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大祭司、珠
字數:3279 加入書籤
聽到這裏,趙悠然明白過來夜行者那樣訓練自己的原因。他還想問一問,為什麽自己感覺隻過去兩三天,實際上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想想大祭司已經說過不知道他們的分支在哪裏,就沒有張嘴。
誰知道祭司主動說:“趙悠然肯定知道夜行者的分支在哪裏。”
趙悠然正不知道該怎麽描述,大祭司說:“他們的分支有很多,大部分都隱藏在與木材相關的店鋪裏,第二文明紀元有出身牧羊族的皇帝被殺,繼任者下令搜查所有的棺材鋪,家具店,木料場。結果人殺了很多,一個確認身份的都沒有。在那之後接連有執行命令比較極端的縣長,郡長被夜行者殺死。他們的左耳還一個一個跑進皇帝的被窩裏。皇帝把太監、宮女和侍衛一批批處死,也沒有阻擋夜行者來去自如。從那時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人敢打夜行者的主意。”
這事別說祭司,就是趙悠然也在那本《東廂國元年到百年記事》裏看過一次。他正從夜行者的問題中抽回思緒,正搜腸刮肚尋找一些其他問題。
大祭司主動問:“你剛剛說殺死人了,他是誰?”
“假麵尊者,謝廣元。”
“謝——廣元。”大祭司說著,眼淚呼呼地流出來。
趙悠然不知道怎麽回事,他感覺自己並沒有說錯什麽。
祭司從來沒見過師尊哭泣,她問:“師尊,您見過謝廣元?”
大祭司終於哭出聲音,她說:“你們走吧,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趙悠然隻好行禮告辭,來到外邊,他問祭司:“是不是我又說錯話了?”
“你不要瞎想,大祭司痛哭肯定不是因為你。她也沒生你的氣,你回去吧!”
趙悠然隻好離開這裏,走出大門他還想,大祭司定然認識謝廣元,姑姑也認識謝廣元,自己回去問問她好了。
孤老院裏還在訓練,他不想再進,走過空地,來到那間木材家具鋪。
老板正在櫃台算賬,看見趙悠然進門,立刻放下賬本說:“小兄弟你回來了,快坐快坐。”
老板又對著後門喊:“二嫂子,提壺開水。”
“不用麻煩,我坐一會就走,您認識假麵尊者謝廣元嗎?”
老板瞅著屋頂,仿佛是在自己的記憶力搜尋這個名字,過半天才反問:“誰,誰是謝廣元?”
麵對著他的反問,趙悠然隻好笑著說:“他是一個防守隊員,沒什麽,我就隨便問問。”
祭司看趙悠然離開以後,大祭司越哭越大聲,走進屋裏問:“師尊真的認識謝廣元?”
大祭司說:“我進入月姥姥廟就是要忘記他,七十年了,兩萬六千多天的修為抵不住他的死訊。嗚嗚……”
“師尊請……”
“我沒有資格做你的師尊,你走吧!你好自為之。”
祭司看她哭的傷心,想要勸她冷靜。話到嘴邊又想到她是月姥姥廟裏最用功,最優秀的修行者,她化不開的事情,自己又怎麽勸得了。隻能默默地離開房間。
到晚飯時,廟助楊青來到西側廂房最裏邊一間屋子裏找祭司,說:“祭司,我剛剛去給大祭司送飯,大祭司說吃不下,說以後不用再送了,還說不要再打攪她,讓她安安靜靜地過完餘下的日子。”
祭司本來盤腿坐在床上,聽楊青這樣說,撲通一聲跳到地上。向外跑兩步說:“快去通知所有人,到大祭司門外集合。”
“我知道了。”
她們說著,有前有後地來到院子裏,祭司直接跪在大祭司門口。她清楚大祭司知道自己的存在,清楚自己即使什麽都不說,大祭司也明白自己的意思。
不一會,她身後就跪了三十幾個廟助。大部分廟助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紛紛用眼神相互詢問。過一會心直口快的楊頁忍不住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旁邊的廟助拉著她袖子說:“別吭聲,祭司跪,咱們跟著跪就行了。”
年輕的祭司心裏早亂成麻團,大祭司執掌總廟將近四十年。前邊的大祭司並不能統領西廂國大大小小三百多間月姥姥廟,自她成為大祭司,所有的祭司莫不心悅誠服。她要是死在河中鎮,自己以後恐怕回不去西廂國了。活命軍不可能永存,哪天他們被打敗,自己難道還得回家不成。自己的哥哥弟弟都早已結婚,那個曾經的家還有自己的位置嗎?
一百五十年前東廂國的月姥姥廟被取締時的記錄,在這一刻變成畫麵,一股腦湧上她的心頭。
一個四十多歲的廟助走到祭司旁邊重新跪下說:“祭司,大祭司那麽大年齡了,咱們得想想辦法。”
祭司心說,我能有什麽辦法。她說完想到自己不能再哀怨了,晚兩天不但自己完了,自己身後的廟助,整個文廂國也完了。她說:“師尊,您不為自己考慮,不為月姥姥廟考慮,也得為文廂國的億萬百姓考慮啊!天下大亂一百五十年,紛爭不斷,戰亂不止……”
大祭司早已止住哭泣。她打斷自己的弟子說:“拿紙筆來。”
祭司感謝師尊的愛護。重重地磕一個響頭,一直到紙筆拿來才直起身體,並送進屋裏。
大祭司接住紙筆,寫道,珠與廟裏眾多助手、祭司不同,青年時期才踏入廟門。所幸當時大祭司愛護,讓珠管理藏書。一為報答大祭司愛護,二為彌補自身知識欠缺,珠自踏入廟門至今從不敢有一刻一時的懈怠。月姥姥清楚,珠心愚笨,雖管總廟四十餘年,沒建立過一絲一毫的功績。每每思之,無不痛心疾首,隻能從早到晚祈求月姥姥降下聖子。可能是月姥姥看珠心誠,或者月姥姥看這世界災難太多。在總廟放置三千餘年的聖劍前些日子被一少年拔出。珠不敢確認他就是先輩一直等待的聖子。也認為珠去仙界麵見先輩不至於麵紅脖子粗。各廟祭司仔細,珠已老邁,能親眼目睹拔劍少年的風采,親耳聆聽拔劍少年的話語,已實屬幸運。珠離去後,諸祭司根據本心幫助或旁觀拔劍少年的行為。不必為難楊雪,更加不必考察誰對誰錯。一切結果都是珠之念想。至此,就這樣了。
珠會在月姥姥身邊,靜待聖子建立人間仙界的消息。
仙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