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奪權前奏

字數:7145   加入書籤

A+A-


    1110 章奪權前奏
    中都北驛路的晨霧還未散盡,三輛滿載綢緞的商旅馬車便陷在了泥濘裏 —— 車輪深陷在昨日雨水衝刷出的溝壑中,車夫揮著鞭子抽打馬匹,馬嘶聲混雜著遠處隱約的馬蹄聲,讓商隊首領張老栓心頭一緊。他揉了揉眼睛,透過霧靄看見十幾名身著短打、麵蒙黑巾的漢子騎馬逼近,手中長刀在晨光下泛著冷光,頓時失聲喊道“是盜匪!快拿家夥!”
    商隊的護衛剛抽出腰間的樸刀,盜匪已策馬衝至近前。為首的盜匪頭目揮刀砍斷馬車韁繩,其餘人則翻上車廂,將綢緞往馬背上扔。張老栓想衝上去阻攔,卻被一名盜匪一腳踹倒在地,額頭磕在石塊上,滲出血來。混亂中,他瞥見盜匪的馬蹄鐵上有三道缺口 —— 這是漠南盜匪常用的樣式,去年便有商隊栽在類似裝扮的人手裏。
    半個時辰後,盜匪帶著贓物消失在霧中,隻留下翻倒的馬車和受驚的馬匹。張老栓掙紮著爬起來,望著盜匪逃竄的方向,咬牙道“這夥人至少有五十人,絕非小股流寇!得趕緊去中都報官!” 他讓護衛留下看顧現場,自己則騎著快馬,往中都方向疾馳,沿途又遇到兩支被劫的小商隊,都是同樣的遭遇,隻是損失輕重不同。
    午時,張老栓終於抵達中都北城衛衙署,渾身是泥,額頭上的傷口還在流血。李謙正在衙署整理巡邏記錄,見他這副模樣,連忙讓人端來熱水。張老栓喝了口熱水,喘著粗氣道“李千戶,北驛路出大事了!至少五十個盜匪,光天化日劫商隊,還傷了人!沿途還有兩支商隊遭殃,再不管,沒人敢走北驛路了!”
    李謙聞言,立刻讓人去請忽必烈。不多時,忽必烈便帶著劉秉忠趕來,聽張老栓說完經過,又查看了他帶來的盜匪馬蹄印拓片(張老栓在現場用泥拓下的),眉頭緊鎖“五十人隻是明麵,若有埋伏,規模恐更大。劉秉忠,你立刻讓人去北驛路沿線查探,重點查十裏崗、黑鬆林這些易藏人的地方;李謙,集合北城衛五十名騎兵,隨我去現場看看。”
    忽必烈帶著騎兵趕到北驛路時,霧已散去,現場一片狼藉 —— 翻倒的馬車旁散落著斷裂的綢緞,地上的血跡已凝固成褐色,幾名護衛正守著被劫的貨物,滿臉愁容。忽必烈俯身查看馬蹄印,見蹄印間距均勻,且多往黑鬆林方向延伸,對李謙道“這夥盜匪熟悉地形,定是在黑鬆林設了據點。你帶二十人去黑鬆林外圍查探,別打草驚蛇,我帶剩下的人安撫周邊商隊,收集更多線索。”
    李謙領命而去,忽必烈則召集周邊滯留的商隊首領,逐一詢問。一名來自西域的商隊首領道“大汗,這夥盜匪上周便在東驛口出現過,當時隻搶了幾袋糧食,沒想到今日竟敢大規模劫綢緞!他們說話帶著漠南口音,好像還提到‘大當家在前麵等著’,想必還有頭目在後麵坐鎮。” 另一名商隊首領補充“他們的馬很快,像是受過訓練,絕非普通流民。”
    暮色降臨時,李謙帶回了查探結果“大汗,黑鬆林深處有一處廢棄的驛站,裏麵藏著至少兩百人,還囤了不少糧草,像是長期盤踞的樣子。驛站周圍有暗哨,我們靠近時被發現,對方放了箭,沒敢硬闖。” 忽必烈聞言,心中有了數 —— 如此規模的盜匪,絕非臨時聚集,定是有組織的團夥,若不及時剿滅,恐危及中都近郊的安危。
    回到王府後,忽必烈立刻讓劉秉忠草擬《調兵申請》,詳細寫明盜匪規模(約兩百人)、據點位置(黑鬆林廢棄驛站)、危害(商旅停滯、民生影響),申請臨時調兵三百,可跨衛協調(北城衛、東城衛、南城衛),期限十日,用於圍剿盜匪。“申請裏要突出‘緊急性’,” 忽必烈對劉秉忠道,“蕭將軍若以‘規製’為由推諉,咱們便用商旅滯留、地方告急的實據反駁,讓他無法忽視。”
    次日辰時,忽必烈親自帶著申請去樞密院。蕭虎正在查看漠北的軍報,見他進來,放下文書,接過申請快速瀏覽。當看到 “調兵三百、跨衛協調” 時,蕭虎眉頭微蹙“大汗,按規製,跨衛調兵需三府核批,且三百人規模不小,需先核實事態,不可貿然調兵。” 忽必烈早有準備,將商隊證詞、馬蹄印拓片、地方官的告急文書遞上“蕭將軍,盜匪已盤踞黑鬆林,昨日又劫了兩支商隊,若等三府核批,盜匪恐會擴大規模,屆時更難剿滅。”
    蕭虎拿著證據,沉默片刻,讓人召耶律楚材、李禦史、張煥前來議事。半個時辰後,樞密院議事廳內,官員們圍坐案前,案上攤著申請與證據。蕭虎先開口“大汗申請臨時調兵三百圍剿盜匪,雖事出緊急,但跨衛調兵需謹慎。依我之見,先派五十人去黑鬆林核實規模,再定調兵數量,派中樞監軍隨行,確保兵權不旁落。”
    忽必烈立刻反駁“蕭將軍,五十人去核實,若遇盜匪埋伏,恐有傷亡;且盜匪機動性強,等核實結果出來,他們可能已轉移據點,白費功夫。至於監軍,若派不懂實務的人,反而會誤事 —— 去年北驛路剿匪,監軍不懂地形,讓士兵繞了遠路,錯失良機。” 耶律楚材捧著《元史?軍製》,輕聲道“蕭將軍的謹慎有道理,大汗的實務顧慮也需考慮。不如折中先調兩百人,派張煥大人任監軍(張煥懂協同實務),期限七日,若事態擴大,再申請增兵,這樣既防風險,又保緊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禦史附和“耶律大人的折中方案可行。張煥大人熟悉中都防務,任監軍能協調各衛,避免實務失誤。” 張煥適時開口“屬下願任監軍,定按章協調,確保調兵合規,不耽誤剿匪實務。” 蕭虎見多數官員支持折中方案,又考慮到盜匪確實危害不小,便點頭“既如此,便按折中方案執行 —— 臨時調兵兩百,張煥任監軍,期限七日,每日需提交剿匪進展,不得擅自擴大調兵規模。”
    忽必烈心中一喜,卻仍道“蕭將軍,兩百人恐難圍剿兩百盜匪,且七日期限較短,若未能剿滅,需允許申請延期。” 蕭虎沉吟片刻“可允延期,但需提前報中樞,且總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 忽必烈拱手“謝蕭將軍!本大汗定按章剿匪,早日恢複北驛路暢通。” 議事結束後,張煥悄悄對忽必烈道“大汗放心,屬下任監軍,會在實務上多配合,確保剿匪順利。”
    獲得授權後,忽必烈立刻召集李謙、東城衛將領張達、南城衛將領王誠在北城衛校場議事。校場上,士兵們已列好隊,玄鐵鎧甲在陽光下泛著光,馬匹打著響鼻,氣氛嚴肅。忽必烈站在高台上,手持令旗“今日調北城衛八十人、東城衛七十人、南城衛五十人,共兩百人,分三路圍剿黑鬆林盜匪 —— 李謙帶八十人從正麵進攻,張達帶七十人從西側包抄,王誠帶五十人堵住東側退路,本大汗與張煥監軍坐鎮中軍協調,明日辰時出發。”
    將領們齊聲應下,忽必烈又叮囑“此次剿匪,需注意兩點一是不可傷害無辜(黑鬆林周邊有流民),二是盡量抓活口,查清盜匪是否有幕後指使。張煥大人,各衛協同的實務,便勞你多費心。” 張煥點頭“大汗放心,屬下會提前協調各衛的糧草、武器,確保實務順暢,不耽誤進攻。”
    當日午後,李謙、張達、王誠各自回衛所點兵、備武器 —— 李謙讓士兵檢查玄鐵箭、馬刀,確保鋒利;張達讓人備足三日的幹糧(麥餅、肉幹),避免糧草短缺;王誠則帶士兵去熟悉黑鬆林東側的地形,標記退路的關鍵節點。忽必烈與張煥在王府商議剿匪細節,張煥道“大汗,明日進攻前,可先派十名探子去黑鬆林摸清暗哨位置,避免士兵受傷,屬下已讓人備好探子用的短刀與信號彈(用於傳遞消息)。”
    次日辰時,兩百名士兵在北驛路集結,忽必烈翻身上馬,手持長槍,對士兵們道“今日剿匪,是為保商旅安全、護中都安穩,若能順利剿滅,朝廷必有重賞!都給本大汗打起精神,按計劃行動,不可擅自冒進!” 士兵們齊聲應和,聲音震得晨霧散了幾分。張煥騎著馬跟在忽必烈身旁,手中拿著協同文書“大汗,各衛的糧草、武器已就位,探子已提前出發,半個時辰後會傳回暗哨位置。”
    辰時三刻,探子傳回消息黑鬆林廢棄驛站周圍有五處暗哨,每處兩人,驛站內約有兩百名盜匪,正聚集在院內分贓。忽必烈立刻下令“李謙帶八十人從正麵進攻,先解決暗哨,再衝入院內;張達帶七十人繞到西側,堵住驛站後門;王誠帶五十人守住東側的山穀(盜匪可能的退路),聽信號彈進攻。”
    李謙領命,帶著士兵悄悄靠近正麵暗哨。暗哨正靠在樹幹上打盹,沒察覺士兵逼近,李謙使了個眼色,兩名士兵上前,捂住暗哨的嘴,用短刀抵住他們的喉嚨,輕聲道“別動!否則殺了你!” 暗哨嚇得渾身發抖,被士兵綁住押到後方。片刻間,五處暗哨全被解決,沒發出一點聲響。
    “放信號彈!” 忽必烈一聲令下,一名士兵點燃紅色信號彈,信號彈升空,在晨霧中劃出一道弧線。李謙帶著士兵衝向驛站正門,一腳踹開大門,院內的盜匪還在分贓,見禁軍衝進來,頓時亂作一團。為首的盜匪頭目揮刀喊道“快拿武器反抗!” 盜匪們紛紛拿起長刀、木棍,與士兵廝殺起來。
    張達帶士兵從西側後門衝進來,與李謙的人形成夾擊;王誠則在東側山穀設伏,幾名想逃跑的盜匪剛衝進山穀,便被士兵圍住。張煥在中軍協調,見西側士兵的箭快用完了,立刻讓人從北城衛的補給車中調箭送來,避免士兵因缺武器陷入被動。忽必烈手持長槍,衝在中軍前方,一槍挑落一名想偷襲的盜匪,喊道“抓活口!別都殺了!”
    廝殺持續了一個時辰,盜匪們漸漸不敵,大部分被擒,少數戰死,為首的頭目想從後門逃跑,被張達一刀砍中胳膊,摔倒在地,當場被擒。士兵們清理戰場時,從驛站內搜出大批綢緞、銀子,還有幾封寫著 “漠南某部” 的信件(字跡模糊,暫無法辨認)。忽必烈讓人將贓物登記造冊,俘虜押回衛所審問,受傷的士兵送去醫治,張煥則開始整理剿匪進展,準備報給中樞。
    當日傍晚,忽必烈與張煥帶著進展報告去樞密院。蕭虎看著報告上 “剿滅盜匪一百八十人,擒頭目一人,追回全部贓物,士兵傷亡十人” 的字樣,又查看了贓物登記冊,點頭道“此次剿匪進展不錯,需盡快審問頭目,查清是否有幕後指使。七日期限快到,若需延期,需提前申請。” 忽必烈道“蕭將軍放心,已開始審問頭目,若需延期,定會提前報中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回到王府後,劉秉忠迎上來“大汗,此次剿匪順利,不僅鞏固了臨時授權,還讓李謙、張達、王誠更信服您,是個好機會。” 忽必烈坐在椅上,端起茶盞“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要從頭目口中挖出更多線索,若能證明盜匪有幕後指使(比如漠南部落支持),便可申請延長授權、增調兵力,進一步掌控兵權。張煥那邊,也需多謝他在協同實務上的配合,日後還需他助力。”
    次日,審問有了進展 —— 頭目供認,背後有漠南小部落支持,糧草與武器,目的是擾亂中都商旅,影響中樞防務。忽必烈立刻讓劉秉忠草擬《延期增兵申請》,附上供詞,再次提交樞密院。蕭虎看著供詞,又召官員議事,最終同意延長授權至十五日,增調一百人(總兵力三百),仍由張煥任監軍。忽必烈拿到增兵授權時,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 奪權的前奏,已悄然奏響。
    增兵後,忽必烈調整了戰術派五十人駐守黑鬆林,防止盜匪殘餘返回;李謙帶一百人去漠南邊境查探支持盜匪的部落;張達帶一百人清理北驛路沿線的小股盜匪;王誠帶五十人護送商旅通行,恢複驛路秩序。張煥則負責協調各路人馬的糧草與信息傳遞,每日將進展匯總給忽必烈,再由忽必烈報給中樞。
    李謙在漠南邊境查探時,發現支持盜匪的部落規模不大,約五百人,已撤回漠南深處,便派人回報忽必烈“大汗,部落已撤回漠南,若要追擊,需跨區域調兵,超出當前授權範圍。” 忽必烈與劉秉忠商議“跨區域調兵難度大,暫時不申請,先鞏固中都周邊防務,讓中樞看到咱們的實務能力,為日後申請更大授權做鋪墊。”
    張達清理小股盜匪時,遇到幾處盜匪窩點,憑借精良的武器與默契的配合,順利剿滅,還解救了幾名被擄的百姓。百姓們感激涕零,送來錦旗(寫著 “保境安民”),地方官將此事上報中樞,忽必烈因此受到表彰。蕭虎雖仍有警惕,卻也不得不承認“大汗此次剿匪,確實為中都防務立下功勞,實務能力值得認可。”
    張煥在協同過程中,悄悄對忽必烈道“大汗,蕭將軍對增兵後的進展還算滿意,隻是擔心您借剿匪擴大兵權,日後申請授權,需更注重‘實務必要性’,比如以‘防止盜匪複燃’‘保護商旅長期安全’為由,這樣更易獲批。” 忽必烈點頭“張大人提醒得是。咱們不求一步到位,隻求逐步擴大授權,讓中樞習慣咱們掌控部分兵權,為日後奪權打下基礎。”
    十五日的授權期限快到,盜匪已基本剿滅,北驛路商旅恢複通行,忽必烈卻並未停下腳步。他讓李謙、張達、王誠整理剿匪的實務經驗,比如 “分路圍剿戰術”“暗哨排查方法”“商旅護送流程”,匯編成《中都剿匪實務冊》,提交中樞,建議 “將臨時調兵的部分權限常態化,用於防範盜匪複燃”。
    蕭虎看著實務冊,召來耶律楚材商議“忽必烈想將臨時權限常態化,若同意,恐會讓他逐步掌控兵權;若不同意,又無合理理由 —— 他的實務冊確實有參考價值,且盜匪複燃的風險存在。” 耶律楚材道“將軍,可同意將‘北驛路臨時調兵一百、跨衛協調’常態化,其餘權限收回,這樣既認可他的實務,又防兵權擴大,是折中之道。”
    蕭虎采納了耶律楚材的建議,在樞密院議事會上宣布“大汗此次剿匪有功,《中都剿匪實務冊》可推廣。同意將‘北驛路臨時調兵一百、跨衛協調’常態化,其餘臨時授權收回,日後若有盜匪襲擾,按此權限申請。” 忽必烈雖未獲得全部授權,卻也實現了 “部分權限常態化” 的目標,心中清楚 —— 這是奪權前奏的關鍵一步,日後可借 “實務需求” 逐步擴大常態化權限。
    會後,忽必烈與劉秉忠在王府散步,春風拂過庭院的柳枝,帶來暖意。“此次借盜匪襲擾,不僅獲得臨時授權,還實現部分常態化,算是成功。” 忽必烈道,“接下來,要鞏固這部分權限,讓李謙、張達、王誠成為咱們的核心將領,張煥繼續在中樞助力,等待下一個實務契機,爭取更大的兵權。” 劉秉忠點頭“大汗說得是。蕭將軍雖仍有防備,但咱們以實務為基,步步為營,遲早能掌握更多兵權,實現奪權目標。”
    此時的樞密院,蕭虎正看著《中都剿匪實務冊》,指尖在 “常態化權限” 的字樣上輕輕劃過。他知道,忽必烈借此次剿匪,不僅獲得了權限,還拉攏了將領、積累了實務聲望,奪權的跡象已顯。蕭虎讓人召趙安前來“加強對忽必烈與將領往來的監控,尤其是李謙、張達、王誠,若有異常,立刻報來。” 趙安躬身應下,心中清楚 —— 中樞與忽必烈的權力博弈,已進入更關鍵的階段,一場更大的衝突,正在悄然醞釀。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