖紙用紅筆標注射程“可達百五十步,” 比虎蹲炮遠五十步。哈桑的條件明確“換虎蹲炮的製造術,” 尤其是裝彈流程與炮架穩固法。李筠不敢擅決,立即用 “急遞鋪” 送圖紙至斡耳朵,封皮注明 “軍器密件”,由虎衛營騎兵護送,“連夜需到蕭監國案頭。”
哈桑在帳篷裏踱步,他的商隊曾因察合台劫掠損失慘重,“炮陣安定商路,” 他願助大元強炮,“回回炮配虎蹲炮,” 誰也不敢再劫商隊。但他也留後手圖紙未畫火藥配方,“核心技術需交換後再補,” 這是商人的精明,也是技術製衡的本能 —— 正如他對副手說“給鑰匙,” 但不給鎖芯。
蕭虎命周顯帶工匠班連夜核驗圖紙,西驛商棧的臨時工坊裏,油燈照亮兩張炮圖回回炮的 “配重式拋石機” 與虎蹲炮的 “火藥發射式” 結構迥異。“回回炮靠重力拋射,” 周顯用竹尺量比例,炮架需埋入土中固定,“適合攻城,” 但機動性差;虎蹲炮靠火藥推力,“適合野戰,” 卻射程較短。工匠們在桑皮紙畫對比圖,紅筆標優勢,黑筆標缺陷。
關鍵差異在瞄準裝置回回炮用 “望山”(刻度標尺),虎蹲炮用 “準星”,周顯讓學徒做模型試驗,“回回炮射程雖遠,” 但瞄準需五人協作,比虎蹲炮慢兩息。“可取其配重設計,” 改良虎蹲炮炮架,增強穩定性,他在《技術比對冊》批注“需保留火藥發射核心,” 這是虎蹲炮的優勢,不能交換。
蕭虎在議事帳召集三司與軍器監合議,回回炮圖紙鋪在案上,劄剌兒台的長子帖木兒(非叛黨)建議“可交換非核心技術,” 如炮架木材處理法,保留火藥配方與鐵礦粉防偽術。耶律鑄補充“按《軍器保密則例》,” 射程、裝彈等可教,“火藥配比、防偽紋必保,” 這是大元炮械的 “命門”。
蕭虎最終拍板“以虎蹲炮裝彈流程換配重設計,” 派周顯帶兩名工匠去商棧,“隻演示不講解原理,” 哈桑的工匠可觀看虎蹲炮操作,但不準記錄。交換儀式在商棧北院舉行,雙方簽《技術交換契》,規定 “不得外傳第三方,” 違約罰駱駝百頭 —— 這是用商業契約保障技術安全,比單純禁令更有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商隊增多後,西驛商棧的防務同步升級虎衛營增派五十甲士,商棧四角設望樓,夜間點燃篝火,“每更巡邏一次,” 巡邏路線用桑皮紙繪製,含隱蔽哨位。李筠與百戶阿古拉製定《商棧防務冊》駱駝需集中圈養,貴重貨物入地下庫,“庫門用三司聯鑰,” 開啟需稅吏、甲士、庫吏同到。
炮陣的威懾是最大安全保障,商棧西望可見斡耳朵的炮影,“察合台部曾想劫商隊,” 阿古拉對商人說,“望見炮陣就退了,” 這比十隊護衛更管用。哈桑的商隊第一次見炮陣操練時,石彈擊中百步外靶心,他的護衛們咋舌“有此炮在,” 商路再無險阻 —— 安全感讓商隊更願前來,形成良性循環。
通西司官庫的珍貨越堆越多,蕭虎下令 “官民分流”上等地毯與琉璃送大都供皇室,中等香料分撥驛站作 “招待用”,下等貨物發往雲州集市 “平價售賣”。李筠帶著官庫吏清點“波斯地毯現存三十張,” 其中五張織有日月紋,“需送禮部驗看,” 防僭越紋飾;豆蔻五十斤,“可入藥也可調味,” 分撥給軍器監作火藥防潮劑 —— 一物多用,符合稅銀高效利用原則。
雲州集市因商棧貨物流通而繁榮,中原百姓首次見到琉璃盞,“比瓷器更透亮,” 爭相購買;波斯商人則搶購中原的絲綢與茶葉,“在西域能換十匹駱駝,” 哈桑的商隊回程時滿載這些貨物,形成 “西貨東輸,東貨西運” 的循環,通西司的抽分銀每月增三成,“可補炮陣維護費,” 王惲在《稅銀月報》中寫道。
為鞏固商路複通成果,三司聯合發布《西驛商路新規》商隊可提前三個月報備行程,“預抽分” 後憑單通行;設立 “商隊互助金”,按抽分銀的一成儲備,“遇劫可申請補償,” 由通西司與鎮北司共擔;每年冬月舉辦 “商路會盟”,邀請各國商人與邊將議事,“共商安全對策。”
新規刻在商棧的青石碑上,漢文、蒙古文、波斯文三語對照,碑頂刻炮形圖案,與三司衙前的稅碑呼應“稅護商,商養稅,炮護路,路通商,” 形成製度閉環。哈桑撫摸石碑上的炮形,對兒子說“這比任何盟約都可靠,” 製度的保障讓跨域貿易有了根基。
西驛商棧的年終總結顯示至元二十七年冬,商隊達六十隊,抽分銀超千兩,“較亂時增十倍,” 炮械維修費全由商稅承擔,“無需動用民稅,” 耶律鑄在奏折中讚歎。蕭虎視察商棧時,見波斯地毯與中原絲綢同列,回回炮圖紙與虎蹲炮模型並陳,感慨道“商路通則民心通,” 這比單純的軍事威懾更能穩固邊疆。
暮色中的商棧燈火璀璨,駝鈴聲與工匠鍛鐵聲交織,哈桑的商隊正準備回程,駱駝背上除了絲綢,還有周顯改良的炮架草圖 —— 技術交換的種子已埋下。這場跨域商通不僅帶來珍貨與銀稅,更在經濟與軍事的雙向加固中,讓斡耳朵成為漠北的繁榮樞紐,正如碑上所刻“炮聲安,商路通,四海寧。”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