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新任陝西三司人選
字數:6291 加入書籤
“陛下,這群雜碎一個都不能留!”
看著手中的記述,張書緣當即就凝重的看向了朱由檢,眼神裏帶著濃濃的殺意。
要知道,在原本的曆史中,本該於三年後起義的不沾泥部李自成在裏麵),就是拚著一腔熱血在陝西打開局麵的,雖然他們後來被官軍所圍並投降了高迎祥所部。
但不得不說,若不是陝西軍備的糜爛,他們能掀動起什麽波瀾?
哪怕天災再浩瀚,他們也抵擋不住手中有槍的地方軍!
“嗯,這些人一個不留!”
看著麵前從未露出此像的小哥,朱由檢也十分的凝重。
他此時不但是早已深知了大明結局,更是對大明的破敗了有了深刻的理解。
“小哥,這殺人好說,但你覺的這陝西未來要用誰合適?”
“嗯…陛下,我也沒想到什麽人合適,但有一個人我們可以暫用。”
“哦?是誰?!”
朱由檢旋即就一懵,在他的印象裏小哥簡直可以說是無所不能,大到曆史走向,小到人物細節,他統統都知道,這還從未見過他有如此言語之時。
這說實在的,我華夏自古浩瀚,人傑輩出,哪怕是熟讀四書五經,通曉古今的專家學者都不可能徹底了解一個朝代。
因為史料總是殘破或記述不明的,而且我華夏的人傑實在是太多了,多到曆史都承載不下。
就比如此時的大明,誰敢說沒有底層那默默付出的雄傑?
“練國事!”
皺著眉,張書緣想了想就提出了這個人的名字。
練國事,字君豫,是河南永城人,其祖上是明初名臣練子寧的八世孫。
在原有的曆史中,他曾擔任過四川道禦史、陝西巡撫、並在後來還守衛過廣西,是南明政權的兵部左侍郎兼尚書。
而這個人在史書上的評價也算是個守持之人,結局也是因為陳奇瑜推諉罪責,以至於他練國事抗下了“放八大王進入內地”的罪名,差點被朱由檢給搞死,若不是他本身有能力再加時局危難,他必是會死於廣西!
“練愛卿?”
聽到他舉薦的練國事後,朱由檢就緊鎖起了眉頭。
說實在的,他對這個人的印象不深,隻知道他受過魏忠賢的迫害。
“嗯,正是,此人本就在先帝時就曾任過陝西巡撫一職,據後世記載,他在陝西時是治理有方,不但阻塞黃河水患還有知兵之能。”
“那如此說來,這練國事著實是位能臣了。”
聽到這,朱由檢那緊皺的眉頭便就放開了。
在方才,他一直在愁這陝西該怎麽處理,總不能殺了人之後,讓朝內的文臣來管這裏吧?
而張書緣所提的練國事,雖然是在先前年罷官了,但如今他卻已是恢複了官職並在前些時間任到了太仆寺少卿。
“小哥,既然這練國事能用,那朕可以將他放到巡撫位置上,但這陝西衛都指揮使,你覺的該由誰擔任交好?”
這說句實話,此時的朱由檢是很不放心將一省大權全權交給一個人的,就怕再出一次胡廷宴等人的事兒。
“衛都…,陛下這指揮使一職要不用張福臻吧!”
“張福臻?”
“嗯,張福臻善兵且剛正不阿,雖然他在曆史上是告歸,但不得不說他也是個人物。”
“哦?是嗎?”
“嗯,陛下,此人在記載裏,曾在鞏昌用射手百人擊敗數千流賊,後又在榆林以降兵六百擊走上萬流寇!”
一聽這話,朱由檢噌的一下就站了起來。
“好好好!好一個張福臻!”
見朱由檢情緒高漲,張書緣就趕忙給他潑了盆冷水。
“陛下,你先坐下,這張福臻雖說有大才,但這個人卻極為固執用來打仗是個好手,但用來治兵卻有問題。”
“有問題?!”
朱由檢旋即就是一懵,心說這小哥是咋回事兒,有話不能一口氣說完?
“嗯!他性格比較拗不通人情啊,雖然不知道真假,但史書上的他真是這樣,據記載他居然給降軍的賞賜,要比給自己的人還要多,以至於他麾下發生了兵變!”
“啊?那…那他就不會平衡嗎?”
聽到這,朱由檢頓時就知道張福臻為何這麽做了,無非是想靠著豐厚的賞賜安撫降兵。
但是,這安撫歸安撫也不能差出那麽多啊。
其實,他張福臻的策略都能看懂,但奈何那個時空裏的大明是無錢無糧,給到他手中的資源絕不會多……
“所以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我想用洪承疇來擔任陝西都衛的左指揮使,他張福臻為右指揮使,這樣應該就能避免這個問題。”
想了想,張書緣還是決定用洪承疇了。
因為,此時的大帥都有各自的事情在忙,孫承宗就任兵部尚書,盧象升應該是剛剛到京在熟悉情況,李邦華是在整改軍營,袁崇煥是在守衛關寧錦,秦良玉是在守護京師……
一想到此處,張書緣瞬間就頭疼了起來,旋即就想到了軍校。
正當他想著,該怎麽就著這個問題繼續說下去的時候,曹化淳便就回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奴參見陛下。”
“哦,大伴回來了,怎麽樣,胡廷宴他們可有參與?”
見他回來了,朱由檢當即就問道,眼神裏帶著強烈的殺氣。
“回稟皇爺,這胡廷宴、楊肇基以及陳奇瑜家中多有與王順興來往信件。”
“在這些信函中,奴婢還發現了一些特別。”
“哦?特別?那朕倒要看看了!”
曹化淳恭敬的扣了一手,緊接著就便恭敬的遞上了信函。
接過一看,朱由檢當即盛怒一拍桌子就站了起來,整個人的神態仿佛是要吃人一般。
“來啊,給朕將胡廷宴他們給叫過來!”
“是!”
一旁的護衛旋即就去隔壁屋子喊人了。
雖然張書緣大概知道他們肯定有涉獵軍備,但實話說他卻很好奇,這群人究竟是幹了什麽事兒能把朱由檢給氣成這樣。
“陛下怎麽了?”
“小哥,你看看這群王八蛋做的好事!”
聽到他的聲音,朱由檢哼了一聲就將手中的信函遞給了他。
拿過來一看,張書緣也傻了。
隻見,寫有長兄胡青收的信函裏寫著。
【兄奔跑京畿,實屬勞累,弟華源於前些天收取綢緞一十三萬,銀七十六萬,特此交付兄之家人,代下月銀錢收齊,弟再與兄分享。】
【請兄代弟與楊掌櫃的言語一聲,弟此次收獲大不如前,實乃無法兌現先前分紅。】
這是第一封和第二封,而第三封就成了。
【兄無慮,弟以差人走小道,將七餅送到,主人見物豐沛特予金銀共計三百七十萬,讓我等再加勤奮。】
【衛兄進來可好,前日得知衛兄於京病重,弟隨是不安,幸得上天垂涎偶獲良物,特與兄分享。弟在陝全家安寧,兄無慮。】
“娘的!”
合上信封,張書緣也徹底怒了。
這幾封信是一件比一件誇張,到了最後信中的內容就變成了如何開拓市場以及如何避開寧夏官軍的隱晦字眼了。
說實在的,這些信件不是他們不銷毀,而是打算留著用來要挾一條船上的人。
倘若此事是發生在某欽差的身上,他們就可以用這些信件去求救保命。
但可惜,如今要弄他們的人並不是什麽欽差,而是皇帝本人!
很快,胡延宴等人就被人給帶到了兵備司的後院主堂。
剛一進來,他們就見到了盛怒的朱由檢,當即就被這一幕給嚇的跪了下去。
“胡愛卿,你們方才可想明白了,這到底知不知道兵備司的實情?!”
“臣…臣等不知。”
“哼,好一個不知,那你們給朕解釋解釋這些信函!”
見他們還在抵賴,朱由檢當即就一甩袖子將那信件扔到他們的麵前。
看到飛來的信函,胡廷宴等人旋即就傻了,整個人抖的跟篩糠一樣。
“說!這個華源是誰?那個衛兄又是誰?!”
“陛下,臣…臣不知啊,這些…這些都是誣陷,陛下有人要害臣等呐!”
說著,胡廷宴等人就趴服在了地上。
“哼,誣陷?有誰能把這東西放到你巡撫府上?難道爾等當朕癡傻不成?!”
“陛下!”
“王順興,你來說,這信裏的兄友弟恭都是誰,隻要你說出來,朕可讓你少些受罪。”
見他們不說話,朱由檢就看向了幾人身後的王順興。
“陛下是他們!這華源是罪臣,兄就指的是胡大人與楊將軍,至於衛兄…臣…臣就不知了,還請陛下饒過我族親啊,臣知道錯了!!”
王順興當即就撂了,他知道自己是難逃一死了,可他也明白這死不能死自己一個人,而且也不能讓九族全都跟著自己遭罪。
“嗬嗬,他都這麽說了,你們呢不反駁反駁?”
“陛下,他王順興是誣陷,他見陛下允諾就開始攀扯起了我等,請陛下明察啊!”
“正是,臣楊肇基已過了數十年清貧如洗的日子,若是陛下不信可差人去臣家中調查!”
這胡廷宴與楊肇基還在狡辯,見他們如此,王順興便就怒了。
“陛下,勿要聽他們胡鄒,罪臣知道一處地方放有他們的贓款!!”
“大伴,帶著王順興去找!”
“遵旨!”
曹化淳幹練的便拎起了王順興,帶著人就風風火火的出去了。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