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方法推廣
字數:3655 加入書籤
第二百二十章:方法推廣
當飛空梭降落在醫穀廣場,三百餘名弟子早已列隊等候。他們望著蘇璃月袖中流淌的銀色力量,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 這些日子,關於 “靈樞通脈術” 治愈絕症的消息早已傳遍醫穀,連最年幼的藥童都能說出幾個治愈案例。
一、醫穀傳藝: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蘇璃月在觀星台開設了 “靈樞通脈術” 專修課,第一堂課便座無虛席。她取出放大版的經絡銅人,指尖的銀色力量在銅人表麵遊走,所過之處的穴位紛紛亮起:“記住,力量注入時要如細水長流,在經脈轉彎處需放緩速度,遇到淤堵則要化作光絲滲透。”
台下的阿竹奮筆疾書,羊皮卷上很快畫滿了力量流動的軌跡。他身旁的阿杏則專注地觀察銅人穴位的亮燈規律,突然舉手提問:“師父,若患者的穴位天生錯位,該如何引導力量?” 這個問題讓蘇璃月眼前一亮,當即邀請阿杏上台,用模擬人偶演示特殊情況的處理方法。
墨寒淵則負責實戰教學。他在演武場設置了二十個模擬診室,每個診室都有不同病症的誌願者。弟子們輪流進入診室,在他的指導下運用新療法:阿澈操控光量子掃描儀輔助診斷,阿風用改良後的銀針注入力量,阿竹則在一旁調配輔助藥材,配合治療節奏遞上不同的藥粉。
“力量純度太高了!” 墨寒淵按住一位弟子的手腕,“這位婆婆體質虛弱,60 的輸出強度會損傷她的氣血。” 他親自示範如何將精神力壓製到 30,銀色力量如薄霧般籠罩患者的穴位,既達到治療效果,又不會造成負擔。
三個月後,首批通過考核的五十名弟子領到了特製的銀毫針和《靈樞通脈術入門指南》。阿杏捧著證書熱淚盈眶,她治療的第一位患者 —— 那位因時空扭曲導致經絡錯位的漁童,如今已能在海邊奔跑嬉戲。
二、分級培訓:因材施教的推廣體係
為了讓不同基礎的醫者都能掌握新療法,蘇璃月設計了三級培訓體係。初級班麵向普通醫師,教授基礎的力量引導和常見病症治療;中級班針對有一定經驗的醫者,深入講解經絡共振原理;高級班則選拔天賦出眾者,傳授精神力精準控製等進階技巧。
初級班的課堂設在醫穀的藥田旁,小林帶著藥童們演示如何搭配輔助藥材。“火屬性體質者用寒水石調和時,需將藥材碾成粉末,與力量同時注入穴位。” 他舉起放大鏡,讓學員們觀察藥材與力量結合時的微妙變化。來自中原的老醫師們雖然起初對 “力量治療” 心存疑慮,但當親手治愈第一位患者時,都露出了驚歎的表情。
中級班的學員則在經絡共振儀前學習數據分析。阿拉伯技師阿裏每周都會更新儀器數據庫,將各地收集的病例數據錄入係統。“看這個西北牧民的能量波形,” 他指著屏幕,“雖然表麵是風寒症狀,實則是深層經絡淤堵,需要用‘分階治療法’逐層疏通。”
高級班的培訓最具挑戰性。蘇璃月帶著學員們進入噬月空間,在模擬的極端環境中練習治療。當空間模擬出歸墟的詛咒能量場時,阿竹起初難以穩定力量,銀色光絲頻頻被黑暗能量吞噬。蘇璃月握住他的手腕引導:“想象力量是你的一部分,像手臂一樣靈活操控。” 三日後,阿竹終於能在詛咒場中保持力量的純淨。
三、巡回義診:新療法的實踐檢驗
醫穀組織了十支巡回醫療隊,每隊由三名通過考核的弟子帶領,攜帶靈脈珊瑚製成的便攜式治療裝置,奔赴大陸各地。首支醫療隊由阿竹帶隊前往雪山,那裏有許多因嚴寒導致經脈凍僵的村民。
當阿竹用 “靈樞通脈術” 治愈第一位雪盲症患者時,整個村莊都轟動了。村民們牽著犛牛送來青稞酒,將醫療隊的帳篷圍得水泄不通。阿竹和隊員們連續七日不眠不休,治療了兩百餘名患者,他們的事跡被編成歌謠,在雪山腳下傳唱。
南疆的醫療隊則遇到了特殊情況。苗疆的蠱毒與新療法產生了奇特的反應,當銀色力量接觸蠱蟲時,竟引發了能量爆炸。帶隊的阿杏迅速調整方案,將苗疆的 “驅蠱咒” 與力量引導結合,不僅化解了衝突,還創造出 “蠱術通脈法”,治療速度比傳統方法快了一倍。
巡回義診的消息通過飛空梭傳回醫穀,蘇璃月將各隊的經驗整理成《靈樞通脈術實踐劄記》,補充了不同地域、不同體質的治療細則。當第十支醫療隊從東海返回時,帶回的不僅是治愈病例,還有各地醫者聯合簽名的感謝信。
四、反響如潮:大陸醫者的認可與應用
新療法的推廣在大陸掀起了醫學熱潮。中原的 “百草堂” 率先將 “靈樞通脈術” 納入常規治療,堂主親自撰寫文章發表在《大陸醫報》上:“此療法填補了經絡深層治療的空白,實乃醫學史上的裏程碑。”
西域的商隊則將《靈樞通脈術入門指南》翻譯成多種文字,在沙漠城邦的集市上售賣。一位波斯醫師用新療法治愈了當地的瘟疫,國王特意派使者送來黃金鑄就的醫師徽章,請求醫穀派遣導師常駐西域。
最令人動容的是偏遠山村的反應。當醫療隊抵達時,村民們在村口鋪設花瓣路,孩童們捧著自製的花環迎接。一位癱瘓多年的農婦被治愈後,堅持要將家中唯一的老母雞送給弟子們:“這不是普通的雞,是我家下蛋最多的功臣,你們一定要收下。”
各地醫者紛紛來醫穀交流學習,醫穀的藏書閣前整日排著長隊。蘇璃月特意開辟了 “交流長廊”,讓不同流派的醫者展示各自的治療心得。中原的針灸、苗疆的蠱術、西域的藥浴與 “靈樞通脈術” 相互融合,誕生出更多創新療法。
五、傳承不息:醫學火種的燎原之勢
為了讓新療法持續傳承,醫穀成立了 “靈樞醫學會”,由蘇璃月擔任會長,墨寒淵、小林、阿竹等人為副會長。醫學會的首要任務是編纂《靈樞通脈術大全》,收錄各地的實踐經驗和創新技巧。
在醫學會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蘇璃月將懸壺穀主的玉佩傳給阿杏:“醫學的傳承不在形式,而在人心。你們要記住,無論何時,醫者的初心都是救死扶傷。” 阿杏雙手接過玉佩,玉佩的溫潤觸感讓她想起第一次跟隨師父出診的場景。
隨著時間推移,“靈樞通脈術” 逐漸融入大陸的醫學體係。街頭巷尾的藥鋪掛起了 “靈樞治療” 的招牌,學堂的課本收錄了經絡與力量的基礎理論,連孩童的啟蒙歌謠裏都有 “銀色光絲通經絡” 的句子。
醫穀的廣場上,新落成的 “醫學聖火台” 常年燃燒著不滅的火焰。聖火由銀色力量與靈脈珊瑚共同維持,象征著醫學傳承的生生不息。蘇璃月和墨寒淵站在聖火前,望著遠方天際掠過的飛空梭 —— 那是滿載著新療法宣傳冊的醫療隊,正奔赴大陸的每個角落。
“我們做到了。” 墨寒淵輕聲說,斷劍上的銀光與聖火交相輝映。蘇璃月點頭,眼中閃爍著淚光:“不,是我們所有人做到了。” 遠處傳來弟子們的歡笑,他們正帶著新入門的學員辨認穴位,銀色力量在陽光下劃出優美的弧線,如同醫學的火種,在大陸上燎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