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戰場觀察團、達成戰略目標

字數:7503   加入書籤

A+A-


    就在張書緣等人忙著商定後麵的作戰部署時。
    身在彰武城的皇太極此時卻是一臉的黑炭,他很是納悶這戰事都打了這麽久了,怎麽反而戰果還沒以前好了。
    “你們誰來給本汗說說,這察哈爾是什麽情況?!”
    坐在城中最大府衙的主位上,皇太極是放下手中的戰報看著殿內的群臣。
    “大汗,如此戰果定是三貝勒他們,遇到了明軍與林丹汗所部的死命抵抗。”
    見主子臉色陰沉,身為他皇太極貼心奴才的範文程便硬著頭皮解釋。
    “哼,什麽拚死抵抗,依我看這是他阿拜畏手畏腳,大汗,臣湯古代請戰,願為我軍碾碎西麵之敵!”
    見範文程站了出來,位列努爾哈赤四子的愛新覺羅湯古代就不樂意了。
    沒錯,他愛新覺羅湯古代是與阿拜很不對付的,經常因為利益而展開爭鬥。
    “肅靜,一個個說。”
    見手下人隱隱要因為這個問題吵起來了,皇太極便就眯起了眼睛,嚇的左右是紛紛靜默了下來,以至於原本想要開口說話的鮑承先也坐回了原位。
    “啟奏主子,奴才以為,我軍久戰不下,不是阿拜貝勒畏首,而是那明軍在幫助林丹汗!”
    “哦?公甫詳細說來。”
    聽到這話,皇太極就是神色一怔,他知道明朝派人入蒙了,但那也是近半年前的事情了。
    早在一個多月前,他就收到了兄長送來的消息,說是明軍是連戰連敗,主力都退守到了奈曼旗領地。
    “是,奴才以為,就眼下時局而言,那崇禎定不允我軍占據蒙古東部,一乃我軍占據會使他大明北方門戶大開,二來是此役關乎著他明蒙合謀奸計,一旦被破他們就無法鎖住我們了。”
    寧完我這個漢奸說的不錯。
    寧完我據史書記載,這個人很聰慧,通曉四書五經與文史,被皇太極俘虜後就成了薩哈廉之包衣,隸漢軍正紅旗。後來皇太極發覺此人通曉文史,便提拔他參與機務,而他是屢屢建言獻策,為後金政權的鞏固做出很大貢獻,地位不亞於範文程這個漢奸。
    “嗯,是這個理。那公甫寧完我的字)的意思是,那崇禎又派人入蒙了?”
    “奴才以為正是如此,倘若無此事的話,我軍早已是拿下了科爾沁左中與庫倫,絕不會拖到現在。況且我軍三路大軍中最強的正黃軍以至奈曼門前,應當就是因為此事才延誤了戰事。”
    寧完我是卑躬屈膝的開口,眼神裏滿是算計。
    “那公甫以為,我軍當下該如何行事呐?”
    皇太極是笑嗬嗬的看著寧完我,眼神裏閃爍著精光。
    “陛下聖聰定然心中有數。”
    寧完我了解皇太極這個人的脾性,一看他眼神就知道他想幹嘛。
    “哈哈哈,不愧是公甫。來啊,給本汗去查查關寧錦動向,還有要弄明白此次入蒙的明將是誰!”
    “嗻!”
    內殿的楊方興聽得此言,旋即就站起來領命。
    雖然他楊方興是文官,但在這個時期,他負責的事情很雜包括不限於軍事情報,民生治理,良田開墾,總之他們這些貳臣漢奸的事兒很多。
    “來都在跟本汗談談,我軍後麵的部署吧……”
    吩咐完了之後,皇太極就抓著幾個貝勒和範文成等漢奸開始商討起了後麵的軍事部署。
    眨眼間,十三日的光陰悄然而逝。
    在這十三天裏,張書緣與皇太極兩方是不約而同的下達了類似決戰的命令,要求雙方的領軍大將務必要在本月月末拿下科爾沁左中。
    當然,這與張書緣不同的是,他皇太極除了要求阿拜、塔拜二人去找張世澤等人決戰外,他又從老家調集了兩萬大軍做出佯攻錦寧關的假象。
    並且命令他皇太極長兄巴布海,要在這十三天裏盡可能多的占據奈曼旗周遭領地,隻不過他那瘋狂的攻勢是被耗在了那奈曼旗的廣袤地雷之中……
    至於皇太極本人也在最後的三天裏弄明白了明軍的將領信息。
    ps清軍八旗的兵力是長期維持在十二萬人左右的,所以我想他的兵力應該是夠做出這種操作了。
    隻不過,這個信息讓他有些懵。
    因為,他看到了孫銓和張書緣的信息!
    對於張書緣,皇太極實在是沒什麽印象,別說是他了,就連他這邊的許多能人都不知道張書緣是什麽人,隻是大概記得範永鬥曾經遞過此人的信息,說這是一位突然出現的朱家宗室,露麵後便以雷霆之勢搞死了閹黨。
    “張書緣?”
    臥房裏,皇太極是死死的盯著手裏的奏報,心裏是百般的納悶。
    在他的印象裏,這朱家宗室都是些混吃等死之輩,這怎麽還有人能做到內閣司員之位?
    “此人是一大變數,我得記下此人。”
    想了想,皇太極便就在心底裏刻下張書緣的名字,且命人專門去留意他。
    我們再說張書緣那邊。
    這自從發出了決戰的命令後,他是左等右等就是等不來遠處戰場的消息,就跟那馬上要破了產似的,是吃也不好了,睡也不香了,整個人的精神是高度緊繃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見他這樣,孫銓隻得是日日開導他,說這是正常現象,千萬別為了戰事壞了自己身子。
    而張書緣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可他就是擔心前線,這不單單是擔心打不過對方,他更是在為張世澤等勳貴擔心。
    因為,一旦打的不好,輕則張世澤等人戰死,重則那可就是被俘虜了,自己更是得讓勳貴一係給弄死,弄不好文官集團也得來弄他。
    但好在,這有一件事讓他比較高興,那就是方以智等人搜羅了很多關於士兵們使用火器的信息,記述下來的書冊是足足有十多本!
    看著手中的冊子,張書緣是高興的拍著方以智的肩膀。
    “密之,做的不錯。記住日後一定要保持這種心態,對於任何人都不要高傲,隻有這樣你的學識可會增長,弄不好你以後啊可是超過徐大學士,成為我大明的火器專家!”
    聽著張書緣的吹捧,年紀僅有十七歲的方以智頓時就有些不好意思了,整個人的臉紅的跟個蘋果似的。
    而在這小半個月來,他也被這草原上的風給刻上痕跡,不但膚色變黑了,人也變的健碩了,就跟那小牛犢一樣。
    “是,學生謹遵閣部教誨,日後定保持心態與人不恥下問。”
    “哈哈哈,好好好,待我們回去啊,我可要好好向陛下講講你的事跡。”
    正當他二人說這話時,營外突然就迸發出了一陣大喊。
    聽到聲音,張書緣頓時就收起了笑容,緊接著就奔了出去。
    “怎麽了?!”
    衝出大營,很快張書緣便就衝入了三軍大帳。
    “張閣…你來的正好,虎大威來消息了。”
    聽到這話,張書緣趕忙接過戰報就看了過去。
    隻見,這戰報很是簡短,透出的信息隻有三點,一是達賚降了,二是自己解困了,三是跟後金戰了四合輸了三場,目前正與炒花一起堅守吉日嘎郎吐、開魯城。
    而第二封戰報是關於這四場大戰的損失,據虎大威副將的統計來看,他帶去的一萬五千人折損了六成,其中大半是在戰場中戰死了,隻有小部分是在野戰時被衝散。
    至於軍器損失更是高昂,約有五千杆長槍被毀,刀劍損失四千柄、火器丟失或損壞四千杆,糧草消耗一萬三千餘石。
    看著這令人頭皮發麻的戰損,張書緣就捏起了拳頭,他隻恨這大明的軍備糜爛,以至於軍戶壓根就沒多少戰鬥力……
    “孫總兵,可有世澤他們的信兒?”
    “沒有,從我們發出命令到現在,十三天過去了,我是一點都沒收到他們的消息。”
    見張書緣問起,孫銓也是一臉的愁容,恨不得張雙翅膀飛過去看看。
    “唉,這樣吧,你我在等一天,若是沒有戰報,那我就先去宣府借人。”
    沒辦法,他送去京畿的奏疏應該是剛到朱由檢的手裏,而眼下想要在籌措人馬支援,隻能是去宣府找王在晉。
    “嗯,隻能是這樣了……”
    兩個人對此事是久久無語。
    一夜轉瞬即逝。
    次日一午時,正當張書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時候,一聲“捷報”的呼喊就從外麵傳了進來。
    聽到喊聲,張書緣與孫銓是趕忙出營查看。
    “將軍…我…我軍庫倫大捷!!”
    傳信斥候是渾身汙穢,讓人分不清楚他臉上究竟是汗水還是血水。
    “哦!快,快帶這位小哥下去休息!”
    吩咐了一聲,軍中的參將旋即就人給攙扶了下去。
    “怎麽樣孫總兵。”
    “閣部,大勝啊,我軍大勝啊!!”
    孫銓激動是熱淚盈眶,整個人是雙手掐著張書緣的胳膊,差點沒蹦起來。
    “哦?”
    扶住他,拿過他手中的戰報,張書緣就看了起來。
    原來,自從和東糾卜言顧匯合之後,張世澤等人便很快的救出了以兒鄧。
    雖然人是被救了,可城卻是丟了。
    於是,他們一行人隻得是往丘陵山區逃竄。
    看著一望無盡的丘陵,蔣秉忠突然就靈光一現研究出了個“陷陣法”。
    而這戰法是通過周遭的丘陵地形埋伏敵軍,隻不過誘餌是軍中最後不多的糧草和五千士兵……
    起初,張世澤等人是不同意他這個計劃,認為這太過冒險,倘若誘餌放了自己又沒打過敵軍,那後果太重了根本就沒法來承擔。
    可麵對蔣秉忠的一再堅持,再加阿拜是緊隨不舍的帶人追擊,逼的張世澤隻得是選擇賭上一遭,因為再跑下去他們不是被餓死,就是被活捉。
    幸好,他們此行帶了不少地雷,地形又是丘陵很適合利用火器。
    所以,拚著一股“置死地而後生”的心念,他們便就與愛新覺羅阿拜展開了生死決戰!
    而這一戰,他們戰的是昏天暗地,每個人都負了傷,更有四個勳貴子弟戰死。
    在最開始,阿拜是自信滿滿認為,他們不過是一群沒了城池保護的廢物,大大咧咧的就帶人追殺他們。可隨著他追入了丘陵山地,他的騎兵便就沒了平原上的作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這樣,他阿拜依舊是星羅棋布的追擊,一口氣連追了七天。
    七天之後,他軍中的糧草也慢慢的見底了。
    在聽到斥候稟報說,往前五十裏外的山丘窪地處,正有一夥敵軍在休息且有輜重依靠時。阿拜當即就冒出了精光。
    而那夥兒“敵軍”正是張世澤等人故作的誘餌。
    在這群誘餌的腳下周遭是埋著上百顆地雷,全部都搞成了絆發的引爆方式。
    ps據《籌海圖編》《武備誌》等書記載,明軍所用的地雷有十多種,按引爆方式有燃發、拉發、絆發、機發等。除了單發雷外,還有利用一條引信控製爆炸的群發雷,一個母雷爆炸引爆若幹子雷的“子母雷”。這可不是作者在胡謅。
    由於軍中缺糧外加斥候並未查出周遭有埋伏,阿拜便帶著人直撲那誘餌了。
    不過七刻整個山間便就迸發出了地雷的爆響,緊接著,迎接阿拜的便就是漫天的螺旋子彈。
    礙於徐孟破軍的子彈被改造過了,其殺傷威力也變大了,於是沒用多久阿拜帶來的大軍便就損失了一千餘人。
    見這情況,阿拜頓時就知道自己受埋伏了,當即就命令大軍回轉,可那時的軍隊早已是亂了,到處都在喊叫,有人捂眼,有人抱腿,更有人在胡亂的四處亂跑。
    見控製不住大軍了,阿拜隻好是帶著近前的幾個副將轉身就撤,而張世澤等人在射完手中的子彈後,就跑出了藏身的洞穴,喊著報仇的口號衝入了敵軍。
    經過三天的追擊廝殺,他們共斬殺七千餘人,繳獲各式裝備有三千餘件,更是趁機殺回了庫倫城將阿拜死死的堵在了裏麵!
    這不但是張書緣收到了這個戰報,皇太極也收到了。
    隻不過,人的悲歡是不同的,張書緣那邊是高興,可皇太極就陰沉了臉了。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