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歲末盤點
字數:4263 加入書籤
775 章:歲末盤點至元四十一年冬?虎首堡官署)
臘月廿三的寒風卷著雪沫掠過西城樓,蕭虎手按腰間佩刀,目光掃過垛口的守城記錄簿。“每日換崗是否準時?” 他翻著簿冊問尤裏,冊頁上密密麻麻的紅圈標注著換崗時間。尤裏躬身答:“上月漏崗三次,已將值守卒杖二十示眾,如今換崗皆敲鑼為號,再無延誤。” 蕭虎抽查三名守卒的 “守城須知”,皆能背出 “遇襲時先敲鍾、再列陣、後傳訊” 的規程,又見垛口備著滾石每堆二十塊,標 “待用”)與火把浸桐油,捆成束),點頭道:“細節見真章。”
守將瓦西裏捧著《巡城日誌》上前,日誌用蒙漢雙語記錄:“卯時三刻,雪厚三寸,未見異常;辰時一刻,巡視箭孔,皆無積雪……” 蕭虎指著一處塗改:“此處為何塗改?” 瓦西裏臉微紅:“記錯換崗時辰,已按規矩畫押更正。” 帖木兒在旁補充:“他雖新入營,卻比老卒更較真,昨夜雪大,自請加巡兩趟。” 蕭虎在日誌上蓋 “驗訖” 朱印:“守城如守心,不可有半分懈怠。”
糧倉外寒氣逼人,倉內卻因密封嚴實暖意融融。蕭虎隨糧官劉倉查倉,見 “三層儲備” 井然有序:官倉主儲)存青稞八百石裝陶罐,罐口覆麻布),營倉軍儲)存燕麥二百石麻袋裝,離地三尺),備倉應急)存黑麥一百石木箱裝,箱底鋪石灰防潮)。每倉門掛 “儲糧牌”,標 “入倉日期、經手人、抽檢記錄”,最近一次抽檢在三日前,批注 “無黴變、無蟲蛀”。
蕭虎隨機抽查官倉,命兵卒搬下最底層陶罐,開封後青稞清香撲鼻,他撚起幾粒咬碎,脆響清脆:“水分控製得好。” 劉倉遞上《儲糧考績》:“全年損耗僅三成因冬防動用部分),低於往年五成。” 特別提到 “貴族捐糧百石已入備倉”,蕭虎翻至安德烈捐糧記錄,見注明 “黑麥飽滿,無雜質”,笑道:“安德烈倒懂糧道。” 出倉時見尤裏正指揮家丁清掃倉外積雪防雪化滲水),對劉倉道:“監督需嚴,但也得記人功。”
軍器坊內爐火通明,工匠們正給鎧甲塗防鏽油牛油混鬆煙,防冰裂)。蕭虎查軍械賬冊:“寒甲三百副、弓弩二百張、長槍百五十杆,是否齊全?” 坊主躬身呈上 “保養記錄”:每副鎧甲半月塗油一次,弓弩弦每日鬆繃一次防凍裂),長槍槍尖每周打磨一次。他隨手取過一張牛角弓,拉弦至半滿,弦力均勻無雜音,讚:“弓匠手藝見長。”
兵器架上,蒙漢兵器交錯排列:蒙古彎刀鞘鑲銅飾)與漢地長槍杆纏防滑布)並列,欽察馬弓與中原弩機相鄰。帖木兒拿起一把新造馬刀,揮刀劈向木樁,木屑飛濺:“這刀淬火夠勁!” 蕭虎卻指刀鞘:“鞘內未鋪絨布,易磨刀刃。” 坊主連忙記在《改進簿》上。至箭房,見箭簇分類存放:鐵簇破甲用)、骨簇輕便用)、火箭簇夜戰用),皆標 “數量、造期”,蕭虎滿意道:“軍械足,則軍心定。”
虎營內熱氣騰騰,十隻馴虎臥於暖棚鋪羊皮,設火盆),見蕭虎入營,皆抬頭低吼馴熟的示好)。帖木兒正教瓦西裏馴虎口令,用蒙漢雙語對照:“‘止’即停步,‘進’即向前,聲調要沉。” 瓦西裏試喊 “止”,前排猛虎果然駐足,他額頭冒汗卻難掩興奮。蕭虎問帖木兒:“虎食供應如何?” 答:“每日鮮 eat 十斤牛肉為主),骨湯不限,膘肥體壯。”
演練時,馴虎隨兵卒列陣推進,虎爪踏雪無聲,至指定位置即臥伏,與步兵槍陣配合默契。蕭虎令 “模擬遇襲”,馴虎聞聲躍起,咆哮震得積雪墜落,兵卒舉槍護虎側,攻防有度。他對瓦西裏道:“馴虎如治兵,需恩威並施,既要令行禁止,也要知其習性。” 瓦西裏躬身記下,帖木兒在旁笑道:“他如今喊口令,猛虎比聽我的還順。” 蕭虎在《防務考績簿》批 “優”,虎營歡呼聲震棚頂。
周顯捧《歲末稅賦冊》進帳,賬冊用三色筆標注:黑筆記實收,紅筆記超收,藍筆記欠收。“全年實收稅糧三千五百石,超預期三成,” 他指著明細,“漢地商隊繳糧千石蜀錦換糧),本地農戶繳兩千石因秋收豐),貴族捐五百石尤裏、安德烈為主)。” 特別說明 “商稅折糧五百石絲綢、茶葉稅為主),比去年增五成”。
蕭虎翻至 “增收成因”,見周顯分析:“商路通則稅源廣新增商鋪五十家),冬防穩則農戶安無逃稅),貴族輸誠則捐糧增。” 又附 “稅糧用途”:軍儲占六成,救濟占一成,餘三成備春耕。周顯補充:“稅吏考績與收稅掛鉤,今年無苛索投訴,商戶都說‘稅明則心順’。” 蕭虎在賬冊扉頁題 “稅足則國固”,命抄錄三份,分存官署、稅課司、糧倉。
周顯引蕭虎巡商市,見新增商鋪五十家,漢商綢緞鋪王茂)、蒙古皮貨行巴特爾)、俄式麵包坊安娜)錯落分布。“商市月交易額超千兩銀,” 周顯指 “互市點”,“每月初五、十五開市,漢商換皮毛,俄商換茶葉,蒙古商換綢緞,各取所需。” 正遇安德烈新擢商市監事)巡視,他正調解漢商與俄商糾紛茶葉斤兩爭議),用蒙漢雙語說理,雙方終握手言和。
商鋪前掛 “誠信商戶” 木牌十家評一戶),王茂的綢緞鋪榜上有名,他正給俄商打包蜀錦,見蕭虎忙行禮:“今年稅明,生意比往年好三成!” 街角酒肆傳出笑聲,漢兵與俄婦正用手勢討價還價買蜂蜜),周顯笑道:“商市如鏡,照見民心融。” 蕭虎見市口 “商稅碑” 前有人抄稅則,對周顯道:“商興則城活,需護好這煙火氣。”
周顯呈《冬災救濟冊》:“入冬以來救濟貧民三百戶,發青稞五十石、棉衣百件狐皮夾層二十件,棉布八十件),設暖棚五處供流民避寒)。” 附《受助名錄》,每戶注 “人口、困難因由”,多為 “男丁戰死”“遭雪災毀屋”。蕭虎翻至安娜家記錄:“三口人,夫戰亡,發青稞二石、棉衣一件”,問:“近況如何?” 周顯答:“已入巡夜隊,能掙月錢養女。”
至城東暖棚,見十餘名老人圍火盆取暖,喝著熱粥官府供應),漢翁李老漢道:“往年寒冬餓殍多,今年有粥有棚,托將軍福!” 蕭虎見棚內備著草藥防風寒),問管事:“每日開銷多少?” 答:“粥米十斤、炭火五斤,夠二十人用,皆從軍糧撥。” 他對周顯道:“救濟不僅是施糧,更要給生路,如安娜入巡夜隊,便好。”
周顯引蕭虎至學堂,見百二十名孩童讀書,分 “蒙文班”“漢文班”“雜學班”算術、草藥)。貴族子弟占三成,瓦西裏的妹妹正學寫 “人” 字,漢文先生手把手教:“一撇一捺,方能立人。” 蕭虎翻看《入學名冊》,見漢蒙俄孩童混編,批注 “同班共讀,情誼自生”。
又查 “通婚記錄”,全年漢蒙俄通婚十二戶,多為 “軍卒娶本地女”“商戶聯姻”。帖木兒的親兵張三娶俄婦卡佳,名冊注 “自願,有媒妁”,周顯補充:“通婚戶免半年徭役,鼓勵和睦。” 學堂外牆上貼滿孩童字畫,有漢文 “平安”,有蒙文 “吉祥”,有俄文 “友愛”,蕭虎笑道:“孩童無隔閡,來日方長。”
軍政會議上,蕭虎宣讀《將校考績》:“帖木兒多瑙河伏擊斬敵百餘,擢千戶,賞金十兩;趙勇糧道清剿利落,賞銀二十兩,升哨長;周顯護糧遇襲損糧十車,罰俸三月,戴罪立功。” 帖木兒起身固辭:“皆賴叔父調度,末將不敢居功。” 蕭虎沉聲道:“功是功,過是過,你誘敵入穀的膽識,誰也替不了。”
周顯躬身領罰:“屬下失職,甘受懲處。” 蕭虎溫言:“護糧不易,但軍糧關乎性命,需更謹慎。” 又特別表揚伊萬:“救治傷兵百餘人,創‘艾草蜂蜜療法’,賞錦緞一匹,準入官學讀醫書。” 伊萬紅著眼眶謝恩,教士西裏爾在旁聽著,對身旁貴族道:“有功則賞,不問出身,難怪軍心歸附。” 眾將皆服,齊呼 “將軍英明”。
除夕前夜,蕭虎在官署廣場對軍民講話,火把照亮千人臉龐。“今年冬防,守城者尤裏)盡責,護糧者周顯)盡力,殺敵者帖木兒)勇猛,助醫者伊萬)仁心,” 他聲音穿透風雪,“稅增三成,是商戶勤;訟減七成,是民心順;糧足械利,是眾人勞。” 人群中響起歡呼,安娜抱著女兒喊:“將軍說得對!”
談及來年,蕭虎目光堅定:“春分修河堤防汛),立夏備春耕貸種糧),秋收擴糧倉,冬防續文教。願軍民同心,如這虎首堡的雪 —— 雖寒,卻能護來年豐收;如這城的燈 —— 雖微,卻能照前路光明!” 話音落,鍾聲敲響教堂與城樓同鳴),軍民齊呼 “守土平安”,雪光中,虎首堡的歲末盤點,終在暖意中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