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皇太極被氣吐血

字數:8871   加入書籤

A+A-


    感謝感謝:有趣111、用戶、崆峒的綠蘑菇、愛吃香菜拌翅尖的小幺等幾位觀眾老爺的打賞。
    ps;小的跪求催更書架,寫書不易還請各位老爺多多支持。
    ……
    炮聲自東城而發,阻截了自己前往遷西縣的去路。
    當發現那薊鎮的東邊城防上隻有十來尊炮後,皇太極瞬間就感覺,這薊州重鎮自己未嚐不可一取!
    “速去探清敵情!”
    “是!”
    建奴軍中的一一眾巴牙喇旋即領命,騎著馬就開始圍繞著薊鎮跑了起來。
    不多時,一眾巴牙喇便奔襲了回來。
    “啟稟大汗,我軍已查明,敵軍城上共有火炮三十一座,其中紅衣重炮七門、將軍炮十門、發熕炮五門、佛郎機炮三門、虎蹲炮六門!”
    “城上守軍幾何?”
    “城上守軍僅七千餘人,其穿著打扮極不統一,不似其三屯軍主力。”
    這能被當做探查敵情斥候的人,眼神得是異常好的人才有可能擔任。
    而作為斥候,這群人除了要求眼神好以外,還得要會識別敵軍的人數及配備的裝備數量,甚至在某些時候,他們還要從敵人的行軍路線做出判斷,識別敵人朝那個城池奔襲。
    “什麽?!隻有這些軍備人數?!”
    聽到這話,皇太極就上火了,拿起馬鞭就抽了一鞭眼前的巴牙喇。
    早知道這薊城軍備如此糜爛,那他還分癆子兵去攻擊遵化?直接攻下薊州,然後在薊鎮休整一番,然後再進軍遷安和遵化不好嗎?
    可想是這麽想,但範文程等人是已走許久了,這在去將人給叫回來,隻怕是有些浪費時間了。
    畢竟,他眼下多在關內待一天,自身的危險就多一分。
    要知道,大明的軍隊可是有百萬之數的!
    “列陣攻城!”
    看了眼麵前的薊鎮,皇太極便就下令攻取薊鎮了。
    “大汗不可,此城兵備如此鬆懈,這實乃極為怪異啊!”
    見皇太極下令攻城了,寧完我這個漢奸就跑了出來。
    “公甫為何這麽說啊?”
    命令已下,這一萬五千多人的金蒙大軍就行動了,不但迅速列好了軍陣,而且還將昨日打造好的攻城雲梯、火球投石車及為數不多的火炮給拉出來。
    但在這行動之間,見心腹文臣開口,皇太極就疑惑的看了過去。
    “啟稟主子,據奴才早年遊學記憶,奴才記得,這薊鎮乃明廷之重鎮,曆經了多次建設,後又在其隆慶年間,被其大將戚繼光所帶兵建設,其兵備之強僅次於山海關一線!絕對不可能隻有眼下這些兵備!”
    寧完我終於是從複仇的快感中脫離了出來,眼見這薊鎮是如此空虛,他就便覺的這裏麵有詐了。
    “既然公甫對此有所鑽研,那你與我細細言語一二。”
    見心腹這麽一說,皇太極也就猶豫了起來,反正眼下還未開始攻擊,這多聽聽心腹的言語也沒什麽壞處。
    “回主子的話,據奴才記憶,那戚繼光自隆慶二年就任薊鎮總兵之後,就整頓了薊北邊防防務,理清了邊防混亂。而在此間他親率下屬修建了大量敵台,完善了諸多防禦設施。”
    “除了整訓邊防之外,他還與此間修建了大量戍邊軍庫。據市井傳聞,這薊鎮之內的軍庫恐有火炮數萬餘門,鳥銃、三眼、四眼火銃更是不計其數!”
    “所以,奴才以為,我軍還是先繞過薊鎮,等範大人攻下了遵化,然後再會兵於此攻打也不遲!”
    寧完我說的沒錯,戚繼光的確是在薊州做了大量的整備,不但在此訓得了十餘萬兵將,更是在此完善了山海關到居庸關一帶的長城!
    但很可惜,在進入萬曆年後,這大明就徹底搖搖欲墜了起來,莫說是保持戚繼光所遺留的軍備了,就連這裏的指揮係統都無法整理清楚了。
    總的結果來說就是,這薊鎮的歸屬與指揮權是經常的變換,一會是歸屬薊州管轄,一會兒又是歸屬密、薊及永平府共管,總之這裏的指揮係統是爛的一塌糊塗!
    據史書記載,薊鎮的最高管理大臣乃薊遼總督劉策,但同時此地又在督薊遼天津登萊總務的督師袁崇煥麾下管理。
    也就是說,那劉徹和袁崇煥經常會因各自的需要更改此間的布置。
    沒辦法,皇朝末年,一切都是亂的!
    “是嗎?若這薊鎮真有如此兵備,那豈能被我軍輕易擊破?就眼前而言,在本汗看來,這薊鎮怕早已是軍備懈怠多年了,說不準那軍械都被那明人貪墨一空了,如若不然豈能隻有這些炮火阻攔我軍?”
    聽完寧完我的話,皇太極就意識到了有哪裏不對,但與這感覺相比,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皇太極是位雄主不假,也能聽的進臣子的話。但是,作為這種馬上打天下的雄主來說,他是有著極強主觀性的人,絕對不是能被屬下用三言兩語所能更改決策的人。
    見自家主子是鐵了心的想要攻擊這薊鎮,寧完我便就沒了脾氣,隻能是祈禱這城上的敵軍不是在故意引誘攻城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皇太極命大軍圍困薊鎮的前半個時辰。
    城中的朱國彥與李智中,就分別出現在了北城和南城城防之上。
    在此之前,朱國彥二人商議一致決定,將北城和東城交由李智中駐守指揮,西城和南城則是由朱國彥他自己來指揮。
    所以在商討結束之後,他二人就準備作戰了。
    一箱箱的炮火彈丸及弓弩箭矢、檑木滾石、金汁被運送至了城牆,朱國彥是頭戴鐵盔在城上來回踱步,俯瞰著城下的一切。
    見城下的建奴開始包圍城池了,朱國彥便就咬起了牙關。
    說實在的,作為三屯營的總官兵他是想走的,因為在半月前,朝廷下令將這薊鎮的七成兵力給撤走了,除了撤走了這諸多兵力外。軍庫裏的一應軍需也被人給撤走了八成以上。
    麵對此情此景,他朱國彥是極其的心有不滿,可再不滿他也無法反抗,因為違抗軍令聖旨是殺頭重罪,弄不好還會牽連到自己的三族!
    而他現如今之所以留在了此地,主要還是因為朝廷的聖旨和堅固的城防,若是沒有這堅固的城池的話,恐怕他第一個就叛變投降了。
    說實在的,三屯軍營作為薊鎮的軍事指揮中心,其麾下的軍隊是十分龐大的,兵力規模在萬曆時期就已達到了十二萬之多,主要分別駐守在三個地區。
    薊鎮以東,為建昌營、燕河營、石門寨、台頭營、山海關四路。
    中部為三屯營主力,防禦太平寨、喜峰口、鬆棚穀、馬蘭關四路。
    西部則是守駐在石匣營,牆子路、古北口、黃花鎮、居庸關四路。
    可隨著主力撤離,這薊鎮以北就成了空中樓閣,最堅固的城防也就剩下了青山口、太平寨、建昌營及遷安和遵化了。
    所以,這裏的官兵是極其的人心不穩,但為了能夠誘使建奴擴大戰線深入,張書緣與朱由檢等人就隻能是選擇犧牲這些人了,正好也能借此清理一些貳心之臣。
    “報將軍,城下敵軍恐有萬人之巨,其騎兵甚多,攻城火炮二十餘門、投石射車三輛,雲梯三十七架。如此敵軍我軍無法與之在城外交戰!”
    就在朱國彥與李智中緊鑼密鼓的布置防禦的時候,城上的墩夜就來稟報了。
    這墩夜一稱是明朝負責探查敵情的兵卒之一,主要是負責在邊防墩台上晝夜了望勘察敵情。
    “嗯,本將知道了,速去通知各部營官做好防禦準備,另外再與李指揮言語一聲,讓其著重防禦我東城!”
    “是!”
    墩夜旋即領命,跑著就去找李智中了。
    “希望這建奴能夠退卻吧。”
    看了眼城下的漫漫敵軍,朱國彥就歎息了一聲,將存活的希望放逐在了強大高聳的城牆之上。
    就在雙方緊鑼密鼓的排兵布陣之時,莽古爾泰便就在皇太極的授意下,跑到北城叫戰了。
    聽到城下之人的叫嚷,李智中也沒搭理他,直接就命守軍放箭了。
    開玩笑,出城跟你作戰,是我傻?還是你傻?誰不知道你建奴野戰厲害!
    “哈哈!卑微的明豬們,你們這些膽小如鼠的懦夫,不敢出城迎戰,隻會躲在城牆後麵瑟瑟發抖,連頭都不敢探出來!你們三屯營不是號稱大明的精銳嗎?怎麽卻連我大金的勇士都不敢正麵對決?看看你們,一個個躲在堅固的城牆後麵,靠著石頭和磚塊來壯膽,卻不敢出來一戰!”
    見城上射出了大量箭矢,莽古爾泰便就撤出了其攻擊範圍,但依舊是高聲叫嚷。
    “你們的皇帝給了你們這麽好的城牆,是不是以為這樣就能保你們平安無事?告訴你們,我大金的此次可是兵強馬壯之旅,連你們精心經營的龍井關都已被我軍輕易的拿下了。而到了現在你們這些精銳卻是連頭都不敢露出來!真是可笑至極!難道這就是你們大明的勇氣?隻會躲在城牆後麵,像女人一樣的哭喊來壯膽!出來吧,懦夫們!讓你們看看什麽才是真正的勇士!”
    莽古爾泰是高聲的叫嚷辱罵,聽的一些稍有忠心的將官是忿忿不平,旋即抽刀就向李智中請命想要與之一戰了。
    “不用理會!”
    看了眼請命的屬將,李智中就回過了頭來。
    “炮位準備,待敵軍靠近我城半裏後即刻發炮,檑木滾石準備好隨時防備敵軍登城!”
    “是!”
    雖然感覺到十分憋屈,但李智中周遭的屬將還是遵命去辦事了。
    眼見叫陣無果,莽古爾泰便就回到了軍中請示。
    見敵軍不迎戰,皇太極騎著馬便就走了出去。
    “薊鎮的守軍們聽好了!吾乃大金國的王汗,也是被汝等稱為的皇太極。”
    “眼下汝等困守在這小小的城池之中,不過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如今吾大金鐵騎已經踏破了你們的防線,遵化、遷安不日將落入我手。你們的援軍根本無法前來救援!”
    “吾知道你們的忠心,可你們也想想。你們的皇帝遠在京城,又怎能顧得上你們這些孤軍?你們困守此地,不過是坐以待斃!本汗勸汝等還是早早開城投降,免得吾大金軍旅大開殺戒,枉費性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若汝等不信,可問吾的漢人大臣,吾大金是不是素來寬宏大量,投降者必能保全性命,甚至還能得到優待!”
    見叫陣不成,皇太極就想以懷柔之策來勸降城上的守軍了。
    “是極!洪大汗所言不錯,吾名叫寧完我,亦曾是吾大明遼東人士。可諸位看看,自吾歸順大金後,穿的是什麽?身份又是什麽?!所以大家還是降了吧!”
    見自己主子想軟硬兼施,寧完我這個狗腿子就跑出來配合了。
    “放屁!為軍之將豈能言降?若吾等降之豈不於後人嗤笑?!”
    瞧見皇太極親自跑出來蠱惑軍心了,李智中便也拿出了吃奶的勁兒大喊,試圖穩定軍心。
    說實話,眼下的薊鎮,雖然是沒有主力鎮守、軍械也不多,但就這也不是他區區建奴能在短時間內攻破的城池。
    “既然好話與爾,爾不聽,那就休怪本汗待入城後大肆殺戮了,三軍聽令攻城!”
    嗚~
    瞬時間,建奴的衝鋒號角便已吹響,無數建奴肩扛雲梯就衝向了薊鎮城防。
    隨著步軍開始進攻,建奴軍中的火器營、箭矢營及投石部隊就開始發力了。
    刹那間,無數巨石、箭矢以及火炮彈丸傾瀉而出,掩護著攀城部隊就砸向了城牆!
    “開炮!放箭!火器開火!”
    見敵軍開始攻城了,李智中便就下令城上的守軍開始防禦。
    這明朝的大多數火炮,能攻擊到最遠的範圍隻有四五百米,隻有紅衣大炮能打出一千米的距離以上。
    雖然這紙麵數據不錯,但由於近年來的武備鬆弛以及人為等因素,以至於這火炮的水準還沒有嘉靖年的準頭好,常常打出去的炮彈是擊不中要打的目標。
    雖然是打不到目標,但好在,這城上的炮彈和箭矢等軍械夠多,哪怕是無法做到大麵積殺傷敵軍,但也能做到遲滯敵軍的攻擊速度!
    城外頃刻,屍橫遍野,無數建奴踩著自己人的屍體,前赴後繼的舍命進攻。
    就這樣。
    這場攻城戰是足足持續了兩天三夜,那炮聲連遠在皇宮裏的朱由檢都能夠聽到。
    堅守了整整三天,這薊鎮便就扛不住了。
    因為,城上的火藥打沒了,位於城東的軍守還被皇太極的攻勢所嚇的投敵了!
    人事已盡,天命難違。
    見敵軍已攻入了城內,朱國彥與李智中旋即就帶領屬將展開了巷戰。
    可讓人無奈的是,隨著敵軍的騎兵衝入,這巷戰也就沒得打了。
    在堅守了足足半天之後,李智中在城南大街自殺殉國,其麾下的將官也被建奴斬殺在了城中。
    而朱國彥在聽聞到李智中的死訊後,旋即也選擇自縊在了西門的甕城。
    他知道,倘若自己被抓,等待自己的下場將會是有多麽殘酷的折磨。所以為了讓自己死的痛快以及留下個好名聲,讓朝廷善待自己的家人後,他就便選擇了自縊以謝皇恩。
    ……
    奪取了整個薊鎮之後,皇太極第一時間便帶人衝入了城中的軍庫。
    這本以為,這薊鎮能連續不斷打三天的炮,那庫裏應該是有許多的火器軍械。
    可等他打開庫房之後才發現,這庫房內早已是能跑耗子了。
    在這偌大的軍庫中,隻擺放著數千杆冷兵器及百餘門發熕炮和幾百杆三眼火銃。
    “草!”
    看到這一幕,皇太極瞬間就被氣吐了口血。
    要知道,這一戰他可是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
    戰死在薊鎮城下的士兵,沒有四千也得有三千!
    “大汗!”
    見皇太極被氣吐血了,一眾建奴將領就圍攏了上來。
    “報!啟稟天汗,我軍在地字庫發現火藥一萬三千餘斤,火炮彈丸三千餘發。刀劍長戈兩千八百餘件。”
    聽到這話,皇太極隻覺的是眼前發黑。
    這豈不是說,自己費了這麽大勁兒,到頭來卻是無用功?
    “啟稟大汗,我正黃旗一營,在天子庫發現敵軍文書!”
    “快,快拿來!”
    聽人說是發現了文書,皇太極就強打起了精神。
    接過一看,隻見這文書上,隻寫了一行字“皇太極,你來了!”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