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甜品店
字數:3859 加入書籤
皇宮宏大,等兩人走到宮門,已經快過去一個時辰了。
又等了一會兒,隻見遠處路上一行人越來越近。
貴妃望著中間騎在馬背上的少年。
他身姿挺拔,鬱鬱青青如鬆如竹。
她情不自禁,濕了眼眶。
葉榮生自然也看到了宮牆上那兩個身影。
這便是他的父皇和母妃?
他竟有種近鄉情怯的感覺。
行至宮門口,葉榮生翻身下馬一跪。
“兒臣拜見父皇母妃!”
貴妃捂住嘴,兩行清淚不由自主流了下來。
皇帝看著宮牆下那抹挺拔的身影,再看了看他和自己年輕時如出一轍的臉,就這一瞬,他就確定,這肯定是他的孩子。
貴妃再也忍耐不住,從宮牆上飛奔而下,一下將地上還跪著的少年攬進懷裏,“我的兒......”
葉榮生身子一僵,懷抱未至,香氣來襲,眼前的婦人身上有股好聞的花香味道,清雅不膩,然後便是溫暖襲來......
他愣了愣,雙手不由自主地環抱住她。
皇帝也趕了下來,連忙拉起貴妃,“好了,你讓孩子先起來說話。”
貴妃泣不成聲,邊擦眼淚邊點頭,“對對對,你父皇說的對,孩子,你快起來,讓母妃好好看看......”
“榮兒,這些年來委屈你了。”皇帝凝視著他,原以為這孩子自幼流落宮外,難免沾染市井之氣,舉止失儀。
可眼前少年不僅禮數周全,眉宇間更透著一股機敏從容的氣度,顯見得是個心中有主意的。皇帝眼底掠過一絲欣慰,先前向貴妃提出立儲的時候,心裏還有的忐忑,若是這孩子資質平庸,老臣們的唇槍舌戰,必定會將他推至風口浪尖,而此刻,他望著眼前之人,終是暗暗鬆了一口氣。
貴妃也欣慰地看著他,就這一副天生貴公子的模樣,隻要不說,誰能看得出來他在外流落了十三年?
兩人對視一眼,這都得感謝那葉縣君,若不是有她,孩子就是個小乞丐,哪裏培養得出來一身貴公子氣質?
葉榮生回宮,整個京城都為之轟動。
聽聞七皇子回宮,並無鄉野之氣,皇後氣得將宮裏的東西全都砸了。
這小崽子居然運氣這麽好,都成乞丐了還能被人收養,而這人,居然還是前段時間獻上酒精蒸餾法的葉縣君。
她是吃飽了沒事幹嘛要去收養一個乞丐!
皇後的眼神淬了毒,隻要站在江家那邊的,自然就是她的敵人!
“來人,”她喚來宮人,“去通知侯爺,找些人在外麵散播些謠言,就說貴妃之子流落荒野,與野人無異,行為舉止粗俗不堪,難登大雅之堂。”
她暫時拿他們沒辦法,但至少能惡心惡心他們!
——————
青山縣。
年節過後,葉雯一家也搬到了縣城。
新家讓雲怡歡喜得不得了。她一會兒跑進這間房,一會兒又鑽進那間屋,眼睛亮晶晶的,興奮得停不下來。
比起村裏的老屋,這個新家足足大了兩倍,房間寬敞、光線明亮。她喜歡!
更讓她驚喜的是,後院廚房外竟有一個和村裏一模一樣的貓咪烤爐。她更喜歡了!
快兩歲的雲怡已經認得這個烤爐能做出香香甜甜的點心。一想到以後還能吃到好吃的蛋糕,她就忍不住蹦蹦跳跳,笑聲從早上開始就沒斷過。
雖然村裏不再有許東來的威脅,一家人總算安穩下來,但為了蔣蓮的生意,他們還是決定搬來縣城。
這些日子,蔣蓮和溫向南忙得腳不沾地。
她們聽了葉雯的建議,先做了一批糕點,送到各大府邸請夫人小姐們品嚐。
烘焙點心從來就不是便宜玩意兒,白麵、白糖、牛乳,哪一樣都不是尋常人家日常舍得吃的。因此她們從一開始,就把客人定在了家境富裕的官宦與商賈之家。
果然,點心大受歡迎。不少嚐過的夫人紛紛打聽來曆,還想再買。
有了這樣的反饋,蔣蓮和溫向南信心大增,這才開始正式找鋪麵。
沒多久,她們就在食為天附近選中了一處。
這一帶食肆林立,租金自然不便宜,但蔣蓮心裏有底,婆婆傳授的手藝,絕對能留住食客的身心。
原本她們打算租一間門麵不大、但帶院子的鋪子,這樣方便砌烤爐,操作也寬敞。
可葉雯聽後卻想了想,提醒道:“蓮娘、小南,你們想想,我們的客人大多是有身份的女眷,有誰買了糕點會站在路邊吃?
不如選個門麵和後廚都寬敞的,把店裏布置得雅致些,隔出幾間包廂,備上茶水甜飲,做成一個能讓她們閑坐小聚、打發時光的地方。你們覺得呢?”
蔣蓮和溫向南對視一眼:“娘的意思是……開成茶樓那樣?”
“類似,但更精致、更私密些。客人主要是女眷,所以茶水可以多備些甜口的,比如我之前做過的奶茶,或是糖水之類。咱們就主打一個‘甜’字,讓人願意坐下來慢慢嚐、慢慢聊。”
兩人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於是她們退掉了之前看中的小鋪,轉而租下一間帶二樓的寬敞店麵。
裝修很快啟動。
葉雯出主意,蔣蓮和溫向南落實執行。一家人忙得團團轉,卻也幹勁十足。
按葉雯的設想,二樓全部改成雅間,門窗獨立,私密安靜;
一樓則用屏風與板材隔成半開放的小座,掛上簾子,輕透又別致。
二樓的房間原本就格局清楚,改動不大,但一樓的隔斷卻頗費工夫。一家人忙前忙後,新生活的序幕,也在這忙碌中悄然拉開。
很快,正月十五就來了。
正月十五吃元宵,又稱元宵節,通常是春節最後一個高潮,過了十五,年就徹底過完了。
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鋪子裏有溫向芸,今天她打算好好放個假,回家跟劉嬸一起做頓好吃的,犒勞犒勞大家。
這段時間,老大老三備戰科舉,老二在京城勘察市場,老大媳婦和閨女有了自己的烘焙事業,老二媳婦跟著自己管理作坊,一家人各司其職,溫家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想到孩子們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葉雯正想笑,咧開的嘴角忽然又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