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何如寵

字數:7911   加入書籤

A+A-


    “啟奏陛下,臣於兩月前上任山西禦史以來,便時刻按察我山西府各地。可臣於半月前發現上黨一域劣紳韓文華,被張閣之下屬任用為惠民坊主事。”
    “而此人在上黨一域名聲極壞,時常苛刻待民並與前些年放縱家仆滋擾百姓,臣原本想於本月集齊此人之罪證再行檢舉,可不曾想此劣紳竟莫名成了惠民坊主事有了官身。”
    “陛下,除此之外據臣還聽聞,山西各府士紳為了能夠備選惠民坊主事,不惜下重禮宴請張閣之下屬,故此臣才參張閣貪汙受賄!”
    王心一是恭敬的回話,可心底裏卻是泛著報恩的心思。
    聽著王心一的言辭,張書緣心底裏就泛起了疑惑,心說難道是明誌背著自己在外麵亂來?
    可這小子不像是那貪財之人呐?
    跟在自己身邊這大半年多來,是逆來順受一句怨言也未曾有過。
    難不成是這小子變了?
    “陛下,此事可否容臣辯解一二。”
    想了想張書緣就走出了文臣隊列,躬著身子就是一禮。
    “張師傅請說。”
    朱由檢是深吸了口氣,隱藏在袖子中的左手是攥得死緊。
    “是。請問王禦史,既然您知道辦理此事的是我下屬,那為何不參他反而參本閣?而且你那言之鑿鑿,想必應該是有些證據吧。”
    “回部堂的話,常言道君如父,民為子。您身為部堂之位下屬犯案理應先問責您,若無您的點頭,那明誌敢如此肆意妄為?當然下官這麽說也確實有些證據……”
    “子錯父罪…,那好既有實證,本閣問你,你可否知山西省全域之惠民主事?”
    “下官知曉,太原府布坊方彭薄、代州礦業林陽曦、遼州糧坊郎奇致……”
    見他問起,王心一就將背熟了的任用名單給念了出來。
    “看來王禦史是克忠職守,不過您可否能確認都有哪些人受賄與本閣下屬?”
    雖然心想這大概率是明誌在外麵玩飄了,但張書緣還是保持著冷靜,因為此事不能急,若是急了就很容易著對方的道。
    而且,最主要的是他想讓明誌來對峙,最好還能把那個韓文華給叫過來。
    “這……”
    “這什麽?難道王禦史是忘了都有哪些人?”
    “額,下官方才隻是在回想。部堂可聽清楚,有祁縣許嘉穎、吳城方宇達、忻州馬逸春……”
    王心一故作沉思,皺著眉一口氣便就道出了十多個人的名字。
    而這些名字,張書緣是聽都沒聽說過,更沒有在明誌的回信上看到。
    “是嗎?啟奏陛下,既然王禦史如此言語,還請陛下準許侍衛到臣的家中,取來臣與明誌的來往書信。同時還請陛下準許吏部到驗封清吏司庫中,取來臣前日發往山西巡撫衙門的文書附件。”
    作為現代人,張書緣是很明白做事留痕的道理的,而他這麽做防的就是有人來搞自己。不但他此次留了後手,就連半年前在陝西辦的事情也留了印記文書。
    “準。”
    作為站在小哥這一方的人,朱由檢想也不想的就點了點頭。
    這說句實話,此時的朱由檢是很怕張書緣真的有貪汙受賄,因為一旦他真做了此事,那就代表著日後的朝廷裏,就隻有自己一個人在奮鬥了。
    雖然眼下是有了幾位能臣幹將,但說到底那些人並未與他交心,他也隻知道這幾人會打大仗,能打勝仗。
    可朝堂的問題是真的隻有戰事嗎?
    很顯然不是,在他看來這朝廷裏至少有三大問題,一是財政枯竭,二是百官貪腐,三是民怨極重。
    但想要解決這幾個問題,不單單是靠殺可以解決的,還要靠能人來改革推新,這樣才能讓暮氣沉沉的大明煥發生機。
    可話好說,事卻難辦,因為這據他跟李邦華等人接觸下來來看,這些人是有能力和忠心不假,但他們卻沒有什麽新的想法,能做的也隻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就比如李邦華,京營糜爛了,他就隻想到了革除老殘兵員,訓練新兵,增添兵甲,控製京營開支。
    而人張書緣卻是想到了,在此基礎上要更新武備,發展火器,重拾遠洋,改革軍隊風氣,成立軍校。
    所以張書緣對他來說是最好的一個幫手,誰也替代不了!
    “奴婢遵旨!”
    見朱由檢同意了,王承恩旋即便躬了躬身轉而就帶著幾位侍衛出了金鑾殿。
    而身為吏部尚書的李長庚,也是道了“遵旨”緊接著他便就看了吏部右侍郎何如寵一眼。
    何如寵,字康侯,號芝嶽,是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省樅陽縣樅陽鎮何家青山)人。
    說實在的,何如寵這個人,張書緣對他是沒什麽好感的,更沒與他打過什麽的交道,至多是有些吏部的文書簽完字後需要交給他整理,偶爾能聊上幾句。
    而張書緣之所以對他何如寵是這態度,主要是因為何如寵的脾氣太倔,隻要是他認準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是一個很難相處的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人何如寵之所以有如此脾氣,那也是有資本的。
    他何如寵青年得誌,通曉詩詞典籍,熟讀古今曆史,博學多才。剛中進士就被朱翊鈞選入翰林院授庶吉士之位,後來他更是親自征軍餉,而所征地方的官員是極為順從,不順者不是被他搞死,就是找理由調離地方。
    當然,他何如寵也是前些年跟魏忠賢鬥的水深火熱的大臣之一,而當時他的職位才不過禮部侍郎。
    雖然對何如寵沒啥好感,但張書緣卻不得不說,他何如寵是一個能臣,而他最大的功績,就是在己巳之變中勸阻曆史中的朱由檢勿要親信民間私兵!
    在曆史中記載,在明年的十一月時,建奴兵臨北京城下,城中的某些人便就開始招募私兵幫助朝廷防禦建奴。
    可發現此事後各部大臣皆認為此舉對朝廷有益,可唯獨隻有他站出來反對並向朱由檢請奏說“此舉易被壞人利用,時至將來要引起內訌”而他這說辭,朱由檢自然是不相信。
    但何如寵就是咬死了此事有問題,哪怕被百官威脅,他都要堅持。
    而曆史中的朱由檢見他是如此信誓旦旦,隻好是派人去探查了一番,而這一查果然就發現此事中是有貓膩。
    隨著他何如寵在此事上立功,他也就被曆史中的朱由檢請入了內閣……
    我們再說回來。
    何如寵點了點頭深深的看了眼張書緣,然後便轉身走出了金鑾殿。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金鑾殿中是寂靜無聲。
    也不知過了有多久,隻聽一聲“陛下奴婢回來了。”
    聽到這聲音,眾人才回過了神來。
    “陛下,這是奴婢從張閣部家中尋出的來往信件。”
    王承恩走回到龍位旁,躬著身子就將手中的書信放到了龍案上。
    王承恩帶回來的書信,是他張書緣這大半年來收到的所有書信,而這些書信加起來隻有二十餘封,其中的內容皆可示人並沒有什麽秘密要事,全部都是在詢問山西與陝西的各項政事進展。
    隨意的拿起一封,朱由檢便就發現小哥居然在關心醫療的事情。
    而他拿起的這封信自然是傅山回的。
    “大伴,將這些信件傳給九卿看看,讓他們好好看看我內閣大臣是如何克忠職守的!”
    “是。”
    一連看了十餘封之後,朱由檢便就長鬆了一口氣,同時又不免的心疼起了張書緣,當即他就要為張書緣正名了。
    隨著這二十餘書信傳到了三公、內閣、六部大臣的手中,不一會兒他們也驚了。
    因為這信裏全部都是政務,沒有一點私人的事情!
    看著手中的書信,又看了看沉默站在人群之中的張書緣,韓爌一時間就不知該說什麽好了。
    他想不明白,張書緣做到如此是為了什麽。這在他看來,天下就沒有所謂的聖人,隻要是人就有私心,就有對權利的欲望。
    可信件就這麽擺在了他的眼前,哪怕他再不相信,此時也得相信這世上真有聖賢了。
    “臣等恭賀吾皇獲此能臣!”
    一開始那些看不上張書緣的老臣,此時也由衷的佩服了起來,當即就慚愧的一躬身向朱由檢道喜。
    “都起來吧,王禦史你也看到了,那你還要參奏嗎?”
    冷漠看了眼群臣,朱由檢便大袖一揮讓眾人站了起來。
    “啟奏陛下,臣依舊要參!”
    事情發展到了這裏,他王心一早就是沒什麽退路了,隻得是拚著賭一把了。
    “好,大伴去給朕催一下,讓何如寵快點。”
    “奴婢遵旨。”
    見小哥有如此心性,王承恩也是一喜趕忙就一路小跑的去尋何如寵了。
    可他剛出殿沒多久,就碰到了去而複返的何如寵。
    見他回來了,王承恩是不由分說,拉著他的手就往大殿裏跑。
    “啟奏陛下,何如寵回來了。”
    “嗯,何愛卿附件可有找到?”
    “啟奏陛下,臣找到了三百一十三封附件,其中有山西官員調動七十二封,剩餘二百一十一封是關於此次惠民坊一事的。”
    這到底是何如寵,雖然他出身自南直隸,但他卻並沒有與那些貪官汙吏合流,到了驗封清吏司的文書庫房後,他便就緊急召集人手翻找張書緣的文書附件,用了一個多時辰終於是將附件給找齊了。
    隨意了翻閱了幾張附件,朱由檢隻看到了幾個人名能跟王心一所講的對上。
    “王卿所提也並無完全呐,大伴將這些附件讓王禦史看看。”
    見對不上號,朱由檢便冷漠的開了口,同時眼神中就燃起了殺人的凶光。
    “這……”
    趴在地上王心一是仔細對照,可看了好一會兒他就便懵了,因為這跟他查到的信息對不上!
    “這什麽?王卿別說朕不給你機會辯駁,你再好好想想?”
    “陛下,這…這…這……”
    一瞬間王心一就嚇尿了,整個人是慌的不行。
    “啟奏陛下,臣有一言。”
    就在朱由檢馬上要開口砍人的時候,張書緣便眼睛一轉就站了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師傅請講。”
    “啟奏陛下,王禦史所言也確有言中之處,正如陛下與諸位臣工所觀,這諸多附件中是有不少地方能與王心一禦史所言對得上。”
    “所以臣鬥膽,請吾皇遵循法度調查明誌!”
    “嗬嗬,都看到了沒有?這才是朕的肱骨,爾等要多多向張師傅學習呐。”
    見張書緣似乎要借此嚴正法紀了,朱由檢便就哈哈一笑,整個人也精神了,恨不得馬上去謝謝王心一遞刀子了。
    “張閣不愧乃天定司員,陛下萬福,大明萬福。臣等定好生向張閣學習!”
    看這情況張書緣是弄不倒了,韓爌等人隻得是咬著牙向其躬身致意。
    “好,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東廠何在?”
    “臣在。”
    聽到朱由檢喊自己了,韓繼思、李邦華、淩義渠、曹化淳四人便就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朕命你四人共查此案,若證據確著即刻拿辦!”
    “臣等遵旨!”
    一聽這話,韓爌、方從哲、官應震、亓詩教等各黨魁首全部就傻了,緊跟著就跪地啟奏,請求朱由檢勿起東廠。
    可朱由檢卻是眼神一眯,緊接著就冷聲道。
    “幾位臣工快快請起,你們所言朕心中有數。可曆經這十多個月來,朕是愈發的發覺,我朝的弊病不在外圍,就在這個金鑾殿,就在這滾滾諸公之中!”
    “曾幾何時,朕以為天下糜爛民怨沸騰都是那魏閹之流鬧的,可倒了閹黨我大明非但沒好,反而比之前變的更差了!”
    “所以這並非是朕要複起東廠,而是有人在逼朕呐!”
    韓爌等人不跪地還好,這一跪反而把朱由檢的怒火給激出來了,當即便就掃視起了每一個官員。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若東廠再起……”
    “哼,有朕在誰敢胡來?!”
    “陛下……”
    “夠了,朕意已決,退朝!”
    說罷,朱由檢當即就走出了龍案。
    “唉,韓閣老你…你真是害死我們了!”
    見這情況,方從哲、官應震、亓詩教三人是氣的牙根癢癢,恨不得現在就衝過去掐死他。
    可奈何,事已至此,他們再怎麽罵也無用了,誰讓他們貪了幾個官位的小便宜……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