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精鋼產量激增

字數:8242   加入書籤

A+A-


    見朱由檢想要看看這蒸汽鐵爐的運作效果,徐光啟思量了一番便差格物司負副提督畢懋康,以及王徵、李之藻等人就帶著一應主事去忙碌了起來。
    這李之藻是誰?
    李之藻,字振之,號涼庵居士,浙江杭州人,萬曆進士。與徐光啟乃是多年知交好友,在學術上他二人也是不分伯仲,共同討論進步,並同一眾西學文人翻譯了《渾蓋通憲圖說》《經天蓋》《簡平儀說》《坤輿萬國全圖》《天文初函》等名著。
    所以,有著這層關係在,徐光啟是拉攏了一眾好友入駐格物司,而李之藻也不甚在乎權利名聲,隻要能讓他研究天下萬物就好。
    ……
    瞧著這格物司的眾多才子大儒在忙碌,朱由檢是靠著一張梨花木椅坐在遠處的平地之上,身邊矗立著一眾文武大臣。
    沒錯,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朝中的文武大臣就全部過來了,因為皇帝都到了他們還有何理由不到?
    “徐愛卿,這畢愛卿他們是在做什麽?”
    瞧見遠處的人在搬運煤炭、精礦粉及鐵石等物,還有人在修複水車,朱由檢就一臉的好奇。
    “陛下,我格司的人是正在修複爐後的水車,沒有此物那這鐵爐就有爆炸的危險。”
    徐光啟同樣是看著不遠處的繁忙,但與眾人不一樣的是,他的眼中透露出看待稀世珍寶的眼光跟朱由檢解釋。
    “什麽?!徐大人你可知這爆炸何等的危險!你竟敢要吾皇在如此近前觀閱?你是何居心!”
    “啟奏陛下,老臣以為您還是再往後退些的好,以免發生意外,使臣等惶恐。”
    聽徐光啟說還有爆炸的危險,前任內閣大臣來宗道便就站出來攻擊,並借此討好朱由檢以求再次深入帝心入閣。
    而他自從被朱由檢清出內閣之後,雖然表麵上是沒有任何職位了,但他那一身才學,朱由檢卻是不想放過,不但沒讓他致仕歸鄉,反而是留他在朝中出任充經筵講官,叫他教授自己學史。
    當然,在教習之中,來宗道也沒少夾雜死心,但對於這個時空的朱由檢而言,他早已是不會輕易相信文官畫的餅了,隻是不斷的跟他阿諛奉承……
    我們再說回來。
    “陛下,來大人所言的確有理,您不妨在退後一些吧,這樣也可使臣等安心開火。”
    見來宗道搞自己,徐光啟這個老夫子立即就來個順坡下驢。
    “不必了,那鐵爐雖是有爆炸的風險,但我諸位臣工是如此同心戮力為國創造,朕這個君父豈能居於後方?徐愛卿你照常理事即可,不必為朕憂慮。”
    朱由檢說不害怕這風險那是假的,但他同時又想為格物司的站台,因為一旦他退卻了,萬一有人從中作梗搞破壞怎麽辦?難道要讓自己去治格物司的罪?
    說實在的,眼下的黨爭看似你來我往,但對於東林與浙黨來說,他們的最大對手並不是溫體仁,而是張書緣!
    因為自他出現後,這朝中出現了很多不可控的變化,而眼下想要扳倒他,首先就得剪除他的羽翼,然後在伺機給他扣帽子。
    就比如眼下的格物司,一旦這次實驗徹底失敗,那他們就可借機發難,在絆倒徐光啟的同時,還能給他扣上一個舉薦不明蠱惑君王的帽子。
    所以說,此時的朱由檢是絕對不能退卻的,他要給格物司以及小哥站台!
    “臣遵旨。”
    一聽朱由檢是如此大義的為自己站台,徐光啟這位老臣便就紅了眼眶。
    “開火!”
    一聲令下,畢懋康三人便就組織人手開始為鐵爐加水填煤了。
    隨著鐵爐內溫度高漲,不大一會兒,那巨大的煙囪便冒出了一道粗如石柱的水蒸氣,緊接著便就是一陣巨大的齒輪轉動的聲音。
    剛開始這聲音很是幹癟似有掐不住要崩裂的感覺,但隨著水蒸氣的不斷噴湧,以及齒輪間的魚油徹底化開,整個鐵爐便就趨於穩定了。
    “成功!!畢提督我們成功了!!”
    見鐵爐傳出了穩定的運作聲,王微這個機械狂熱分子就開始大吼了起來,而畢懋康的臉上也是激動之情溢出,若不是要操心現場,恐怕他也會跟王微一樣激動,甚至他二人都有可能激動的抱在一起。
    ……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路成功開火。”
    “哦?是嗎?那愛卿快快與朕講講此物構造及運作。”
    見不遠處爆發出了歡笑之音,朱由檢也是振奮無比,而張書緣更是對徐光啟等人的欽佩就再上一層了。
    要知道,此時的科學界還是剛剛起步的狀態,而徐光啟他們也不過是聽了一些自己的隻言片語就搞出了這玩意,那背後所付出的辛勞是何等之巨?實在是令人欽佩不已。
    “陛下,此爐乃是臣等耗費半年之久才鑄造出的四座精鋼鐵爐,內部分位上下三層,最上麵是裝載著各類齒輪,中層則是留有出水和進水口,其間水道密布可在內形成循環,將水汽引導至上層催動齒輪運作。而最下層則是煤炭的燃燒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徐光啟是躬身應答,言辭中的語氣甚為自己等人驕傲。
    “陛下,方才臣聽徐大人講,此爐可使我朝的鐵產高產出數倍。可臣觀看此爐以及徐大人之言,此爐不就是座大號的水壺嗎?它如何能助我朝鐵產激增?”
    李標聽的是一臉的問號,看了看遠處的巨大鐵爐,又看看了徐光啟。
    “嗬嗬,徐大人還不快給諸位解釋一二?”
    朱由檢也十分好奇的很,那座爐子怎麽看這麽像冬天爐子上的燒茶壺。
    “陛下,諸位大人。還請聽老臣細細講來。”
    “在此之前,我格物司就一直在鑽研提高我械坊的產量,可環顧一周便發現,我朝的鐵器製造鏈條中就屬鍛打一環緩慢,而想要達成鐵器產出高漲的目地,要麽是增加匠人數量,要麽便是延長工作時間。”
    “但此二點卻均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於是臣等便開始研究如何能造出提升鍛打速度的器械了。”
    “幸好,畢大人那時留在衙內鑽研,幸得張大人來我司問詢,偶然間便同畢大人與宋大人一起發現了這水汽之妙。”
    說到這裏,徐光啟就向張書緣拱了拱手表達謝意,而張書緣則是趕忙躬身回禮,他可不敢在這幾位麵前稱大,要知道自己也不過是見過後世的科技產物,至於那些東西如何製造,參數幾何,他就弄不明白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
    眾人是不可置信的點著頭,而韓爌等人則是在羨慕嫉妒恨,他們就搞不明白了,這張書緣腦袋裏都裝的是什麽?
    這要說先前改良的“徐孟破軍”火器,他們還能理解,畢竟有參考物。
    可這水蒸氣他是怎麽注意到?難道他是什麽神童轉世?能注意到別人注意不到的事情?
    “那徐大人,若你說這水汽有如此能耐,那怎地我華夏先輩就不曾注意,而且眾所周知,水汽乃無形無狀之物,它怎能會對鐵產起到如此作用?”
    李標等人是左顧右盼,很是對徐光啟的言辭不解。
    “李大人,您所之問,在在下看來,一是我前任沒有眼下這般物料、才學、對於世間產物大都處於摸索的階段,所以才不曾引起注意。二是此氣不好控製,若想其發揮出本該有的力量,需要極其精密的計算。這不就本官與一眾才子大家一同驗算還發生了失控之事,所以前輩古人就算是發現了也利用不了。”
    徐光啟說的沒錯,在此前很多洞悉,或許華夏先輩們是留意到了,但礙於材料、計算等因素,根本就沒法將注意到的東西全部都實現。
    “恩,徐愛卿言之有理。那這爐子怎能增加鍛打速度?徐愛卿快快展示。”
    見徐光啟說了這麽多,朱由檢也沒聽太懂,隻是知道這爐子裏有很多的零件。
    “是陛下。”
    “畢大人生鐵可煮熟否?”
    “徐大人且稍等片刻,再由三刻便可出爐。”
    畢懋康是在遠處回應,而眼睛卻是死死的盯著眼前的一切。
    在他的麵前,除了有巨大的蒸汽機外,還有一座小鐵爐,裏麵正燒製著鐵礦石。
    命令主事們加入石灰石、白雲石、菱鎂礦粉後,畢懋康就命令自己的學生張繼孟親自操作起了煉鐵之事。
    由於當著皇帝的麵,這位被調離禦史之事的文人,便不得不親自操辦了起來。
    說起這張繼孟,他的事情也有很多,在曆史中記載,他這個人同是被看作東林黨人,不但反對魏忠賢建立生祠,還敢彈劾原吏部尚書王永光,南京兵部尚書胡應台等人。
    隻不過,這位的結局不是很好,因為他是被張獻忠等農民軍猛攻成都而戰死。
    ……
    隨著生鐵愈加的被燒製成型,張繼孟便就將一根鐵杆插入了鐵水之中,在等生鐵稍加冷卻些了後,他立即就以單薄的身子,與同僚儀器挑起了一塊半個手臂長短的生鐵送到了水蒸氣旁。
    見東西運來了,王微擦了擦手,如同一位朝見聖主的仆人一樣,小心翼翼的就拔下了堵氣的哨子。
    一瞬間巨大的水蒸氣噴薄而出,緊接著蒸汽機左邊的突兀鐵錘就開始上下運動了。
    一下,兩下,三下,到了第二十下的時候,那鐵錘的撞擊速度就明顯加快了數倍,但也就是隻有後世的百分之五左右的撞擊速度。
    “天呐!這…這……”
    雖然這速度是能用肉眼看清,但那每一次落下而迸發出的巨響還是讓眾人感到感到心驚。
    “閣老,此機械當真可怕,這若是被用來行刑…那隻怕是……”
    在看到這一幕,一眾東林黨人就麻了,下意識就想到了張書緣會用這個來報複他們。
    “哼,就這些膽色?我告訴你他不敢,陛下更不會選擇此用器械。”
    韓爌深知朱由檢的脾性,而且此器械威力駭人,連生鐵都能夠鍛打,若是讓這器械用在人的身上,隻怕剛一用刑,那天下所有文人就會跳出來抨擊反對了。
    因為,我華夏之人曆來重禮法,而且用錘擊打人也實在太過血腥和殘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神器啊,神器!!”
    見蒸汽機開始運作了,朱由檢頓時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恭賀陛下喜得神器!”
    眾人也不是傻子,在見到這一幕時,就知道格物司不可能被罰了,就算要罰那也隻會是罰個皮毛而已,就比如罰俸個一年?
    百官跪地恭賀誇的朱由檢,旋即就進入了聖人幻境。
    “哈哈哈,好好,諸位愛卿同喜,快快平身,隨朕一道觀看。”
    見蒸汽機運作了這麽久了也沒發生爆炸,朱由檢就想近距離去看看了。
    瞧著皇帝蠢蠢欲動,百官們再怎麽反對也無濟於事了,隻好是跟著就到了近前。
    來到近前,看著張繼孟等人是熟練的將一塊塊生鐵放入其間,僅用半個時辰便就產出了四十餘斤的精鋼!
    而這四十餘斤的鋼,放在平時至少要捶打一個時辰以上!
    看到這一幕,在場的所有人下意識就開始了心算。
    若是按每天工作六個時辰來計算,就眼前的這一座蒸汽機而言,一天它就能產出四百八十斤精鋼,倘若再由此推廣出個百十座,那一天的產出恐怕就不會少於萬斤了!
    “好好好啊,徐愛卿你為我朝立下了如此大功,說吧,你想要什麽,朕無不恩準。”
    朱由檢此時是高興極了,如此快速的產鋼,那他就可以鑄造大批的鋼甲武裝衛所了。
    “陛下,老臣別無它求,隻求陛下能準許我司如兵部一樣,開設一所教授製造器械之校。”
    時至如今,年近六十八歲的徐光啟,早已是感到時日無多了,而在這垂暮之際,他能想到的就是在健在之年,為朝廷多培養些熟讀西學之人,好讓朝廷有後繼者。
    “恩,朕準了。徐愛卿此爐你司打算取什麽名字啊?”
    “啟奏陛下,臣還未取名,還請陛下定奪。”
    “恩,此爐由水火金三者組成,期間沸水不絕猶如泉湧,那麽便稱它為炎泉蒸汽爐吧。徐愛卿你看可好。”
    “陛下聖明,此名甚好!”
    朱由檢起的這名字,乍一聽不是那麽好聽,但一細想倒也名副其實,因為這器具就是用火和水來組成基本單位的。
    隨著名字定下,百官便齊聲恭賀了起來。
    解決了這件事後,朱由檢就打算回宮了,可浙黨的姚宗文等人卻是抓著“擅自實驗,致百姓無家”的名頭攻擊格物司,搞的朱由檢是頭疼無比。
    見朱由檢被難住了,張書緣旋即站出來打配合解圍了。
    “啟奏陛下,徐大人雖然未經許可擅自實驗,但並未造成嚴重後果,所以臣懇請陛下念在其為我朝立下不朽之功,勿要寒其格司心誌。”
    “陛下不可,此例一開,臣恐我朝各司皆會效仿此例,如果就此揭過那天下百姓該何處安身?”
    姚宗文依舊是死咬著不放,但張書緣卻又沒法繞過百姓說事,隻能是抓著功績說事。
    “恩,二位愛卿所言有理,這樣吧。徐愛卿你部擅自實驗,今雖未造成重大後果,但其罪責也不可小覷,那朕便罰你一年薪俸,安置此處失所百姓,你可接受?!”
    “臣任憑陛下處置。”
    而徐光啟到了這個年歲,官位也到了文臣的,雖然是沒想過會再升官,但卻受不得被人如此打壓,旋即就決定要給他們浙黨玩點花活兒了。
    “好,既然如此,那卿就照此實為吧。”
    “臣遵旨。”
    “另外,朕也不是功過不分之人,念你部今日之功績,朕便加封你為光祿大夫,望卿繼續為我朝建立不朽功勳。”
    “老臣叩謝聖恩,臣定當不辭心力,再造新械!”
    ……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