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順利到懵逼的皇太極
字數:6595 加入書籤
扣關的消息,飛一般的傳入了京師。
得到消息的瞬間,朱由檢就立即召集百官開始了廷推,並對外發布了“勤王詔書”,召除陝西一域的北方各省兵將進京勤王!
除了下旨勤王以外,朱由檢還下旨命朝中的王公貴族、功臣宿將帶領家丁到城牆巡邏,同時又命東廠與鎮府司全員出洞,監控朝中百官及守城官兵,嚴防有人借此謀利生亂!
騰驤四衛更是被他下令停止輪休,全員複崗到位接管禁城各處。
見皇帝如此幹練,一些不知核心的大臣就開始請奏,讓朱由檢下令挑選京師防務主帥。
對此,朱由檢做出的安排是,命張之極、朱純臣、徐允禎三人共理京師防務,徐允禎為主帥,張之極與朱純臣輔之。
至此這場異世的“己巳之變”便拉開了帷幕!
時間倒退回建奴扣關的前一夜,也就是十一月十日的這一天。
皇太極帶領金蒙聯軍,終於是從黃崖一域的燕山山脈中走了出來。
行軍了小半個月,這一應金蒙聯軍累的是人疲馬乏。
可沒辦法,想要入侵大明,最好的選擇方式就是衝這龍井關、洪山口一域,而想要衝龍井關最好的方式就從燕山之中而過,如此才可避免被敵軍所探查。
這龍井關一域的地勢是極其的險要,北側為鼓山,南側為旗山,關口西南有三座雄峰聳峙,而在鼓山周遭是山巒起伏不斷,其間又有灑河穿行,可以說此間的自然地勢就為龍井關增添了幾分保障。
當然,這龍井關也是我華夏曆來的兵家必爭之地,早於宋時就建立了關防。
隻不過,對於大明而言,先前的龍井關以北是被林丹汗等蒙古部落所統轄,又在大明的手上吃了幾次敗仗,外加蒙古部落大多是各自為政。
所以這裏就一直未曾被朝廷重點關注,隻是在這裏屯了近六萬的兵馬駐防。
……
“籲。”
出了燕山山脈後,皇太極一行便隱藏在了,龍井關前五十裏處的一處山隘口。
“傳令下去,就地紮營,待子時發起攻擊!”
“是!”
一聲令下,身後的巴牙喇傳令兵)旋即就騎著馬向後奔去,代善等人則是迅速的圍攏了過來。
“走吧,我們商議一下作戰計劃!”
翻身下馬,皇太極便帶著眾人走到了一株枯樹下。
“現在我們已抵達了龍井關前,你們說說,這接下來我們該怎麽作戰?”
隨意的搬了塊大石頭讓自己坐下,皇太極便就看向了眾人。
“稟大汗,要我說,我們應該直接攻擊那龍井關,待破了那城後,我們便魚貫而行直衝那崇禎小兒的都城!”
努爾哈赤的四兒子湯古代想了想便就站了出來。
“哦?四哥為何這麽說?難道就不怕內有重兵?”
皇太極深知,此次乃是火中取栗之舉,要做就要做的周全。
“大汗,據我們的情報得知,那龍井關一線武備鬆弛,那崇禎小兒雖是於去年命閣臣裁撤整頓了冗員。但他再整頓,這兵備冗餘糜爛豈能是一朝就能有所改變?所以,依臣看來,我們應當兵分兩路,入關之後,一路直插其都城,一路則進攻遷安阻截其山海關之援兵!”
湯古代所言不錯。
在去年南下陝西之前,朱由檢除了讓李邦華整頓三大營外,還讓王永光到薊州和河間府整頓兵備了。
為了整頓兵備,他更是給予了王永光便宜之權,更是裁撤了近四萬兵卒。
我們再說回來。
聽到湯古代的話,一眾聯軍將領便開始思索起了他的計劃。
“不可如此!啟稟大汗,四貝勒所言有缺,一乃此次我聯軍是為截取物資而來,二乃是此關內兵卒廣袤,一旦我軍由一點而入的話,甚是容易被其包抄後路!”
見這湯古代是如此頭腦簡單,範文程與寧完我就十分鄙夷,趕忙出言丄稟。
“嗯,諸位言之有理。這樣吧,我軍兵分三路。一路由阿拜、台吉阿巴泰、阿濟格、圖爾格等人率領我軍左翼攻其大安口。一路由阿拜、台吉嶽托及濟爾哈朗率右翼進攻洪山口,至於中軍就由本汗親率攻其龍井關與潘家口。”
“入關之後,需盡力在本月月末於遵化城會和,你們說如何啊?”
皇太極早已是做出了打算,詢問眾人也不過是為了給眾人點參與感。
“大汗聖明!”
範文程是心知肚明皇太極的想法,旋即便就跪地開舔了。
在他看來,自家主子的排布是十分正確的,隻要攻下這三關,屆時無論是哪一關出現問題,都能夠全身而退!
“好了,就這麽行事吧。一切等我軍炮聲行事!”
“是!”
一眾聯軍將領便雙手抱拳,齊齊的喝了一聲後就分頭行事了。
由於洪山口距離龍井關較近,僅用了兩個多時辰,阿拜等人就率大軍趕到了此處……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
為確保能一舉而成,皇太極是撒出去了大量斥候探查龍井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據往返的斥候稟報,龍井關目前有約一千人餘駐守,其內軍倉軍械一應俱全,而其守軍將領疑似不在關防。
聽到這信息,皇太極就猖狂的大笑了起來,心道這果真是明人廢垃不堪,如此重地隻派遣了這麽點人駐守,此時不攻更待何時?!
“全軍聽命,入關後勿要大肆殺戮百姓,辱其婦女,毀其房屋。隻掠糧草等一應軍需,臣服者送至我域,抵抗者殺無赦!”
“是!”
此言一出,軍中頓時嘩然一片,但範文程等漢臣卻是無比欣喜。
這是什麽?這不就是史書中的“開明之君”嗎?
見狗腿子們是卑躬屈膝的讚賞,皇太極便就挺直了腰,就好似他要馬上君臨天下了似的。
隨著時辰慢慢的接近了子時二更,皇太極便就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七座紅衣大炮瞬間開火,一百餘步兵扛起雲梯就衝向了龍井關的城下。
炮火頃刻落下,猶如上蒼雷罰,一些在長城上巡邏軍士瞬間就被炸死了原地,哀嚎痛哭聲頃刻便響徹了整個龍井關邊防!
“殺啊!”
“老子的先登!誰也別跟老子搶!!”
後金旌旗飄揚,鑼鼓鳴響,近兩萬的大軍呼嘯著就向龍井關發起了總攻!
“狼煙,快燃狼煙有敵軍攻城!!”
“快抵擋敵軍!”
一時間,整個龍井關是呼號不斷,但可惜由於兵力差距巨大,加上此間一應的重炮都被撤走,所以這一千餘人便就成了誘敵深入的犧牲品……
衝入龍井關後,皇太極旋即下令,命範文程率一千五百軍卒接管龍井關軍防,同時又命多爾袞與自己一同帶兵進軍三台山關、蘇郎峪關、漢兒莊三地。
大戰悄然順去,經過三天的連續征戰,三台山關、蘇郎峪關、漢兒莊等地是陸續落入了建奴之手。
可得到了如此戰果的皇太極卻是一臉的陰沉,總感覺件事裏有什麽不對。
因為,在攻擊這三地時就沒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除了敵軍反抗遲鈍外,也沒在這三地繳獲到什麽像樣的軍械。
看著堆積在眼前的五百餘杆三眼火銃及五門佛朗機炮,皇太極就很是無語。
“大汗,我軍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見自家大汗在盯著戰利品觀瞧,擔任固山額真的納穆泰便就走過來詢問了。
“接下來?”
聽到這話,皇太極才回過了神來,旋即就看向了隨在身旁的將軍們。
“五哥,此戰我軍損傷幾何?繳獲幾何?”
“啟稟大汗,我軍三天征戰,損傷亡三百餘眾,繳獲各種軍械一千七百餘柄,俘虜明軍四百五十七人,掠得糧草六百餘石。”
莽古爾泰是糾結的開口,因為這繳獲實在是難以言說。
“嘶……”
聽到這話,皇太極便就看向了寧完我這個貳臣。
“主子,是有什麽不對嗎?”
見皇太極投來了目光,正處興奮的寧完我便趕緊躬身聽話。
“是有不對,你看此間隻有如此軍需,你說這是否是崇禎知道我們會來此地?”
皇太極是陰沉著臉色遐想。
在他的認知裏,這國都重地是必有重防,哪怕這軍備廢弛的再厲害,國都邊防之地也不會隻有這麽點兵卒。
“不會!”
“哦?作何不會?”
聽寧完我是如此言語,皇太極便就是一愣。
“啟稟主子,那明人曆來驕縱,軍備廢弛。而眼下明廷腹地又深受各種災患襲擾,朝堂百官爭鬥不止,為謀私利者不計其數。他們絕對不會提前想到,我們會越關而西進攻此地。”
寧完我這個人本是遼東臣民,平日裏就不受人待見器重,在被努爾哈赤俘虜後便就死心塌地的跟著後金混了。
而寧完我之所以這麽說,主要原因是他此時正處在複仇的快感中!
“是嗎?”
“是極!主子,奴才曾為您夜觀天象,發現有紫氣東來,瑞氣環繞我大金國都,此乃天命所歸之兆。再看主子,您文武雙全,英明神武,於我遼東又深得人心,天下百姓皆望風歸附。奴才深信,您必身負天命,定能一統天下,開創萬年不世之盛世!”
身處在興奮中的寧完我,是跪地讚揚,那言辭就差把皇太極給誇到天上去了。
“嗬嗬,公甫快快請起。既然如此,那待本汗功成後定要予你一番美名啊!”
雖然還是不信自己會怎麽順利,但他還是對寧完我許諾了一番。
“來呀,傳本汗軍令,命濟爾哈朗等人率軍向鹿兒嶺靠攏!”
“是!”
微微笑了笑,皇太極也沒將寧完我的話放在心中。
在他看來,天下之事莫不是出自自身能力和強大的軍隊,什麽紫氣東來天命所歸,那都是放屁!
而對於眼下這詭異的繳獲物資,雖然是有了寧完我的解釋。但他總感覺這一切都太過順利了,順利到他都在想自己身上是不是真的有什麽天命?
雖然不可置信,但現在也由不得他打退堂鼓了。
因為,此次扣關他動用了近六成的資源,若是就這麽退去了,恐怕還沒等他回到盛京就會聽到各種鬧事的奏報了。
沒辦法,隻能是硬著頭繼續了……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