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論發展
字數:5591 加入書籤
“嗯,此事我會去跟陛下談談的。不過孫部,除了這個小子還有一個問題,想跟您聊聊。”
點了點頭,張書緣便就深吸了口氣。
“哦?不知張閣還想談什麽?隻要是涉及兵事老朽自當出言。”
孫承宗點了點頭,心中也是頗為感慨。因為那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敢提出這個問題,唯獨隻有眼前的這個不知兵事的宗室提了出來。
“自當是我軍的未來發展。”
張書緣想了想便就決定先了解了解這位大帥的看法了,畢竟論軍隊這大明沒有幾個人比他看的更清了。
“發展…自然要有的,依老朽看來我軍眼下糜爛異常,官軍時常缺餉、兵備不足,缺額逃亡實在普遍。原因嘛自然是有一群醃臢之輩從中漁利!所以若老朽的意思我們,應當舉賢能,充軍備,明職責,練新軍,革除貪官汙吏隻有這樣才能麵對關外的人!”
孫承宗說的不錯,這大明的軍備實在是沒眼看,就連守護京城的京營都爛成那副德行。
聽著他的話,張書緣點了點頭,看來這位也是有著想要改革的意思。
“嗯,孫部所言不虛,在下也是這樣的看法。”
“不過據在下觀察,您與我說的這些問題外,還有幾點需要注重。”
“哦?不知閣部又看出了什麽問題?”
至此孫承宗旋即就眼睛一亮,連端起來的茶杯都忘了放下了。
“一是我軍底層官兵不知兵事戰略,二是我軍的底層官兵沒有主動性,三是我軍的承接製度有恙,四是訓練不足,五是思想不一。”
一口氣張書緣就點出了這五點。
而這五點是可以放到任意一個朝代的,因為古代軍隊的下層官兵,大多是些老文盲不說,而且他們連當兵是為了什麽都不知道,隻是認為當了兵就可以吃飽飯,至於行軍打仗那全是將軍們要操心的事兒了,跟他們這些老粗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聽著他這五點,孫承宗就琢磨了起來。
“嗯,也是,我軍底層確實是不知兵事者居多,可這問題又該如何解決?總不能我們要找師傅去給他們一一授課吧。倘若如此改革那這成本著實是太大了,百官定不讚成。”
孫承宗說的不錯,這件事的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對於古代而言,識文斷字那是有錢人才會做的事兒,那大多數的老百姓至多認識二三十個字兒就夠生活了,而且這自古以來,讀書就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所以這本根就沒多少人能有這個能力。
“是啊,成本是不小。但這個幾個問題是我們必須要改變的,如若不然那今後怎能打勝仗?難道戰事一起,要全由兵部與五軍都督府來想對策?隻怕這一來一往黃花菜都涼了。”
張書緣是皺著眉頭說道。
其實這想要打勝仗就必須得讓官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麽打仗,勝仗又是怎麽來的,勝利後自己又會獲得什麽才行。
“嗯,閣部所言不錯,這樣吧。若是閣部有心做此事,那你我便一同上奏如何?請陛下當庭議一議?”
見他說了這麽多,孫承宗也起了動手改革的心思。
在此之前,他是有心改變現狀,但奈何他知道這改革事大必會受阻,再加之剛回京城不久,他也不知道眼下是個什麽時局,所以便就什麽也沒說。
“自當如此,不過關於這幾點在下到有個解法。”
見他起了心念,張書緣便趕忙說道。
“哦?是何主意?”
孫承宗百思不得其解,一臉納悶的看著他。
“孫部堂,我們可以成立軍校!”
“軍校?”
“沒錯,這軍校一來可教授官兵們識文斷字,二來能教授曆年來的戰事總結,三來則是能傳播思想。”
張書緣笑著便就將後世的軍校大概的說了一遍。
其實,明朝是有軍校的,有著名的京衛武學、五軍都督府、地方武學等教學設施,但可惜這些機構所招募的學子都是勳貴富家子弟,踐行的教育方針自然也是那精英教育。
而這大明原生軍校的製度極不統一,屬於是各有各的玩法,有教行軍打仗的,也有教治軍練武的,但總得來說與其說是軍校,到不如說是講武堂來的巧妙。
所以如此不成體係的學院,怎能培養出大量的優秀將軍呢?
“嗯,此解法甚妙,如此一來倒也少了讓人全國去跑的功夫。閣部您看這樣可好?待老朽休沐結束,你我一同請奏!”
“好!”
點了點頭,張書緣就笑了起來。
“哦對了孫部,您來京這麽久了,也不知兵部您可徹底掌握,有無人手需要?”
笑了笑後,張書緣便就轉變了話題,反而關心起了他。
“多謝閣部掛念,兵部都是些老相識,我也沒什麽需要的。”
孫承宗也笑了笑,他覺的這後輩實屬是不錯,是既有心又懂禮當下就想跟他交朋友了。
“來閣部,嚐嚐我新買的茶。”
“嗬嗬,那張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閣請!”
兩個人相視一笑,同時端起了茶杯。
又聊了一會兒軍校的事兒後,張書緣便就提議想去軍器局看看了。
見他提出了想去軍器局,孫承宗想了想便就答應了。
這既然他要參與改革的事情,那這軍備製造也得讓其去看看,如若不然這改革豈不是猶如空樓閣?
這正當他二人準備起身的時候,一道朗笑聲就傳了進來。
“嗬嗬,書緣可真是讓朕好找啊,怎麽跑到孫司馬這裏了。”
聽到聲音,他二人是趕忙起身跪地。
“臣參見陛下!”
“嗬嗬,平身。這不是在宮裏免了這套吧。”
“謝陛下。”
朱由檢笑著就走了進來,一屁股就坐到了孫承宗方才坐的位置上了。
“嗬嗬,書緣,你二人方才在聊什麽呢?”
“陛下,臣方才與孫部堂在聊我大明軍製。”
“怎麽我大明的軍事有問題?”
一聽這話,朱由檢旋即便就沒了笑容,整個人的神情是異常的凝重。
“陛下,是有問題,所以臣才來詢問孫帥。”
當著孫承宗的麵,張書緣也不好散漫,隻得是端起了臣子的架子開口。
“哦?是什麽問題!”
朱由檢有些納悶,心說小哥看出了問題,怎麽沒來找自己,反而是來找孫承宗了。
其實,這也不是他不去找朱由檢,而是他想先問問專業人士的意見,然後在去找他。
“軍容風貌、軍備糜爛、軍戶逃亡……”
見他問起,張書緣隻得是將方才的內容又說了一遍。
“那…那想要革除這些弊病,你二人可討論出了什麽?”
朱由檢是定定的看著他二人,就好似這事兒若沒個結果,他就不走了一樣。
“啟奏陛下,臣與張閣部研判,想要革除此等弊病,我朝應行軍校之所!”
見一直是張書緣在扛著朱由檢的壓力,孫承宗便就於心不忍了,當即就站了出來。
“軍校?”
“是,此主意是張閣部所想,此校專程培養軍士,一可教授戰事,二可選拔良才,三來可傳播思想。臣極為讚同此策,若行此舉臣堅信,我軍可在五至十年內改革完軍製。”
腦海中琢磨著張書緣方才的說辭,孫承宗想了想後便堅定的說道。
當然,那句選拔良才是他自己加的,張書緣也沒說過此話。
“好,若有如此成效,那此所必定施為!不過此校該由誰掌握,你二人可有定奪?”
“陛下,臣以為當由您來掌控!”
一聽這話,張書緣與孫承宗頓時便一同說道。
他們二人沒一個是傻子,都知道朱由檢的話是什麽意思。
這軍校倘若不沾思想還好,可一旦沾了,就不可能交給旁人來掌管,至少明麵是這樣。
“好,你二人擬個奏,咱們後日讓群臣議一論,看看有無什麽缺漏!”
聽著他們的話,朱由檢是滿意的露出了笑臉。
“嗬嗬,對了,你二人接下來要去哪兒?朕方才見你們可是準備出去的啊。”
說完了要緊事,朱由檢便就笑著聊起了天。
“啟奏陛下,臣準備與張閣部去我軍器局一觀,畢竟臣二人所言涉及軍改一事。”
“嗯,是該去看看。走吧算朕一個,朕也想看看我朝的軍械製造。”
“是!”
孫承宗一躬身旋即就做出了請的手勢……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