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線索追尋
字數:4581 加入書籤
第二百三十七章:線索追尋
飛空梭的能量帆劃破晨霧,在中原腹地的山巒間留下淡金色軌跡。蘇璃月展開最新繪製的異象分布圖,圖上用朱砂標注的異常點已增至二十七處,像撒落在大陸版圖上的火星。墨寒淵的斷劍懸在地圖中央,劍穗上的靈脈珊瑚隨氣流輕擺,指向東南方一片被晨霧籠罩的山穀 —— 那裏是今日的目的地,也是所有異常點中能量波動最微弱,卻最詭異的一處。
一、中原古鎮:時間碎片的低語
洛陽城以西的 “落霞鎮”,是首個被走訪的異常點。這座以晚霞聞名的古鎮,如今卻被時間的迷霧籠罩:鎮東頭的包子鋪,蒸籠裏的白麵饅頭半個時辰就會發黴變黑;而鎮西的老槐樹,飄落的葉子竟能逆向飛回枝頭。
“七日前,鎮中心的鍾樓突然停了。” 鎮裏的老掌櫃撫摸著櫃台前的銅秤,秤砣上的銅綠在晨光中忽明忽暗,“從那以後,怪事就沒斷過。我這鋪子的算盤,夜裏會自己算賬,算的都是二十年前的舊賬。” 他掀開賬本,泛黃的紙頁上,墨跡在眾人眼前緩緩褪去,露出底下另一行截然不同的記錄。
蘇璃月讓阿杏取出 “時間共振儀”,儀器的水晶屏上立即浮現出無數細小的光斑 —— 那是遊離在空氣中的時間碎片。當她將手貼近老槐樹的樹幹,指尖傳來刺痛感:“這些碎片帶著強烈的情緒印記,像是…… 恐懼和絕望。”
在鎮外的亂葬崗,他們發現了更驚人的景象。新墳上的紙錢在逆風飛舞,墳頭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枯榮交替。墨寒淵用斷劍挑起一張紙錢,紙錢上的字跡突然扭曲成一行血字:“它在啃食時間”。這行字很快消散,卻讓眾人脊背發涼 ——“它” 究竟指什麽?
離開落霞鎮時,老掌櫃塞給蘇璃月一包用紅布包裹的東西。打開一看,是七枚不同時辰的銅錢,銅錢邊緣都有細微的齒痕。“這是從鍾樓的齒輪裏找到的,” 老掌櫃的聲音帶著顫抖,“每枚銅錢,都對應著一個消失的鎮民。”
二、北境山村:空間褶皺的印記
北境冰封城附近的 “石窪村”,藏在雪山與密林的夾縫中。村子不大,三十餘戶人家卻有近半房屋空著,門框上掛著的避邪符紙,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傾斜 —— 那是村後的黑風穀。
“進過黑風穀的人,就沒全須全尾出來過。” 向導是個跛腳的獵戶,他指著自己的瘸腿,“我三年前在穀裏追一隻雪狐,明明看到它鑽進了左邊的山洞,進去後卻發現是右邊的懸崖。等我爬上來,村子裏的日頭竟還是我進山時的模樣。”
阿澈用激光測距儀掃描黑風穀,儀器顯示穀內的空間距離在不斷變化:有時測得深百丈,有時卻隻有十丈。更詭異的是,穀口的地麵上,布滿了與歸墟祭壇相同的螺旋印記,隻是這些印記是倒過來的,像一個個吞噬空間的漩渦。
“這些印記是新刻的。” 墨寒淵蹲下身,指尖撫過印記邊緣的冰碴,“冰麵的凍融痕跡不到三日,有人在刻意維持空間褶皺。” 他讓弟子們在穀口布下 “空間錨”,當錨釘刺入地麵時,周圍的空氣發出玻璃破碎般的脆響,遠處的密林裏傳來幾聲非人的嘶吼。
在村頭的老榆樹下,幾位老人圍著火塘烤火。其中最年長的婆婆,從懷裏掏出一塊裂成三片的玉佩:“這是我兒子的,他進穀後就沒回來,玉佩卻在三天前自己從土裏冒出來。” 玉佩的裂痕中,卡著一絲銀色的纖維,與機械醫者的納米材料完全一致。
三、歸墟漁村:能量漩渦的呢喃
歸墟邊緣的 “望海村”,是個世代以打漁為生的村落。與其他異常點不同,這裏沒有明顯的時間或空間錯亂,卻彌漫著一股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動,連最勇猛的漁民都不敢出海。
“海裏的影子越來越多了。” 老漁民枯瘦的手指指向迷霧海域,“那些影子不像是魚,倒像是…… 人。有好幾次,我看到影子裏有人揮手求救,劃過去卻什麽都沒有,漁網反而會被一種黏糊糊的東西纏住。” 他展示著一張破損的漁網,網眼上殘留的銀色粘液,在陽光下泛著金屬光澤。
阿澈用 “能量分析儀” 檢測粘液,屏幕上的波形與歸墟祭壇的能量圖譜高度吻合,隻是頻率更低沉:“這是混沌之眼的能量,卻被某種力量稀釋了,像…… 被摻了水的毒藥。” 他將一小滴傳承能量滴入粘液,粘液立即沸騰起來,化作一縷黑煙,在空中凝結成螺旋狀。
蘇璃月注意到村裏的祠堂有些異樣。祠堂供奉的海神像,底座上刻著的海浪紋竟是由無數細小的螺旋符號組成。她讓阿竹拓印這些符號,拓片在陽光下幹燥時,竟自動折疊成一艘小船的形狀,船帆上的符號與神秘盛會上的邀請函如出一轍。
“祠堂的老神父昨夜瘋了。” 村長搓著粗糙的手,“他說看到海神從海裏出來,海神的眼睛是兩個漩渦,漩渦裏有無數人在掙紮。” 當眾人趕到神父的住處,隻看到牆上用血畫滿的符號,和一本翻開的《海經》,書頁上 “歸墟” 二字被反複圈點。
四、古老村落:塵封的日記
在連續走訪七處異常點後,線索漸漸指向東南方的 “迷霧穀”。據當地縣誌記載,穀中有個與世隔絕的古老村落,村民自稱是 “守穀人” 的後裔,世代守護著某種秘密。
進入迷霧穀的過程異常艱難。穀口的濃霧能吞噬光線,指南針在這裏完全失效,連飛空梭的導航係統都頻頻失靈。墨寒淵讓弟子們用 “空間錨” 在沿途做標記,錨釘刺入地麵時,會發出清脆的鳴響,像在回應某種古老的呼喚。
村落藏在山穀深處的盆地裏,幾十間石屋錯落有致,屋頂覆蓋著厚厚的苔蘚,看起來已有數百年曆史。奇怪的是,村裏竟看不到年輕人,隻有幾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坐在曬穀場上曬太陽,對突然出現的眾人毫不驚訝。
“你們終於來了。” 最年長的老者拄著蛇頭拐杖,拐杖頂端的綠寶石與蘇璃月的青銅鑰匙產生共鳴,“先祖的預言說,當時空開始錯亂,持有‘創世之鑰’的人會來這裏。” 他領著眾人走進村中心的石屋,石屋的牆壁上,布滿了與異常點相同的螺旋符號。
在石屋的地窖裏,老者取出一個積滿灰塵的木箱。箱子打開的瞬間,一股混合著黴味與檀香的氣息撲麵而來,裏麵整齊地碼放著幾十本日記,最上麵的一本封麵已經殘破,邊角卻異常光滑,顯然被人反複翻閱過。
“這是‘守穀人’世代相傳的日記,” 老者的手指拂過泛黃的紙頁,“記載著混沌之眼的秘密,也記載著…… 如何阻止它。”
五、日記的秘密:真相的碎片
蘇璃月翻開最古老的那本日記,墨跡是用某種植物汁液製成的,在燈光下呈現出暗綠色。開篇的日期已模糊不清,隻能辨認出 “混沌元年” 四個字,內容卻讓眾人呼吸一滯:
“今日,‘織網者’又在祭壇添加了新的符文。他們說,這是為了讓‘天之眼’睜開,讓時間和空間重歸‘完美’。可我看到祭品的眼睛裏,映出的是我們自己的臉。”
“空間開始出現褶皺,村西的井裏,能看到三天後的月亮。長老說,這是‘天之眼’在呼吸,吸進的是現在,吐出的是過去或未來。”
“找到‘創世醫師’留下的石碑,上麵說‘天之眼’的核心是‘平衡’,過度喚醒會導致它吞噬一切。阻止它的方法,藏在‘十二靈脈’的節點上,需要‘同源之力’同時注入……”
日記的中間幾頁被蟲蛀了,隻剩下斷斷續續的字句:“星界的光…… 機械的影…… 兩者交織…… 鑰匙……” 最後一頁的字跡格外潦草,像是在極度恐慌中寫下的:“它醒了,眼睛裏全是銀色的線,那些線在編織…… 不,是在縫合…… 縫合我們的世界和……”
最後幾個字被血汙覆蓋,看不清內容。但結合之前的發現,眾人已拚湊出大致真相:星界醫者與機械醫者聯手,試圖通過十二座靈脈節點的能量網絡,喚醒歸墟底部的混沌之眼,而混沌之眼的能量,正在通過時空異象吞噬大陸的時空結構。
“‘同源之力’指的是傳承能量。” 蘇璃月合上日記,青銅鑰匙在她掌心灼熱,“日記裏說的‘十二靈脈節點’,正是我們的十二座分院。” 墨寒淵的斷劍重重砸在石地上:“他們利用我們的醫學網絡,作為喚醒混沌之眼的工具!”
離開古老村落時,老者將那本關鍵的日記贈予蘇璃月:“先祖說,當日記被讀懂時,‘守穀人’的使命就完成了。” 他指著村口的古樹,樹上的年輪竟呈現出螺旋狀,“這棵樹的年輪,會指引你們找到最後一個節點。”
飛空梭再次升空,蘇璃月將日記攤在膝蓋上,指尖劃過那些模糊的字跡。她知道,這些碎片化的線索,正指向一個足以顛覆大陸的真相,而他們必須在混沌之眼完全睜開前,找到阻止它的方法。日記本的夾層裏,掉出一片幹枯的葉子,葉子的脈絡,與歸墟祭壇的能量流向圖,完美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